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說“壽敝金石”和“壽敝天地”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金石-說“壽敝金石”和“壽敝天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說“壽敝金石”和“壽敝天地”
《寧壽》卷十五·漢尚方鑑六[3]
(2)青羊作鏡大無傷,巧工刻之成文章,左龍右虎辟不祥,朱鳥玄武順陰陽,長保二親富貴昌,壽敝金石如侯王,樂未央。
《江油》圖二·七乳神獸鏡
(3)尚方作鏡大無傷,巧工刻之成文章,左龍右虎辟不祥,朱雀玄武順陰陽,壽敝金石樂未央,長保二親富貴昌,子孫備具居中央,女爲夫人男爲郎。
《文字》圖78·尚方作鏡之四;《湖南》圖60·四神鏡
(4)尚方作鏡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徘徊名山采芝草,浮游天下遨四海,壽敝金石爲國保(寶)。[4]
《故宮》圖33·尚方作鏡
(5)作佳鏡哉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浮游天下遨四海,左龍右虎辟除道,壽敝金石爲保(寶)。
《小校》卷十五·漢作佳鏡四
(6)作佳鏡哉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浮游天下遨四海,壽敝金石如國保(寶)。
《簠齋》卷上頁28B29A·作佳鏡;《簠齋》卷上頁29B30A·作佳鏡
(7)尚方佳鏡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浮游天下遨四海,壽敝金石之國保(寶)。[5]
《南陽》.25.尚方四神規矩鏡
(8)尚方作鏡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徘徊神山采其草,壽敝金石西王母。
《兩京》·尚方鏡又二
(
《兩京》·朱氏鏡又一
鏡銘“壽敝金石”的“敝”,偶爾也寫作“幣”:
(10)桼言之紀從鏡始,煉銅錫去其滓,以之爲鏡宜孫子,長保二親樂無極,壽幣金石西王母,常安作。
《簠齋》卷下頁06B07A·來言鏡;《續編》·桼言之紀鏡;《兩京》·七言鏡又一
對於上舉各例中的“敝”或“幣”,有幾位研究鏡銘的學者都把它們讀爲“比”。
張頷在《鏡銘釋文正誤》一文裏曾引用過兩例鏡銘,分别讀爲“壽如金石西王母”(《巖窟藏鏡》卷二中,31)和“壽敝(比)金石西王母”(《巖窟藏鏡》卷四補遺22),這顯然是把“敝”讀爲“比”的。張文解釋这两句話的意思是“象西王母一樣金石永固般的高壽”。[7]
林素清在《兩漢鏡銘初探》一文中也把“壽敝金石如侯王”的“敝”讀爲“比”。[8]此文在給漢鏡銘文字“所見大量簡化及訛變通假字體”進行分類時,其中有“同音替代”一項,例中就有“比-敝”一組,與“金-今”、“陽-羊”等屬同一組。[9]後來,林氏又在《兩漢鏡銘彙編》一文中特別加注釋說:“敝、比音近,故借用。《史記‧龜策列傳》:‘壽蔽天地’,則借蔽字。”[10]
邱龍升《兩漢鏡銘文字研究》認為“音同或音近,形體不同的借用字,也就是音同音近替代,這類同音借用字在銘文中大量出現”,所舉例子中就有“比-敝”一組,意即“比”在鏡銘中是用“敝”来表示的。[11]邱文還認為“鏡銘中的通假字基本上可以在漢代的簡帛文字中找到原型”,所舉例子中也有“比-敝”一組。[12]
李新城的博士論文沒有直接把以上的“敝”或“幣”讀爲“比”,文章中有一處作了這樣的解釋:
壽敝金石:與金石同壽,言長壽也。《韓非子·存韓》王先謙注曰:“‘與金石相弊’謂與金石齊壽也”。[13]
這一段解釋把“壽敝金石”跟古書中的“與金石相弊”聯繫起來,是其長處;但他並沒有解釋“敝”或“弊”的含義,是其不足。
按照一般的看法,“敝”和“比”聲母都是並母,韻部分別是月部和脂部,相差也不算遠,通假的可能性大概是存在的。[14]當然,上述幾位學者把“敝”讀爲“比”,可能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看到了鏡銘中存在著大量的“壽如金石”的說法,例如:
