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考古-始皇陵地宫原始文献的考古学解读

  • 考古,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地宫,中国古代史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26 00:54
  • 小虎历史故事网

考古-始皇陵地宫原始文献的考古学解读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考古-始皇陵地宫原始文献的考古学解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始皇陵地宫原始文献的考古学解读


李银德
有关秦始皇陵墓的地宫结构,文献言之凿凿和绘形绘色的记载,简约而又互相牴牾,即使是严肃理性的考古工作者,也会产生丰富的遐想。
这座庞大的地下宫殿的结构如何、又是怎样构筑的?引起了无数中外学者的探讨。随着陵区考古工作的不断进展,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许多学者从史学、工程学、科技史等不同的侧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的学者更进一步指出:地宫大致包括了墓道、墓室、别室(侧室)三大部分,也必然是一个巨型的石砌周壁的竖穴墓圹,再附设一些回环相连的隧道式的别室和墓道耳室[1]。
始皇陵选择在骊山山阴的台塬上,其陵冢南倚东西横亘的骊山,北临渭川,可以称之为“因山为陵”的滥觞。汉代帝陵设置陵邑并徙吏民以实邑、“初即位”即修筑陵墓、出寝制度等表明,在陵墓制度上也是“汉承秦制”,主要沿袭始皇陵的有关制度。因此汉陵是秦陵的延续,反过来又是秦陵的证明。所以,我们研究始皇陵的地宫建筑结构和平面布局,不仅要研究秦先公王的陵制、有关的史料记载、考古钻探资料和现代科技的相关成果,还应充分借鉴西汉帝王陵墓的考古资料,以期最大限度地接近地宫的真实面貌。由于在可以预期的将来发掘秦始皇陵的可能性不大,对地宫结构的进一步探讨对于秦陵的整体研究是有益的。以此为出发点,本文拟在始皇陵原始文件解读[2]的基础上对地宫的有关原始文献进行考古学解读。
一、 有关记载始皇陵地宫的原始文献
为了使于讨论,兹将记载始皇陵地宫的有关原始文献录出。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隐官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九月,葬始皇郦山。……葬既巳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谓冢中神道。)。皆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引《关中记》云:“始皇陵在骊山。泉本北流,障使东西流。有土无石,取大石于渭(山)[南]诸山。”按此处的南应为北之误。
《汉书·刘向传》“始皇葬于郦山之阿,下锢三泉。……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藏,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
《汉书·贾山传》“始皇葬骊山,吏徒数十万人,旷日十年,下彻三泉。合采金石,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被以珠玉,饰以翡翠。中成观游,上成山林。为葬藐(?)之侈至此,……”
《汉旧仪》记载秦始皇“使丞相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凿以章程,三十七岁。锢水泉绝之,塞以文石,致其丹漆,深极不可入。奏之曰:‘丞相斯昧死言:臣所将隶徒七十二万人治骊山者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然。叩之空空,如天下状。’制曰:‘凿之不入,烧之不然,其旁行三百丈乃止。’”
