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目录、后记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农业-《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目录、后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目录、后记
农业-《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目录、后记
《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博雅史学论丛),韩茂莉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
作者简介
农业-《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目录、后记
韩茂莉,女,l955年生于北京市,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专业研究为中国历史地理,研究领域涉及历史农业地理、环境变迁以及历史乡村社会地理。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0项,并出版《宋代农业地理》、《辽金农业地理》、 《草原与田园——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牧业与环境》等学术专著,在《文史》、《中国史研究》、《考古学报》、《近代史研究》、《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等刊物发表文章50余篇。
内容简介
地理是历史的舞台,历史时期人类所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活动均栖身于这个舞台,农业生产更是如此。农业生产立足于土地,自然环境的空间差异为所有人类操持下的动植物再生产过程打上鲜明的烙印,并因此而形成融多元因素于一体的地理系统。
《中国历史农业地理》以农业地理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农业生产地域分异及其规律,涉及五方面主要内容:影响农业空间变化的因素,农业生产技术与种植制度的变化,主要农作物起源、传入、种植空间及作物组合方式,畜牧业分离与游牧空闯的建立,农业生产区域差异。
本书目录
上 册
绪 论…………………………………………………………………………………1
第一章 中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与社会历史背景………………………………13
第一节 中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14
一 自然地理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4
二 历史气候变化与人类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23
第二节 中国农业发展的社会环境……………………………………………31
一 植根小农经济土壤中的中国农业……………………………………31
二 历史上的人口与移民…………………………………………………37
三 土地开垦与人地关系…………………………………………………41
第二章 中国农业空间拓展进程……………………………………………………49
第一节 黄河流域农耕区的兴衰及扩展………………………………………52
第二节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经济重心南移……………………………………58
第三节 移民山区与山区开发…………………………………………………62
一 丘陵山区开发阶段……………………………………………………63
二 丘陵山区开发与农作物类型选择……………………………………69
第三章 水利与主要农耕区的开发…………………………………………………81
第一节 华北地区水利灌溉工程与主要农耕区的开发………………………83
一 灌溉决定了主要农耕区的分布与扩展、……………………………85
二 受华北地区自然条件制约灌溉效益的有限性………………………94
第二节 江南地区灌溉与防洪排涝工程对农业生产的推动…………………96
一 水利工程由淮河流域向长江流域推移………………………………97
二 水利工程类型由灌溉型向防洪排涝型发展…………………………99
第三节 灌溉与西北地区农业开发……………………………………………102
一 引黄灌溉工程与农业开发……………………………………………103
二 高山冰雪融水与绿洲农业……………………………………………105
三 地下水与坎儿井………………………………………………………106
第四节 南方山区的塘堰建设与山区开发……………………………………108
第四章 农业生产技术的地域差异与农业环境利用………………………………117
第一节 土壤类型的辨识与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形式………………………118
一 中国古代辨识土壤类型的基本理念…………………………………119
二 北方土地利用与农作物选择…………………………………………123
三 南方土地利用与农作物选择…………………………………………125
第二节 农作物轮作方式与土地易田制………………………………………129
一 短期和定期的轮荒耕作制……………………………………………129
二 中国古代农作物轮作方式……………………………………………131
三 山区、边地实行的土地易田制………………………………………137
第三节 农作物环境适应与农作物种植制度…………………………………140
一 地带性因素制约下的农作物生长期…………………………………141
二 农作物生长期南北变化与农作物种植制度…………………………163
三 非地带性因素影响下农作物生长期、熟制以及类型变化…………188
第四节 传统农业的技术特征与区域分异……………………………………193
一 中国传统农业的技术特征……………………………………………194
二 农业生产技术的区域分异……………………………………………205
第五节 农作物组合与地域分异………………………………………………218
