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金文-釋賓

  • 金文,甲骨文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28 22:51
  • 小虎历史故事网

金文-釋賓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金文-釋賓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釋賓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08級博士生)
《說文》:“賓,所敬也。從貝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聲。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古文。”甲骨文、金文以及戰國文字中形體均有“賓”字,且多從“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作。如:甲骨文或作“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前7.37.2)、“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佚802),金文或作“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虘鐘)、“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保卣),楚墓竹簡文字或作“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郭店·語叢一)、“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郭店·性自命出)。然而,郭店《老子》甲簡19中有一“賓”字形體作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整理者隸定為“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括注為“賓”。[1]我們推測整理者是根據傳世文獻中“萬物將自賓”的文句對出來的。整理者將此字形分析為:“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從‘貝’從‘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省,‘賓’字異體。”[2]這一特殊的“賓”字形體引起我們的注意。
在甲骨文、金文中還存在著兩個“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和三個從“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的形體。現將其所涉及的辭例列舉如次:
1、□□卜,貞A至于十年…… 粹1279
2、B乍尊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3、癸酉卜,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貞父乙之C自羌甲至于父… 合集0226正
4、以子D巫。 合集5874正
5、唯正月初吉日乙酉,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徐)王季糧之孫宜桐,乍(作)鑄飤盂,以E妹,孫子永壽用之。宜桐盂
形體A作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郭沫若先生認為:“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字從貝在宀下,疑是寶字之省。”[3]《甲骨文字詁林》列為字頭“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下注“寶”;但不確定:“合集35249僅餘殘辭孤字,是否即‘寶’之省,難以確指。”[4]《古文字類編》先列於“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字頭下;[5]《增訂本》改收“寶”字條下。[6]確如《甲骨文字詁林》按語所言,本條辭例殘缺甚為嚴重,因而對“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字的考釋不會有多大的幫助。
形體B作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劉心源認為:“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當實省”。[7]福開森先生認為此器名為“寶彝”,無疑是釋“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為“寶”。[8]《古文字類編》亦將其列於“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字頭下;[9]後又改收“寶”字條下。[10]由於此器僅三字,且“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為作器者之名,對於“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的考釋也沒有什麼啟示。
考慮到A和B兩個形體所在的辭例不能為其考釋提供強有力的證據,因此,我們暫時將它們釋為“賓”。
形體C作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形體D作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甲骨文編》將這兩個形體隸定為“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分析為從“宀”從“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說文所無”,並認為“子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是人名。[11]《甲骨文字詁林》從“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之隸,並認為:“合集226正辭云:‘癸酉卜,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貞,父乙之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自羌甲至于父…’辭例完整,‘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為動詞,疑為祭名,可能為‘賓’字之異體。”[12]我們認為C、D兩個形體似可分析從“女”、“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聲,二者的區別僅在於“女”、“貝”二旁所處的位置相反,《甲骨文編》對其的隸定不誤。這種情況在古文字中十分常見,茲不贅述。只是,我們更傾向於將這兩個字改隸作“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
對於形體C的考釋,我們贊同《甲骨文字詁林》按語中的懷疑。但是,我們在具體考釋環節上與之有所不同。我們認為形體C當隸為“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釋為“嬪”,讀為“賓”,祭名。“嬪”從“賓”得聲,故可通假。“賓”作祭名在甲骨卜辭中亦屬常見。《甲骨文字詁林》按語引《合集》1402正卜辭:“貞,太甲不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于帝;貞,下乙不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于帝;貞,咸不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于帝;貞,太甲不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于咸;貞,咸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于帝;貞,太甲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于咸;貞,下乙不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于咸;貞,太…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于帝。”並認為:“其意為‘儐’,謂配享。”[13]
“子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甲骨文編》認為是人名[14]。可以信從。甲骨文中,以“子某”為名者多見,如:“貞子媚娩”(《合集》14035)、“貞子商妾娩”(《合集》14036)。[15]“以子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巫”的具體含義待考。我們推測《甲骨文編》應該是把“巫”字作為動詞。由於形體D是人名,無法斷言,暫釋為“嬪”。
形體E作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郭沫若先生隸定為“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並認為:“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字不識,‘疑是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字之異,此乃媵妹之器。’”[16]馬承源先生隸定為“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中間一字不可釋,一雲‘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之異體。”[17]張亞初先生亦隸為“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18]何琳儀師則認為此字當分為兩個字,上部為“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下部可隸定為“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並認為“‘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為動詞,不識;‘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可讀為‘厥’,物主代詞。”[19]《殷周金文集成》先釋為“媵”;[20]後又改隸為“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21]孫偉龍先生碩士論文隸定為“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似從“頁”。[22]
根據形體E在銘文中所占的空間以及形體E下方並無合文符號來看,我們認為形體E為合文的可能性不大。我們贊同形體E為一個字的看法。且“貝”旁金文習見,現擇取兩個形體列舉如次:
“賓”: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王鼎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嘉賓鐘
對比可得,形體E上部從“貝”可以信從。尤其是《嘉賓鐘》“賓”字形體下部所從的“貝”旁,兩橫省作一橫,與形體E上部所從十分吻合。因此,我們贊同郭說將形體E隸為“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並懷疑是“賓”字的異體。頗疑訓為“饗贈”,如:《國語·楚語下》“公貨足以賓獻。”韋昭注“賓,饗贈也。”[23]“賓”字在金文中亦有訓“贈送”之義者。郭沫若先生曾認為:“……賓有贈意,瞏卣‘王薑命作冊瞏安夷伯,夷伯賓瞏布貝。’是也……”[24]
綜上所述,我們根據郭店《老子》甲簡19“賓”字作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為《甲骨文字詁林》將形體C釋為“賓”提供一條有力旁證;為形體A、B、D、E的考釋提出一種新的意見。總之,在A、B、C、D、E五個形體中,A與B均可隸定為“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形體A由於辭例殘缺,暫釋為“賓”,其義待考;B為作器者之名,該器或可命名為“賓簋”或“賓彝”;C與D均可隸定為“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形體C疑釋為“嬪”,讀為“儐”,訓為“配享”;形體D為人名;E之形體最為複雜,疑隸為“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讀為“賓”,訓為“贈送”。
古文字中,“賓”字的絕大部分形體都從“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作。然而,本文所列舉的A、B、C、D、E五個形體以及郭店《老子》甲簡19中出現的“賓”字形體均從“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省“丐”。我們懷疑“賓”字甲骨文形體本有兩種,即“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和“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甲骨文中從“止”作“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者似可視為“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之繁構)。在金文中,不僅保留“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和“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的形體,並將“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和“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兩種形體組合在一起形成“賓”的形體。形體“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疑本於形體“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楚墓竹簡文字中,“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和“賓”三個形體均被保留下來。最後“賓