《水经注·渭水》:“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郦戎之山,……斩山凿石,下锢三泉,以铜为椁。旁行周回三十余里。上画天文星宿之象,下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宫观百官奇器珍宝充其中,……”。
晋人潘岳《关中记》说:“骊山无此大石,运取于渭北诸山。故其歌曰:‘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相钩。’”晋人张华《博物志》作“又运取大石于渭北渚,故歌曰:‘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讴,金陵余石大如沤(土区)。’”
二、 地宫的考古学解读
“障”与“穿三泉”
障与穿三泉均为防止山水和地下水对陵冢、地宫造成破坏的防水系统。秦陵防水系统应包括防常年溪水和季节性山洪--障、防地表水--由水渠、渗水井和排水管网、防地下泉水--锢三泉共三个分系统组成。工程最为宏大即障和锢三泉(图一)。
“障”即防洪堤。《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引《关中记》云:“始皇陵在骊山,泉本北流,障使其东西流。” 骊山北侧有五座山岭,与之相对应的山岭间有大水沟、杨家村东南沟峪、尚家村西南沟峪、尚家村东南沟峪、上杜家村东沟峪等五条水沟。为防止五条大水沟内的常年溪水和季节性山洪对修陵工程和陵冢地宫的影晌,遂在五岭之北、陵园南侧修筑了防洪堤-“障”,文献记载为五岭防护堤[3]。防洪堤呈西南东北方向,全长约1700、宽89.2、残存最高处为8.5米[4]。修筑防洪大堤取土于堤南,一举两得,又形成一条宽约25、深约8米的沟濠,导上游洪水顺沟濠流出,非特大山洪不会直接冲刷防洪堤。古代防洪即有堵与疏之异,禹变堵为疏,治水成功。同理如果仅有障而无沟,五岭大堤防水效果必然大为减弱,甚至大堤自身亦不能保全。
五岭防洪堤和泄洪沟濠,有效地阻止骊山五岭沟峪溪水和雨季洪水对陵区的威胁。这种防止山洪冲刷陵墓的防水工程,在徐州西汉早期楚王陵墓亦多有发现。如楚王山楚元王刘交墓建于主峰北侧凸出的一座山峰顶部,在主峰与建墓的山峰间开凿有长约50米、宽3-4米、深2米的防洪沟。驮篮山楚王墓建于山峰的南坡,为防止山峰雨水泄泻对墓道的直接冲刷,在墓道上方与山峰间开凿倒“凹”字形排水沟,将墓道上方和两侧的雨水左右分流[5]。其作用与五岭防洪堤略同。
“穿三泉”,亦记载为“下锢三泉”、“锢泉水而绝之”。
史料记载秦陵“穿三泉”已为考古勘查证实穿过三层沙砾渗水层;阻水渠作用是先疏导再锢阻,锢三泉是指用青膏泥层阻塞三层渗水层,而非过去理解的用硬质材料(铜、石)堵塞。
2000年秦陵考古勘探发现陵园的地下深层阻排水系统。该系统由东段阻水渠与西段的明井暗渠排水系统组成。东段阻水渠为在地宫东、南、西开挖排水沟渠,在距地表14-17、24.8-25.4、28.1-29米的深度分别发现三层淤砂石层,应即为不同层位的地下潜水层--“三泉”。渠的

讲好中国历史的故事体会

作用是在地宫开凿和地宫修筑过程中进行疏水,随着地宫修筑的进度,在疏水渠内逐步夯填细密的青膏泥,上层则夯筑填土。以南侧阻水渠为例,渠东西长354、上口宽84、底宽9.4、深39.4米;渠内下层为17米厚的青膏泥、上层为21米厚的夯土。这样地宫修建时疏水渠穿三泉疏水,地宫修建过程中逐步或入葬后疏水渠又变成阻水渠,形成锢三泉。排水渠由明井暗渠构成,共8段明井、7处暗渠,最深处23米,从封土西侧穿内城西门沿墙北折、再穿外墙西墙北折。实际上,利用地势高差自然排水也是设计的重要内容。陵南外城的海拔高度约为520米,陵北近外城为444.7米,鱼池中心为420米,渭河水位350米。由于高差的关系,即使少量潜水通过青膏泥层,一般也可以通过含砂层流出,不会形成地下水的大量蓄积。这样,通过五岭防洪沟、堤,陵园地表排水管网,地宫东南西的阻、排水系统和地势南北高差关系,形成庞大复杂完善的排水系统,较好地解决地宫的排水问题。其中,利用高差自然排水和设置地表管网排水在秦代巳是较为成熟的排水方法,因此文献中仅特别记载“障使其东西流”和“锢三泉”。
