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咸阳-论秦都咸阳和汉都长安的关系

  • 咸阳,长安城,史记,上林苑,汉长安城遗址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25 23:15
  • 小虎历史故事网

咸阳-论秦都咸阳和汉都长安的关系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咸阳-论秦都咸阳和汉都长安的关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论秦都咸阳和汉都长安的关系


“汉承秦制”是人们对秦汉王朝关系的概括,反映在秦汉社会的方方面面,那么作为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都城建设也必然反映出来。实质上,汉长安城对秦咸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并非完全的汉承秦制。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
一、秦都咸阳的一般情况
秦都咸阳是秦孝公十二年从栎阳迁来的,直到秦灭亡,共计144年。在秦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孝公时期为初创时期,惠文王到庄襄王时期为发展繁荣时期,秦始皇时期为鼎盛时期。咸阳都城对汉以后都城的建设和发展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正是在这里,秦完成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任务,也正是在这里,制定了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制度。
秦咸阳从孝公十二年的筑冀阙开始,到后来的“渭水贯都,以象天汉”,都城的规模一直处在发展扩大之中。
关于秦都咸阳的规模,传统的观点认为位于当时的渭河以北,正如《三辅黄图》所云:“始皇穷极奢侈,筑咸阳宫,因北陵营建,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咸阳县志》也云:咸阳“南临渭水,北倚九 ,左挟崤函,右控 巴蜀。”实质上惠文王以后,秦的咸阳都城已不再局限于渭河以北地区,在渭河南修建了兴乐宫、甘泉宫、信宫、诸庙、章台、上林苑等建筑,成为都城的一部分。因此确切地说,秦 咸阳北至泾水,南到终南山。
30多年来,经过考古工作者的钻探、试掘,基本上可以确定秦都咸阳渭北的范围,西起石桥乡的何家、杨村,东至红旗乡的柏家嘴,东西长24里。渭北咸阳的南部由于渭水的北移冲毁了一部分,北边到泾水。关于渭水北移冲毁咸阳城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冲毁较多,几乎找不到咸阳的踪迹 [1]。有的学者则认为虽冲毁了一部分,但主体在,咸阳原上的建筑遗址即是 咸阳城的中枢所在 [2]。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
考古工作者对秦都咸阳的钻探试掘工作已进行了30多年,在遗址范围内共发现各类遗迹230余处,其中6处已经过试掘和重点发掘,揭露面积15000平方米,清理战国秦墓128座,出土和采集文物5000余件。
咸阳宫是秦都咸阳的主要宫殿之一。也是在秦都咸阳修筑的最早的宫殿。秦的许多重大事件均发生在这里。重大的议事、朝会活动都在此举行,也是项羽入关后首先烧掉的宫殿。其遗址即考古工作者发现的一、二、三号宫殿遗址,是由一个庞大的建筑群组成的。
1号宫殿遗址位于窑店乡牛羊村北原上,发掘前夯土台东西长60米,南北宽45米,高出地面6米。揭露面积3100平方米,通过对揭露出的遗迹现象作初步复原研究,发现这是一座以平面呈长方曲尺形的多层夯土高台为基础、凭台重叠高起的楼阁建筑。台顶中部有两层楼堂构成的主体宫室,四周布置有上下不同层次的其他较小的宫室,底层建筑和周围有回廊环绕。其特点为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宫室集中到一个空间范围内,结构相当紧凑,布局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在使用和外观上都收到较好的效果。正像唐人李商隐在《咸阳宫》一诗中讲的:“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
这是一座战国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夯土土质纯净、坚硬,夯层一般厚6-9厘米,夯层清晰,呈半球形,一般是平夯,径7-8厘米。 [3]
2号宫殿遗址位于1号遗址的西北,仍然是以夯土台为基的大型台榭建筑,且规模更大。基址东西长127米,南北宽32.8米至45.5米,其东南与1、3号遗址用回廊相通。 [4]
3号宫殿遗址位于1号遗址的西南,相距近百米,据钻探得知,3号遗址东北角与1号遗址西南角有建筑相连,也位于夯土台基上,南北长,东西窄,中间高,两边低,呈鱼脊状。
