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17次参加乡试66岁才中举

  • 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17次,参加乡,
  • 中国历史人物-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11-06 02:06
  • 小虎历史故事网

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17次参加乡试66岁才中举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17次参加乡试66岁才中举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17次参加乡试66岁才中举

他22岁中秀才,之后连续17次参加乡试均落榜,直到66岁终于中举,次年联捷中进士,跻身官宦历~史~网。

他政绩平平,却在半年间由从七品

中国历史人物古墓

升为从四品;致仕(退休)后加尚书衔,特许建生祠;去世后被追封为太子太师,可谓荣极一时;但却在死后9年卷入《一柱楼诗集》案,被追夺封衔、仆碑、罢祠......

他的一生可谓充满传奇色彩,他便是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

人生七十辉煌始

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17次参加乡试66岁才中举
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17次参加乡试66岁才中举

沈德潜前半生生活 坎坷,困于科场屡试不中。直到 乾隆四年,才以67岁的高龄荣登二甲第八名,与比他小40岁的袁枚一起成为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四月十九日,是庶常馆散馆日,庶吉士们在大殿上参加例行考试,其中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引起乾隆爷的注意,一问才知道是沈德潜。

乾隆问:“文成乎?”沈德潜答:“未也。”乾隆笑道:“汝江南老名士,而亦迟迟耶?”

三日后,沈德潜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这一年,沈德潜七十岁,正式走入乾隆视线,都道人生七十古来稀,而他却“人生七十辉煌始”。

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17次参加乡试66岁才中举
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17次参加乡试66岁才中举

之后便迎来人生的转折,70岁这年成为从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后,升官更像吃了炫迈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乾隆八年,升为左中允,不久又升任侍读、左庶子,之后又升任从四品的侍讲学士。也就是说,沈德潜不到一年工夫就从一个“副处级”变成一个“副市级”历.史.网

到乾隆十二年,又升任礼部侍郎,成为正二品大员。除 加官进爵外,沈德潜还备受恩宠。乾隆十一年,他乞假归葬,乾隆爷不仅给他三代都加封典,还赐诗一首,其中有句:“我爱沈德潜,淳风挹古福",一言不合就表白也是没谁了。

沈德潜 退休归乡 后,依旧恩宠不断,加礼部尚书衔,长孙赐举人,获准在沧浪亭北面建生祠...... 这殊荣当时没几个大臣可 比 拟。

乾隆三十四年,沈德潜去世后又被追封为太子太师,赐谥文悫(que),入贤良祠祭祀,乾隆还亲自为他写挽诗,荣极一时。

要说沈德潜为何如此受恩宠,就要从乾隆爷的一个爱好说起了,并不是下江南。

一片一片又一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推荐阅读:法国第一个社会党人总统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简介

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是谁,

中国历史人物韦泽谊

专业写 诗60余年,写了9000多首的大才子陆游?

可惜他只能排第二位,第一是我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古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乾隆爷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一个有雄材伟略的君主,在文坛上怎能落后。所以卯足了劲写诗,他写诗有两个特点——多、快。

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17次参加乡试66岁才中举
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17次参加乡试66岁才中举

怎么个多法,据不完全统计乾隆皇帝御制诗有40000多首,要知道清代收录的《全唐诗》也不过48000首

又是怎么个快法,赵翼,就是写“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那位,曾见识过——上一次厕所,四首诗就出来了,这可是记在当时笔记里的。

写诗跟发朋友圈似的,天天刷屏!不过乾隆爷的诗流传于世的几乎没有,你能开口背一首吗?大家能记得的大概也就还珠格格和不停下江南了。

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17次参加乡试66岁才中举
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17次参加乡试66岁才中举

数量这么庞大的诗,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帝王,怎么才能写下这么多诗呢?有人说因为乾隆爷有一大批文案高手啊。

这其中还有一个流传特别广的故事,有年冬天,乾隆带着一群文人去西湖赏雪。忽然诗兴大发,开口就来:“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

然后就卡壳冷场了,这时有一个人站出来说:“皇上的诗写得太好了,请让臣狗尾续貂——飞入梅花都不见。”传说这个人就是沈德潜,这首数字诗终于曲终奏雅,稍具诗意了,当然版权肯定归皇上。

这段是不是特别眼熟,眼熟就对了。因为在《宰相刘罗锅》里是刘墉接的,《还珠格格》中是紫薇接的。

为什么这件事被多次嫁接呢?因为这就是个传说,在沈德潜和乾隆的诗集中都没有这首诗。

不过皇帝有文人代笔应该是确有其事的,历史上凡自命风流者,总有一些文人随侍左右,连《红楼梦》里的荣国府,还有几个清客给贾政做帮衬,何况一国之君呢

《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乾隆作诗“初无定稿”,或即兴口授,或朱笔作草,称为"诗片",由廷臣学士退下“抄录”后恭进,遂成御诗,沈德潜就是其中一位。