“发北山石椁”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其“发北山石椁”;《汉书.刘向传》曰“石椁为游馆”。这里涉及秦始皇前后是否有石椁、地宫是否使用石椁、石椁是什么等问题。
1、有关石椁的记载
早期使用石椁,除始皇陵外,文献还不乏记载。
春秋时宋国司马桓魋即为自己建造石椁。《汉书·楚元王传》刘向曰:“宋桓司马为石椁,仲尼曰‘不如速朽’”。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王有女……乃自杀,阖闾痛之葬于国西阊门外。凿池积土,文石为椁。……乃舞白鹤于吴市中,令万民随而观之。逐使男女俱入羡门,因发机以掩之。”
《西京杂记》记载,汉广川王去疾盗发魏襄王冢,“以文石为椁,高八尺许,广狭容四十人。以手扪椁,滑液如新。”
西汉文帝亦以北山石为椁。《汉书·楚元王传》、《汉书·张冯汲郑传》均记载文帝“故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以为椁,用紵絮斫陈漆其间,岂可动哉!’”《汉书·张释之传》引《史记.集解》曰:“大颜云:‘北山青石肌理密,堪为碑椁,至今犹然。’故帝欲北山之石为椁,取其精罕,释之答言,但使薄葬,冢中无可贪,虽无石椁,有何忧焉。若使厚殉,冢中有物,虽并锢南山,犹为人所发掘焉。”
《后汉书·明帝纪》载明帝“石椁广一丈二尺,长二丈五尺。”
2、大量石材表明地宫具备使用石椁的条件
石椁以石制成,因此必须有大量石材。考古调查和发掘表明始皇陵确实使用了大量的石材。
陵外城西北郑家庄村南石材加工埸遗址,东西长1500、南北宽500米,总面积达75万平方米。其中区为石料堆放和粗坯制作区,出土青石料、石坯;东区为成品生产场地,出土大量的石质建筑材料及半成品、废品和石碴等[6]。
在陵区的地面建筑方面,十五世纪末,南门址尚能“自南登之,二邱并峙。人曰:此南门也。右门石枢,犹露土中”(明都穆:《骊山记》)。在陵园调查中发现较多的石水道,晏寨、毛家、陈家、焦家、胡家寨等村庄散见大量的秦代石质建筑部件残块及作为建筑檐口散水的鹅卵石。外城台基有石板铺地;内城东门出土大型石柱础,西门台基出土门槛石及壁柱的石础,还有石散水等。内城西门址出土“甲 百八”刻铭石门槛一条,内城北门发现“右卯 廿六”门墩石[7]。始皇陵的寝、便殿建筑和食官遗址的清理中,所见踏步、壁石、铺地石、柱石较多[8],

中国历史故事集品评人

便殿建筑还发现“秦右东十八”铺地石板[9]。
秦陵石材的用途,还远不仅于此。K9801石质铠甲坑陪葬坑南北长100、东西宽130米,坑西南部已出土石铠甲150领、石胄50顶、石马甲一副。出土的石铠甲片均糸石灰岩质的青石,其质地、颜色同骊山的岩石截然不同,岩学特征表明与渭北诸山相符。经调查来源于渭北的富平县雷村与宫里镇之间的凤凰山一线[10]。此外,内城封土南K002陪葬坑东西两个主室的过洞底层还发现有石质器物的残片[11]。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载五柞宫宫西有青梧观,观前三棵梧桐树下有石麒麟二枚,刊其胁为文字,是秦始皇骊山墓上物也。头高一丈三尺。东边者前左脚折。尽管学者们表示石麒麟可信[12],但迄今陵园区域尚未发现大型石雕残件。
