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南寧沛鴻民族中學)
漢簡所見郡國縣邑鄉里資料,可補正史之闕略。對此,前輩學者已多有研究[1]。肩水金關漢簡中此類資料也頗為豐富。現將《肩水金關漢簡(壹)》[2]所見郡國縣邑鄉里整理如表,並由此討論郡國縣邑地名寫法、統屬關係與漢簡年代等相關問題,續貂前輩。
一、郡國縣邑鄉里表
凡例:1、簡文有郡國、縣邑即錄,已與里同見則不另錄
2、僅見郡國及鄉里,其鄉里附於每一郡國末尾
3、僅見縣邑及鄉里,依《漢書·地理志》歸入相應郡國
4、僅見里則不錄
郡、國
縣、邑
鄉、里
簡號
備註
京兆尹
長安
定陵里
T9:24
簡號前四位相同,皆為:73EJ。
北陽曲里
T9:92A
大原里
T9:94A
新里
T9:98
長樂里
T9:188
長彥里
T9:258
青柳里
T10:152
成樂里
T10:289
奉明
樂陵里
T3:52
杜陵
豐滿里
T9:128
富成里
T6:94
左馮翊
池陽
利上里
T9:339
右扶風
虢
臨曲里
T5:66
平陵
令舜里
T2:11
歸□里
T6:40
茂陵
道德里
T8:4
脩穫里
T8:84
始樂里
T9:150
郿
T9:156
弘農郡
弘農
望利里
T10:305
陝縣
倉□里
T1:54
楊舒里
T2:35
久長里
T9:67
河東郡
汾陰
承反里
T3:50
皮氏
陽里
T3:69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里
T3:88
還利里
T7:2
安邑
下葉里
T7:3
賈里
T7:33
長脩
宜壽里
T8:24
狐讘
山里
T9:27
解
監里
T7:41
臨里
T10:112
大元郡
中都縣
陰角里
T5:61
即太原郡
上黨郡
泫氏
T4:20
邨留即屯留異寫
銅鞮
T4:26
邨留
T4:24
屯留
案里
T4:71
河內郡
溫
東郭里
T1:155
倚林里
T4:19
孝里
T9:64
北□里
T9:74
董里
T9:82
貞陽里
T9:93
市昌里
T9:363
蕩邑
陽里
T3:83
蕩陰邑之漏書
野王
敬老里
T4:8
西平里
T1:114
河南郡
雒陽
宜茂里
T1:6
宜歲里
T1:80A
大里
T1:131
都督里
T2:42
廣都里
T2:64
□西里
T4:38
歸德里
T10:129
南胡里
T10:182
圉里
T10:290
洛
東史里
T1:115
雒
南樂里
T1:128
疑為雒陽漏書
雒陽緱氏
東宛里
T9:40
緱氏縣
T8:25
鍭氏
武平里
T4:52
偃師
T3:8
平陰
市陰里
T8:32
原武
饒安里
T8:89A
南長里
T9:241
滎陽
宜秋里
T9:244
穀京里
T10:148
槐里
T10:176
成陰里
T10:427
平縣
河上里
T10:104
安樂里
T9:137
宜成里
T10:157
東郡
東阿
增野里
T5:19
當夏里
T9:90
博平
都鄉左麥里
T6:28
西邑
利里
T9:116
疑為臨邑誤釋
清
高明里
T10:128
東武陽
陽城里
T10:302
陳留郡
甯陵
虞里
T10:402
穎川郡
新汲
德里
T1:7
郟邑
T1:84、T10:196
T1:84誤釋為 陝
傿陵邑
東中里
T2:61
步里
T3:95
長杜邑
穎里
T3:97
長社之訛誤
長社邑
重里
T6:48
定陵
遮里
T6:93
池里
陽里
T9:117
穎陰邑
真定里
T8:7,T8:73
西時里
T8:33
周子南國
西便里
T8:40
翟邑
陽郵里
T9:81
疑陽翟邑之漏書
陽翟邑
汲陽里
T9:206
汝南郡
召陵
倉里
T1:8
南陽郡
博望邑
徐孤里
T2:4
博亡
度里
T10:103
即博望
杜衍
利陽里
T3:49
山都
習里
T3:51
魯陽
鄧里
T4:40
舞陰
辜里
T8:41
新野
稷里
T6:49
武當
樂安里
T10:183
宛縣
柏楊里
T10:267A
當利里
T10:121A
冠軍邑
長里
T10:298
穰邑
臨渴里
T6:96
西鄂
臨利里
10:120A
濟陰郡
葭密
上明里
T6:138
魏郡
梁期
來趙里
T1:157
武安
宜里
T1:311
犁陽
南利里
T2:3
即黎陽
內黃
光都里
T2:45
中□里
T6:100
平恩侯國
平曲里
T2:77
原城
陽宜里
T3:55
即元城
鄴
呂廣里
T5:18
遇里
T5:54
繁陽
靈里
T6:150
武始
廚人里
T7:9
金年里
T8:81
館陶
深上里
T9:69
鄃
文里
T9:235
厝
平陽里
T10:108
廩丘
曲里
T10:122
北里
T9:88
钜鹿郡
南䜌
元里
T1:28
延年里
T1:154
朝歌里
T5:11
右陽里
T5:15
杏里
T5:34
菆里
T5:51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里
T5:53
曲周
T1:130
T2:87
曲
迎利里
T1:167
