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国学-《天子建州》“強行”考

  • 国学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28 12:03
  • 小虎历史故事网

国学-《天子建州》“強行”考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国学-《天子建州》“強行”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天子建州》“強行”考


(美和技術學院)
《上博六‧天子建州》甲本簡13文云:“所不教於師者三:
国学-《天子建州》“強行”考
国学-《天子建州》“強行”考
(強)行、忠
国学-《天子建州》“強行”考
国学-《天子建州》“強行”考
(謀)、信言,此所不教於師也。”整理者曹錦炎先生云:
国学-《天子建州》“強行”考
国学-《天子建州》“強行”考
”,即“強”字,江陵天星觀楚簡有鬼名“
国学-《天子建州》“強行”考
国学-《天子建州》“強行”考
死”,雲夢秦簡《日書》作“強死”(參看李家浩《戰國
国学-《天子建州》“強行”考
国学-《天子建州》“強行”考
布考》,《古文字研究》第三輯)。“強”,勉力,《孟子‧滕文公下》:“強而後可。”“行”,實行,《論語‧先進》:“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大戴禮記‧曾子立事篇》:“君子攻其惡,求其過,彊其所不能。”“彊其所不能”,即此“強行”之義。……勉力而行,為人謀而忠誠,言而有信,此三者非老師所教,乃是需要自己去實踐。[1]
劉釗先生不贊同曹先生“勉力而行”的說法,認為“強行”即“剛行”,其云:
將“強行”訓為“勉行”,翻譯成“勉力而行”十分牽強,典籍中似乎也沒有類似的說法。簡文“強行”與所引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故事讲解

典籍“強其所不能”說的也不是一回事,因此上引對“強行”一詞的解釋與翻譯難以取信於人。
我們認為“強行”即“剛行”。戰國文字中“剛”字常常借“強”字為之。《說文》“剛”字古文作“
国学-《天子建州》“強行”考
国学-《天子建州》“強行”考
”,就是借“強”為“剛”。“剛行”也就是“行剛”,指行為果斷剛正。簡文“
国学-《天子建州》“強行”考
国学-《天子建州》“強行”考
(強)行、忠
国学-《天子建州》“強行”考
国学-《天子建州》“強行”考
(謀)、信言”一段話中的三句皆可倒言,“忠謀”是說“謀而忠”,“信言”是說“言而信”,“剛行”則自然就是“行而剛”。……
“行剛”即《逸周書‧諡法解》的“布義行剛曰景”中的“行剛”。宋蘇洵《諡法》謂:“強毅果敢曰剛。”所以“行剛”就是指行為果敢剛正。簡文的“信言”和“剛行”合起來其實就是《論語‧子路》篇所說的“言必信、行必果。”[2]
按:劉釗先生認為“強行”讀作“勉力而行”十分牽強,典籍中似乎沒有類似的說法,故當讀作“剛行”。鄙意以為劉先生之說有待商榷,蓋“強行”亦可通“力行”、“勤行”,皆勉力、努力實行的意思,典籍以及出土文獻有不少類似的說法,如下:
《禮記‧中庸》:“子曰:‘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禮記‧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強學以待問,懷忠信以待舉,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孟子‧滕文公上》:“《詩》云:‘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文王之謂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國。”
《老子‧三十三章》:“強行者有志。”
《老子‧四十一章》:“上士聞道,之。”
《上博二‧從政》:“是故君子強行以待名之至也。”
《大戴禮‧保傅》:“天子無恩於父母……不中於刑獄……不哀於喪……不厚於德,不……凡是之屬太傅之任也。”
《莊子‧大宗師》:“古之真人,……以刑為體,以禮為翼,以知為時,以德為循。以刑為體者,綽乎其殺也;以禮為翼者,所以行於世也;以知為時者,不得已於事也;以德為循者,言其與有足者至於丘也;而人真以為勤行者也。”
陳鼓應先生注釋《老子》之“強行”云:
強行,有勤行的意思。嚴靈峰先生說:“……‘強’,疑有誤。王註云:‘勤而行之,其志必獲。’四十一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王註云:‘有志也。’莊子大宗師篇云:‘而真人以為勤行也。’是當作勤。蓋‘勤’、‘強’音近,並涉上文‘自勝者強’句而誤也。又疑‘強’、‘勤’二字,古相通假。陳景元曰:‘強行者,謂勤而行之也。’”嚴說可供參考。[3]
由上引嚴靈峰先生之言,可知“強”、“勤”二字當相通假,“強行”即“勤行”也。又《上博二‧從政》之“強行”,整理者張光裕先生云:“強行,當指力行。”[4]則“強行”又可通“力行”。此“強行”、“力行”、“勤行”,乃謂勉力實行善道之意,故可作為君子之德行。《禮記‧中庸》云:“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這種“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的精神,就是所謂的“強行”、“力行”,也才能求取善道,故《中庸》又云:“力行近乎仁。”此乃強調力行善道可謂接近仁德也,也符合儒家重道德實踐的主張。
另外,《荀子‧儒效》亦云:“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為聖人。聖人也者,本仁義,當是非,齊言行,不失豪釐,無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雖敦必困。”此同樣強調“力行”的重要,所謂“無他道焉,已乎行之