这些都表明:陵区建筑中石料是主要建材之一,其用途比较广泛,用量也较为可观。石材的主要来源为渭北诸山。但调查表明始皇陵也有些石材系就地取材,如秦始皇陵封土至内城间的石道,东西向呈长条“Z”形,总长497、宽3-4米。铺设石道的石材似为选取骊山上的石块,未经打磨雕琢。当然这只是少量辅助石材[13]。目前发现的渭北优质石材,无论数量还是其体量与文献记载还相差甚远。而据晋人潘岳《关中记》:“骊山无此大石,运取于渭北诸山。故其歌曰:‘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相钩。’”晋人张华《博物志》作“又运取大石于渭北渚,故歌曰:‘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讴,金陵余石大如沤(土区)。’”那种千万人劳作、渭水为之不流的宏大壮观运石埸景,绝不会只遗留下我们今天所发现的些许石制品,除非另用作别途。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史记》、《汉书》的“发北山石椁”记载是可信的,始皇陵地宫使用的是采自北山的巨石垒砌的巨大石椁。
3、始皇陵石椁形制的推测
既然始皇陵地宫使用了石椁,那么其结构和布局如何便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根据上引文献记载,使用石椁者均为上层贵族。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的石椁为用不规整石块垒砌的椁室,或者在山岩开凿再用石块垒砌椁壁,这种石椁无石材椁盖。西汉时期的石椁也仅限于帝王使用,其石椁的形制有两种:一种为新出现的形制,即《水经注·获水》记载的梁孝王“斩山为椁,穿石为藏”。这种石椁为在山岩中开凿巨大的墓室,当时的梁、楚、鲁、中山等国盛行这种石椁形制的陵墓。另一种即传统的石椁,史料记载的有汉文帝因山为陵、欲发北山石为椁。使用这种石椁的陵墓一般都开凿在山峦的顶部,凿出墓圹再以巨石垒砌石椁。根据史料记载汉文帝虽初欲以北山石为椁,但又采纳张释之的谏言,最终是否使用石椁还无法确知。汉代诸侯王使用这种石椁的有广州南越王赵眛[14]、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刘道[15]和荷泽昌邑王刘髆[16]。这些石椁的基本特征是在山峦的顶部或近顶部开凿岩圹,以大条石或大石板垒砌圹壁,再用大条石拼砌人字形室顶或大石板平铺室顶,也有先铺枋木再平铺石板者。这种石椁室虽无“斩山为椁”的椁室那样宽阔雄伟,但与传统的木椁相比,不仅坚固不朽,而且高敞宏大,更重要的是椁室向模仿地面宫室也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即由功能内涵的模仿向宫室形制和布局的立体模仿。目前已发现使用这种石椁的布局,南越王内藏椁使用石椁,但外藏椁仍使用木椁;徐州北洞山楚王外藏椁使用条石垒砌的石椁,而内藏椁则“斩山为椁”;荷泽昌邑王墓椁壁全部以石垒砌,顶部则用枋木覆盖后再平铺石板。始皇陵的地宫处于山前洪积冲积扇前缘,为砂质粘黄土地带,显然不可能“斩山为椁”。推测使用的应为大致类似于南越王内藏椁(图二)或北洞山楚王外藏椁形制的石椁。这种石椁可以形成巨大的埋藏空间,还可以将其分隔成大小各异、互相贯通、高低错落有致的椁室,如北洞山楚王墓室内高差达10.79米。室内置放奇珍异物,形如游馆。“石椁为游馆”大抵如此,是名符其实的地下宫殿。
其实根据秦始皇的个性,使用石椁有其必然性。秦始皇并吞六国,要传诸万世,欲求仙不死。在地下世界地宫里,自然欲坚固不朽,土、木等材料是无法做到的,只有用石材砌成的石椁才能达到。此外,如果采用如兵马俑一号坑土隔梁(墙)加棚木盖建成隧道的建筑方法,陵墓营建达三十多年,其又处于竖穴深坑内,每年雨季,隔墙必遭雨淋而松软或因此造成坍塌。使用木材也有其局限性,虽然蜀、荆之材优良,但营建耗时日久,夏季日晒雨淋,冬日风雪交浸。在不能解决木材防腐的情况下,待入葬后复土,不免有很多已开裂、变形或朽坏而不堪用者,但使用石椁则无此之虞,因此使用垒石而成的石椁的可能性最大。
“下铜而致椁”