疑為曲周漏書
齊郡
臨菑
吉辛里
T9:3
滿羊里
T9:20
西通里
T9:28
钜定
壯里
T9:126
會稽郡
鄞
許商里
T10:299
高成里
T10:300
陳里
T10:301
楗為郡
T9:237
即犍為郡
隴西郡
襄武
承反里
T9:114
天水郡
望垣
萬年里
T1:37
武威郡
姑臧
休神里
T2:10A
張掖郡
觻得
萬年里
T1:10、T1:177
富里
T1:20、T10:156
道德里
T1:33
安定里
T1:44
市陽里
T1:62、T9:362、T10:189B
安國里
T3:17
安漢里
T3:53
博厚里
T3:59
當富里
T3:89
千秋里
T4:45
利成里
T4:76、T7:51
西鄉成漢里
T4:183、T6:39A T8:95、T9:243
好仁里
T5:55A、T9:121
壽貴里
T4:64、T6:83A
宜春里
T6:136
壽光里
T7:5
安邑里
T7:37
承明里
T7:39、T7:40
富安里
T8:3
益昌里
T8:54
安定里
T9:42
定國里
T9:87、T10:288
安樂里
T9:123
孔嘉里
T9:143
長秋里
T9:229
久長里
T9:238
敬老里
T10:63、T10:124A
萬歲里
T10:102
富昌里
T10:162
宜禾里
T10:242
敬兄里
T10:326
始樂里
T10:352
昭武
千秋里
T4:146
安漢里
T5:78
強里
T6:54
平都里
T6:141
宜眾里
T7:151
安定里
T9:86
宜勝里
T9:182
樂歲里
T10:164
直廷里
T10:189B
氐池
安樂里
T6:146
富昌里
T6:167
□定里
T6:170
承明里
T7:39
大昌里
T8:78
安漢里
T9:41
廣漢里
T10:401
屋蘭
滅胡里
T4:9
宜眾里
T6:42
莫當里
T7:4
安處里
T10:292
日勒
延壽里
T1:78
□昌里
T1:240
便護里
T1:301
富昌里
T2:13、T10:184
千秋里
T9:16
驪靬
當利里
T9:127
居延
關都里
T3:39
始至里
T3:102、T9:125
孤山里
T4:57
鉼庭里
T4:89
市陽里
T5:23A
安樂里
T5:27、T10:153
T10:340
廣地里
T6:41A、T10:263
龍起里
卅井里
T6:130、T10:238
中宿里
T7:8、T7:53
西鄉富里
T7:97、T7:103 T10:287、T10:313A
昌里
T8:5
平里
T8:39、T10:201
千秋里
T8:62
安故里
T9:1
廣都里
T9:18
陽里
T9:50、T9:104、T10:30
雜里
T9:73、T10:159
鳴沙里
T9:119
肩水里
T9:228
T10:130
收降里
T9:246
金成里
T9:281
遮虜里
T9:332
利上里
T10:264
酒泉郡
表是
脩義里
T9:120
祿福
始昌里
T3:75
□王里
T6:137
王章里
T8:61
廣漢里
T9:149
樂涫
文里
T6:50
濼涫
虎里
T7:104
會水
未央里
T8:16
敦煌郡
敦煌
常安里
T6:124
安定郡
鶉陰
大富里
T8:35
淮陽郡
城父邑
楊里
T1:31
道成里
T9:113
陽夏
高里
T1:100
新郪
多積里
T2:2A
安里
T2:71
陰里
T2:72
親里
T2:73
當市里
T2:74
譙
西成里
T4:15
胡里
T5:36
童光里
傿
北張里
T7:7
長平
夕陽里
T9:6
固始
步昌里
T9:83
古始
大安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里)
T9:253
固始之訛誤
國始
昭陽里
T10:41
固始之訛誤
西華
南川里
T10:294
西釜田里
T9:45
西猛里
T10:190
大常郡
陽陵
T1:120
即太常郡
長陵
西仁里
T9:204
宜成里
T10:181
大河郡
東平陸
倉東里
T2:100
趙國
襄國
長宿里
T1:13
下廣里
T1:118
泛里
T1:165
陳西里
T2:86
曲里
T10:132
邯鄲
上里
T1:19
侍里
T4:59
臺郵里
T7:38
東趙里
T7:42
臨川里
困里
T8:10
廣陽里
T9:196
柏人
T1:136
尉文
翟里
T1:32
平干國
張
榆里
T1:5
廣平
澤里
T1:73
南和
□里
T2:14
淮陽國
圉
□□里
T4:109
朝陽里
陽夏
北陽里
T10:118A
梁國
己氏
泗亭里
T1:9
官里
T1:75
陽垣里
T7:6
睢陽
秩里
T1:81
駝詔里
平居里
T1:134
丞筐里
T1:135
中丘里
T1:165
曲陽里
T2:43
同廷里
T3:104
華里
T5:14
蒙
宜成里
T4:4
載
□秋里
T4:153
即甾
杼秋
東平里
T5:39
敬上里
東平國
樊
南平里
T5:69
知力里
陌里
二、地名寫法
1、大元郡、大常郡
