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易经-釋“叚(假)”

  • 易经,金文,国学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29 14:00
  • 小虎历史故事网

易经-釋“叚(假)”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易经-釋“叚(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釋“叚(假)”


(煙臺大學中國學術研究所)
清華簡《保訓》第8號簡云:“昔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微)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中于河。”《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保訓〉釋文》隸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作“叚”,即“假”[1]。視其字形,從石從刂(楚簡“石”作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刀”作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當隸作“矵”。該字為“砌”的俗字,但此處不當讀作“砌”。對該字的釋讀,歧見迭出,眾說紛紜,是《保訓》的一個爭論焦點。以下試臚列諸說:
(1)讀作“叚(假)”。從《釋文》之說。李均明先生謂此字當由從“石”、從“刀”、從“又”的“叚”字簡化而成,金文所見此字之“爪”形已演變為“刀”形,而“石”旁已省下面之“口”形,簡文當釋“叚”[2]。李零先生指出“叚”,古文字的寫法是從石從刀,或加又於刀下,象持刀磨於礪石;《說文解字·石部》有“碬”字,訓為“厲(礪)石”,這個字就是“碬”的本字[3]。徐伯鴻先生亦認為該字系“碬”[4]。徐在國先生引何琳儀先生對“叚”的闡釋,指出上博三《周易》簡54“王叚於廟”之“叚”字作“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可證何先生說之確。簡文“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即“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之省形,釋為“叚”,讀為“假”,訓借[5]。
(2)讀作“刏”。陳偉先生認為該字似當釋為“刏”,在《保訓》此處應可讀為“乞”,“乞”有求請之義,與“假(借)”義近[6]。林志鵬先生從之,認為惟可如字讀(與“祈”通),訓為殺牲釁鼓之儀式;簡文“中”則指軍旅所用建鼓,“祈中于河”即在“河”釁鼓誓師,後“微無害(害訓為患),歸中于河”,則為戰勝後至河的報祭(釁鼓而藏之)[7]。
(3)讀作“切”。姜廣輝先生謂該字讀為“切”,古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語,切磋琢磨是古代玉石加工的方法,引申而為反覆討論問題,“昔微矵中于河”,意思是上甲微曾向河伯討教,並同他反覆商討最佳的復仇方案[8]。
(4)讀作“格”。李銳先生指出這裏上甲微的“假中于河”,很可能當讀為“格中于河”,“假”與“格”相通,格之義為度量、推究,也就是說上甲微由河(或在河附近地區)體會到了“中”的道理[9]。
(5)讀作“加”。廖名春先生以為“假”當讀為“加”。《論語·述而》:“加我數年。”《史記·孔子世家》“加”作“假”。《左傳·桓公元年經》:“鄭伯以璧假許田。”《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假”作“加”。簡文“加”訓為施[10]。
(6)讀作“砌”。武家璧先生謂“矵”見《龍龕手鑒》、《四聲篇海》、《正字通》等,謂“砌”之俗字。《說文》“砌,階甃也。”“砌中”即以甃石壘砌成臺階狀的“中”壇。壇中央可能立有定方向用的表杆,是謂“立中”或者“立極”。上甲微“砌中于河”就是在河濱或河伯之地堆石壘砌了一座“中”壇。“砌”有堆聚之義,故“砌中”亦可解釋為築壇聚眾[11]。喜貞先生謂“矵”即“砌”,從“七”的聲,“七”“利”“戾”質部,轉韻通“立”。“矵中”即“立中”,在此有“號召”、“遊說”之意[12]。
(7)讀作“托”。趙平安先生謂“矵”在郭店簡《語叢四》和上博簡《容成氏》中作偏旁使用,從石聲,可讀為托,寄放之意[13]。
(8)讀作“咢”。楊坤先生謂竹書“矵”字,當由各、咢聲求之;簡文“矵”當讀為嘩訟之“咢”,其字或作“諤”,故訓多釋為“直言”[14]。
(9)讀作“質”。孟蓬生先生認為“假”字可能可以讀為“質”,訓為“抵押”[15]。范常喜先生從之,並作了詳實的論述[16]。