遗址东西长约117米,南北宽约60米,清理了遗址西部一部分,发现廊道两条,屋宇两座。过廊南北走向,通长32.4米,宽5米,共9间,廊东西为坎墙,墙体全在夯基中。
3号遗址最大的收获是出土了大量壁画,主要出于廊东西坎墙壁上,有车马出行图、仪仗图、建筑图、麦穗图等。车马图每间二至三组不等,每组四马一车,共七套车马,马有枣红色、黑色、黄色三种,皆作奔腾状。仪仗图现存人物11个,均残缺,分上下两列,人物均上着长袍。建筑图有南、北二楼,均为二层,每楼南北两端各有一角楼,北楼北端角楼共四层,人字形顶。全长32.4米的画廊,画面主题突出,并辅以松柏等植物及各种几何纹或其他图案衬托 [5],构图新颖多变,设色浓淡相间,富有古朴的现实主义感。
咸阳宫是秦都中的主要宫殿,有许多重要的活动均在此举行。如公元前227年,秦王政见“燕使者咸阳宫”,在此演出一幕惊心动魄的“荆轲刺秦王”悲剧 [6]。 即使到后来在渭河南修建了许多宫殿后,秦始皇仍然“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 [7],反映出咸阳宫在秦时的重要性。
在咸阳都城的渭河北,除了咸阳宫之外,还有冀阙、仿六国宫室、兰池宫、望夷宫等。
从秦惠文王开始,除了在渭河以北继续其都城建设以外,把都城的重点移至渭河以南。那么秦为何把都城向南发展呢?这是因为渭河北岸在交通、水利、农业和游赏的环境等方面都不如渭河南岸。
秦咸阳都城在孝公刚建时,位于渭河以北的咸阳原上,自从秦惠文王“取岐雍巨材,新作宫室,南临渭,北逾泾” [8]后,秦都咸阳在渭水以北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正如《汉书·五行志》所云:“惠文王初都咸阳,广筑宫室,南临渭,北临泾”。秦都城咸阳再向南北发展,受到泾水和渭水的限制,无法向南北扩展,坐北向南的都城只有向渭河以南发展了,这是秦都城向渭水以南发展的关键原因。后来的阿房宫建在咸阳都城的最南端,以南山为阙,正是这种面南坐北思想的反映。
其次,渭河以南相对于渭河以北而言,用水方便。渭河以北咸阳原上缺水,渭河以南河流纵横如网,沣河、镐河、 河等提供了用水的方便条件,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灌溉条件。
再次,渭河以南建宫是秦战略目标转移的需要,自从秦和魏为河西进行了一番争夺后,魏国已处劣势,把都城迁至大梁,变对秦的攻势为守势,于是秦人便把战略重点转向东方。而对东方的用兵,从渭河通过函谷关较之从渭北过黄河要方便得多。通过武关道进攻楚国在渭河以南也较以北优越。作为交通方面优势,渭河南优于渭河北,渭南河既可以通过函谷关向东方挺进,也可以东南通过武关向楚国进攻。
最后,渭河以南是周王朝的建都之地,开发程度高。始皇三十五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 [9]随着秦国力的增强,国都的人口不断增加,特别是始皇迁移全国12万户于咸阳对渭北咸阳形成压力,只有向渭河南发展。正如业师史念海先生所言:“既然秦孝公最初在渭北营建咸阳还是未能忘怀对于魏国的防御,时过境迁之后,秦人顺应地理环境向渭河以南发展,也就毫不足怪了” [10]。当然,秦都向渭南发展,也有仿周都之意。周文王都丰、武 王都镐,中隔沣水,这种建都形式除其他原因以外,对美化都城环境有好处。秦人和周人一 样,发展轨迹也是由西向东,仿建周都的形式营建咸阳,把渭水置于都城中,形成“渭水贯都”的环境。秦都向咸阳以南的发展,至迟在秦昭襄王时,因为此时渭南已有章台和兴乐宫 等。章台至迟在秦昭王七年即已兴建,《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记载这一年,樗里子死, “葬于渭南章台之东”,章台当时已成为秦国朝廷的重要活动所在。
章台是秦都咸阳在渭河南岸的主要宫殿建筑之一,是秦都咸阳的一部分,秦王的许多重要外交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历史上著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就发生于此,“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11]。《史记·楚世家》也云:“楚王(怀王)至,……朝章台,如 蕃臣,不与亢礼。”章台被作为秦国的象征,苏秦说楚威王曰:“今欲西面而事秦,则诸侯 莫不西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 [12]。说明章台在当时的作用很大。
“兴乐宫,秦始皇造。汉修饰之,周回二十余里,汉太后常居之” [13] 。《史记·孝文本纪·正 义》引《三辅旧事》云:“秦于渭南有兴乐宫,渭北有咸阳宫,秦昭王欲通二宫之间,造横 桥,长三百八十步”。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兴乐宫已具有相当的规模,成为皇帝经常临朝之处。既然如此,其建筑当富丽堂皇,之所以汉初从栎阳迁都至长安时能以兴乐宫为基础,就是因为这儿还有一定的基础在,因而只需要“修饰之”,便作为汉初的宫城。