大元郡,即《漢書·地理志》(以下簡稱《地理志》)《後漢書·郡國志》(以下簡稱《郡國志》)太原郡,中都縣前漢後漢皆為其屬縣;正與簡文相符。而漢簡“太”一律寫作“大”,學者亦已有論述。[3]元與原,音同相通,後文另述。
明乎此,則知大常郡即為太常郡。太常郡,不見於《地理志》,然而數見於《漢書》及漢簡。亦已有學者考述其建置、罷廢過程。[4]
2、邨留與屯留
邨留即屯留。《說文解字》:邨,地名,從邑,屯聲。徐鉉注曰:“今俗作村,非是。”[5] 段玉裁注曰:“按本音豚。屯聚之意也。俗讀此尊切。又變字爲村。”[6]可見,“邨”在漢代與“屯”讀音相同,而“邨”作為“村”之異體當在漢代以後。
屯留,秦、兩漢皆屬上黨郡。[7] 王先謙《漢書補注》:“春秋晉邑,作純留,見《左襄傳》。”惠棟亦曰:“《春秋傳》襄十八年,晉人執孫蒯於純留,純音屯,徒溫反。”[8]陸以湉《冷廬雜識》曰:“純留古作‘純’,今之屯留縣作‘屯’”。[9]如此,則屯留亦可作純留。
檢秦漢時期封泥、印璽、碑刻、簡牘等文字資料,均未見屯留有異寫,今羅列檢索所及如下:
《秦封泥集》屯留 [10]
《漢印文字征‧第一卷》屯留丞印 屯留 [11]
《汉碑集释·乙瑛碑》 令鲍叠,字文公,上党屯留人 [12]
《疏勒河流域出土漢簡》546. 戍卒上党郡屯留畼石里公乘赵柱年廿四属同县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里公乘路通年卅三 有□ [13]
《敦煌漢簡釋文》TH.2077 戍卒上党郡屯留畼石里公乘赵柱年廿四庸同县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里公乘路通年卅三 有劾 [14]
關於屯留地名由來,有學者認為:“可能是晉人因其所佔領之地為旁邑,故派人‘屯駐’在‘留吁國’之地,故曰‘屯留’,稱‘純留’乃一音之轉耳。”[15]蓋屯留,至漢代作為地名已久,故漢簡書寫時偶或將“屯駐”之“屯”解為地名之“邨”而誤作邨留。屯留,古時亦作純留,而寫作邨留則十分罕見。
3、河內郡蕩邑
《地理志》《郡國志》河內郡下皆有縣邑“蕩陰”,而無“蕩邑”。《居延新簡》有“河內蕩陰”“蕩陰邑”:
E.P.T57:106 河内荡阴轩里侯得 (竹简)
E.P.T58:46 □内郡荡阴邑焦里田亥告曰所与同郡县□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16]
另外,《張家山漢墓竹簡·秩律》已見“蕩陰” [17],可知漢初即有蕩陰邑。由此可推斷,肩水金關漢簡所見“河內郡蕩邑”為漏書所致。
4、雒陽、雒、洛
陳直《漢書新證》曰:“在西漢時期,洛陽即作雒陽,從封泥、漢印、及漢書所存古字中,皆可以得到證明,傳說光武時始改洛為雒非也。”[18]至今所見漢代簡帛亦皆寫作“雒陽”,無有“洛陽”者。現不避其煩,羅列如下:
《張家山漢墓竹簡·奏讞書》:信有侯子居雒陽楊里,故右庶長,以堅守熒陽,賜爵為廣武君,秩六百石。[19]
《居延新简》E.P.T56:11 从雒阳樊有●肥川●苏福●温廉□分尚贺与
●凡四人
《居延新简》 E.P.T56:64 雒阳
□乡 [20]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157.24A 正月癸酉河南都尉忠丞下郡大守诸侯相承书从事下当用者实字子功年五十六大状黑色长须建昭二年八月庚辰亡过客居长安当利里者雒阳上商里范义壬午实买所乘车马更乘骍牡马白蜀车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布倂涂载布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245.20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以雒阳左尉□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334.20A 甘露四年六月丁丑朔甲辰西乡有秩□□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王武案毋官征事当为传致□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
□□□六月雒阳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 334.20B 印曰雒阳丞印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 334.45 河南郡雒阳北乡北昌里公乘□忠年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 340.7 雒阳公乘李充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 340.46A 章曰雒阳丞印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 511.38 河南郡雒阳缑氏西槐里李实 [21]
