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物流形》之“天咸”即“咸池”考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凡物流形》之“天咸”即“咸池”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凡物流形》之“天咸”即“咸池”考
(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班)
上博七的《凡物流形》是一篇內容多樣的韻文,提及自然、宇宙、人鬼等議題,由曹錦炎先生進行了初步的整理,多數皆能通讀。然而對於“天咸”一詞的解讀,似有疑議,茲論述於下。
甲本二十四至二十五簡(乙本十七至十八簡):
是故陳為新,
中国历史廉洁故事选编体会
人死復為人,水復於天咸,百物不死如月。[1]
曹氏認為“天咸,當即‘天一’之異稱,也就是‘太一’”,其證據是郭店簡《太一生水》有云:“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亦即因為《凡物流形》講“水復於天咸”,《太一生水》講“水反輔太一”,因此天咸就是天一(太一)星,亦即北極星。
然而且先不論自古沒有將太一或天一稱為天咸的紀錄,單從文字的形、音、義也都無法將“天咸”與“天一”勾連起來。
《凡物流形》這段文字講的是萬物的“回歸性”,舊的會成新的、人死會再為人、水會回到天咸,並歸結出萬物會像月亮的缺了又圓一般生生不滅。這與《太一生水》的創生觀似乎是不同的,因此將兩者相互比擬有其差異性。
此處“天咸”或許是“咸池”的異名。
《淮南子·天文訓》:又說:“日出于暘谷,浴于咸池。”《九歌·大司命》:“與女沐兮咸池”可見古人曾想像咸池是可以沐浴的水池,因此王逸注〈大司命〉曰:“咸池,星名,蓋天池也。一作咸之池。”另外,《開元占經·咸池星占七十三》:“咸池星曰天五潢,一名天津,一名潢池,一名天井,一名天
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ppt
淵,豐際太陰。”又引郗萌曰:“咸池者,天子名池也。”《天文訓》
中国历史警车故事大全图片
又說:“咸池者,水魚之囿也。”這說明古人想像咸池星猶如是天上的水池(天潢)、天上的渡口(天津)、天上的水井、天上的水潭、天上的魚池……,總之“咸池”與“水”有極密切的關係。
《開元占經·咸池星占七十三》引郗萌曰:“咸池者,五車中星也,非其故國旱。……咸池不足,津河道不通。”是天下之水出自咸池,咸池之水不足將導致旱災。
宋均云:“咸池,取池水灌注生物以為名也。”[2]是則咸池不光是天下之水的來源,還是生命的灌注者,與《凡物流形》旨意中的生生不滅,似有聯繫:由於咸池灌注生命之水,因此生命之水在生物死後也將重新回到咸池。
當然,“咸池”不只有一種意涵,在天象上由於它的排列方式,古人還想像它是“五帝車舍”(《史記·天官書》),但這並不妨礙它同時可以是“天五潢”(《史記·天官書》)。
“咸池”在傳說中又是堯時之樂,只不過至少從《禮記·樂記》開始,就已經不甚明白“咸池”的名義,因此
中国历史故事事件文稿
說:“咸池,備也”鄭玄注:“咸,皆也。池之言施也,言德之無不施也。”但若依照這種說法,顯然與前述占星術中的咸池全然兩事了。
占星術中的“咸池”,其重點在“池”;古樂中的“咸池”,側重點似乎在“咸”,因此《周禮·大司樂》稱之為“大咸”。“大咸”的名義,鄭玄的注與其前注“咸池”大不相同:“大咸,咸池,堯樂也。堯能殫均刑法以儀民。”未知何者近真?又或者皆不得其實?因此對於“咸池”名義的理解,猶待研究。
不過由此可知“咸池”又稱“大咸”,這個“大”雖說是小大之大,亦不排除是種崇敬稱法,如“天邑商”、“大邑商”之屬,也許在先秦還可稱“天咸”也說不定。
雖然目前尚無法真確理解“咸池”的名義,但它在古代天文占星中的作用明顯與“水”發生關聯。加以它的別名又作“大咸”,在字義上與“天咸”也可互通,因此《凡物流形》中的“天咸”無疑就是“咸池”。
(編者按:[1]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初版),頁264-265;281-282。
[2]見《文選·第十一卷·何平叔景福殿賦》六臣注引。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342.html
以上是关于《凡物流形》之“天咸”即“咸池”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凡物流形》之“天咸”即“咸池”考;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6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