秦的甘泉宫修建于何时史无记载,但至迟在宣太后时已经有甘泉宫了,秦宣太后曾诈杀义渠戎王于甘泉宫。嫪毐发动叛乱后,秦始皇曾把与嫪毐勾搭成奸的母亲软禁于 阳宫中,后听从齐人 茅 蕉的劝说,从雍把母亲接回来,“秦王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 [14]
目前对秦甘泉宫的所在地有四种意见,其一在渭河以南,即现在的汉长安城遗址内;其二在淳化县甘泉山 [16];其三在现在乾县的注泔乡南孔头村 [16];其四在现在户县 [17]。笔者赞成第一种意见;即认为秦甘泉宫位于渭河以南与秦咸阳宫遗址南北相对的汉长安城西北角。具体位置应在汉长安城桂宫遗址一带。 [18]
据《三辅黄图》云:“阿房宫亦名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十余里,表南山之巅以为阙,络樊川以为池。”按照秦始皇的设想,要以阿房宫为中心,把咸阳及其周围300里的离宫别馆用辇道连接起来,构成一个规模空前的帝都。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开始扩建,当时这项工程和修秦始皇陵的人数共计70万人,即使各占一半,也达35万人,尽管如此,到秦始皇死时,只营建了一座前殿,工程还未竣工,由秦二世胡亥继续营建,但仍未完工。不久,项羽入关,付之一炬,化为灰烬。
今天我们只能看到留下的高大夯土台基及大量的建筑材料,昔日金碧辉煌的宫殿建筑已荡然无存了。只有历代史书为我们留下了一些当时建筑的壮观场面。在今北至车张村,南至上堡子,东至 河岸,西至纪杨村,这个约1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秦汉瓦片,在这个范围内,据近年调查,地面上留有夯土台基的建筑 遗址19处。 [19]
《史记·秦始皇本纪》云:“二十七年,作信宫渭南,已而更名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通郦山”。从记载可以看出,信宫修建在渭水以南。《春秋传》曰:“再宿曰信”,信宫即暂宿之宫 [20]。又据《三辅黄图》云:“信宫,亦曰咸阳宫” ,其意为信宫的作用可以代替咸阳宫,是秦始皇将都城南移的具体动作之一,即信宫是可以举行重大的朝事活动的。
到秦始皇二十八年,改信宫为“太极庙”[21],《三辅黄图》则称 “已而更名信宫为极庙”,说明信宫很短时间便改作极庙。所谓极庙,乃是一宫殿的宗庙,也叫宫庙。古人“宫”“庙”界限不甚严格,宗庙也是从生人的宫室转化过来的[22]。司马贞《索隐》

中国历史故事书下载

云 :“为宫庙象天极,故曰极庙”。极庙象征天上的天极星座。天极星即北极星,是群星所拱 的最为尊贵的星,秦始皇之所以将信宫改为极庙,实质上正是采用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而把天上的星座与地上的君臣相比附,为自己的中央集权制造理论根据,以表现他“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的功绩,把自己作为世俗皇帝在天宫的代表。
很明显修建信宫的目的是秦始皇为自己修建的宗庙,是秦在渭南所修的诸庙之一。“今始皇为极庙,四海之内皆贡职,增牺牲,礼咸备,无以加”。秦始皇驾崩后,秦二世将极庙改为始皇庙,《史记·秦始皇本纪》云:“二世下诏,增始皇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令群臣议尊始皇庙。群臣皆顿首言:‘古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虽万世轶毁。今始皇为极庙……先王庙或在西雍,或在咸阳。天子仪当独奉酌祠始皇庙,自襄公以下轶毁。所置凡七庙,群臣以礼进祠,以尊始皇为帝者祖庙’”。说是在秦二世时把秦始皇庙作为皇帝祖庙,以后按二世庙、三世庙向下排,建立新的七庙。
宗庙是有一定格局、一定规模的建筑。它与陵墓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才有“自极庙道通郦山”的记载,这里的郦山是指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原名“丽山”。既然信宫是作为始皇庙而修建的,为什么一开始不称“庙”而称“宫”呢?这是因为始皇帝正当英年,是讳言死事的一种曲折称呼,和把其陵墓称做“丽山”一样。这在《汉书·景帝纪》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例子,景帝四年三月,置德阳宫。《集解》臣瓒云:“是景帝庙也,帝自作之,讳不言庙,故言宫”。
二、汉长安城概况
