李贽-李贽是怎么死的 李贽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李贽-李贽是怎么死的 李贽的思想主张有哪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李贽是怎么死的 李贽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思想家李贽(li zhi),原名林载贽,嘉靖三十一年也就是1552年中举后,改姓李。他是明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李贽家里世代都是巨商,从事海上贸易,到了他祖父那代家境才开始渐渐衰落。?到李贽的父亲李白斋这一代,家道早已中落,加上李白斋为人乐善好施且不善理财,家庭也时常出现困窘的时候。
李贽六岁时,母亲徐氏去世。母亲的去世,让李贽过早的成熟。作为家里的长子,李贽身上要担负很多东西。过早独立,自身要强,让他自然而然就养成了孤僻倔强的性格,这是他叛逆性格的性格基础。
李贽从徐氏去世后就跟随自己的父亲读书,他从小就对书本的知识有自己的看法,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敢于去质疑书中的观点。他十分讨厌朱熹给《四书
学有所得后,自然要将自己的一身报
李贽
1588年,李贽为明志,剃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虽身入空门,却不受戒、不参加僧众的唪经祈祷。李贽的这种做法,在当时可谓掀起了惊涛骇浪,被当地的保守势力视为“异端”、“邪说”,群起围攻,要把他驱逐出境。李贽对此仍然坚持自己的思想,旗帜鲜明宣称自己的著作是“离经叛道之作”,表示:“我可杀不可去,头可断而身不可
公元1602年,李贽重病缠身,好友马经纶将他接到了自己北京通州的家里来照看,而李贽的这一到来,在京城引起了巨大的混乱。他们坚持维护自己儒家思想,恨不能将李贽这个异端除之而后快,于是上书弹劾李贽。如此,李贽被最终下狱。在狱中审问时,李贽也拒不认罪,坚持自己心中的圣道。
在农历的三月十五日这一天,被万历皇帝遣回原籍的李贽突然要求他人给他剃头,在人离开的空隙,他用剃刀割破了自己的喉咙。死时写道:“七十老翁何所求!”给自己的一生做了了断。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坚持自己的思想,以死明志,同时死时又有世人不理解自己思想的慨叹。
李贽的思想主张
李贽还对宋朝以来理学家吹捧孔子“天不生促尼,万古如长夜”,的宣传进行驳斥。他说:“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李贽针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的进步思想。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lishimingren/201612/77635.html
以上是关于李贽-李贽是怎么死的 李贽的思想主张有哪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李贽-李贽是怎么死的 李贽的思想主张有哪些;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162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