《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17 戍卒河南郡雒陽□□□□□□ [22]
《敦煌汉简释文》1555 戍卒河南郡雒陽
安里公士郭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23]
其中《奏讞書》所見為漢高祖六年資料[24];而《居延漢簡釋文合校》有“甘露四年”明確紀年,皆可證陳直先生之說。
雒,《地理志》有廣漢郡雒縣。簡文:“河南郡雒南樂里新世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已明言屬河南郡,且廣漢河南遠隔,絕無先後統屬之理。又,今陝西有洛南縣。據《隋書·地理志》:“洛南,舊曰拒陽,置拒陽郡。開皇初郡廢,縣改名焉。”[25]則洛南之為縣,當遲至隋開皇年間,與漢簡無涉。由此可推斷簡文漏書“陽”字。
洛與雒之別,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已言之甚詳[26]。譚其驤先生亦曰:“漢以前河南的洛水作‘雒’,陝西的洛水作‘洛’,二字不相混;自曹魏以後,始改‘雒’亦作‘洛’。”[27]陝西洛水今名北洛河,發源於陝西定邊,至大荔縣東南匯入渭河左岸。雖河口幾經改道,然大體位置仍在大荔一帶。而大荔一帶,西漢時屬左馮翊,斷無屬河南郡之理。另,《地理志》上郡有洛都,然上郡與河南遠隔,亦無上郡洛都曾屬河南郡之可能。因此,簡文:“河南郡洛東史里龐偶”,殊不可解。
5、雒陽緱氏、緱氏、鍭氏
《肩水金關簡(壹)》中有一簡言“雒陽緱氏”:
河南郡雒陽緱氏東宛里公乘趙強年廿五 弓一矢五十枚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9:40
雒陽緱氏,已刊布漢簡中尚有一簡:
《居延漢簡釋文合校》511.38 河南郡雒陽緱氏西槐里李實 [28]
對於上簡,周振鶴先生曾有疑問:“雒陽緱氏並是兩縣,不知此簡為何這般記載?緱氏與雒陽關係比較特殊,北魏併入洛陽,東魏復置,但縣治仍在洛陽城中,後來又曾幾度置廢,然與洛陽都脫不了干係,此簡是否表明漢時緱氏與雒陽已有特殊關係?”[29]
緱氏,秦代便已置縣,秦封泥即有“緱氏丞印”[30];亦可見於《張家山漢墓竹簡·秩律》[31],則漢初緱氏仍為縣。《史記》《漢書》皆載卜式為緱氏令一事[32],亦可確定武帝元狩、元鼎年间為獨立縣邑。《肩水金關漢簡(壹)》亦見緱氏縣: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緱氏縣□□里□□□卅二黑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8:25
鍭氏,考諸漢代金石刻辭、簡牘帛書,僅見於此,疑為緱氏之誤書或誤釋。
綜上,由出土資料及史籍記載,可以確定緱氏在秦代到武帝元狩、元鼎年間為縣;而漢簡言“雒陽緱氏”,難知其意;鍭氏或為緱氏之誤書或誤釋。
6、滎陽
《地理志》河南郡下即作“滎陽”,後世學者頗多疑議,以為當作熒陽,而疑《漢書》傳寫訛誤。[33]試證之于出土簡帛及漢印文字。
寫作滎陽者有:
滎陽□樂李□年卌八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3:37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郡滎陽宜秋里公乘 73EJT9:244
河南郡滎陽穀京里公乘董置年卅長七尺二寸黑色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10:148
河南郡滎陽槐里公乘虞千秋年卌八長七尺三寸黑色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10:176
六月乙未滎陽丞崇移過所如律令□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10:213A
章曰滎陽丞印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10:213B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河南滎陽成陰里公乘孫德年卅三 馬一匹車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10:427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131. 18 荥阳平安里公乘孟 [34]
寫作熒陽者有:
《漢印文字征補遺‧第十卷》 熒陽丞印 [35]