一 先秦至汉唐时期农作物组合与区域分异……………………………218
二 唐辽宋金元时期农作物组合与区域分异……………………………220
三 明清以来农作物组合与区域分异……………………………………223
第五章 旱地杂粮的源流与作物组合………………………………………………235
第一节 旱地杂粮的起源地与传播……………………………………………236
一 粟的起源与传播………………………………………………………236
二 黍的起源地与传播……………………………………………………249
三 高粱起源地与传入中国的时间………………………………………251
四 荞麦起源地与生长特点………………………………………………256
五 菽类作物与大豆起源地………………………………………………257
六 大麦的起源地与传播…………………………………………………263
第二节 旱地杂粮的地理分布与种植比例……………………………………265
一 粟、黍的空间扩展与种植比例………………………………………265
二 荞
中国历史故事女娃造人
麦空间扩展与地理分布……………………………………………273
三 高梁空间扩展与地理分布……………………………………………280
四 菽类作物地理分布与主要品种………………………………………287
五 其他旱地作物的地理分布与种植比例………………………………293
第三节 旱地杂粮的组合形式与轮作制度……………………………………305
一 北方旱地杂粮的组合与轮作…………………………………………305
二 南方旱地杂粮的组合与轮作…………………………………………311
第六章 小麦种植制度与空间扩展…………………………………………………315
第一节 冬小麦传人与黄河流域植麦区形成…………………………………319
一 小麦起源地与冬小麦…………………………………………………319
二 冬小麦种植空间东移西扩的变化……………………………………323
三 小麦食用方式与小麦在粮食作物中地位的变化……………………330
四 小麦种植空间扩展与黄河流域植麦区形成…………………………335
第二节 以冬小麦为核心的两年三熟种植制度………………………………339
一 两年三熟制出现的时间………………………………………………339
二 冬小麦与两年三熟种植制度分布区域………………………………342
第三节 小麦向南方扩展与稻麦轮作…………………………………………359
一 南迁人口土著化与小麦向南方扩展…………………………………359
二 唐代北方移民南渡与小麦空间分布…………………………………364
三 一年两熟稻麦轮作制与小麦在南方各地的环境选择………………372
四 非稻麦复种区与冬小麦分布南界……………………………………381
五 明清以来南方稻麦复种与小麦空间分布……………………………386
第四节 春小麦的出现与空间分布……………………………………………394
一 春小麦起源与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395
二 唐宋以来春小麦主要分布区…………………………………………399
中 册
第七章 水稻地理分布与种植制度…………………………………………………409
第一节 关于水稻起源地的讨论………………………………………………410
第二节 粳稻、籼稻的空间分异与环境选择…………………………………414
一 解读籼稻、粳稻的命名变化…………………………………………415
二 粳稻、籼稻的空间分布………………………………………………419
第三节 水稻品种的变化………………………………………………………427
一 南方水稻品种及其时空变化…………………………………………427
二 北方旱稻的环境选择…………………………………………………432
第四节 南方水稻种植制度与地域特征………………………………………433
一 南方稻麦轮作制的出现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图片
与空间分布…………………………………433
二 宋元以后以水稻为核心农作物种植制度的变化……………………443
第五节 北方水稻地理分布与种植比例………………………………………461
一 因自然环境与军事需求而发展的北方植稻区………………………462
二 明清以来北方各地稻田分布与变化…………………………………471
三 新疆、东北两地水稻种植与地理分布………………………………476
四 北方水稻种植制度……………………………………………………485
第六节 南方水稻地理分布与种植比例………………………………………487
一 7世纪至14世纪长江流域水稻地理分布……………………………487
二 明清以来南方水稻地理分布与种植比例……………………………493
第八章 玉米、甘薯传播路径与地理分布…………………………………………511
第一节 玉米传播路径与种植制度……………………………………………512
一 玉米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与主要传播路径……………………………512
二 玉米的环境适应与种植制度…………………………………………529
三 南方丘陵山区玉米、杂粮轮作区……………………………………540
四 玉米空间分布与集中种植区…………………………………………552
第二节 甘薯的传播与空间分布………………………………………………557
一 甘薯入境的传播路径与传播过程……………………………………558
二 甘薯的环境选择与地区开发…………………………………………570
第九章 主要经济作物以及蔬菜的地理分布与传播………………………………579
第一节 丝、麻产品地理分布与生产重心的变化……………………………580
一 纤维制品生产重心与经济重心重合…………………………………580
二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中丝麻业地理分布的变化……………592
三 明代以来丝麻生产重心的重合与南方丝麻业的发展………………606
四 棉花传入与桑、麻用地的变化………………………………………609
五 桑、麻种植与土地利用………………………………………………618
第二节 棉花的传人与空间扩展………………………………………………624
一 树棉、木棉、草棉的分布与利用……………………………………624
二 亚洲草本棉的空间扩展与陆地棉的全面推广………………………638
三 棉花空间分布及其与粮食作物的轮作制度…………………………648
第三节 主要蔬菜地理分布与土地利用………………………………………660
