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新見秦簡牘專造字釋例一則

  • 新見秦,簡牘,專,造字,釋例,一則,原文,标题,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05 13:12
  • 小虎历史故事网

新見秦簡牘專造字釋例一則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新見秦簡牘專造字釋例一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新見秦簡牘專造字釋例一則

(中山大學中文系)

  
謝偉斌先生在第九屆“出土文獻與法律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公佈了一些《嶽麓書院藏秦簡(陸)》中的新資料,其中有句云:
其謹齋戒髤(沐)浴,潔清辦治之。(0116)[1]
髤,謝偉斌先生已知其用為沐浴之{沐},但對字形無說。[2]其實,“髤”為沐浴之{沐}的專造字。[3]眾所周知

中国历史故事太监

,秦簡牘文字{沐}的習用字形是“沐”,辭例如下:
毋以卯沐浴,是謂血明,不可□井池。(《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104貳)
即沐,取一匕以殽沐,長髮。(《周家臺秦簡·病方及其他》314)
不洗沐浴。(《嶽麓(壹)·為吏治官及黔首》64壹)
以作暑故初,及臥、沐浴而解其赤衣氈者,不用此令。(《嶽麓(伍)》221)
齋戒沐浴,潔清衣服。(《嶽麓(陸)》2157)[4]
澤沐長順。(《北大秦簡·教女》030)
廣瀨薰雄先生曾推論:“戰國時代楚國用从‘卜’聲的字表示{沐}這個詞;‘沐’字是秦系文字的用字習慣,在秦國統一文字後,全國統一使用‘沐’字;漢代也沿用‘沐’字。”[5]按此說大致正確。《說文·水部》:“沐,濯髮也。从水,木聲。”本義即沐髮。“髤”字《說文》所無。《說文·桼部》:“䰍,桼也。从桼,髟聲。”段注:“韋昭曰:‘㕞桼曰䰍。’師古曰:‘以桼桼物謂之髤。’今關東俗謂之捎桼,捎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测题

卽髤聲之轉耳。‘髤’或作‘䰍’。按以桼桼物皆謂之䰍,不限何色也。《鄉射禮》記曰:‘楅髤。’注云:‘赤黑桼也。’《巾車》注云:‘髤謂赤多黑少之色韋也。’《漢書》:‘中庭彤朱,殿上髤桼。’”[6]《玉篇·髟部》:“髹,許求切,赤黑漆也。髤,同上。”《集韻·尤韻》:“䰍、髹、髤,《說文》:‘桼也。’或从休,亦省。”《正字通·髟部》:“髤,髹字之譌。”可見傳世文獻之“髤”實即䰍漆之“䰍”,亦即“髹”,音休。但《嶽麓(陸)》之“髤”明顯用作{沐},字可析為“从髟,木聲(或沐省聲)”,是沐髪之{沐}的專造字,音沐,與傳世文獻之“髤”(音休)實為同形字的關係。
以往學界多討論楚系簡帛中的專造字,對秦簡牘中的專造字注意得不夠。其實,秦簡牘中也存在一定

中国历史故事手抄报简单初中

數量的專造字,如敲心之{敲}寫作“
新見秦簡牘專造字釋例一則
新見秦簡牘專造字釋例一則
”、四食之{四}寫作“
新見秦簡牘專造字釋例一則
新見秦簡牘專造字釋例一則
”等[7],這些字形既未見於傳世文獻又未見於六國文字,是秦系文字的特色,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相信隨著秦簡牘的不斷發表,秦系文字的專造字也會越來越多,我們對秦簡牘的字詞關係也將有一個新的認識。

附記:本文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戰國文字詁林及數據庫建設”(項目編號:17ZDA300)、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秦至西漢簡帛文獻中字形與音義關係研究”(批準號:13BYY104)和2017年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博士創新資助項目“秦簡牘字詞關係研究”(項目編號:CTWX2017BS029)的部分成果。拙文是在陳師斯鵬先生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簡帛網審稿專家也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謹致謝忱!關於“髤”字的結構分析,筆者起初參照《說文》“沐,濯髮也。从水,木聲”認為“髤”是“从髟,木聲(或沐省聲)”,後來又認為或可分析為“从髟从沐,沐省聲”。陳師云當以前說為是。簡帛網審稿專家提出:“妥當點應看作从髟从木,這是最基本的結構,至於是以木爲聲,還是沐省聲?最好基於秦漢簡的材料來分析。從《說文》“沐”从木聲來看,還是應該以木爲聲?”今按,“从髟,木聲(或沐省聲)”的可能性應該大一點,但後者也

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红色故事

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因為秦簡牘“
新見秦簡牘專造字釋例一則
新見秦簡牘專造字釋例一則
”(或為“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911/18/810534.html

以上是关于新見秦簡牘專造字釋例一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新見秦簡牘專造字釋例一則;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5468.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