《临淄新出汉封泥集》熒陽丞印 [36]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 择(释)齐兵于荧阳、成皋[37]
《張家山漢墓竹簡·奏讞書》:信有侯子居雒陽楊里,故右庶長,以堅守荧陽,賜爵為廣武君,秩六百石。[38]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43. 16,43. 18 河南郡荧阳桃邮里公乘庄盱年廿八长七尺二寸黑色 四月癸卯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 62.4 荧阳春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 62.24 荧阳宜秋里杜宣年廿八 字中叔□十二月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 171.5 荧阳西乡春成里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 171.16 河南郡荧阳万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 243.24 □□金城武威张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九月辛巳荧阳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 346.39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将车河南郡荧阳 [39]
由以上數條可見,漢印及簡帛多寫作熒陽;然亦有寫作滎陽者;由此,《地理志》寫作滎陽,殆有其所本,而非傳寫訛誤。
7、東郡西邑
東郡,《地理志》《郡國志》皆無西邑,然皆有臨邑,且東郡縣邑以邑命名者,唯有臨邑。查《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 “臨”有如此字形: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西”有此字形: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皆見於《居延漢簡甲編》。[40] “西”與“臨”之“臣”旁,字形頗為相似,因此西邑或為臨邑之誤釋。傳世文獻中,亦不乏“西”與“臨”傳寫訛誤之例。《漢書·王子侯表》便將皋琅(狼)侯遷封國所屬西河郡誤注為臨淮郡。[41]
由此,東郡西邑實為東郡臨邑。
8、長杜邑、長社邑
《〈肩水金關漢簡(壹)〉釋文》(以下簡稱《釋文》)[42]穎川郡下有一長杜邑,一長社邑:
田卒穎川郡長杜邑穎里韓充年廿四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竹簡) 73EJT3:97
戍卒穎川郡長社邑重里公乘成朔年廿八(竹簡) 73EJT6:48
《地理志》《郡國志》穎川郡下皆有“長社”。由此,可推斷長杜邑當為長社邑,杜與社形近而訛。
9、颖川郡翟邑
《釋文》所見有穎川郡翟邑:
戍卒穎川郡翟邑陽郵里公乘司馬乙年卌四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9:81
《地理志》《郡國志》穎川郡下均無翟邑,僅有陽翟邑。由此推知,翟邑乃陽翟邑之漏書。
10、南陽郡博亡
所見簡文為:
戍卒南陽郡博亡士度里公乘張舜年卌 長七尺二寸 73EJT10:103
亡為紅色字體,士為綠色字體;即整理者先釋為亡,後改釋為士。《釋文》所見尚有“南陽郡博望邑”,《地理志》南陽郡下有博望侯國。望,從亡得聲;音近可通。博亡即博望。若釋為士,南陽無地名曰博或博士,簡文難通。
11、魏郡犁陽
魏郡犁陽,《地理志》《郡國志》均作黎陽。漢簡中也有作黎陽者: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36.17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魏郡黎阳广大里赵穰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113.1 田卒魏郡黎阳朝阳里冯广 [43]
然而,非唯《釋文》寫作犁陽,漢代碑刻中亦有魏郡犁陽。《魯峻碑》有句“門生魏郡犁陽壬□少□二百”[44]。蓋二字音同,為假借字。
12、魏郡原城
《地理志》《郡國志》皆作元城,《肩水金關漢簡(壹)》作原城,且簡中有“河平四年”明確紀年。然而此前漢簡所見皆作元城。此前刊布漢簡中“元城簡”如下:
《居延新简》E.P.T51:470 移魏郡元城沓书曰命髡钳笞二百
《居延新简》E.P.T51:533 ?郡富平候元城邑安昌里王青
《居延新简》E.P.T53:4 戍卒魏郡元城宜马里大夫王延寿年廿五
《居延新简》E.P.T53:5 戍卒魏郡元城正阳里大夫张安世年廿四