恩怨宠辱皆系于诗

虽然没有传说中的飞入梅花都不见,但沈德潜的确替乾隆爷和过不少诗。

初任翰林编修不久,乾隆便让沈德潜和《消夏十咏》,沈德潜很快就完成了,乾隆阅后十分满意。不久,又奉命和《柳絮》、《落叶》等诗,很得乾隆欢心。从此,乾隆每有诗作,便命其和,沈德潜也开始了晚年的飞黄腾达。

虽说乾隆帝曾颁谕,特别指出,他是因沈德潜诚实谨厚,且怜其晚遇,才特别加恩,以鼓励老成积学之士,并非因进诗而优擢。

但这好像不能服众,毕竟沈德潜政绩平平,如果不是因为诗写得好,还兢兢业业为乾隆校刊《御制诗集》,为诗润色,怎可能这样大红大紫?

当然我认为谕旨中的说法也不失为一个原因,把沈德潜作为典型,让文人醉心科场,相信终于一日能成大器,也算是钳制知识分子的文化策略

中国历史人物口舌之战

,毕竟人家是做皇帝的。

乾隆曾说过“朕与德潜,以诗始,以诗终“,也是一语成箴,沈德潜生前因诗受到乾隆的荣宠,死后又因诗受到乾隆的惩罚,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17次参加乡试66岁才中举
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17次参加乡试66岁才中举

徐述夔

乾隆四十三年,震惊朝野的《一柱楼诗》案爆发,诗集作者已故举人徐述夔被抄家,并被剖棺戮尸,数名校对之人皆被斩。

作为清代四大文字狱之一,此案波连甚广。沈德潜曾替徐述夔立传,并称他“品行文章皆可法”令乾隆大怒,下令对沈德潜追夺封衔、仆碑、罢祠、磨平碑文历+史+网

对此,不少书籍称,沈德潜被开棺戮尸、全家治罪,如清末民初天嘏所著《满清外史》称:乾隆皇帝“命戮其尸”。

但民国《吴县志》和之前官方修的府志、县志,都没有说沈德潜被戮尸。而乾隆皇帝作的《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诗中明确说:“昨秋徐案发,潜乃为传记。......削夺从公议……盖因髦而荒,未免图小利。设曰有心焉,吾知其未必……”

这些话说明,乾隆认为沈德潜“犯错误”的原因是年老糊涂贪小利,而不是明知徐述夔“反动”而给他作序的。因此所谓被开棺戮尸,可能是把徐述夔误传为沈德潜了。

当然也有部分史料认为,乾隆之所以处分沈德潜,是沈德潜的诗集里把替他写的诗都收了进去,拆穿了乾隆的西洋镜,所以怀恨在心,就找这个机会报复。

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17次参加乡试66岁才中举
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17次参加乡试66岁才中举

乾隆对沈德潜的《国朝诗别裁集》的确不满,史载是因诗集里把钱谦益排在首位,又收录了雍正帝钦定罪人钱名世的诗,还没有避慎郡王的名讳,所以乾隆颇为不满,但并没有追究沈德潜的责任,只是下令毁去原本重刊。

至于到底有没有沈德潜把替自己写的诗也收录进去的缘故,我想即使乾隆爷心里真这么想,也不可能说出来,所以只能成为一桩悬案了。

虽然治了沈德潜的罪,但乾隆对他的感情还是很复杂的,乾隆四十四年做过一系列怀旧诗,仍把沈德潜列为“五词臣”之一,并写道“且知余不负德潜,德潜实负余”推荐。

沈德潜六十七岁发迹,七十七岁做到高官,九十七岁寿终正寝,死后九年却被削谥扑碑,荣于诗,亦辱于诗,乾隆虽说与沈德潜”以诗始,以诗终“,可惜只有善始,没有善终。

小编推荐:
>>> 和尚原之战:不是我们无能,而是统治者太软弱
>>> 唐宣宗为何传奇?他在当天子前一直被认为是傻子
>>> 秦始皇一统天

贝加尔湖与中国历史人物

下的糊涂账 为何独留卫国?
>>> 僵尸为何都是“跳”着行走:故事竟这么悲伤!
>>> 满清“八旗制度”的发展史,清朝的八旗制度是什么?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67864.shtml

以上是关于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17次参加乡试66岁才中举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17次参加乡试66岁才中举;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72718.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