汉长安城的位置,在今西安市西北郊。长安,原是秦代一个乡聚的名称。秦人曾在这里兴建兴乐宫等宫殿。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灭楚后,原打算在洛阳建都。他手下有个叫娄敬的大臣听说后,便规劝刘邦。他指出,从各种内外的条件看,都长安比建都洛阳更为有利。“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故地可全而有也”[23] ,刘邦把娄敬的看法交给群臣讨论,那些大臣都是山东人,不愿到关中去,所以都极力主张建都洛阳。刘邦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向足智多谋的张良请教。张良站在娄敬一边,不同意建都洛阳,他分析说,洛阳地方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而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24],南有巴蜀之富,北有边塞畜牧之利,西、北、南三面可凭险防守,只需从东方一面控制诸侯。诸侯安定,便可以沿黄河 和渭水用舟车运输天下物资供给京师。若诸侯反叛,就派遣军队前去镇压,顺流而下,足以转运军事物资。所以称长安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张良的一席话,说得刘邦口服心服 ,便命令萧何立即到关中选址建都。萧何拟选长安乡,刘邦一听“长安”二字,十分高兴,因为他将“长安”二字与汉朝的江山要长治不衰、万代流传的想法联系到一起去了,于是决 定把国都建在长安。
汉高祖刘邦都长安后的第一项重大工程,便是修葺秦朝的兴乐宫,并改名为长乐宫。长乐宫墙周长10公里,面积380多万平方米,规模很大。由前殿、宣德殿、通光殿、长信殿、鸿台、酒池、鱼池、钟室等14座宫殿台阁组成。宫内建筑最为宏伟的要数前殿,它东西长近50丈,进深约12丈,刘邦就在此接见文武大臣,处理朝政。长乐

中国历史系列人物故事简短

宫筑有宫城,城垣已基本探出,占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约占长安城总面积1/6。宫城四面各设一座宫门,门外筑有阙楼,南宫门与复盎门南北相对,有道路从复盎门通过南宫门直达长乐宫前殿。长乐宫自惠帝居未央宫后,遂成太后之宫。
长乐宫西约1里的地方是未央宫,它建于汉高祖七年(前200)。当时正值楚汉交战,刘邦在东方指挥作战,让萧何镇守关中,同时监修未央宫。刘邦从前线回来,见未央宫修建得非常壮丽,不由大怒,责问萧何:“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 萧何回答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加也”,听了萧何的解释,刘邦转怒为喜。未央宫四周筑有宫墙,形成宫城。宫城平面基本呈方形,面积5平方公里,约占长安城面积的1/7。宫城四面各辟一门,称宫门,又称司马门。前殿是未央宫的主体建筑,居未央宫正中,它利用龙首山丘陵造成的高台作为殿址。前殿遗址至今仍高高耸立于 汉长安城中,南北长350米,东西宽200米,高15米。
未央宫尽管无比壮丽,但到了汉武帝手里,他仍不满足,又对未央宫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增修了高门、武台、麒麟、凤凰、白虎、玉堂等一系列新建筑,同时对原有的宫殿进行改造,如前殿,重新装修形成木兰为栋,文杏为梁,金铺玉户,重轩镂槛,使前殿显得更加金碧辉煌,绚丽多彩。
未央宫除了作为帝王处理朝政和寝居宴游的场所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建筑,即石渠阁和天禄阁。这两处建筑都是萧何建造的。位于未央宫北端,左右相对,里面收藏着从秦朝收缴的各种图书典籍,可以说是一所皇家图书馆。汉代的五经博士都在这里校订儒家经典,辩论经义。著名的大学者如刘向、扬雄都曾来此著书立说。
刘邦创立汉朝后,经济尚未恢复,财力不够,因此无力马上修筑长安城的城墙,直至他儿子汉惠帝刘盈继位后,才开始筹划营建。汉惠帝三年(前192),惠帝征发长安地区146000人,用一个月时间修筑了北城墙。同年6月起,又从全国各地征调了20000人进行长期筑墙,结果花了五年功夫才把东、西、南三边的城墙修完。汉惠帝修筑的长安城墙全用黄土版筑,土质优良,做工精细,异常坚固。经实测,东墙长约5940米,北墙长约5950米,南墙长6250米,西墙长4550米,周长约25公里。东墙和南墙至今遗留还有8米以上。城墙高3丈5尺,上宽9尺。每个夯土层厚9至12厘米。因为是先修宫殿,后筑城,城墙是随着宫殿建筑的位置和龙首原的自然地形而变化的,所以城墙成了不规则的正方形。东墙较直,南、北、西三面城墙弯曲,北城沿渭河弯曲的情形像北斗星,南城墙的走向则像南斗星,因此当时人们把长安城称为“斗城”。
在长乐宫和未央宫之北,还有为妃子们修建的桂宫、明光宫和北宫。
汉代长安城内的布局,古人有“八衢(纵街)九陌(横街)”的说法。这八衢九陌具体指的哪些街道,现已不易确知。纵横交错的街道,不仅将长安城的城门、宫殿连接起来,而且还将城内分成宫殿区、武库区、太仓区、居民区和商业区等。特别是宫殿建筑,到汉武帝时期,还在城西墙外修建了建章宫等建筑。
汉武帝修建的建章宫豪华宏丽。据《三辅黄图》记载,“建章宫有函德、承华、鸣銮等三十六殿”,号称“千门万户”。建章宫虽建在城外,但与城内的未央宫仅一墙之隔,两宫之间跨城池有飞阁相通。