表示中国历史的成语故事

矣。”可證儒家極為重視“行”的工夫,道德仁義是不能淪為空談的。
又君子若能強行善道,可謂有志矣,故《老子》云:“強行者有志。”《上博六‧慎子曰恭儉》云:“恭儉以立身,堅強以立志。”又云:“不纍(羸)其志,故曰強。”陳劍先生認為簡文“纍”,當讀為“羸”。羸,弱也,正與強相對。[5]因此,“不弱其志,故曰強。”正也說明了“強行”的道理。
又簡文認為“強行”與“忠謀”、“信言”,皆屬於所謂“所不教於師者”。鄙意以為此“所不教於師者”,乃指天性本有,非經外在學習之意也。《郭店‧語叢一》有一段類似的話,其云:“人之道也,或由中出,或由外入。由中出者:仁、忠、信。”劉釗先生解釋云:“仁、忠、信皆為人之內心修養,故列為‘人之道’之由中出者。”[6]因此, 所謂“中”者,即指內心本性。“忠謀”即所謂“忠”,“信言”即所謂“信”,至於“強行”,應即近於所謂“仁”(力行近乎仁)。如此,《天子建州》“所不教於師者三:強行、忠謀、信言”,三者皆出於內在本性,是不須外求的德性。
“仁”(或“強行”)與“忠”、“信”皆為出於本性之德,在典籍及出土文獻中也經常並列,同為君子修身之德性,如《禮記‧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強學以待問,懷忠信以待舉,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郭店‧性自命出》:“,性之方也,性或生之。,信之方也。,情之方也,情出於性。”《郭店‧六德》:“何謂六德?聖智也,義也,忠信也。”又如《大戴禮‧衛將軍文子》:“孔子曰:‘孝,德之始也;弟,徳之序也;,德之厚也;,德之正也。’”王聘珍《解詁》:“《樂記》曰:‘德者,性之端也。’竟其德者,竟其性也。”
因此,簡文“所不教於師者三:強行、忠謀、信言。”所謂“強行”,就是勉力實行善道之意,同於“”力行“、“勤行”,其德近於“仁”也。“強行”與“忠謀”、“信言”三者皆出於內在本性,不待外求,故謂“此所不教於師也。”其文義與《郭店‧語叢一》:“人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带有题目

之道也,或由中出,或由外入。由中出者:仁、忠、信。”這一段話相近,二者可以互相參看印證。
(編者按:[1]參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7月1版),頁332-333。
[2]參見劉釗《讀〈上博六〉詞語劄記三則》,發表於《2007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會議論文(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系,2007年11月10、11日)

讲礼貌的中国历史故事


[3]參見陳鼓應註譯《老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3月修訂13版),頁136-137。
[4]參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1版),頁237。
[5]參見陳劍《讀〈上博(六)〉短札五則》,《簡帛網》2007年7月20日。
[6]參見劉釗《郭店楚簡校釋》(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1版),頁186。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545.html

以上是关于国学-《天子建州》“強行”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国学-《天子建州》“強行”考;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6461.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