以上諸說精義紛披,為問題的解決提供了許多思路。筆者竊以為對該字的釋讀當從古文字的譜系角度出發,查其演變規律,定其前世今生。筆者認為,該字隸作“矵”,讀作“叚(假)”。“叚(假)”字,在此前刊布的上博簡《周易》第54號簡中已見,簡文云:“王叚於廟。”“叚”作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17]。何琳儀先生在《戰國古文字典》中亦涉及“叚”字,何先生謂金文所見“叚”字從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石聲,“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為兩手相付之意,春秋金文所從的“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往往訛作“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形[18]。甚是。試看幾例金文[19]: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曾伯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簠)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曾伯陭壺)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克鐘)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禹鼎)
金文的“叚”字,象兩手持石相付之形,皆用作假借之意[20]。誠如何先生所說,從石字從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曾伯陭壺、禹鼎等器銘文之“叚”,所從尚是“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克鐘該部分已訛作“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此正是戰國竹書“叚”字從石從刀的來曆,“刀”乃“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之訛。《說文》所引“叚”字古文作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並引譚長說作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尚可見右側作“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之形,實與金文一脈相承。而周王叚戈作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古璽作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云夢龍崗秦簡“假”字作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云夢睡虎地秦簡“叚”字作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小篆作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皆已承續“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之訛,然從又(《說文》即歸“叚”於“又”)之形尚賡續金文,清華簡《保訓》及上博簡《吳命》所見該字不從又,而上博簡《周易》則從又,清華簡《保訓》及上博簡《吳命》所見字形實際上正是上博簡《周易》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之省形。“以下試就“叚(假)”字的字形演變作簡單的歸納: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曾伯陭壺)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說文》所引譚長說)→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曾伯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簠)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上博簡《周易》)→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清華簡《保訓》)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上博簡《吳命》)
由上所示,叚(假)”字的演變規律甚明,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乃“叚(假)”字之省形,自可成立。我們回過頭看徐在國先生的觀點,無疑是成立的。李學勤先生於《清華簡〈保訓〉釋讀補正》一文言“叚”字由於在其他清華簡中找到“假路”於某地的文句而得證實[21],更給該字的釋讀增添了一顆砝碼。《說文》云:

