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儒家-《弟子问》《季庚子问于孔子》札记三则

  • 儒家,孔子,读书,礼仪,文化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27 16:24
  • 小虎历史故事网

儒家-《弟子问》《季庚子问于孔子》札记三则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儒家-《弟子问》《季庚子问于孔子》札记三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弟子问》《季庚子问于孔子》札记三则


(首发)

《季庚子问于孔子》简6-7:夫书者,以书君子之德也;夫诗也者,以志君子之志;夫义者,以斤(谨)君子之行也。
整理者:“义者,宜也。”(《孔子家语·哀公问政》)。“斤”有“仁、明察、谨慎等意”。[1]
李天虹先生认为:“义”当读为“仪”。“仪”可指礼仪,但在这里也可能指记载礼仪的文字或文章。“斤”和“谨”古音相同,都是见母文部字,整理者或疑读为“谨”。“谨”有“恭敬”意。《玉篇》言部:“谨,敬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但从前面“以书”、“以志”的用语看,读为“谨”似有不妥,姑存疑待考。[2]
按:李先生将“义”读作“仪”,解为“礼仪”足可信从。《周礼·春官·肆师》:“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荀子·正论》:“故诸夏之国,同服同仪;蛮夷戎狄之国,同服不同制。”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六》“同仪”:“ 杨注曰:‘仪谓风俗也。’念孙案:风俗不得谓之仪,仪谓制度也。”
此外,“斤”字整理者括注“谨”,但如字释。李先生将“斤”释作“谨”可从,但正如李先生所说解为“恭敬”则似有不妥。“谨”多用为“谨慎,慎重”义,如《书·胤征》:“先王克谨天戒。” 孔传:“言君能慎戒。”引申而有“约束,禁止”义,如《周礼·秋官·萍氏》:“萍氏掌国之水禁,几酒,谨酒,禁川游者。” 郑玄注:“使民节用酒也。”《诗·大雅·民劳》:“无纵诡随,以谨无良。”朱熹集传:“谨,敛束之意。”《荀子·王制》:“易道路,谨盗贼。”杨倞注:“谨,严禁也。”因此简文“夫义(仪)者,以斤(谨)君子之

用英文讲好中国历史故事

行也。”大意似为:“礼仪,是用来约束君子行为的。”
结合现今出土材料来看,先秦已有较为固定的“六经”之说,如:
《郭·性》15-16:“时(诗)、箸(书)、豊(礼)、乐,亓(其)司(始)出皆生于人。时(诗),又(有)为=(为为)之也。箸(书),又(有)为言之也。豊(礼)、乐,又(有)为举之也。”
《郭·六德》24-25::“观诸《诗》《书》则亦在矣,观诸《礼》《乐》则亦在矣,观诸《易》《春秋》则亦在矣。”
《郭·语丛一》38、44、42、43、36、40:“《诗》,所以会古今之恃(志)也者。[《书》,□□□□]者也。《礼》,交之行述也。《乐》,或生或教者也。《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春秋》,所以会古今之事也。”
《庄子·天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庄子·天运》:“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
由此可见,简文中的“书、诗、义(仪)”可能即孔子常谈及的“诗、书、礼”,“仪”可能即当时“礼”之异名。如果这种推测可以成立,那么魏晋时《仪礼》之名的产生可能就有了更早的依据。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简单的推测,是否如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季庚子问于孔子》简21:毋信予(谀)曾(憎),因邦之所贤而兴之。
整理者注:“予”音与“谀”可通。《史记·殷本纪》:“费中善谀。”“曾”读为“憎”。《说文》:“憎,恶也。”《荀子·大略》:“君子之所憎恶也。”或读为“谮”。不信谄媚之言,不信恶意之语。“予”或读为“舒”,发泄。《楚辞·九章》:“舒忧娱哀兮。”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舒其愤思。”[3]
按:陈剑先生将“予”改释为“玄”,甚确。[4]我们怀疑“曾”可读为“缯”,“缯”古代丝织品的总称,但亦用作祭祀时的“币帛”,如《礼记·礼运》:“故先王秉蓍龟,列祭祀,瘗缯,宣祝嘏辞说,设制度。” 郑玄注:“币帛曰缯。”古代祭祀用品多用“玄”色,如《书·汤诰》:“敢用玄牲,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孔颖达疏:“夏家尚黑,于时未变夏礼,故不用白也。”《荀子·礼论》:“大飨,尚玄尊。”杨倞注:“玄酒,水也。”《周礼·春官·司服》“祭羣小祀则玄冕”郑玄注:“玄者,衣无文、裳刺黻而已……凡冕服皆玄衣纁裳。”因此“玄缯”可能也是指祭品而言,简文大意似为:“不要相信玄缯这些祭品,要找到国家中的贤人而推举之。”这是孔子告诫季庚子要兴贤而不要一味地相信祭祀,这也同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相一致。

《弟子问》简15:曰:“回来,吾告汝。其组绝乎?虽多闻而不

心中的中国历史故事征文

友贤,

中国历史朝代记忆小故事

其……
按:“组绝”一词整理者未释。“组”可用为古代佩印用的绶。《史记·秦始皇本纪》:“ 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裴骃集解引应劭曰:“组者,天子黻也。”《汉书·严助传》:“陛下以方寸之印,丈二之组,填抚方外。” 颜师古注:“组者,印之绶。”引申而为官印或作官的代称,所以去官可称“解组”,如,曹植《求通亲亲表》:“若得辞远游,戴武弁,解朱组,佩青绂……乃臣丹情之至愿,不离于梦想者也。”由此我们怀疑简文中的“组绝”当为丢官解职之义,简文“其组绝乎?虽多闻而不友贤”大意似当为:“虽然多闻但不与贤者为友,那么官位就不保了!”简文只是将因果倒装而已。
附记:小文寄到贵网后,蒙网主先生指出其中两处疏漏,特此致谢!
(编者按:[1]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页213,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

中国历史传话故事

2]李天虹《读〈季康子问于孔子〉札记》,简帛网,2006年2月24日。
[3]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页23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4]“玄”字所释从陈剑先生,参见陈剑《谈谈〈上博(五)〉的竹简分篇、编联与拼合问题》,简帛网2006年2月19日。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936.html

以上是关于儒家-《弟子问》《季庚子问于孔子》札记三则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儒家-《弟子问》《季庚子问于孔子》札记三则;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6069.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