《居延新简》E.P.T53:6 戍卒魏郡元城屚里大夫杨得年□
《居延新简》E.P.T53:171 第卅一燧卒元城彊里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居延新简》E.P.T53:220 魏郡元城宜马里李□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居延新简》E.P.T59:48 戍卒魏郡元城临河里郝更生 [45]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82.10 戍卒魏郡元城和里吕根 四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
□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208.2 元城邑〔多□□大夫大□□□□□〕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311.30 元城第八车卜广 □□出 [46]
另外,《孔宙碑》亦寫作“元城”,有句:“三載考績,遷元城令”。[47]元與原,讀音相同,古時常用通假[48];由上述可見,元城亦可寫作原城,而且元城為邑。
13、楗為郡
楗為郡即《地理志》犍為郡。陳直先生《漢書新證》曰:“漢代金石刻辭,犍為皆作楗為,從木不從牛,蓋假借字。自隋仁壽四年犍為權始寫作犍為,與文獻相同。”[49]漢代犍為皆作楗為,證之漢簡亦是如此。除《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之外,尚有如下漢簡皆寫作楗為:
《散見簡牘合輯》40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有□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诏书宗室属尽当复谳廷□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录部从事史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勋传所□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侯大守访楗为大守宣各书乙酉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宗室与审诸侯□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居国界有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有州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50]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 275.5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 始元二年九月己亥朔以食楗为前部士二人尽丁卯廿九日积五十八人人□□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557.2 出穈大石三石六斗 始元二年八月己巳朔以食楗为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51]
14、樂涫與濼涫
《地理志》酒泉郡下有樂涫。簡T6:150,《釋文》曰:“樂官(左有三點水)”,則應寫為樂涫,與《地理志》同。然而,濼涫,於漢簡中更為常見:
《居延新简》E.P.T53:186 甘露三年十一月辛巳朔己酉临木候长福敢言之谨移戍卒吕异众等行道贳卖衣财物直钱如牒唯官移书令觻得泺涫收责敢言之 [52]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340.40 泺涫□里大夫王连年廿五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53]
《敦煌懸泉漢簡釋粹》 永始二年三月丙戌朔庚寅,濼涫長崇、守丞延,移過所,遣□佐王武逐殺人賊朱順敦煌郡中,當舍傳舍,從者如律令。(I 0110①:5) [54]
此外,尚有一種寫法,寫作樂官。
《居延新简》E.P.T51:197 十二月丁丑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
北书一封章破乐官丞□虏封 诣居延 二分当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
三时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55]?