(11)尚方作鏡大無傷,巧工刻之成文章。左龍右虎辟不祥,朱鳥玄武順陰陽,子孫備具居中央。[内]壽如金石佳且好兮。
《文字》圖79·尚方作鏡之五
(12)劉氏作鏡四夷服,多賀國家人民息,胡虜殄滅天下復,風雨時節五穀熟,長保二親得天力,壽如金石佳好,宜子孫,大吉兮。
《古鏡》卷中頁21A·劉氏鏡
(13)尚方作鏡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壽如金石天之保(寶)。
《簠齋》卷上頁7B·尚方鏡
(14)尚方作鏡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浮游天下遨四海,壽如金石之天保(寶),大利兮。
《簠齋》卷上頁7A·尚方鏡
(15)尚方作鏡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浮游天下遨四海,壽如金石國之保(寶)兮。
《澂秋》頁64B·漢尚方五朱鏡
(16)作佳鏡哉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徘徊名山采神草,渴飲玉泉飢食棗,浮游天下遨四海,壽如金石之國保(寶)兮,大利。
《西甲》卷十九·漢佳鑑一
(17)泰山作鏡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徘徊神山采芝草,渴飲玉飢食棗,浮游天下遨四海,壽如金石爲國保(寶),樂無已。
《古鏡》卷中頁11B·泰山鏡;《續編》·泰山鏡
(18)尚方作鏡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浮游天下遨四海,壽如金石爲保(寶)。
《金索》卷六·漢尚方仙人竟四
(19)尚方作鏡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浮游天下遨四海,徘徊名山采芝草,壽如金石如國保(寶),大富昌,子孫備具中央。
《三槐》圖65·新莽尚方四靈博局鏡
(20)尚方作鏡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浮天下敖四海,壽如金石長相保。
《寧壽》卷十五·漢尚方鑑三
(21)車騎作鏡大無傷,浮云連出建四方,白虎辟邪居中央,子孫蕃息富貴昌,壽如金石宜侯王。
《息齋》圖63·藤葉紋帶“車騎作竟”銘雙龍雙虎鏡
(22)尚方佳鏡大無傷,巧工刻之成文章,左龍右虎掌四旁,朱鳥玄武利陰陽,子孫備具居中央,上有仙人高敖羊,長保二親樂富昌,壽如金石爲侯王。
《兩京》·尚方鏡又八
(23)漢有善銅出丹陽,煉治銀錫清而明,巧工刻之成文章,左龍右虎辟不祥,朱鳥玄武順陰陽,子孫備具居中央,長保二親樂富昌,壽如金石之侯王。
《金索》卷六.漢角王竟一
(24)桼言之紀從鏡始,長保二親利孫子,辟去不祥宜賈市,壽如金石[西]王母,樂乃始。
《浙江》圖11·東漢八乳規矩鏡
(25)尚方作鏡有紀綱,左龍右虎辟非祥,君子買者宜侯王,夫妻相宜子孫滿堂,壽如金石延壽未央,多賀國家人民息,羌胡盡□四夷服,天下大息兮。
《歐米》第一冊77·尚方作變形獸首鏡
(26)□佳作鏡□日□,左龍右虎辟不祥,二親備具子孫昌,壽如金石大樂未央。
《簠齋》卷上頁30B·□佳作鏡
(27)吳□作鏡時日良,左龍右虎辟不祥,二親備具子孫昌,壽如金石樂未央。
《兩京》·吳氏鏡
(28)壽如金石,累世未央。[内]長生宜子。
《小校》卷十六·漢壽如金石鏡一
漢鏡銘中常常借“而”為“如”,[15]所以也可以看到“壽而金石”的說法,例如:
(29)尚方作鏡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壽而(如)金石天之保(寶)兮。
《全集》圖六一·尚方鳥獸紋鏡
(30)尚方作鏡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壽而(如)金石之天保(寶),大□昌宜侯王兮。
《旅順》圖56·尚方四神禽獸鏡
(31)蔡氏作鏡佳且好,明而(如)月世少有,刻治今(禽)守(獸)悉皆在,令人富貴宜孫子,壽而(如)金石不知老兮,樂無極。