《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徐广曰:(铜)一作锢。锢,铸塞。”《汉书.贾山传》载“下彻三泉。……合采金石,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 师古注:“锢,谓铸而合之,音固。”诸家虽然同意此说,但却认为锢隙的目的是防水,如有研究者指出:“下铜”以“铸塞”即以铜浇灌石缝,达到堵塞地下水的目的[17]。其实以铜为锢主要功能是使其坚固防盗。因为下彻三泉在前,石椁垒砌时巳基本也必须先解决地下水问题。这里的铜铸既可以用铜锡锌、也可以是锡液浇铸。合采金石是将金即铜和石浇铸在一起,表述巳很明了。
与以铜锢隙基本相同的还有汉文帝的霸陵石椁。《汉书·楚元王传》:“孝文皇帝居霸陵,北临厕。意凄怆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紵 絮斫陈漆其间,岂可动哉!’张释之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虽固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坟。”应劭曰:“斫,斩也。陈,施也。”孟康曰:“斫絮以漆著其间也。”师古曰:“美石出京师北山,今宜州石是也,故云以北山石为椁。紵絮者,可以紵衣之絮也。斫而陈其间,又从而漆之也。紵音张吕反。斫音侧略反。”师古曰:“有可欲,谓多藏金玉而厚葬之,人皆欲发取之,是有间隙也。无可欲,谓不置器(卫)【备】而薄葬,人无欲攻掘取之故无忧戚也。锢谓锢塞也。云锢南山者,取其深大,假为喻也。锢音固。”表明“斫紵絮陈漆其间”也是锢塞石椁间的缝隙,只是材料不同而已,原因是其中有可欲,目的完全是为了防盗。在西汉诸侯王墓中,河北满城西汉中山王刘胜墓的封堵方法与之也很相似。刘胜和窦绾的墓门均在两(多)道砖(土坯)墙间灌入铁水,形成14厘米厚的铁壁。这种“砖墙铁壁”的作用应是防盗措施[18]。此外,梁孝王李后墓部分塞石上遗留有黑色油性胶粘物,其作用也是将塞石间粘接牢固[19]。
《新唐书·严善思传》记载:“乾陵立阙石门,冶金固隙。”根据考古勘探,唐乾陵墓道内填塞三十九层长方形或方形石条。石条左右间均以细腰铁拴板嵌固;上下间凿洞以铁棍贯穿,然后再灌注铁锡熔液,使石条全部连为一体,坚固不可发[20]。
上述文献记载始皇陵石椁、文帝石椁和考古发现汉唐帝、王陵墓使用各种金属熔液或其它材料锢塞石椁或墓道,仅因始皇陵地宫文献的记载与“锢三泉”等相连属,易使今人误释为堵漏和防渗。其余四例并无歧义,毫不涉及防水问题,表明所有锢塞石椁的方法都是为了防盗。
“塞以文石”
诸家多解释为以文石锢塞泉水,实应指堵塞甬道和墓道。“文”修饰“石”。“塞以文石”亦即塞以有纹饰的石块。这种塞以文石在始皇陵以前和西汉史书中未见记载,但是在汉代诸侯王陵墓中却屡见不鲜。山东曲阜九龙山西汉鲁王庆忌墓(M3)封堵墓道的巨石上有刻铭“王陵塞石广四尺” [21],表明这种封石名为“塞石”。
王陵塞石一般堵塞墓道和甬道,梁孝王李后墓也用来封堵侧室。李后墓甬道斜坡底端还都使用榫卯结构,使塞石不因倾斜而滑脱。塞石大小根据所处位置确定,一般底层较大,最上层塞石较之小一半左右。塞石上还刻(或朱书)有表示所在位置的序号、尺度、记时干支、宫室方位、崖工姓名、施工次序等。楚国王陵塞石最为巨大,其中北洞山楚王刘道墓甬道塞石重达7.8吨,并有牝牡结构。凿琢后经过打磨,表面光洁如镜。始皇陵中塞以文石应该就是这类塞石,不过更为精美,塞石上还有纹饰。这种带有纹饰塞石,不应是石料的自然纹理或色泽差异形成的自然纹饰,而应是人工雕刻的花纹。在晏寨村仍有一从陵北地中挖出长120、宽115、厚46厘米的大青石,四侧的錾花宛然[22]。即使是建筑的石构件也雕刻花纹,那么在封堵地宫出入口的巨型塞石上雕刻花纹,完全是可能的。
“致以丹漆”
《汉书·贾山传》曰“漆涂其外”。丹即丹砂,亦称朱砂,其化学成分为硫化汞(Hgs)。漆即生漆,是漆树的树脂,为粘液性涂料,具有耐酸碱、耐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主人公