中国历史之商朝故事

“叚,借也。”此言上甲微向“河”借“中”,“中”之初義為旗幟,代指軍隊,可與古本《竹書紀年》上甲微向河伯“假師”對讀,容另文詳述。從字形的演變以及文意的疏通上看,該字讀作“叚(假)”殆無疑義。雖則該字所從“刀”系訛誤,然仍當隸作“矵”。相對而言,其他說法多未從字形演變的角度出發,而多追求通假,未免失之迂曲。戰國古文字的通假現象雖然習見,但仍應當基於對字形的理解以及文字演變的宏觀角度。
既然可以確認該字為“叚(假)”,我們再來看上博簡《吳命》的該字。《吳命》第7簡云:
古(故)甬(用)吏(使)丌(其)三臣,毋敢又(有)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避)速之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旗),敢告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日。[22]
整理者曹錦炎先生將該字隸作“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認為從刀,司聲,當讀為“視”;“司”、“視”古音相近,可以通假;“視日”見於包山楚簡、《史記·陳涉世家》,《史記》中“視日”指“日者”之官,主占侯時日,以卜凶吉;而從《吳命》與包山楚簡看,“視日”乃是對主事者的一種尊稱。[23]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對釋文重新作了校讀,認為曹錦炎先生釋作“避”的字當隸定爲“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今作“遲”,“遲速”文獻屢見;而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字當隸定爲“斫”,疑“斫”是個從“斤”得聲的字,此處可能讀爲“視”,“視日”古書屢見,又見於上博四《柬大王泊旱》,然“視”與“斫”聲母有一定距離,是否真如此讀,不能肯定;另“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字,讀作“期”。[24]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思路,“遲速之期”的解釋優於原釋文,可參見《左傳》昭公十三年云:“既聞命矣,敬共以往,遲速唯君。”“遲”字見於此前的楚簡,無疑義。而隸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作“斫”,仍有未安。此外,何有祖先生認同讀作“視”[25];張崇禮先生讀作“度”,認為“度日”猶言預定日期[26],後張先生對自己的觀點有所修正,認為所釋“度”字無誤,或可讀為“當日”,即“值日”,與“視日”義近[27]。
論者對《吳命》該字的理解同樣分歧較大,其中讀作“視”者為多。楚簡(包括包山簡)的“視”多作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尤其是作“視日”的時候,用法較為固定。而從“視日”的涵義看,竊以為此處讀作“視”未諦。李零先生指出:“楚簡中的‘視日’是負責有關事務的當職官員,有點像齊國銅器和陶器上的‘某某立事歲’,是稱某官蒞政為‘立(蒞)事’。”[28]而《史記》中“視日”指“日者”之官,暫且不管楚簡的“視日”官職是大是小,總之是指人。季旭升先生指出,從“告”字的常見用法來看,“告”當動詞用,其後有受詞或補語時,其類型有三:
甲、告(於)人:如《左傳》哀公十六年:“使下臣肸敢告執事。”《儀禮·士昏禮》:“某氏來婦敢告於皇姑某氏。”
乙、告事:如《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紇不佞,失守宗祧,敢告不吊。”
丙、告於地:《左傳》僖公十六年:“王以戎難告於齊。”[29]
在《吳命》此處,丙類基本可以排除,我們固然也可以將“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日”理解作甲類的人,可以聯系到《左傳》的“敢告執事”。當然,要解決問題,不但要使釋字圓滿,還要使文意妥當。上文業已通過對《保訓》該字的分析指出該字為“叚(假)”,我們不妨以“假日”的角度理解文意[30]。先秦文獻中的“假”字,除了作“借”義外,還可讀作“瑕”(過也),或作為語詞。[31]金文多見“不叚”、“無叚”等語,皆讀作“瑕”。《詩經·豳風·狼跋》云:“德音不瑕。”《詩經·大雅·思齊》云:“烈假不瑕。”或作語詞。金文又見“弗叚”,傳世文獻作“不遐”。《詩經·大雅·抑》云:“不遐有愆。”即“不有愆”。此外,“叚(假)”尚可讀作“嘉”、“嘏”、“遐”、“格”、“加”、“駕”、“瘕”、“賀”、“何”、“殷”等[32]。此處《吳命》的“假日”仍當理解作“借”。《離騷》云:“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樂。”顏師古《匡謬正俗》云:“此言遭遇幽厄,中心愁悶,假延日月,苟為娛樂耳。今俗猶言借日度時。”是為《離騷》之“假日”。我們再回到《吳命》。季旭升先生指出三使者說“毋敢有遲速之期”,語帶威脅,所謂“遲速”,其實是偏義複詞,意在“速”,其意思是肯定的,而不是等待對方的答覆[33]。這裏語氣不容商量,“毋敢有遲速之期”,請立即開戰。《吳命》下文第9簡云:“自曙日以往必五六日,皆敝邑之期也。”是為對方的回應,語氣亦頗堅定。二者皆圍繞時間而言,而“毋敢有遲速之期”後接“敢告假日”,正是強調刻不容緩,能夠很好地銜接文意,是可以驗證上文將該字釋作“叚(假)”的說法。我們再不妨引證與《保訓》體裁相類的《逸周書》。《逸周書·文酌解》云:“三尼:一除戎咎醜,二申親考疏,三假時權要。”黃懷信先生謂“假時權要”句意未明,“假”疑當作“遐”,遠也,“時”,疑當作“勢”,權勢,二字並以音誤[34]。潘振云:“假,因也。時,謂登庸之時。”丁宗洛云:“假是權要,似是因時制宜意。”[35]這裏的“假時”或可與《吳命》之“假日”合觀。筆者認為,《吳命》的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與清華簡《保訓》的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一樣,都釋作“叚(假)”。