《洛陽》圖57·王公王母畫像鏡;《全集》圖八○·蔡氏神人車馬鏡
(32)青勝作鏡大無傷,左龍右虎辟不祥,朱鳥玄武順陰陽,子孫備具居中央,長保二親樂富昌,壽而(如)金石宜侯王□。
《旅順》圖64·青勝龍虎鏡
(33)壽而(如)山石。[内]長宜子孫。
《歷代》61·東漢長宜子孫連弧紋鏡
(34)作佳鏡哉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壽而(如)金石爲國保(寶)。
《小校》卷十五·漢作佳鏡七;《小校》卷十五·漢作佳鏡八
(35)桼言之紀從鏡始,長保二親和孫子,辟去不祥宜賈市,壽而(如)金石西王母,從今以往樂乃始。
《巖窟》第二集卷中·31·來言十二辰四神規矩鏡
偶爾也可以看到“壽汝(如)金石”的例子:
(36)尚方作鏡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壽汝(如)金石國之保(寶),長樂未央兮。
《小校》卷十五·漢尚方作鏡九
有時候還能看到有“壽欲金石”的說法:
(37)此有青銅真獨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啖棗,浮游天下遨四海,壽欲金石爲國保(寶),長生久視家常左。
《文字》圖62·此有青銅鏡之一
此例的“欲”有人也讀爲“如”,似不如讀爲“猶”。[16]
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凡是“壽敝金石……”之類的話,幾乎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壽如金石……”或“壽猶金石……”的說法。這似乎增加了“敝”讀爲“比”的可能性。
但是,從古書中相關的說法以及較早的古注來看,把“壽敝金石”的“敝”讀為“比”是不對的。
上述李新城的博士論文中引用過《韓非子》的“以金石相弊”。此語見於《韩非子·存韓》:
(38)陛下虽以金石相弊,则兼天下之日未也。
陳奇猷《韓非子新校注》彙集了好幾家說法,比較全面,我們把它們引用於下:[17]
舊注:弊,盡也。盡以招士。⊙盧文弨曰:馮云:“言其時之久也。注解謬。石何可以召士?”⊙洪頤煊曰:按漢《尚方鏡銘》:“壽敝金石如侯王。”《史記·龜策列傳》:“壽蔽天地,莫知其極。”金石相弊,謂壽命之延長也。⊙王渭曰:《文選》二十九卷注引此“以”作“與”。[18]以即與也。⊙顧廣圻曰:按《七發》注亦引作“與”。舊注誤。⊙太田方曰:弊,壞也。《史記》魯仲連與燕將書:“名與天壤俱弊。”《孔叢子》:“率由前訓,將與天地相敝。”郭璞《不死樹贊》:“不死之樹,壽蔽天地。”弊、敝、蔽三字音通。《文選·古詩》:“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王先謙曰:與金石相弊,謂與金石齊壽也。雖永壽而無兼天下之日,極言其非計。
由此可見,清人洪頤煊早就把《韓非子》的“與天地相弊”跟漢代鏡銘的“壽敝金石”聯繫起來了。這種聯繫顯然是正確的,“敝”和“弊”雖然寫法不同,但在這兩種說法中是表示同一個詞的。可惜洪氏並沒有具體說明其中的“弊”和“敝”到底是什麼意思。從上引諸說也可以看出,各家對《韓非子》“弊”的看法不盡一致。其中日本學者太田方之說就與“舊注”之說不同,他認為“弊”是“壞”的意思,還把“與天地相敝”、“壽蔽天地”的“敝”、“蔽”也都解釋成了“壞”。
我們抽查了幾本現代人所作的《韓非子》注譯本,發現把“弊”解釋成“壞”似乎成了一種很流行的說法。例如:
王煥鑣選注《韓非子選》說:[19]
以,與;弊,壞。以金石相弊,謂與金石同壞,比喻其壽命很長久。
《韓非子》校注組《韓非子校注》說:[20]
以:與。弊:壞。以金石相弊:指與金石一起毀壞,比喻壽命長久。
張富祥《韓非子解讀》說:[21]
以金石相弊:猶言與金石同壽。以,與。相弊,共衰弊。金石長久不衰弊,故“相弊”猶言不衰。
又如,劉乾先、韓建立、張國昉、劉坤合著的《韓非子譯注》雖然把“陛下雖以金石相弊”翻譯為“陛下的壽命即使與金石一樣長久”,但仍然把“弊”註釋為“壞”。[22]有不少譯注類的書對“陛下雖以金石相弊”一句的翻譯跟此書的翻譯相似,但對“弊”字則不加解釋,不知道是否有意迴避。