《敦煌懸泉漢簡釋粹》 甘露二年四月庚申朔丁丑,樂官(涫)令充敢言之:詔書以騎馬助傳馬,送破羌將軍、穿渠校尉、使者馮夫人。軍吏遠者至敦煌郡,軍吏晨夜行,吏御逐馬前後不相及,馬罷亟,或道棄,逐索未得,謹遣騎士張世等以物色逐各如牒,唯府告部、縣、官、旁郡,有得此馬者以與世等。敢言之。(V 1311④:82)[56]
綜上所見,樂涫、濼涫、樂官,實為一地;而當時之人多寫作濼涫。
15、淮陽郡固始、古始、國始
固始,可見於《地理志》,屬淮陽國。簡中所見固始,前冠淮陽郡,淮陽郡國相襲,由此可推知,漢簡中之淮陽郡固始即《地理志》之淮陽國固始。
《釋文》所見淮陽郡古始,即為固始。古與固,音
用漫画表达中国历史故事
近可通假。今本《老子》第三十六章“必固張之”“必固強之”“必固興之”“必固與之”,《馬王堆漢墓帛書(一)》所見《道德經》甲、乙本固皆寫作古。[57]
國始,簡中僅言“淮陽國始昭陽裏”,未言郡,然而淮陽國未有地名曰始或始昭。且國與固,字形相近,極易書寫訛誤,因而簡文“淮陽國始”應為“淮陽固始”之誤書或誤釋。
由此,固始、古始、國始實為一地,即史籍所見之固始。
16、梁國己氏
《地理志》作已氏;《釋文》作己氏,有五簡:
戍卒梁國己氏泗亭里□當時年□三 (竹簡) 73EJT1:9
戍卒梁國己氏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竹簡) 73EJT1:74
戍卒梁國己氏官里陳可置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竹簡) 73EJT1:75
戍卒梁國己氏□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1:309
廣利隧戍卒梁國己氏陽垣里公乘閻誼年卅三 省府九月乙丑出 73EJT7:6
考諸已刊布漢簡,尚可見以下兩簡: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50. 16 戍卒梁国己氏显阳里公乘卫路人年卅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50. 29 戍卒梁国己氏高里公乘周市年卅 [58]
以上兩簡及《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五簡,諸家釋文皆作己氏,則已氏實為己氏明矣。《地理志》寫作已氏,蓋“已”與“己”形近而傳寫訛誤。
17、梁國載
載,即《地理志》甾。王先謙《漢書補注》:“《說文》作𨚵,《公羊傳》作載,隋置載州。徐松云,《左傳正義》,古者甾載聲相近,故鄭玄《詩箋》讀椒戴為熾載,是其音大同,故漢立戴國於甾縣。”[59]此簡可證其說。 另,《古封泥集成》兩見“載丞之印”。 [60]
三、郡國縣邑統屬與漢簡年代
漢代郡國疆域變動不居,郡國縣邑統屬關係亦隨時而變。漢簡所見,常與《地理志》有異。《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亦是如此。因郡國縣邑統屬與時代關係密切,以此為線索,又可探索漢簡所屬年代。以下試就《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數簡進行簡單考察。
1、穎川郡周子南國
穎川郡周子南國不見於《地理志》,然據《漢書·外戚恩澤侯表》推測,當為《地理志》穎川郡周承休侯國。其沿革可見于《漢書·外戚恩澤侯表》:元鼎四年十一月丁卯,姬嘉以周後封周子南君,三千戶,地在長社。地節三年其孫姬當因指使家奴殺家丞,棄市,國除。元康元年三月丙戌,姬當弟姬延年紹封周子南君;初元五年正月癸巳,更封為周承休侯,位在諸侯王之下。此後,直至元始四年改封鄭公等等。[61]
由此,此簡曰穎川郡周子南國,其年代當在元鼎四年十一月與初元五年正月之間,且不可能在地節三年與元康元年三月之間。
2、南陽郡博望邑