此外,在此前的楚簡中亦出現與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相關的字,從貝。臚列如次:
包山楚簡158:畢得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為右吏,於莫囂之軍,死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當。[36]
按:整理者釋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作“廁”。
包山楚簡161: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仿司馬婁臣。[37]
按:整理者釋該字作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郭店簡《語叢四》25—27:一家事乃有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三雄一雌,三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一王母保三殹兒。[38]
按:裘錫圭先生釋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疑讀作“祏”,引《說文》:“宗廟主也”[39];李零先生讀為“則”,指折算的辦法[40];林素清先生讀作石[41];張崇禮先生贊同裘錫圭先生後來的看法,讀作“度”[42]。可謂歧義紛呈。
上博簡《容成氏》39:湯聞之,於是乎慎戒登賢,德惠而不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三十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而能之。[43]
按:整理者釋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待考。
上博簡《孔子見季桓子》14:好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美以為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44]
按:陳劍先生直接隸作“矵”[45],准此,則視其同於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字。
《楚系簡帛文字編》將包山簡的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上博簡《容成氏》的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隸作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將郭店簡《語叢四》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隸作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又將包

董宇辉推荐的中国历史故事

山簡的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隸作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並不統一[46]。筆者竊以為以上諸字當看作一字,至少是相近的字,皆從石、從刀,從貝。其中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字上部多了一橫,實際上,在金文的“叚”字中亦常多出一橫,如曾伯陭壺所見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並不妨礙對字形的理解。徐在國先生認為均應隸定為“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為從貝,叚聲,懷疑是“賈”字異體。上古音“賈”、“叚”均為見紐魚部,《說文》:“椵,讀若賈。”亦可為證。上博簡《容成氏》“德惠而不賈”,謂德澤恩惠而不售。郭店簡《語叢四》“一家事乃有賈”,“賈”疑讀為“故”。包山楚簡158的“賈”為人名。包山楚簡161的“賈仿”似為地名或機構名。[47]“賈”、“叚”音近,徐在國先生的看法是值得重視的,然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該字從貝從叚,通作何字,需要做到協調以上辭例。然論者對上述辭例的理解亦是多歧,齟齬難通。上博簡《周易》第42號簡云:“王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假)於廟。”“
易经-釋“叚(假)”
易经-釋“叚(假)”
”通作“假”。[48]“假”亦與“恪”相通。此外,“假”與“賀”、“嘉”通,“賀”、“嘉”亦相通[49],筆者竊以為這個從貝從叚的字可讀作“賀”或“嘉”。然否,尚待進一步的驗證。
附記:在2010年10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18次國際學術研討會上,顧史考先生提交了《“矵”字讀法試解》一文,筆者此前一時無法知見。撰就以上內容之後,筆者購到《古文字研究》第28輯,得睹該文。顧史考先生指出,平心而論,將釋作“叚”之省寫較為有理,認同徐在國先生的看法。繼而《語叢四》所見字或可視為“賀”字之異構;《容成氏》所見字亦當為“賀”,讀如“貨”;《孔子見季桓子》所見字當讀為“加”,用作“加美”;《吳命》所見字或讀為“暇”,用作“暇日”(見顧史考:《“矵”字讀法試解》,《古文字研究》第28輯,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496—503頁。)可謂與筆者上述暗合,爰補一筆。
(編者按:[1]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保訓〉釋文》,《文物》2009年第6期。
[2]李均明:《說清華簡“假中于河”》,《中國文物報》2009年7月17日。
[3]李零:《讀清華簡〈保訓〉釋文》,《中國文物報》2009年8月21日。
[4]徐伯鴻:《說“微矵中于河”句中的“矵”字》,xbh1947@126的博客,http://blog.163.com/xbh1947@126/blog/static/73027094200992662748734/,2009年7月6日。
[5]徐在國:《說楚簡“叚”兼及相關字》,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13,2009年7月15日。
[6]陳偉:《“刏”字試說》,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26,2009年4月15日。
[7]林志鵬:《清華大學所藏楚竹書〈保訓〉管窺——兼論儒家“中”之內涵》,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34,2009年4月21日。
[8]姜廣輝:《〈保訓〉十疑》,《光明日報》2009年5月4日。
[9]李銳:《上甲微之“中”再論》,孔子2000網“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045,2009年6月24日。
[10]廖名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保訓釋文〉初讀再續》,孔子2000網“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031,2009年6月21日。
[11]武家璧:《上甲微的“砌中”與“歸中”——讀清華簡〈寶訓〉(之二)》,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47,2009年5月7日。