其實,把上引古書中的“弊”或“敝”、“蔽”解釋成“壞”是不正確的。古人實際上對這些說法中的“弊”或“敝”、“蔽”有過正確的解釋。上引陳書中收錄的“舊注”把“與天地相弊”的“弊”解釋成“盡”就是正確的說法,但此注接著又說“盡以招士”,則不知所云。盧文弨所引馮氏對此說的批評是正確的,但不能因此否定這裡的“弊”就是“盡”的意思。
“敝”的本義是“擊”,甲骨文中有“敝”字,字形象擊巾之形。因“敝”後來常被借去表示“敗”或“壞”義,後人還為了表示“敝”的本義造過一個分化字,即“撆”字。[23]在古書中,“敝”字有一個常用義,就是“終”、“盡”的意思。“弊”的常用義是“敗”或“惡”,“蔽”的常用義是“掩蓋”或“覆蓋”,但它們也常常用來表示“終”、“盡”義。這三個字用來表示“終”、“盡”義所代表的詞,應當都是假借的用法。
古書中“敝”有明確用來表示“終”、“盡”義的例子。郭店楚簡《六德》第46简有下面一句話:
(39)三者,君子所生與之立,死與之
《抱朴子·內篇·仙藥》
更可注意的是,“壽敝天地”也可以作“壽畢天地”:
(41)泉之不竭九竅遂通,(藏精之泉不竭,故九竅通也。)乃能窮天地被四海。(體固竅通,故能夀畢天地,德被四海。)
《管子·內業》房玄齡注
(42)《神農經》曰:玉桃,服之長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之,臨死日服之,其屍畢天地不朽。
《齊民要術》卷十
(43)縱其不成,亦望長生,壽畢天地耳。
《玄怪錄》卷一
(44)敬伯謂諶曰:“吾所以去國忘家,耳絕絲竹,口厭肥豢,目棄奇色,去華屋而樂茆齋,賤歡娛而貴寂寞者,豈非覬乘云駕鶴,遊戲蓬壺,縱其不成,亦望長生,壽畢天地耳。
《太平廣記》卷一七《裴諶》
(45)子今盡食之矣,壽畢天地,位當為司命上真東嶽卿君,都統吳越之神仙。
《太平御覽》卷六百六十九道部十一服餌上
“壽敝天地”作“壽畢天地”,可以說“敝”、“畢”相通。由於“畢”的常用義是“終、盡”,可以把“畢”看作“凖本字”。[28]“畢天地”的意思就是“與天地相畢”,而“與天地相畢”的說法在古書中是很常見的,例如:
(46)墨子曰:“願得長生,與天地相畢耳。”
《墨子後語下·墨子緒聞第四》
(47)仙經曰,服丹守一,與天相畢,還精胎息,延壽無極。
《抱朴子·內篇·對俗》
(48)抱朴子曰:按黃帝九鼎神丹經曰,黃帝服之,遂以昇仙。又云,雖呼吸道引,及服草木之藥,可得延年,不免於死也;服神丹令人壽無窮已,與天地相畢,乘雲駕龍,上下太清。
《抱朴子·內篇·金丹》
(49)又李公丹法,用真丹及五石之水各一升,和令如泥,釜中火之,三十六日出,和以石硫黃液,服之十年,與天地相畢。
《抱朴子·內篇·金丹》(同篇還有“與天地相畢,日月相望”的話)
(50)凡此草芝,又有百二十種,皆陰乾服之,則令人與天地相畢,或得千歲二千歲。
《抱朴子·內篇·仙藥》
(51)盡三斤,則步行水上,山川百神,皆來侍衛,壽與天地相畢。
《抱朴子·內篇·黃白》
(52)悠哉邈乎!與天地相畢矣。
沈約《善館碑》(《藝文類聚》七十八)
(53)元洲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南岸十萬裏。上有五芝玄澗,澗水如蜜漿,飲之長生,與天地相畢。服此五芝,亦得長生不死。亦多仙家。
《海內十洲三島記》
其他醫書如《普濟方》、《醫方類聚》、《遵生八箋》中言人長壽,常言“與天相畢”、“與天地相畢”,這裡就不一一舉例了。
由於“敝天地”的“敝”是“盡、終”的意思,故古書中也說“終天地”,如:
(54)北邙路非遠,此別終天地。
孟云卿《挽歌》
(55)更就墳前哭一聲,與君此別終天地。
白居易《哭師皋》
(56)故能世其爵祿,代有耿光,終天地而不泯焉。
《明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一百四十三
與此相應,古書中就有“與天地相終”的說法(見《漢書·晁錯列傳》)。類似的說法又如:
(57)敕將大樂飲仙人,壽與天地相終始。
《永樂大典》卷17074《國朝謝肅密庵詩集‧青衣洞歌(為臥雲平章作)》
(58)武王問太公曰:“吾欲以一言與身相終,再言與天地相永,三言變諸侯雄,四言為海內宗,五言傳之天下無窮,可得聞乎?”
