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隆庆和议的事件结果和影响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明朝-隆庆和议的事件结果和影响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隆庆和议的事件结果和影响
隆庆和议是明朝隆庆年间,在内阁大臣高拱、张居正等人的筹划下,明朝与蒙古达成了对
隆庆和议结束了明朝与蒙古近二百年的敌对状态。明朝又凭借在铲除赵全等汉奸之下,削弱了鞑靼内部的组织力,从此到明朝灭亡为止,明朝与蒙古之间绝少爆发大规模战争。
15世纪末、16世纪初蒙古方面出现了转折,蒙古杰出的首领达延汗统一了蒙古草原,使得蒙古草原一度平静,但是草原游牧经济发展中缺少的就是中原农业的补充。为解决牧区生产和生活上的不足,蒙古各部封建主也曾多次与明朝进行通贡、互市,但和平贸易经常被战争中断,甚至还遭到明朝的经济封锁。因此,有时迫使蒙古封建主挥戈南下,用掳掠的办法去夺取中原汉地的物资。
但掳得的物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牧区长期物资短缺的问题,而且明朝对于蒙古封建主的南侵也采取报复的行动。每年秋季,派兵深入草原纵火焚烧草场,谓之“烧荒”,使牧区的牲畜因缺草而无法过冬;明军还经常偷袭蒙古的营地,赶走大量的牲畜,谓之“捣巢”。明朝与蒙古如此严重对立,使得牧区在生产和生活上更加困难。
从嘉靖十三年(1534年)开始,俺答汗为解决闭塞的、单一的游牧经济不能满足草原政经发展的现状,向明朝发起猛烈的求贡攻势。但由于明朝方面的腐朽和奉行的民族歧视政策,以及害怕土木之变重演等一系列原因。对俺答汗的求贡一概拒绝,并多次诛杀俺答求贡使者,俺答汗遂以武力相威胁。蒙古骑兵多次南下犯边,烧杀掳掠,结果酿成了“庚戌之变”。
即使在俺答汗兵临城下的时候,仍然在做与明朝通贡的努力,派使者持书入城求贡。慑于俺答汗兵威,明朝只得答应开放马市。但开放的马市只限于大同、宣府两地,且贸易的种类和数量都有严格的限制,这远不能满足蒙古方面的要求。俺答汗遣使要求扩大贸易的范围,但以嘉靖皇帝为首的顽固派非但拒绝所请,甚至关闭了马市。明蒙贸易中断,双方战争又持续了二十年。
隆庆和议于隆庆四年(1570年)开始成事,基本上以和平手段达成,以双方各取所需告终。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边境贸易口岸,使蒙古人能通过贸易获得中国资源。而对中国的好处是明朝北边,的确上百年不用兵革。在明朝的历史上,至少已经达到止战之效,因此隆庆和议,实为成功。
隆庆和议后,俺答召集诸部首领严定规矩:“如果哪一部落的台吉(首领)擅自率兵进入内地为非作歹,就削减他部落的兵马,并革除其首领身份;如果有哪户人家擅自入边的,就将该户的人丁及牛羊马匹尽数给赏别家”。同时,明朝也进一步做出规定,约束将士严禁出边攻扰。
隆庆和议的达成,不仅确保了长城沿线的长时期和平,而且扩大了明与蒙古的通商贸易,增加了政府的收入。明朝北方形势的安定和明蒙和平友好关系的建立,
《明史》载:“自是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
清人魏源曾对此作过较为公允的评论:“高拱、张居正、王崇古,张弛驾驭,因势推移,不独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且为本朝开二百年之太平。仁人利溥,民到今受其赐”,论述极为深刻。
达力扎布:“俺答既入贡,边防大驰,军饷皆入帅囊。啖寇之外,间以遗京。近边之卒,馁瘠无复有生理。而板升生齿日繁,强硬无赖,议者忧之”。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history/zglssj/17309.html
以上是关于明朝-隆庆和议的事件结果和影响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明朝-隆庆和议的事件结果和影响;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13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