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用银雀山汉简兵法解读秦陵兵马俑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孙子兵法-用银雀山汉简兵法解读秦陵兵马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用银雀山汉简兵法解读秦陵兵马俑
秦陵兵马俑以它恢宏的气势,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引起了世人的注目。秦俑一、二、三号坑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内有陶质兵马俑近8000件,战车百余乘,组成一个庞大的军事场面,生动而形象地展示了秦代军人的风姿,为古今中外历史所罕见。对秦俑军阵的研究,当代研究者发表了不少精湛的见解。下面,我们想用银雀山出土的古代兵书《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对照秦俑的军事内容,作一些探讨,希望能得到方家指正。
一、步兵的主兵地位
兵法与兵马俑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是时代的产物。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战争的变化,步兵逐步扩大,成为军队中的主力。大国的兵力多达几十万至上百万人,史书记载秦国的军队“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1],战争中投入兵力大,持续时间长。如公元前293年,秦攻韩、魏伊阙之战,斩首24万;公元前254年,齐魏桂陵之战双方各投入兵力8万,决战之前,赵与魏已对峙一年;公元前341年齐魏马陵之战双方各投入兵力10万。战国末年,秦王翦发兵60万伐楚,主要兵力就是步兵。
井田制的破坏,改变了当时的交通状况,从而使战争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受道路和地形条件的影响,车战受到限制。如公元前541年,晋国荀吴在太原与狄人作战,由于地形险恶,不利于车战,而对方又全是步兵,采用魏舒的建议,放弃车战,改行步战。把五伍战车的甲士变成三伍步兵。“为五伍以相离(形成五个各自独立的方阵),两于前,伍于后,专为右角,参为左角,偏为前拒以诱之”[2],这里所谓两、伍、专、参、偏,据《左传正义》疏,服虔引《司马法》注说:“五十乘为两,百二十乘为伍,八十一乘为专,二十九乘为参,二十五乘为偏”。如按此计算,则魏舒方阵,是由五个兵力各不相同的方阵组成,则可能是临时编成的,所以“狄人笑之”。但结果却大败了敌人。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弩兵大方阵,后人把它叫做“崇卒之阵”。这种方阵,前方的编和两,兵力较少,用以诱敌前来,后军的伍兵力雄厚,用以决战,左右两角用以包围,侧击敌人。
《孙膑兵法》根据当时战争的特点,在军事部署方面,对阵法的论述,占有较大的比重,从阵法的内容看,虽然每一阵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但在兵力部署上比较普遍的原则强调“有锋有后”[3],“每阵有锋,每锋有后”[4]。所谓“有锋”就是要求军阵必须有尖锐的前锋部队。孙膑说:“阵无锋,非孟贲之勇也敢将而进者,不知用兵之至也”[5]。所谓“有后”,即要求军阵要有充足的后备力量。孙膑说:“阵无后,非巧士敢将而进者,不知兵之情者”[6]。孙膑关于军事兵力部署的思想,特别强调“阵、势、变、权”[7]四个环节,他用剑来比喻阵,剑必须“旦暮服之”,阵必须朝夕演练;剑有锋利的刃和坚固的把柄,才能用于击杀,阵要“有锋有后”,才能战而必胜,“敌有必走”。他用弓弩来比喻势,要求势的险峻要像弓射箭一样,给敌人以措手不及的打击。他用舟来比喻指挥作战,要像舟能行水,车能行陆那样,善于适应客观情况,随机应变。他用长兵来比喻权,意味掌握了主动权,要像手持长柄兵器那样,可以上、下、左、右、前、后自由的击杀。他认为掌握好这四个环节,就可以“破强敌,取猛将”。
秦俑一号坑四周环绕着步兵俑,中间是战车与步兵俑相间排列的38路纵队。四周的步兵俑成横队排列,分别面向东、西、南、北,防止敌人从四面袭击,起着拱卫中间主体部队的作用。步兵俑的装束也略有不同,东端的三列步兵俑,除三个为重装外,其余均为轻装;南北两则的步兵俑,除东端的十余个轻装外,其余均为重装,而坑西端则全为重装步兵俑。这种排列方法象征着什么意义呢?《孙膑兵法》讲述了齐威王向孙膑问用兵之道:当敌我双方势力相当,将领互相对峙,彼此阵势都很坚固,谁也不敢采取行动的形势下,应该怎么办?孙膑说:“以轻卒尝之,贱而勇者将之,其于北,毋期于得,为之微阵以触其侧,是谓大得”[8]。就是用少量的轻装步兵去试探侦察敌阵,由地位低下又勇敢的人去率领,只能失败,不能取胜以诱敌,把主力部队隐蔽地列成阵势,猛烈地袭击敌人的侧翼,这就是可以胜利的道理。但是,地形平坦,部队严整,打起仗来却失败了,这是什么因呢?孙膑说:“其阵无锋”。可见轻兵锐卒和前锋部队在作战中的作用。那么,秦俑一号坑东端与其余三面的步兵俑有别,应该解释为行动轻捷,担负着侦察、诱敌,冲锋陷阵的前锋部队。其两侧的步兵俑是翼卫,西端的三列步兵俑则是加强警戒,防止敌人从两侧及后边袭击的后卫部队。这就立体地说明了古代阵法中讲求的整体效能,前锋精锐而强干是首要前提,但若只有前锋而没有后备,或后备力量不足,当其力量用尽之时,将必败无疑。“有锋有后”的兵力部署原则,可使所布之阵既锋利又稳固,既利于进攻又便于防守,是古代阵法中的一条主要原则,以此显示出了步兵的主兵地位。