《群書治要》三十一之《齊太公·陰謀》
“極”也有“盡”的意思,所以古書中也有“極天地”的說法:
(59)忠之為道也,施之於邇,則可以保家邦,施之於遠,則可以極天地。
《忠經》
《魏書‧逸士列傳》等書還有“窮極天地”的說法。與此相應,古人也常說“与天无極”,鏡銘中就出現過很多次,[29]漢磚、漢瓦當上也很多,不必一一舉例。
知道了“壽敝天地”的說法的真正含義,也就知道了“壽敝金石”應當怎麼理解了。傳世文獻中似乎很少有“壽敝金石”的說法,我們檢索了電子版《四庫全書》,[30]只在《兩宋名賢小集》中看到一例“壽獘金石長不朽”的說法,[31]顯然跟鏡銘“壽獘金石”相當。鏡銘中經常出現“壽敝金石”的說法,很可能跟鏡是用銅作的有關。
在古人心目中,“金石”與“天地”一樣,同樣有“長久”的特點。“天長地久”的說法是人人皆知的,而“金石”具有“堅固不朽”的特點,也能有很長久的壽命。《魏故滄州刺史石使君墓誌銘》有“丘隴易泯,金石難朽”之語。[32]《臨淄北朝崔氏墓》也說“陵谷非恒,金石唯久”。[33]《古詩十九首》就有“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的詩。陸遊《病起書懷》有“人壽定非金石永,可令虛死蜀山中”之句,對於大家應當不陌生。下面兩種說法意思相近,一用“天壤”,一用“金石”:
(60)托身與金石俱固,立名與天壤相弊。
《北史·常爽列傳》
(61)豈不身與山河等安,名與金石相弊?
《南史·虞荔列傳》載虞寄《諫陳寶應書》
古人還說:
(62)尋尺之身,而以天地為心;數紀之壽,常以金石為量。
顏延之《庭誥》,載《宋書·顏延之列傳》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說法:
(63)壽終金石,等算東父。
《三國志·魏書》載曹植《文帝誄》
其義當為“壽終如金石,等算如東父”。我們在前面列舉了大量的銅鏡銘文,說“壽如金石”,在古人後人所寫的詩詞中則常常可以看到“金石壽”或“壽金石”的說法:
(64)不如飲酒,人世豈能金石壽。
沈瀛《減字木蘭花》
(65)得開眉處且開眉,人世可能金石壽。
黃庭堅《木蘭花令》
(66)但願頤齋壽金石,歲歲年年作生日。
《元好問全集》卷五《雜言‧壽張複從道》
“金石壽”表示“如金石之壽”,這比較容易理解。“壽金石”表示“壽如金石”的意思,很可能是“壽如金石”因長期使用而省略形成的。
一般人看到“壽敝金石”,又看到“壽如金石”,就認為兩種表達意思相同,“敝”也就是“如”的意思。其實,嚴格地說,“壽敝金石”是說“壽與金石相終”,而“金石”是不可能“終”的,因此,“壽”也是不會有盡頭的。“壽如金石”則是說“壽像金石那樣長存”。二者表達的整體效果是相同的,但是字詞的具體含義還是有區別的。
檢查古書中跟上面討論的用於“終、盡”義的“敝”、“弊”、“蔽”或“斃”相關的各種說法,我們發現,現代人在解釋其義的時候,固然有一些人遵循了古人正確的註釋,對這些字的意義和用法作了正確的解釋,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囿於這幾個字的常用義,把這些字作了錯誤的解釋,完全誤解了相關說法的真正含義。為了引起大家的重視,下面舉一些例子來說明。
上面講過,解釋《黃帝內經‧素問》的人一般對“壽敝天地”的“敝”作了正確的解釋。不過,錯誤的解釋仍然可以不時看到。清代已經有人對“壽敝天地”的“敝”不甚瞭解。清人張陰庵《黃帝內經素問集注》把“壽敝天地”解釋為“壽過天地”,[34]顯然不太準確。現代人對“敝”的誤解就更多了。任應秋在《校勘〈內經〉諸家》中介紹沈祖緜的《讀素問臆斷》和《讀靈樞臆斷》二書,並說:[35]
沈氏亦非醫人,惟于小學、子學、經學等均修養有素,而於醫學亦特別酷嗜,故於兩個八十一篇,均已校勘了過半數。並亦有精校語。如校《素問·上古天真論》“故能壽敝天地”一語云:“敝字誤,疑敵字也。且與下文‘無有終時’義貫。《陰陽應象大論》:‘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足為旁證。若云敝,費解。或云敝當為適,古敵適多假借,取形似則當為‘敵’也。”