建章宫周围20余里,四面各有一座宫门,南宫门叫阊阖,是建章宫的正门。南宫门之内对称分布着别凤阙和井干楼,穿过别凤阙和井干楼之间的天桥,就到了建章宫前殿,高30丈,“度比未央”。建章宫中最为壮观的建筑物要算神明台,高达50丈,台上有两个铜铸的仙人。
三、汉长安城与秦咸阳都城的相同性
1.都城选址上的继承性。
汉长安是在秦咸阳遗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司马迁讲:“汉长安,秦咸阳也”,张衡《西京赋》云:西汉长安“乃览秦制,跨周法”,《三辅黄图·序》也云:“武昭,治咸阳,因以汉都”。秦咸阳从惠文王以后,就不断向南扩展,在渭河以南修建了章台、兴乐宫、甘泉宫、信宫、阿房宫及七庙等建筑,欲以渭南秦宫代替渭北秦宫,刘邦夺得天下后,欲都洛阳,经娄敬、张良等的劝说,建都长安。修缮秦的兴乐宫而改为长乐宫,在秦章台基础上建未央宫,在甘泉宫基础上建桂宫[25]。即汉长安城是在秦都咸阳基础上建立的,说明在都城选址上是汉承秦制的。
2.宫苑结合。
秦汉都城都修建有上林苑,以供帝王狩猎之用,这是秦汉统治者一种豪华的享乐方式,秦以前的统治者往往把宫殿与苑囿分开。而到了秦汉时期则在苑囿中修建很多宫殿,这样皇帝既可以在苑囿中行猎,也可以在苑囿中处理朝政。
秦的上林苑是秦惠文王时开始建造的,秦始皇时扩大规模,形成西到沣水、南到终南山、北到渭河、东到宜春苑的庞大规模[26]。汉上林苑是在秦上林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 比秦上林苑规模更大,《关中记》记载汉上林苑“门十二,中有苑三十六,宫十二,观二十 五”。
上林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把宫和苑结合在一起的园林建筑,秦上林苑中有阿房宫等,汉上林苑中有建章宫、甘泉宫、宜春宫、五柞宫等,形成“庖厨不徙,后宫不移,百官备具” [27]的局面。秦的阿房宫是秦始皇经常光顾之地,汉武帝经常在建章 宫、五柞宫、鼎湖 宫、葡萄宫处理政事,会见外国使者,汉武帝最后竟然死在五柞宫中,充分说明了秦汉时期宫苑结合的特点。
3.秦宫汉葺。
秦都咸阳修建了众多的离宫别馆,特别是在关中地区尤甚,据记载关中有宫殿300处,关外有400余处,仅咸阳都城附近300里内宫殿就有270处。正如《史记正义》引《庙记》云:“ 北至九 甘泉,南到长杨五柞,东到河,西至汧渭之交,东西八百里,离宫别馆相望属也。木衣绨绣,土被朱紫,宫人不徙,穷年忘归,犹不能遍也”。咸阳附近的离宫别馆除过被项羽火烧的以外,后来大多被西汉修葺使用。如宜春宫、长杨宫、五柞宫、 阳宫、成山宫等。实质上汉上林苑中众多的离宫别馆是修葺秦宫而继续使用的。
秦始皇采用复道、阁道、甬道把各个宫殿连接起来。之所以这样做,是由于秦始皇迷信怕死,派方士到东海求仙药,方士们以种种借口为幌子,要秦始皇“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28],秦修建的阁道有从咸阳到临潼的,也有从阿房宫到渭北咸阳和终南山的。“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 [29]
宫殿之间的这种交通连接方式,到汉代时继续沿用。“桂宫周十里,内有复道,横北渡,西至神明台。”[30]为了使城墙外的建章宫与城内的未央宫浑然一体,在城墙上修建阁道,把两宫紧密联系起来。
4.宫殿均为高台建筑。
秦都城咸阳中的宫殿均为高台建筑,从已发掘的一、二、三、六号建筑遗址来看就是如此,秦的离宫别馆也是如此,如阿房宫、梁山宫、林光宫等,印证了史书上记载的秦国“高台榭,美宫室”。之所以要修高台建筑,其一是为了防止潮湿,其二是为了显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宫殿修在高处可以居高临下,俯瞰全城。汉长安城也是一样,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等均是如此,至今仍留下高大的夯土台。
5.在都城附近修建人工水池,美化都城并解决都城的用水问题。
秦在渭北咸阳宫的东边修有兰池,据《三秦记》云:“秦始皇作长池,引渭水

中国历史上的少年英才故事

,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筑土为蓬莱,刻石为鲸鱼,长二百丈,亦曰兰池陂。”这是秦在都城附近修建的自然景观,湖面可以荡舟游览,池边建有兰池宫,秦始皇常游于此。其具体位置在今咸阳宫以东的杨家湾,这儿现在是一个呈簸箕形的大湾,北、西、东三面有高约5米的岸畔,南面开阔平坦与渭河之滨相连。此人工水池除了在都城附近营建风景区以外,也有供应秦都城咸阳用水的作用。
昆明池是汉武帝元狩三年开凿的。开凿的原因据《汉书·食货志》云:“是时越欲与汉用船战逐,乃大修昆明池,列馆环之”,即修建昆明池是为了操练水军,讨伐西南夷,但绝非惟一目的,它也是汉武帝为上林苑开辟的著名风景区,从“列馆环之”即可看出目的。宋人程大昌《雍录》云:“其始凿也,固以习战,久之,乃为游玩之地也。”而且昆明池也是汉长安城西南的总蓄水库,以供给汉长安城的用水,即“城内外皆赖之”[31]。昆明池遗址在今长安县斗门镇东一带,这里现为一片低地,地势比周围低2-4米,其面积约1 0平方公里。
6、帝陵旁建邑。