在兵器的运用方面,铁兵器已经使用,但仍以青铜兵器为主,战国初期发明的云梯、钩拒和弩已普遍使用。这些兵器绝大多数都由步兵掌握和使用。特别是射程达到六百步之外的弩机,使密集而整齐的战车受到了巨大的威胁。秦俑一号坑步卒,前锋、后卫和左、右两侧的翼卫手持的绝大多数是弓弩,持弩俑环于四周,合于“长兵在前,短兵在后”[9]的阵法。通过秦俑坑中步兵俑及伴出的兵器遗迹、遗物可以看出,秦步兵的配备兵器以弓弩、戈、矛、戟等长兵器为主,也配有短兵器刀、剑,长短相杂。从兵器数量来看,每卒配备兵器充足,这就从物质上提高了步兵的战斗能力。战争有两大要素:一是军队,一是兵器,先进的武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战国时期步兵成为军队的主兵,逐渐代替了昔日车兵为主的地位。
二、骑兵兴起
在步兵地位上升为主兵的同时,机动性更强的骑兵也蓬勃兴起,成为一个独立的兵种。战国又称为中国历史上步骑战兴起的一个战争时代。
骑兵作为一个兵种出现在战场上,大约在春秋战国之交。《吴子》中讲到“千乘万骑,兼之徒兵”,“分车列骑”,“车骑挑之”,说的是骑兵与各兵种的配合作战,并讲马匹饲养和“鞍、勒、衔、辔”装具。从《孙子兵法》未论骑兵作战,而比孙武晚百余年的孙膑在兵法中大谈骑兵的作用,也证实这一推断。秦的骑兵创于秦穆公时期,有“畴骑五千”,较普遍认为中国古代骑兵的出现于赵武灵王,早了近300年。到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改革服制,实行“胡服骑射”,骑兵大昌。从秦陵骑兵
中国历史的故事作文
俑的服饰看,赵武灵王只是改革了服制,将双襟交输于背,宽袖、长襦的中原军服,改换为双襟掩于胸前后侧,紧袖交领的上衣,只是便于骑马射箭。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骑射所以便山谷也,变服所以便骑射也”。实践证明,骑兵在战争中确实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赵国用骑兵灭掉了中山国,使疆域扩展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成为战国后期的强国。秦国因有骑兵,使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这些情况表明,战国时期是骑兵迅速崛起的关键阶段。
用骑兵作战,孙膑总结了十个有利之便:“一曰迎敌始至;二曰乘敌虚背;三曰追散乱击;四曰迎敌击后,使敌奔走;五曰遮其粮食,绝其军道;六曰败其津关,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击其未整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烧其积聚,虚其市里;十曰掠其田野,系累其子弟。此十者,骑战之利也。夫骑者,能离能合,能散能集,百里为其,千里而赴,出入无间,故名离合之兵也”[10]。骑兵速度快,行动起来便捷、灵活,便于掌握和运用时间与空间这两个因素,适合于大规模的机动作战,也适应于小范围的扰敌。《六韬·均兵》说:“骑者,军之伺候也,所以踵败军,绝粮道,击便寇也”。骑兵还是伺机而动的力量,在战争中担任侦察、奇袭、追击、迂回、包围等作战任务,所以被称为“离合之兵”。公元前206年,秦赵长平之战,秦以骑兵五千突然插入赵军壁垒间,使赵军分而为二,粮道断绝,结果赵军覆灭,被歼45万,秦军大胜。
秦俑二号坑骑兵俑分两部分排列,一部分位于二号坑末尾的殿军部分,有两组骑兵,每组4骑,共8骑;另一组位于二号坑最北边,是一个长方形的骑兵阵。鞍马身长约2米,通高172米,至肩部高度是133米,体重约200公斤。从外形上看,马髻修剪,马尾辫结,马背上雕有鞍,分为两层,上层为皮革,并点缀有鞍钉,起到防滑、耐磨的作用;下层为软垫,能减缓人与马之间的摩擦,整个鞍用革带紧固在马背中央,并有一条革带攀于马臀,以防鞍向前窜动。马头上带有络头和衔、镳等。俑坑中的骑乘马和拉车马完全相同。骑士俑身穿胡服,右手牵马,左手持兵器,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形象相吻合,虽然骑俑手中的兵器已朽烂,但从其附近发现有锋利的铜剑、弩机和大弓等,可以判断,当时骑兵的装备主要是弓弩,所以“骑射”常常连用。骑兵俑的铠甲由前身甲和背甲两部分组成,甲身较短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第一集
,长仅及腰,且无披膊,腰系革带,下穿紧口长裤,脚踏短靴,这都是为了便于马上击杀格斗。秦俑坑中出土的骑兵俑阵,骑兵鞍马俑,骑兵的服饰,骑兵的高度等都为我们研究战国时期骑兵的形象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是秦始皇时代骑兵形象的真实再现。