其實,沈氏之說毫無道理,任氏實在是判斷有誤。前面我們說過,有人把鏡銘的“敝”讀為“比”,這在對《素問》“壽敝天地”的解釋中也能看到有人持這種看法。如包順義編著的《素問評譯》就把“壽敝天地”翻譯為“故壽命能與天地相比”。[36]有人則把正確的說法跟錯誤的說法加以並存,認為都有道理。如郭藹春主編的《黃帝內經詞典》“敝”的第二個義項為:[37]
通“匹”:比;匹敵。《素問·上古天真論》:“故能壽~天地。”按:“敵”亦即“匹”義。另王冰注:“敝,盡也。”義亦通。
這種做法大概只能給人們帶來認識上的混亂。
日本學者丹波康賴所編撰的《醫心方》卷第廿六《延年方》第一引《金匱錄》有下面的話:
(67)正月上辰日冶合下篩,令分等,美棗三倍諸草,美桂一分,置韋囊中無令泄,以三指撮,至食後為飲,服之百日,耳目聰明,夜視有光,氣力自倍堅強,常服之,壽獘天地。
丹波康賴在“獘”旁加注說:[38]
蔽:《玉篇》:必袂反,掩也。獘:《玉》:毗祭反,困也、惡也。《說文》曰:頓僕也。俗作弊。
這種解釋對於了解“壽獘天地”沒有什麼幫助。在對《醫心方》作校注的著作中,有的對其中的“獘”作了正確的解釋。[39]但是,錯誤的說法也還是能夠看到。例如沈澍農等校注《醫心方校釋》說:[40]
弊,《素問·上古天真論》:“壽敝天地”作“敝”,王冰注:“敝,盡也。”今考“敝”、“弊”並通“比”,比擬、比同。
這似乎是不同意把“敝”解釋成“盡”,而把它改讀為“比”,其實是不正確的。
前面所引古人註釋中已經提到《史記·龜策列傳》裏的話:
(68)(龜)壽蔽天地,莫知其極。
翻看現代人對這句話裏“蔽”的解釋,也常常可以看到人們用“蔽”的常用義來解釋。例如《全注全譯史記》把“蔽”注釋“遮蓋”,並把全句翻譯為“壽蓋天地,沒有知道它壽命極限的”。[41]吳兆基等譯《文白對照史記》註釋“蔽”為“蓋,遮蓋”。[42]楊燕起注譯《史記全譯》把“蔽”註釋為“遮蓋。此引申為超過”,把“壽蔽天地”翻譯為“壽命超越天地”。[43]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史記全譯》把全句翻譯為“壽蓋天地,沒有人知道它的極限”。[44]可見誤解的看法是很流行的。
跟“壽敝天地”一樣容易被很多人誤解的還有“名蔽天地”或“功名蔽天地”的“蔽”。
《呂氏春秋·當染》說:
(69)此四王者所染當,故王天下,立為天子,功名蔽天地,舉天下之仁義顯人必稱此四王者。
在我們看到的各種註解本中,大多數都把這裡的“蔽”解釋成“遮蔽”、“遮蓋”等義。
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說:[45]
高注:蔽猶極也。奇猷案:蔽猶言遮蔽。“功名蔽天地”,形容其功名之大可以遮蔽天地。高注為極,義亦近。
其實,高誘注本是很正確的。陳書誤解高注的意思,說“極”的意思跟“遮蔽”義近,難免牽強附會。[46]由於產生這種誤會,“功名蔽天地”本指功名長久存在的意思被很多人都誤會成是說功名很大,跟“功蓋天下”相當。[47]像陳書這樣的錯誤解釋在現代各種譯著本中可以說比比皆是。[48]
同樣,大家對《墨子·所染》跟例(69)同樣說法的“蔽”也都作了基本相同的錯誤的解釋。張純一編著《墨子集解》引用兩說而不加裁斷:[49]
孫云:高誘云:
《戰國策·齊策》“燕攻齊取七十餘城”
有人不同意鮑注的解釋。諸祖耿《戰國策集注匯考》引鮑彪語後又引黃式三語:[52]
比,並也。《尸子·勸學》曰:“惟德行與天地相比也”,與此正同。《策》作敝。敝、比聲同。鮑注云:“天壤敝,此名乃敝。”失之。
更多的人則是把這裡的“敝”解釋為“壞”、“敗”。[53]這都是誤解了“敝”的意義。
除了“壽敝天地”、“名敝天地”以外,古書中還有“道蔽天地”:
(71)如此,則上無殷、夏之患,下無比干之禍,君高枕而臣樂業,道蔽天地,德極萬世矣。
《韓非子·用人》
陳奇猷《韓非子新校注》說:[54]
王先慎曰:“‘蔽’,當作‘被’。”奇猷按:謂道之大,遮蔽天地。王說非。