秦在始皇陵旁建丽邑,开创了中国古代陵旁建邑的先例。位于秦始皇陵北刘寨村一带。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徙三万家丽邑”即迁徙3万家到丽邑。反映出当时对修建秦始皇陵的重视。丽邑和当时的县行政级别是一样的,但其地位明显高于县。
西汉时共有11个帝陵,有七个帝陵设置有陵邑。其中有五个位于咸阳原上,包括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和平陵,因此,历史上又把咸阳原称为“五陵原”。另两个陵邑位于长安城东南的杜陵和霸陵。帝陵的规划是都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和都城的关系非常密切,一般都在都城的附近,以便于管理。在陵旁建邑,一是为了供奉陵园,二是为了迁徙关东大族,以便强干弱枝,拉拢势力,巩固统治。
7.汉长安城对秦咸阳里建置的延续。
从西周直到秦汉,城邑中居民聚居的基本单位为里。顾名思义,“里”该有一平方里的面积。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城邑中的里,《管子·立政》指出,分“国”为五个“乡”,分“乡”为五个“州”,分“州”为十个里,整个国都共250个里。《管子·八观》也指出:“里”必须是封闭式的,“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里域不可以横通,闾不可以毋阖,宫垣关闭不可以不修。故大城不完,则乱 贼之人谋;郭周外通,则奸遁逾越者作;里域横通,则攘夺窃盗者不止”。里中只能有一条直通的道路,在其一头或两头设有里门,以便加强管理。当时居民所居住的“里”,其里门叫“闾”,“闾左”就是指居住在里门之中的左边。
战国时代各国基本上都使用“里”为基层单位。《吕氏春秋·怀宠》讲到当时的行政系统为“国”“邑”“乡”“里”四级。
至于里的形制,由于高垣耸峙,壁垒森严,对居民而言,可以防范奸宄侵扰,对统治者而论,却可以防民,尤其在城防战中又有利防守。所以,当时各国均继承此制,并未变动且一直为后世视为传统。
秦国的里,甘肃天水放马滩秦木板地图中就有“杨里”“贞里”的地名,雍城也有,在凤翔37号墓出土的瓮棺上有“邕(雍)崇里”,《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雍都的里有“桓公葬义里丘北”“景公葬丘里南”“毕公葬车里北”“刺龚公葬入里”等记载,这些里在雍城南的三畤原上。
据张衡《西京赋》云:“秦里其朔,实为咸阳。”说明咸阳有里。咸阳的里设置很多,相当于后代的坊,《汉书·食货志》云:“野曰庐,在邑曰里。”说明里为城邑中的基层单位。里的形成与城内道路所隔成的方块区有关。
从考古资料得知,秦都咸阳可知的里有42个[32]。这种里的建置到西汉长安城中仍然沿用。设有专职吏管理,里门控制很严,有监门吏管。由于采取经纬涂道 路制,“里”的形制规整,《三辅黄图》云:“长安闾里一百六十,室居栉比,门巷修直。 ”张衡《西京赋》也云:“街衢相经,廛里端直,甍宇齐平。”其中有宣明、建阳、昌阴、 尚冠、修成、黄棘、北焕、南平、大昌、陵里、戚里、函里等160个里[33] 。这种里到隋唐以后变得更加规范和方正,更趋于完善。到宋代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封闭的里为开放式的巷坊所代替。
四、汉长安城与秦咸阳的不同
1.秦都咸阳无外郭城,而汉长安城则有外郭城。
秦咸阳无外郭城,这是因为,一则这是秦人一贯的建都思想,从考古资料来看,雍城、栎阳未有外郭城,这是秦人筑城的显著特点,秦人从一进入关

四年级中国历史小故事短篇

中,便是一个进攻性的民族,其思维方式是进攻型的,从秦穆公开始便以霸业为主要功业,独霸西戎,开地千里,益国十二。秦孝公时,欲复穆公之故地,到秦昭王、庄襄王、秦始皇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立志统一全国成为他们矢志不移的目标,因此,欲把都城修建成“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内外二城制不符合秦人的思维方式。二则秦都咸阳从孝公筑冀阙开始,一直就未停止扩建,从渭北延伸到渭南,甚至修建阿房宫欲代替咸阳宫作为朝宫。秦始皇本身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他把都城的规模无限制的扩大,以至于要“表汧以为秦西门,表河(黄河)以为秦东门”[34],即要把整个关中地区作为秦的都城,他不愿把自己束缚起来。修建的离宫别馆,“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35],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修建外郭城,也没有必要修建外郭城。三则秦人在对外战争中,除过晋国有几次深入秦国作战外,秦和东方的战争一般都在别国土地上进行,说明秦国在对外战争中多立于不败之地,修建外郭完全不必要。而之所以修建宫城,纯粹是为了防止国内的反抗斗争,正因为如此,考古工作者迄今不可能找到郭城的城址。而汉长安城既有宫城,又有外郭城。至今仍依稀看到汉时外郭城的城墙遗迹。汉之所以修建外郭城一是遵循传统的筑城模式,二是为了防止国内的反抗斗争。