一 马铃薯传入中国及其对于农作物分布高度界限的拓展……………660
二 主要蔬菜地理分布与土地利用………………………………………670
第四节 油料作物的种类变化与空间分布……………………………………711
一 西汉至宋末油料作物的种类变
中国历史故事字数
化与空间分布………………………712
二 元明以来油料作物种类变化与空间分布……………………………717
三 油料作物的种植与土地利用…………………………………………735
第五节 糖料作物的种类与地理分布…………………………………………736
一 中国古代糖料食物资源的变化………………………………………737
二 中国甘蔗产地与种植技术……………………………………………739
三 甜菜的利用与地理分布………………………………………………741
第六节 主要产茶地与产茶地分布北界………………………………………744
第十章 畜牧业生产及其空间分布…………………………………………………749
第一节 历史上北方非农民族及其经济生活方式……………………………750
一 东北民族、部族经济生活方式与分布地域…………………………750
二 西北民族、部族经济生活方式与分布地域…………………………762
三 北方民族经济生活方式的稳定性与环境……………………………766
第二节 游牧地带与牧区自然环境……………………………………………768
第三节 半农半牧区形成与环境变迁…………………………………………773
一 原始农业类型与空间分布……………………………………………775
二 半农半牧区的出现与空间扩展………………………………………779
三 半农半牧区的空间与生产特征………………………………………787
第四节 畜牧业分离与游牧业产生……………………………………………789
第五节 游牧业与游牧方式……………………………………………………794
一 游牧方式——逐水草而居……………………………………………795
二 游牧空间——各有分地………………………………………………816
第六节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空间变动……………………………825
一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空间变化…………………827
二 隋唐至明清时期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空间变化……………………833
三 对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空间变化特征的探讨……………………849
下 册
第十一章 各农业区的发展进程与农业地理基本面貌……………………………853
第一节 东北区的开发与区域开发特征………………………………………855
一 辽金时期以西拉木伦河为核心的农业开发…………………………856
二 近三百年以来移民以及东北地区的全面开发………………………870
第二节 黄淮海区的农业生产与区域特征……………………………………882
一 在自然与人文双重因素影响下农业生产发展的不连续性…………884
二 明清以来农作物种植制度地域差异与农产品商品性的提升………890
三 淮河流域区域经济与农业生产………………………………………899
第三节 东南区的农业发展与区域特征………………………………………908
一 东南区早期农业与水乡环境利用……………………………………908
二 经济重心南移与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922
三 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转型与农业生产集约化经营…………………933
四 人口迁移与东南山区开发……………………………………………940
第四节 长江中游区农业开发进程与地域差异………………………………945
一 三大平原自然环境变迁与农业开发空间进程………………………946
二 垸田兴修与两湖平原的全面开发……………………………………961
三 从“湖广熟天下足”到“湖南熟天下足”…………………………974
四 移民与山区开发………………………………………………………976
第五节 闽
《中国历史故事》多少钱
台区的农业开发与人口迁移………………………………………982
一 福建多样性农业开发与土地利用方式………………………………982
二 福建移民进入台湾……………………………………………………992
三 台湾农业生产区域特征与农作物……………………………………994
第六节 西南区农业地理与区域发展…………………………………………1003
一 巴蜀地区农业生产与农业地理………………………………………1005
二 云贵高原农业生产与区域发展………………………………………1019
第七节 岭南区的农业开发与区域特征………………………………………1038
一 关于岭南区农业开发基本问题的讨论………………………………1038
二 岭南农业开发与农业人口构成………………………………………1042
三 明清时期岭南区的全面开发与农作物种植结构……………………1051
第八节 西北区的农业开发进程与区域特征…………………………………1069
一 在政治、军事因素影响下的西北农业开发…………………………1069
二 自发性移民与西北地区的农业开发…………………………………1081
三 青藏高原主要农耕区…………………………………………………1093
主要参考书……………………………………………………………………………1097
索 引…………………………………………………………………………………1101
后 记…………………………………………………………………………………1123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22/549289.html
以上是关于农业-《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目录、后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农业-《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目录、后记;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0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