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立-揭秘陈寅恪之父陈三立的传奇人生,被称“清末四公子”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陈三立-揭秘陈寅恪之父陈三立的传奇人生,被称“清末四公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揭秘陈寅恪之父陈三立的传奇人生,被称“清末四公子”
陈寅恪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思想史上一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其成就、意义和影响已远超学术界,为世人所广知,相比之下其父陈三立则不大为人所知。
据史志记载,陈三立“年少博学,才识通敏,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约束”。他1882年入乡试,因恶时文,自以散文体作答,主考陈宝琛赏识其才,破例录为举人。1886年,陈三立34岁,春季会试中式,但是年未应殿试,至1889年才成进士,授吏部主事。但陈三立累什十年不就职,以诗文自娱,成为近代同光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最后的传统诗人。陈三立与当时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谭嗣同、江苏巡抚丁日昌之子惠康、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之子保初合称“清末四公子”。
“戊戌变法”时,陈三立的父亲陈宝箴任湖南巡抚,支持新政。当时陈三立与其父在省城积极资助谭嗣同、梁启超等人在湖南长沙创办时务学堂。变法失败后,陈三立父子受到牵连,被一并革职,永不叙用。革职后,陈氏父子即离开湖南,返回江西原籍。
这是陈三立一生的转折点。从此,他从时代的新潮流中退出,自号“散原老人”,长期过着隐居生活。陈三立在为其父陈宝箴所写的行状中,以极其沉痛的笔调描述他们这一段的生活情景:“往往深夜孤灯,父子相语,仰屋欷歔而已。”
1900年,义和团起事,八国联军入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仓皇西逃陕西,就在这一年,陈宝箴在失意、抑郁中去世。父亲去世后,陈三立定居南京达29年,期间不问政治。
陈三立表面上看起来隐居不仕,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消沉,而是积极入世。
1903年,陈三立赞助柳诒徵创办思益小学堂。让出自家住宅作课堂,延聘外国教师,开设英语及数、理、化新课目;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废除“八股文”和跪拜礼节,禁止死背课文及体罚学生,创办新式学校。1904年,陈三立与李有缺创办江西铁路公司,兴建南浔铁路。1907年,陈三立出资创办了袛洹精舍。袛洹精舍是清末国内第一所组织严密、办学宗旨明确的新式佛学院,苏曼殊曾任英文、梵文教师,先后培养出了太虚大师、谢无量等一大批民国佛教界领袖人物。此后,陈三立又资助近世中国佛教复兴奠基人杨仁山居士的弟子欧阳竟无大师创办支那内学院,培养了汤用彤、熊十力、陈铭枢等一代大师。可以说,陈三立对于中国近现代佛教的复兴发挥过重要重
推荐阅读:周士第原本是林彪上司,做了什么事
陈三立虽然远离政治,以超然于世的诗人自许,但他仍关心国家的前途与命运。1932年,陈三立住庐山,正值一·二八事变,日军发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进城。陈三立再三表示:“我决不逃难!”闻有人议论中国必败,他怒斥:“呸!中国人岂狗彘耶?岂贴耳俯首,任人宰割?”不久,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纳陈三立,百般游说,皆不应许。侦探日伺其门,陈三立大怒,呼佣人拿扫帚将其逐出。从此绝食五日,忧愤而死,享年85岁。
编辑推荐:
>>>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为何热衷于“婚外情”
>>> 孙武的死亡传说有哪些?孙武究竟怎么死的?
>>> 大隋第一名将为何功盖天下 依然逃不脱兔死狗烹
>>> 齐襄公为与文姜乱伦甚至竟不惜杀死其丈夫
>>> 汉昭帝刘弗陵病逝之后是他儿子继位吗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58032.shtml
以上是关于陈三立-揭秘陈寅恪之父陈三立的传奇人生,被称“清末四公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陈三立-揭秘陈寅恪之父陈三立的传奇人生,被称“清末四公子”;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76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