腐蚀等性能。过去一般认为将丹掺入漆中即成“丹漆” [23]。这里的丹漆或漆涂其外是指以漆作为粘接材料涂丹于地宫石椁的内表面。西汉诸侯王墓涂朱或髹漆涂朱有多例可援,都是当时政治地位高、经济实力雄厚的梁国和楚国。梁孝王李后墓的后室及周围各室包括2号甬道内各侧室的四壁和顶部遍施朱砂。其具体方法为在开凿的室壁、顶部直接涂上朱砂,但因无良好的粘接剂朱砂涂层较薄。徐州西汉楚王墓一般都以漆作粘接剂涂朱,如北洞山西汉楚王刘道墓主体墓室自墓门以内的甬道、侧室、前后室、廊及厕间内的四壁及顶部普遍髹漆涂朱。因室内开凿、琢平和打磨后非常光滑,附着力差,便先在室壁、顶部抹一层三合土,在其上髹漆,漆层较厚,显为多次髹涂。在表层漆面未干时,将研磨成粉末状的朱砂敷上,使朱砂和生漆结为一体,不仅朱砂层较厚,还不易脱落。这样使整个墓室一片彤红,庄严而神秘。始皇陵“致以丹漆”很可能也是采用的这种方法,很显然,“致以丹漆”是石椁内壁的一种特殊的装饰方法,与防水无涉。
“宫观百官”
《史记·正义》言冢内作宫观及百官位次,奇器珍怪徙满冢中。《汉书.楚元王传》“石椁为游馆”注李奇曰:“圹中作游戏之观也。”师古曰:“多累石作椁于圹中,以为离宫别馆也。”
宫即宫室,西汉帝王无论是斩山作椁、还是累石作椁,都是在平面布局、立体空间、建筑式样和室内随葬品方面最大限度地模仿生前的宫殿。斩山作椁的梁孝王李后墓内宫的形制则非常明了,1号、3号甬道所属侧室门道内塞石多有“东宫东南旁第x”、“西宫西南旁第x”。标明前室位于东侧,谓之东宫;后室位于西侧,谓之西宫。前者象征地面宫殿建筑的前朝,即议事的正殿;后者象征宫室中的寝卧之处,即“后寝”。其余宫室亦镌刻或朱书“东车”、“西车”,“房”“旁”等名称。楚王的墓室布局更加简洁,横前室和纵后室呈“丁”字形,“前朝后寝”一目了然。始皇陵显然属于累石作椁,这种石椁平面布局和随葬品组合的完整性首推广州南越王赵眛墓;而建筑式样、立体空间和各室的用途则以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刘道附属墓室最为明晰。该附属墓室与主体墓室斩山作椁不同,以条石在石圹内垒砌矩形建筑四壁,其内纵垒三道厚近一米的石墙作为承重墙,再根据用途在纵墙之间以巨大石板分割成间,顶部以巨大的条石拼搭成人字顶。根据室内凿砌的设施和随葬品,其四进11室的各自用途非常直观:第一进为武库和御府;第二进为乐舞庭、储藏间、厕和盥洗室;第三进象征庭院,院内有水井。围绕庭院和第四进有庖厨室2、凌阴1、臼房1、柴房和厕间1(图三)。这组建筑的性质虽为外藏椁,但其完全模仿地面宫殿建筑式样、高低错落的结构无疑可以为研究秦陵地宫石椁中的宫室提供很直观的借鉴。由此我们可以推测秦陵地宫中的宫室百官是数量众多模仿秦咸阳宫中主要官署建筑和放置代表各官署机构的随葬品的椁室,不排除有模拟三公九卿俑像的可能,百官仅是概言其数量之多。
“观”在《汉书·贾山传》载为“中成游观”。刘熙《释名》“观者,观也。于上观望也。”梁孝王李后墓后室(西宫)回廊南的18室中部用4块形制规整琢磨精细的石板围成下沉式天井,其中西边的石板上面凿出一个凹槽。室的东部凿有“U”形通道,通道一段为台阶式,另两段为斜坡状,绕行后可进入天井底部。室内还有精心设计的排水设施。该室凿制精细规整,结构复杂,西侧带凹槽的石板可能表示该室是带围栏的楼观,原报告认为是楼阁或象征墓主人的别宫,或“冰凌室”。作为冰凌室无需设计成下凹便于俯视的围栏,这种结构的建筑形式使人很直观地联想到宫观的“观”(图四)。观为高台建筑,一般向外(远)观望,但因其周围皆为岩石,无法向外凿成旷远的空间,便凿成向内俯观的布局。且该室与西宫相近,宫观相连顺理成章。始皇陵地宫中的观,推测不仅更形象、更复杂,而且数量也会较多。
“旁行三百丈”