因为骑兵俑的队形是静止的,很难理解其在战斗中的队形。根据《六韬》的记载可以了解到骑兵的战斗队形是根据地形而不同。在平坦的地形上,5骑为1列,前后相距20步,左右两骑间隔4步,队间距离间隔50米。在险隘的地形上,前后相距10米,左右两骑间隔20米,队间相隔25米。战斗时其活动范围前后左右各百米,战斗后各回原位置。秦俑骑兵的编组为4马1组,3组为1列,而《六韬·均兵》所编“五骑为列”、“三十骑为一屯,六十骑为一辈”。两者编列不同,这可能是各国的编制不同的原因,也可能代表两个不同时期的编制。在封建制刚刚确立的战国时代,骑兵还没有与步兵、车兵一样成为战场上的主兵。号称“带甲百万、车千乘”的秦、楚两国,也只不过是“骑万匹”,骑兵刚刚兴起,数量比较少,虽为独立兵种,机动性能强,但是还不能独立作战。秦兵马俑的出土是骑兵兴起的证明。
三、车、步、骑联合
步战为主的战争形态取代车战为主的战争形态是逐渐形成的。所以战国时期,虽然步、骑兵在军队中所占的比例大大超过了车兵,但车兵仍然还在使用,直到秦统一后,车兵还存在着。秦兵马俑坑中,就还有不少战车。战争的基本形态是车、步、骑联合作战。战略战术上的区分已明确起来。战略上各国都采用了“必攻不守”的积极策略,特别是在秦灭六国战争中,从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的政治、经济策略到张仪“破纵连横”的外交策略,以至“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等一系列决策,确定了统一六国的整个战略方针,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战术上攻、守、追、退、奇袭、伏击等各种战斗形式,较之春秋时期都有很大的发展,所谓“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特别是车、步、骑联合作战中阵法多变。兵法家及其所著兵书,对车、步、骑各兵种的性能、战斗力、阵法、战法等多有论述,开创了诸兵种联合作战的研究。“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车兵有“十胜八害”[11],骑兵有“十胜九败”[12],以及步兵抗击车骑的方法等。《孙膑兵法·八阵》云:“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险易必知生死地。死地,居生击死”。战争中都是结合地形条件,敌情变化,来研究多兵种的使用方法,这是战术思想的一个发展。
《孙子兵法》中多处提到“三军之众”[13]、“三军之事”、“三军之政”、“三军之权”、“三军之任”[14]。“三军”临战布阵,一般也只能“左、中、右”或“上、中、下”三军组成军阵,《孙子·虚实篇》中提到“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则三军为横向排列。在纵向方阵中,孙武说:“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恒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B15。“首”指前锋,“中”指阵中部,“尾”为后卫。孙膑说:“每阵有锋,每锋有后”。秦俑一号坑军阵,按纵向排列,前锋、后卫都是手持弩等兵器的步卒,阵中为步、车卒混编的主体;按其横向排列,则左翼、右翼都是手持弩等兵器的步卒,阵中依然为车、步卒混编的主体;整体来看,四周环绕步卒,阵中为车、步混编。这种编阵,可以“迭战则久”[16],保持部队作战持续能力。
二号坑南面的车兵方阵,很明显的从南到北以三、四、五、六过洞的战车组成中路,以七、八过洞的战车组成左路,以一、二过洞的战车组成右路。中路是主力,左右协同作战、掩护,且车后没有跟随步兵,是一种明显不同于一号坑战车的编列。这种横向编成的方阵“皆战则强”[17]增强部队的攻击力,并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组织一些横向方面的战术。从二号俑坑整体看,最东端为弩兵阵,是前锋。阵中步、骑、车混编结合,战车在前,步兵在后,阵中有骑兵8组,骑兵轻捷,放在车阵之后作为机动兵力,这就是一个“车、步、骑”混编的小三军阵,可以称之为“快速兵团”。总阵左为骑兵阵,阵右为战车阵,阵中为“车、步、骑”混编阵。用《六韬》太公语云:“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也”。则“步、骑、车”三军名称相同,作用则根据地形不同而不同。整个俑坑由弩、车、骑阵与车、步、骑混编四个小阵组成一个大的曲形阵,真可谓大阵套小阵,大营包小营,阵中有阵,营中有营,分能独立作战,合能成为统一坚固的整体,体现出“车骑与战者,分以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18]的布阵原则,作战中再根据地形条件,“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的布阵原则,以灵活机动的战术原则,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灵活动用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之阵、雁形之阵、钩形之阵、玄襄之阵等阵法,“因地之利,用八阵之宜,用阵三分,每阵有锋,每锋有后,皆待令而动。斗一、守二。以一侵敌,以二收”[19]。“以正合,以奇胜”[20]。善于出奇制胜,使“兵无常形”,用阵则千变万化,其“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21]。这样的军队攻必克,战必胜,“百战不殆”,无敌于天下。