王氏之說固然不對,陳氏之說也是錯誤的,其誤跟他對“功名蔽天地”的解釋一樣。王煥鑣選注《韓非子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6月)第106頁說:“蔽天地,極言道之大。”其誤與陳氏同。《韓非子》校注組《韓非子校注》(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第294頁注4說:“蔽:充實,指普遍實行。”注5說:“這句意思是:這樣,君主就沒有殷、夏亡國的禍患,臣下就沒有比干挖心的災難,君主高枕無憂而臣下樂於盡職,法術普遍地實行于天下,恩德流傳千秋萬代。”此說不惜“添字解經”,顯然是不可信的。其他不少譯著本大多數把“蔽”解釋成“蓋”。[55]其誤與上面所指之誤相同。
現在,由於大家已經習慣了錯誤的說法,有時候,有人作出了正確的解釋,但卻往往得不到大多數人的同意,甚至遭到別人的批評。例如《法言·五百》有這樣的話:
(72)關百聖而不慚,蔽天地而不恥,能言之類,莫能加也。
汪榮寶《法言義疏》對此有很好的解釋:[56]
“關百聖而不慚,蔽天地而不恥”者,“關”讀為“毌”。《說文》:“毌,穿物持之也。”經典通作“貫”,古音關,讀如管。管叔,《墨子·耕柱》及《公孟》並作關叔,故與毌音相近。《禮記·雜記》孔疏云:“關,穿也。”是亦以“關”為“毌”也。《公羊傳·哀公篇·解詁》云:“樂其貫于百王而不滅。”語即本此。司馬云:“蔽當作‘弊’,終也。”按:弊者,“獘”之俗字,此當讀為“敝”。《說文》:“敝,一曰敗衣。”引伸為凡抏敝之稱;又引伸為盡,為極。古書敝、蔽、獘三字每多互通。《呂氏春秋·當染》云:“功名蔽天地。”高注云:“蔽猶極也。”
注中所引司馬光的說法自然是正確的。汪氏從《說文》說“敝”的本義“敗衣”,這大概不一定正確。[57]但“盡、極”義確實有可能從“敗衣”義引申而來,汪氏的看法不無道理。他還同意司馬光的說法,把“敝”解釋成“盡、終”,反映出他對相關說法的理解是很正確的。但是,我們卻很少看到人們相信此說。例如,韓敬《法言注》解釋“蔽”是“遮蔽,充塞”之義,把“蔽天地”翻譯為“充塞整個世界而沒有什麼不夠”,並認為:[58]
這裏“關”是從時間上說,“蔽”是從空間上說。司馬光說:“‘蔽’當作‘弊’,終也。”汪榮寶說:“‘弊’者‘獘’之俗字,此當讀爲‘敝’。《說文》:‘敝,一曰敗衣。’引伸為凡抏敝之稱,又引伸為盡為極。”(《法言義疏》卷十一)兩說都是不對的。因為如果這樣解釋,‘蔽’與‘關’都指時間,不僅重複,而且互不協調。
其實,“貫百聖”、“蔽天地”的說法,跟例(71)“道蔽天地,德极万世”相似,不能說是重複,也沒有什麼不協調的地方。
在我們看到的《法言》註釋本裏,如《中國儒哲十大名著》所收秦豔華譯注《法言》(山東友誼出版社,2001年1月)第125頁注5說:“蔽,遮蔽。”翻譯為“功蓋天地”。《文白對照二十二子》所收蔡光瀾校譯《揚子法言》(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年11月)第804頁翻譯為“放之四海而無愧無疚”。這都是不正確的。唯李守奎、洪玉琴《揚子法言譯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11頁注5說:“蔽:盡;極。”翻譯為“盡極天地”。這才是正確的。
下面再舉一個現代人已作出正確的解釋,但是卻遭到別人批評的例子。。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簡裝本《孙臏兵法》下篇中的《奇正》有這樣的話:
(73)形勝之變,與天地相敝而不窮。
整理者註釋說:[59]
敝,盡。意謂萬事萬物相生相剋的現象和天地共始終而無窮無盡。
這樣的解釋本來是正確的,但是,張震澤《孫臏兵法校理》卻說:
影本注釋:“敝,盡。與天地相敝,意謂與天地並存。《鶡冠子·王鈇》:‘與天地相蔽,至今尚在。’”今按,《鶡冠子》作“蔽”,與“敝”義有別。與天地相蔽謂與天地互相掩覆如一,而敝則訓盡。[60]