《汉旧仪》记载“……其旁行三百丈乃止。”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旁行绝非地宫的主椁室,是隧道还是侧室,其功能又是什么?如果是隧道则因其处于砾石砂层区,需要凿挖后重新砌建。制曰“三百丈乃止”,秦“三百丈”合今693米,工程是否全部按计划完成等都是有待探究的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梁孝王李后墓就有类似的建筑结构,其后室南回廊中段南侧有一隧道,平面呈狭长条形,水平长50.50、宽2.30-2.35、高2.10-2.20米。北端6米为平顶平底,向南呈斜坡状,坡度北段5.5-6、南段8度。两壁垂直,壁面和顶部琢磨平整。南端约5.0米凿制粗糙,顶和两壁均不规整,显系未竣工程,用途不明。就其方位,确系“旁行”,现有长度折合西汉近22丈,原设计旁行百丈亦未可知。这是秦汉考古所有发掘资料中与秦陵地宫“旁行三百丈”最相似、最接近的实例。
旁亦房也。在梁孝王李后陵墓中,有许多朱书或在塞石上镌刻的“旁”字。这些“旁”即指甬道两侧的室,象征宫殿建筑中的“房”。《释名·释宫》:“旁,房也,宫之两旁也。”这表明“其旁行三百丈乃止”的旁可能为名词。这样,可以断读为:“其旁,行三百丈乃止。”意为地宫内的侧室(旁)数量众多,累计长度须达到三百丈。此为别解。
“闭中羡,下外羡门”
《史记·正义》“音延……。谓冢中神道”。
《后汉书·礼仪志》曰:“皇帝进跪,临羡道房户,……合葬:羡道开通,皇帝谒便房,太常导至羡道,去杖,中常侍受,至柩前,谒,伏哭止如仪。”其注引《续汉书》曰:“明帝崩,司徒鲍昱典丧事,葬日,三公入安梓宫,还,至羡道半,逢上欲下,昱即叩头言:‘礼,天子鸿洞以赠,所以重郊庙也。陛下奈何冒危险,不以义割哀?’上即还。”又注引《汉旧仪》略载前汉诸帝寿陵曰:“武帝坟……其设四通羡门,容大车六马,皆藏之内方,外陟车石。”
羡道在考古报告中较普遍地称为甬道,是露天墓道连通墓室的隧道式空间,采用石、砖、木或土筑(掏挖)成,其特点是有顶部构造。在传统的土圹木椁墓中一般无此结构,但黄肠题凑墓中也有类似的结构,如北京大葆台汉墓等。土洞墓、砖室墓和各种形制的大型石椁墓一般都有此结构。羡道水平状较多;也有斜坡式,前引东汉明帝的羡道即此。
羡道的前端或中部所设之门称羡门,羡门一般多用砖或石材封堵。始皇陵地宫为石椁,羡道也必然以石材垒砌。其羡道很长,由三部分构成,即中羡、外羡,亦必有内羡。闭中羡,是指闭塞中部羡道,推测以文石填塞。外羡则未以塞石封堵,但外羡设门。“下外羡门”,“皆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从上下文意理解,工匠被闭于外羡,则外羡必然空间较大,且外羡门关闭具有突然性,否则工匠难于就范。说明外羡门可能为下落的闸门式,而非通常的门枢式,闸门应为巨大的石板。这样内有中羡塞石,工匠无法进入地宫各室;外有外羡石闸门,工匠无法利用手中机巧工具凿通外羡门加之其上很快复土,才达到“无复出者”。
三、 余论
有关秦始皇陵地宫的情况,原始文献的记载虽然简约,且又不免带有小说家言的色彩,但仍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和依据。虽然文献记载除《史记》为西汉中期作品,其余文献的成书年代几乎都是东汉以后,难免会出现以汉人的理念、语言描述始皇陵的地宫[24],但亦当有所本。始皇陵特别是地宫的独创和不可预测性,即使今天我们释读原始文献仍有困难。幸运的是利用不断取得的考古学成果,特别是借鉴汉代考古学新成果,使我们对文献可以做出较为准确的诠释。所引考古资料几乎均为西汉诸侯王墓,于始皇陵墓主的身份不同,但是西汉早期诸侯王国“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这就是我们进行比较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述释读限于资料和篇幅,尽管还不是文献的全部,但是我们相信依托考古学成果,会不断取得进展。当然,最终完成对全部文献的释读还应该是在地宫考古发掘之后。
附记:本文完成后,顷见段清波先生在《中华文化报》2004年4期上发表的《秦始皇陵地宫考古实况》,介绍“考古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技术”始皇陵课题取得的成果:墓室东西长80米、南北宽50米、空间高度15米,墓室或墓道的顶部为青石质结构,与本文大体吻合。
