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

  • 文化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28 23:03
  • 小虎历史故事网

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


(臺灣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
上博七《武王踐祚》簡3存一疑“柩”字異構,其形作:
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
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

其辭則云“武王西面而行,柩折而南,東面而立”,殆言王因先王之書不北面之事。(上博七《武王踐祚》簡3)
原釋文陳佩芬釋為“从木、曲聲”,並讀為“曲”,以示“彎曲迴轉”之意。[1]而學者對此字之隸釋,或猶存訟議,大抵而言,殆有四說:
一、從原釋文亦釋為“从木、曲聲”之相關形義者:復旦讀書會與蘇建洲先生皆主此說,而蘇建洲並將簡文讀為“矩折”。[2]
二、釋為“磬”字,並將簡文讀為“磬折”者:劉雲先生主此說。[3]
三、釋為从巨者:張崇禮先生、劉洪濤先生等皆主此說, 張崇禮先生並將簡文讀為文獻所見“矩折”。[4]
四、釋為从頤初文者:侯乃峰先生主此說。[5]
綜上所述諸說,知簡文此例之釋讀,猶可從幾項疑義試釋之:
一、戰國“曲”

中国历史故事简单20字

、“磬”、“巨”、“頤”等相關形構皆與簡文此例右旁不類,分用甚明,故簡文此例右之所从或可作另解。茲列舉戰國此等字例之相關形構:
(一)戰國“曲”字承甲金文之形,並為《說文》“曲”字古文字形之所本,其形或作:
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
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
(包山簡簡260)
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
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
(郭店《六德》簡43)
皆與上博簡此形不類。
(二)戰國“巨”字雖已近《說文》篆古之形,惟其矩形之上下二橫筆皆未見相連者,亦與上博簡此例之右旁不類。
(三)“頤”字初文乃象女子所用梳比之形,至戰國以下始繁緟女旁或頁旁以孳生分化,而戰國“頤”字初文或作:
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
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
(包山簡簡176)
此皆亦與上博簡此形不類。
(四)“磬”字本象樂器之形,其上所从懸鈕未可省去,其形則與簡文此例亦頗有差距。
二、今復考《爾雅》與《詩經》所謂“下句”與“下曲”二詞,應是“句曲”義類相近之詁訓,而與聲韻無關,況“巨”“曲”二聲系猶闕相通之文獻證據、魚屋二部主要元音猶有差距。
三、文獻所見“折還中矩”或“矩折”,實又另見“折矩”之錯辭,然而,《說文》段注引《周髀筭經》所載“折矩”,則屬為句之道,即與簡文所謂王行無涉,且王尊其位,更毋需曲行。
據上所列舉各項疑義,知上博簡此例之釋讀又存復議者。今復考其相關資料,頗疑簡文此例即“柩”字異構,而於簡文當讀為“久”,以示為時稍久之意。其理為:

学英语讲中国历史故事ppt

一、《說文》“匛”字即“柩”字初文,

中国历史典故成语故事大全

此段玉裁已作相關論證,知“柩”字乃“匛”之緟形後起字。今復考古文字“匛”字之相類構形,頗疑其本形乃从匚从人之異文會意,並與甲文所報乙、報丙或報丁等形相類,例如:
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
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
(《合集》35449)
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
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
(《合集》27042)
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
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
(《合集》25298)
此皆屬从神示匚祊之形構。[6]而從上博簡此例而言,疑“匛”之本形疑為从匚人,會受主匰中示人之意,屬異文會意例。
二、“久”“氒”古文字字形相類,而甲文“久”字又幾與“人”字同形,《說文》甚至釋其與“人脛”之形有所相關,例如:
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
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
(《合集》19946)
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
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
(美爵)
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
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
(邾公牼鐘)
因此,上博簡此“柩”字所从匚人,其人形當即後起聲化从久聲者之所本,亦即久人之形近聲化,此類聲化趨勢戰國文字習見,例如:“成”所从丁(城)之聲化軌跡。
三、以簡文內容而言,簡文此例當逕讀為“久”,以示為時稍久之意。而簡文其辭曰“武王西面而行,久折而南,東面而立”(上博《武王踐阼》簡3),以示其對先王之書不北面之回應,而“久折而南”之句式與文意,適正為王之“行而立”作了動作上之轉折註腳。
故上博簡此例疑可隸定作“柩”,讀為“久”,以示為時稍久之意。

2009年3月22日
(編者按:[1]詳見馬承源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海世紀出版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2008年12月第一版,17頁、153頁-154頁。
[2]詳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76),2008年12月30日;蘇建洲先生著《說〈武王踐阼〉簡3“曲(从木)”字》,武漢大學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01),2009年3月11日。
[3]詳見劉雲先生著《說上博簡中的從“屯”之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中国历史朝代讲解故事儿童

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18 ),2009年1月5日。
[4]詳見張崇禮先生著《釋〈武王踐阼〉的“矩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20),2009年1月5日;劉洪濤先生著《用簡本校讀傳本〈武王踐阼〉》,武漢大學簡帛網,2009年3月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97)
[5]詳見侯乃峰先生著《上博(七)字詞雜記六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65),2009年1月16日。
[6]李孝定釋甲文此類字所从匚,殆指受主匰之用。詳見李孝定編述《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1991年3月景印五版,3819頁-3827頁。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324.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6681.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