其實,這裡所說的“影本註釋”跟前面我們所引的簡裝本註釋都是正確的,說“與天地相敝”跟“與天地相蔽”意義不同,這才是囿於字形而作了錯誤的判斷。
最後,我們再回到本文一開頭所討論的鏡銘。
大概由於“壽敝金石”在古書中比較少見,鏡銘中的“敝”曾被误释为“效”,李新城論文已指出,《寧壽》卷十五·漢尚方鑑一、漢尚方鑑六皆误释“敝”为“效”。[61]李文還指出,《小校》卷十五·漢田氏鏡一误释“敝”为“如”。[62]這幾個例子都是誤釋,從摹本看,其上明明是“敝”字。
另有一例比較特殊,即《宣和》卷二十八·漢尚方鑑二有“壽比金石之國保”的句子。李新城指出此“比”也是“敝”之誤釋。[63]但是,鏡銘所摹確實是“比”字。這大概存在兩種可能,一是原鏡銘確實是“比”字,《宣和》所摹所釋皆無誤。不過“壽比金石”的說法似乎僅此一見。另一種可能就是《宣和》把原為“敝”或“如”的字誤摹為“比”,因而釋文也作“比”。
鏡銘中还有“壽尚”的說法:
(74)作佳鏡哉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醴泉飢食棗,壽尚金石爲國保(寶)。
《小檀》卷二·佳竟鏡三
“壽尚金石”似乎可以讀為“壽當金石”,但此種說法頗為可疑,鏡銘僅此一見。李家浩曾指出,漢印和唐代碑刻、《萬象名義》中“敝”常寫作“敞”。[64]因此,有可能此處本為“敝”或“
《西乙》卷十九·漢仙人不老鑑
古书中確有“壽同金石”的說法,如《曹子建集·飞龙篇》就有“壽同金石,永世难老”的话。但是,“壽同金石”在鏡銘中也只出現了一次,頗值得懷疑。有沒有可能它本來也作“敝”或“
《小校》卷十五·漢湅冶銅華鏡八;《善齋》卷一頁84·漢湅冶銅華得其清鏡
“如日月光”的說法在鏡銘中常見。“與君相保敝”當是“與君相保”和“與君相敝”的意思,“敝”的含義參看下文的討論。
[7]張文載《文物世界》1989年第1期,第24頁;又載張頷《張頷學術文集》,中華書局,1995年3月,第152頁。
[8]林文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三本第二分,1993年5月,第337頁、第340頁。
[9]參看林文第347頁。
[10]林文載《古文字論文集》,(台北)國立編譯館,1999年8月,第306頁注63。
[11]邱龍升《兩漢鏡銘文字研究》,南昌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5月,第59~60頁。該文已收入“中國知網”的“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12]參看邱文第63頁。邱文此說不知所據。李家浩曾指出,在戰國貨幣文字裏,“幣”或借“比”為之。見氏著《戰國貨幣文字中的“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历史网收录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历史故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的大事件、历史朝代顺序表、典故,资料齐全的历史吧,打造历史爱好者的历史之家。|所有文章
Copyright© 2004-2016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58993号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815.html
以上是关于金石-說“壽敝金石”和“壽敝天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金石-說“壽敝金石”和“壽敝天地”;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6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