_________________
[1] 王学理著:《秦始皇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 袁仲一:《关于秦始皇陵原始文献解读的若干意见》,《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一辑),2002年。
[3] 袁仲一:《秦始皇兵马俑研究》,文物出版社。
[4]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园2000年度勘探简报》,《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2期。
[5]中国考古学会编:《徐州驮篮山西汉墓》(邱永生等),《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文物出版社,1992年。
[6] 秦俑考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和成语

古队:《临潼郑庄秦石料加工埸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81年
1期。
[7] 袁仲一:《对秦始皇陵园门阙遗址的初步认识》,《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03年
3期。
[8] 赵康民:《秦始皇陵北二、三、四号建筑遗址》,《文物》1979年12期。
[9] 同[1]。
[10]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考古报告(1999)》,科学出版社,2000年。
[11] 同[4]。
[12] 韩国河著:《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
[13] 同[4]。
[14]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15] 徐州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11月。
[16] 山东荷泽地区汉墓发掘小组:《巨野红土山西汉墓》,《考古学报》1983年4
期。
[17] 朱思红、王志友《“穿三泉,下铜而致椁”新解》,《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03
年1月。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
[19]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永城西汉梁国王陵与寝园》,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20] 刘向阳:《唐代帝王陵墓》,三秦出版社,2003年9月。
[21] 山东省博物馆:《曲阜九龙山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5期。
[22] 同[1]。
[23] 同[1]。
[24] 黄晓芬:《汉墓的考古学研究》,岳麓书社,2003年7月。
作者单位:徐州博物馆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8/526624.html

以上是关于考古-始皇陵地宫原始文献的考古学解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考古-始皇陵地宫原始文献的考古学解读;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5280.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