[12]喜貞:《楚簡釋讀練習——〈保訓〉》,簡帛研究網,http://www.bamboosilk.org/admin3/2009/xizhen002.htm,2009年6月28日。
[13]趙平安《〈保訓〉的性質和結構》,《光明日報》2009年4月13日;趙平安:《關於〈保訓〉“中”的幾點意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829,2009年6月25日。
[14]楊坤:《〈保訓〉上甲微“矵中于河”平議》,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14,2009年7月15日。
[15]參見劉國忠、陳穎飛:《清華簡〈保訓〉座談會紀要》,《光明日報》2009年6月29日。
[16]范常喜:《戰國楚簡“矵”字述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1298,2010年11月2日。
[17]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09頁。
[18]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上冊),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547頁。
[19]參見戴家祥主編:《金文大字典》,學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315頁;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金文編》,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92頁。
[20]戴家祥主編:《金文大字典》,學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316頁。
[21]李學勤:《清華簡〈保訓〉釋讀補正》,《中國史研究》2009年第3期。
[22]曹錦炎先生釋文,參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19頁。
[23]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20頁。
[24]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上博七·吳命〉校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577,2008年12月30日。
[25]何有祖:《〈吳命〉小劄》,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31,2009年1月2日。
[26]張崇禮《釋〈吳命〉的“度日”》,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654,2009年1月14日。
[27]參見《釋〈吳命〉的“度日”》的跟帖。
[28]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版,第286頁。
[29]參見季旭升:《也談〈容成氏〉簡39的“德惠而不失”》,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681,2009年1月26日。
[30]徐在國先生此前業已指出,與筆者觀點相合,參見徐在國:《說楚簡“叚”兼及相關字》,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13,2009年7月15日。
[31]鐘旭元、許偉建編著:《上古漢語詞典》,海天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頁。
[32]參見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1989年版;白於藍編著:《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許偉建:《上古漢語通假字字典》,海天出版社1989年版。
[33]季旭升:《也

中国历史故事二百字读后感

談〈容成氏〉簡39的“德惠而不失”》,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uwenzi.c

中国历史故事儿童mp3 百度云

om/SrcShow.asp?Src_ID=681,2009年1月26日。
[34]黃懷信撰著:《逸周書校補注譯》,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31頁。
[35]皆參見黃懷信、張懋镕、田旭東撰,李學勤審定:《逸周書匯校集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頁。
[36]參見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29頁。
[37]參見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29頁。
[38]參見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218頁。
[39]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219頁。
[40]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60頁。
[41]林素清:《郭店竹簡〈語叢四〉箋釋》,《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94頁。
[42]張崇禮:《郭店楚簡〈語叢四〉解詁一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44,2007年4月7日。
[43]參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80頁。
[44]參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45]陳劍:《〈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重編新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383,2008年3月22日。
[46]參見滕壬生編:《楚系簡帛文字編》(增訂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47]徐在國:《說楚簡“叚”兼及相關字》,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13,2009年7月15日。
[48]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93頁。
[49]參見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1989年版,第669頁。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027.html

以上是关于易经-釋“叚(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易经-釋“叚(假)”;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6979.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