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避暑山庄的外部寺庙建筑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建筑-避暑山庄的外部寺庙建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避暑山庄的外部寺庙建筑
在避暑山庄周围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庙的形式修建喇嘛教寺庙群,供西方、北方少数民族的上层及贵族朝觐皇帝时礼佛之用。
在避暑山庄的东面和北面,武烈河两岸和狮子沟北沿的山丘地带,共有11座寺院。因分属8座寺庙管辖,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称为“承德
这些寺庙融和了汉、藏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气势宏伟,极具皇家风范。这12座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是当时清政府为了团结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利用宗教作为笼络手段而修建的。这些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诸蒙古王公为庆贺康熙帝60寿辰,上书“奏请”在承德避暑山庄外,围建一寺院作庆寿盛会之所。康熙帝欣然“恩准”,遂建造了溥仁、溥善二寺。溥善寺早已荒废,溥仁寺便成康熙年间仅存的庙宇,更是珍贵。溥通普,普遍、广大意,有皇帝深仁厚爱普及天下之意。
于是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的67年间,康熙、乾隆两帝在避暑山庄东部和北部外围陆续建造了11座大型寺庙,因其中8调有朝廷派驻喇嘛,享有“俸银”,且在京师之外,
布达拉·行宫景区坐落于避暑山庄正北狮子岭南麓,占
普宁寺景区坐落于避暑山庄东北部武烈河畔,占地5.78万平方米。景区由皇家寺庙群中的普宁寺和普佑寺组成,两座寺庙先后修建于1755年(乾隆二十年),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取普天之下安宁、保佑天下众生之意。普宁寺内供奉有世界上最大的金漆木雕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普佑寺是喇嘛研习佛教理论典籍的经学院。这里僧侣云集,香火旺盛,是北方最大的佛教圣地。
磬锤峰景区坐落于避暑山庄东部,武烈河东岸,占地4005万平方米。景区由皇家寺庙群中的普乐寺、安远庙及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组成。两座寺庙先后建于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磬锤峰形成于大约300万年前。景区内普乐寺取普天同乐之意,普乐寺主体建筑旭光阁内供欢喜佛——上乐王佛。磬锤峰与普乐寺构成了藏传佛教中的密宗境界。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27971.html
以上是关于建筑-避暑山庄的外部寺庙建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建筑-避暑山庄的外部寺庙建筑;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19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