讲中国历史故事的节目

”字形體為《說文》小篆形體所本;形體“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雖不多見,仍為後世字書收錄;而形體“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則為後世所淘汰。“賓”字形體是否真如我們所推測的這樣,有待更多的出土材料加以證明。
現將“賓”字形體的演變軌跡排列如下:
金文-釋賓
金文-釋賓

附記:小文草成後蒙陳偉師、程燕師姐審閱、修改,謹致謝忱!
(編者按:[1]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112頁,文物出版社,1998年。
[2]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

中国历史故事上的皇帝

簡》115頁,文物出版社,1998年。
[3]郭沫若:《殷契粹編

中国历史人物的动画故事

》274、676頁,《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三卷)》,科學出版社,1965年。
[4]于省吾、姚孝遂:《甲骨文字詁林》1887頁,中華書局,1999年。
[5]高 明:《古文字類編》395頁,中華書局,1982年。
[6]高明、涂白奎:《古文字類編(增訂本)》308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按:此書分為“合35249”和“粹1279”兩次著錄,其實是同一片甲骨。
[7][清]劉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卷十七,9頁,《金文文獻集成》第十三冊,428頁,線裝書局,2005年。
[8]福開森:《歷代著錄吉金目(上)》,639頁,江

中国历史故事项庄起舞

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
[9]高 明:《古文字類編》395頁,中華書局,1982年。
[10]高明、涂白奎:《古文字類編(增訂本)》308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甲骨文編》326頁,中華書局,2005年。
[12]于省吾、姚孝遂:《甲骨文字詁林》1888頁,中華書局,1999年。
[13]于省吾、姚孝遂:《甲骨文字詁林》2023頁,中華書局,1999年。
[14]徐中舒:《甲骨文字典》816頁,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年。
[15]胡厚宣、郭沫若等編:《甲骨文合集》1995頁,中華書局,2001年。
[16]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159頁,科學出版社,1957年。
[17]馬承源:《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四)》382頁,文物出版社,1990年。
[18]張亞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158頁,中華書局,2001年7月。
[19]何琳儀:《仰天湖竹簡選釋》,《簡帛研究(第三輯)》110頁,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20]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六卷)》186頁,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1年。
[2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七卷)》5562頁,中華書局,2007年。
[22]孫偉龍:《徐國銅器銘文研究》7頁,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23]徐元誥:《國語集解(修訂本)》521頁,中華書局,2006年。
[24]郭沫若:《保卣銘釋文》,《考古學報》1958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329.html

以上是关于金文-釋賓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金文-釋賓;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6677.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