2.汉长安城的文化设施多于咸阳。
秦由于实行法家思想统治,以吏为师,所以在咸阳都城中大思想家不如汉长安城多,人们的思想不如汉长安开放,加之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政策,导致社会上只能听到一种声音即法家。汉长安在汉初时实行与民休养生息之政策,实行文化开放政策,特别是到汉武帝时期,“广开献书之路”,使长安城中书籍堆积如山,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些图书,皇帝在未央宫中开辟了天禄阁、延阁、广内和秘室等作为皇家图书馆。汉成帝时,又派陈农到全国各地征集图书,到西汉末年,长安的图书馆中藏书,仅天禄阁一处就有3万卷以上。同时在汉长安城外,建立了我国古代最早的最高学府。创建于汉武帝时期,开始时规模很小,只有几个五经博士和50个博士弟子员。昭帝时增加到100余人,宣帝时增加到200人,元帝和成帝时,太学得到大规模发展,最后扩充为3000人。说明汉长安城在文化上比秦咸阳要高。
3.汉长安城的宗庙礼制建筑不同于秦咸阳。
秦都咸阳中有七庙,“一夫作难而七庙堕”[36],“子婴度次得嗣,冠玉冠,佩华绂,车黄屋,从百司,谒七庙。”[37]位于秦都咸阳的渭河以南地区, 其所在位置当在秦甘泉宫以南、兴乐宫以西、章台 以北。应该说秦的七庙在都城的要害部位。
西汉初年的宗庙建在长安城内,和秦的宗庙所在位置相似。刘邦父亲的太上皇庙位于长乐宫北边、香室街以南,高祖庙和惠帝庙在安门以内。到文帝庙时,修在长安城以南,约在今西安西郊十里铺与梁家庄之间。从汉景帝开始直到西汉末,皇帝的宗庙就修在帝陵附近。如景帝庙就在阳陵附近,但离都城都不远。
秦人是功利主义者,对礼制建筑不很重视,因此文献和考古上很少发现秦咸阳有礼制建筑。而汉人则对礼制非常重视,儒家礼制思想对汉人影响很大,特别是汉武帝“罢除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对礼制更加重视了。因此西汉在都城附近修建了圜丘、明堂、辟雍、灵台、南北郊和社稷建筑。这些建筑中,有的在古城就已存在,周文王曾在都城丰京附近修筑过明堂、辟雍和灵台,西汉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建筑,有过之而无不及。
明堂的形制一般是用茅草覆盖屋顶,顶为圆形,房子为方形,即“上圆象天,下方法地”,是汉明帝时由王莽建筑的,位于长安城南,安门之东,杜门以西,即今西安市西郊,任家口村东、十里铺西北。西汉的辟雍也在长安城南,即今西安市西郊大土门村附近。灵台位于长安城复盎门以南,即今西安市西郊任家口村东北,西安火车站以西,小白杨村以南。南北郊是用来祭天地的。南郊是祭祀天的,在长安城南,位于今西安西郊周家围墙附近。北郊是祭祀地的,在汉高祖长陵附近。南北郊在同一条南北线上。汉长安城的礼制建筑,除北郊祀地以外,其余均在南郊,组成汉长安城的一个特别区。
《周礼·考工记》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这实质上是按儒家思想设计都城的,对于信奉法家的秦人来讲没有任何约束力,因此在秦都咸阳的建设上看不到《周礼·考工记》的影响,而汉长安城在建制上有很多方面就是遵循儒家的都城理论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都能说明这一点,汉长安城有12个城门,每面三个。东面城门由北而南是宣平门、清明门、霸城门;南面城门由东而西是复盎门 、安门和西安门;西面城门,由南而北是章城门、直城门和雍门;北面城门由西而东是横门、厨城门得洛城门。从考古发掘情况来看,每座城门都有三个门道。“面朝后市”制度在汉 长安城中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反映。汉长安城的宫殿位于长安城的南部,如未央宫、长乐宫等,而反映商业市场的东市和西市则位于宫城的后面,长安的商业区都集中在长安城中宫城的 北面。
汉长安城虽没有像《考工记》中所云的“国中九经九纬”,但城内的街道是笔直的,被称做八街九陌,之所以未形成九经九纬,主要是由于汉长安是先修宫殿,后修街道,道路的规划是随着宫殿的修建而进行的,并非隋唐以后都城那样,里坊整齐,街道端正。应该说汉长安城对隋唐长安城的建制是有很大影响的。
秦咸阳城在建造过程中完全是以实用为目的,汉以后的都城则受礼制思想的制约,隋唐以后直到明清都城基本未脱离《考工记》的思想制约,儒家的建都观念得到了深刻的落实。
五、结论
汉承秦制,在都城制度上也是如此,汉代刘邦最初即住在秦栎阳城中,后利用秦的兴乐宫建成长乐宫,在章台基础上建未央宫,在桂宫基础上建甘泉宫等,实质上汉长安城就是在秦咸阳渭南宫殿群基础上营建的。不仅利用了秦原有的宫殿基础,甚至连筑城的制度也是继承秦的,即先修宫殿,后筑城墙。其都城附近的离宫别馆、苑囿也是对秦原有宫殿苑囿的修葺沿用,如秦关中的众多离宫,汉时继续沿用,汉上林苑就是在秦上林苑基础上扩建的。