战国时期两军对阵,相互冲杀,仍然是决战的主要手段。例如:齐魏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燕将乐毅伐齐的洛西之战、秦赵阙与之战、长平之战等重大战役,都是以这种方式决胜。银雀山汉墓竹简论证论兵文章中有《十阵》篇,也是讲的在这种作战形式中的布阵方法。总括这一时期的战争特点,则是车、步、骑联合作战,参战兵力多,战场范围广阔,持续时间长,以秦赵长平之战为例,双方参战兵力,虽无详确记载,但仅从秦“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22],再加上赵军在投降前几次突围的惨重伤亡人数,估计其参战兵力至少也有四五十万。秦军也不少于此数,再加上秦王亲自到河内把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调到长平战场,则秦军总兵力可达七八十万之多,双方战场纵深约100里,横宽30多里,作战持续时间达半年左右。在会战过程中,采用了各种作战方式,有廉颇的坚壁防守;有秦、赵两军的对阵决战;有秦军的诈败诱敌;有赵括的对秦军壁垒的进攻;有白起的两翼包围和秦王在丹朱岭构成的对外正面战;还有赵括在被围中的野战防御和突围等。各种持续不同的战斗,及其所用的阵法,构成了整个会战场面,在战斗中
中国历史故事五个人
,步兵的“奇兵”、“轻兵”诱敌、侦察、攻击作用,骑兵的敏捷截击赵军断其粮道的快速作用,车兵的以车筑壁垒的机动坚守作用,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显示出车、步、骑联合作战的时代特点。
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等,开创了中国军事思想的先河,其战略战术,对中国及世界军事史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孙子兵法》传到西方,被直译为“战争的艺术”。兵法是军事理论的艺术,兵马俑是让人感知的直观的军事艺术。那威武雄壮的形象,那绚丽斑斓的彩绘,那曾悬挂的金鼓,那威严的军阵,处处都让人感知到:“处卒利阵,体甲兵者,立官则以身宜,贱令以采章,剩削以伦物,序列以口口,制卒以州闾,授正以乡曲,辩疑以旌舆,申令以金鼓,齐兵以从迹,庵结以人雄。”“战胜而阵以奋国”[23]。如同身临车马飞腾,羽檄纷扬,刀光剑影、杀声震天的鏖兵激战之中。这是一个“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24],“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25],严阵以待的军阵。其军事实力所表现的“形”,“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26]5。其不可战胜之“势如弓广弩,节如发机”[27]。观其军阵,使人想到秦军的“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多变的阵法,战略上“必攻不守”、战术上“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28],攻必克,战必胜,所向无敌的强军形象。
车辚辚,马萧萧,壮士一去不复返,弩戈剑戟扫六合。就这样揭开一幅通过“战胜而强立”,实现封建统一让“天下服”的真实画卷。
[1]《战国策·秦策一》。
[2]《左传》
中国历史四年级成语故事
昭公元年。
[3][5][6][7]《孙膑兵法·势备》。
[4]《孙膑兵法·八阵》。
[8]《孙膑兵法·威王问》。
[9]同[3][8]。
[10]《通典》卷149。
[11]《六韬·犬韬·战车第五十八》。
[12]《六韬·犬韬·战骑第五十九》。
[13][20][21][27]《孙子兵法·势篇》。
[14]《孙子兵法·谋攻篇》。
[15]《孙子兵法·九地》。
[16][17]《司马法·定爵第三》。
[18][19]《孙膑兵法·八阵》。
[22]《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23]《孙膑兵法·官一》。
[24][26]《孙子兵法·形篇》。
[25]《孙子兵法·九变》。
[28]《孙子兵法·军争篇》。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9/527680.html
以上是关于孙子兵法-用银雀山汉简兵法解读秦陵兵马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孙子兵法-用银雀山汉简兵法解读秦陵兵马俑;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5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