总体来看,秦咸阳和汉长安在都城规则上虽具有一脉相承的延续性,但终因社会在不断演进,各自具体条件与要求也不同,又展示了两者的差别。从前文所分析的汉长安城规划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差别,实质上正是汉人按照时代要求,进一步更新秦制、发展秦制的表现。
所谓更新,即是进一步改革秦制所继承的某些旧制传统,如上文谈到汉长安城宫廷区布局的革新,便是一个显明例证。所谓发展,是将秦人所探求的新规划意向,转化为新的现实,并加以充实、提高。长安城市区域规划的形成,不仅实现了秦咸阳规划所探索的城市区域宏观规划体制的新意向,而且通过实践加以丰富完善,从而推动封建城市规划向更新更高的层次发展。这是汉人对前期封建社会都城规划的重大贡献,也是发展秦制的主要表现。
汉长安规划对秦制的更新和发展,更启始了我国前期封建社会都城规划向广度和深度演进的新趋势,为我国新型封建城市的规划,开拓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换言之,也就是汉人通过长安城规划的探索,对秦制再加以总结提高,演变而为前期封建社会的都城规划制度,以完成秦汉时代在我国都城规划建制中继往开来的关键作用。

注释:
[1]王丕忠:《秦咸阳宫位置推测及其他问题》《中国史研究》1982年4期。武伯纶:《西安 历史述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8月版。
[2]刘庆柱:《试论秦咸阳城布局形制及其相关问题》,《文博》1990年5期。
[3]秦都咸阳考古工作站:《秦都咸阳第1号宫殿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11期。
[4]秦都咸阳考古工作站:《秦都咸阳第2号宫殿建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 年第4期。
[5]秦都咸阳考古工作站:《秦都咸阳第3号宫殿建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0 年第2期。
[6]《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
[7][9][28][29][35][36][37]《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8]《三辅黄图》卷一。
[10]史念海:《中国七大古都·西安》,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11]《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12]《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
[13]《三辅黄图》卷一。
[14]何清谷:《关中秦宫位置考察》,《秦文化论丛》第2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12 月版。
[16]聂新民:《秦始皇信宫考》,《秦陵秦俑研究动态》1991年第2期。
[16]曹发展:《秦甘泉宫地望考》,《陕西历史博物馆刊》第4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 997年出版。
[17][31]程大昌:《雍录·卷二·甘泉宫》。
[18][25][32]徐卫民:《秦都城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19]韩保全:《秦阿房宫遗址》,《文博》1996年第2期。
[20]马非百:《秦集史·宫苑志》,中华书局1982年8月版。
[21]《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
[22]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考古学报》1962年第1期。
[23]《汉书》卷四十三《丽陆朱齐叔孙传》。
[24]《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
[26]徐卫民:《秦建筑文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版。
[27]司马相如:《上林赋》。
[30]《艺文类聚》引《三辅故事》。
[33]《陕西省志·行政建置志》,三秦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34]《史记正义》引《三辅旧事》。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9/527681.html

以上是关于咸阳-论秦都咸阳和汉都长安的关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咸阳-论秦都咸阳和汉都长安的关系;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5248.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