博望,可見於《地理志》,為侯國;亦可見于《郡國志》,為縣。據《漢書·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漢書·外戚恩澤侯表》,博望曾兩度為侯國。一在武帝時期,元朔六年封張騫為博望侯;元狩二年失侯。[62]一在宣帝時期,元康三年三月封許舜為博望頃侯,直至新莽時期。[63]
此簡言博望邑,而非博望國或博望縣,可推知為西漢簡,其時代當在元狩二年與元康三年三月之間。
3、魏郡平恩侯國
《地理志》有魏郡平恩侯國。檢《漢書·外戚恩澤侯表》,第一代平恩侯為平恩戴侯許廣漢,地節三年四月戊申封,七年薨,無後。初元元年許廣漢弟子許嘉紹封平恩侯,直至王莽敗絕。[64]
則此簡年代當在地節三年四月之後,且絕非神爵元年至初元元年間之物。
4、鄃、厝、廩丘統屬問題
鄃,《肩水金關漢簡(壹)》兩見:
乞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戍魏郡鄃文里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9:235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魏郡葉國鄃園 有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9:262
鄃,《地理志》《郡國志》皆屬河清郡(國)。然而,其歸屬情況卻頗為複雜。據《史記·河渠書》鄃為武安侯田蚡食邑[65]。又,據《史記·惠景間侯者年表》田蚡之子田梧(按:《漢書》作恬)繼其封,至元朔三年免。另,欒布曾封鄃侯,其子繼封,至元狩六年免。[66]東漢建武十三年馬武亦得封鄃侯,可見於《後漢書·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注曰:“縣名,屬平原郡,故城在今德州平原縣西南。俞音鄃。”[67]則鄃亦曾屬平原郡。
由簡文可知鄃屬魏郡。《地理志》武安屬魏郡。鄃縣為武安侯食邑,鄃縣或因此而歸屬魏郡。然其年代仍不得而知。
葉國不見於《地理志》。然檢《史記·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有武帝元朔四年三月乙丑封長沙定王子嘉為葉康侯,元鼎五年坐酎金失侯,國除。索引:葉音攝,縣名,屬南陽。[68]《漢書·王子侯表》則作:葉平侯喜[69],其餘始封月日、失侯之年、失侯原因相同,唯不言國除。而嘉與喜字形相近,二書所言應為同一人。此後西漢再無人封於葉。葉國亦不見於《郡國志》。然《後漢書·鄧寇列傳》有:永初元年封鄧禹之孫鄧悝為葉侯,元初五年封鄧悝子廣宗為葉侯,建光元年廢葉侯廣宗為庶人。[70]葉國为侯国,則“鄃”難以確定縣邑名。然而卻可由葉國推測此簡年代。
與上引兩簡同一探方所出有明確紀年者,最早有武帝太始二年,最晚至成帝河平四年。而所見曆譜簡則晚至居攝元年[71],然而尚在西漢範圍內,皆為西漢簡。由此推斷,此簡也應為西漢簡。此簡得言“葉國”,則其年代在元朔四年至元鼎五年之間。肩水金關漢簡所見紀年最早者為武帝太初五年,最晚者為光武建武四年。[72]若上述不誤,此簡可延長其上限。
厝,
国漫讲述中国历史故事
《地理志》屬河清郡,《郡國志》屬河清國,漢安帝時改稱甘陵,而清河郡一度稱甘陵郡。《肩水金關漢簡(壹)》僅一見,屬魏郡。《居延新簡》亦一見:
《居延新簡》E.P.T51:700 惊虏隧卒魏郡厝苏成里□□ [73]
《居延新簡》所見厝縣簡亦屬魏郡。然亦無紀年可征。鄃、厝《地理志》皆屬清河郡。此外《居延新簡》尚可見不少魏郡貝丘簡,而《地理志》貝丘亦屬清河郡。清河,西漢時亦幾經郡國更替:高帝九年析巨鹿郡置清河郡,景帝中三年置清河國,武帝建元五年國除為郡,元鼎四年復置清河國,宣帝地節四年國除為郡,元帝初元二年復置清河國,永光元年國除為郡。[74]而厝、貝丘皆在清河郡與魏郡交界地帶,信鄉亦在此地區[75],信鄉便在本始四年為侯國時劃歸他郡[76]。殆清河置為國時,削其屬縣入魏郡,置為郡後又歸屬。而信鄉所歸之郡應為魏郡。
廩丘,《地理志》屬東郡。漢簡中尚有濟陰郡廩丘簡: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517.15 田卒济阴廪丘东 [77]
對於《居延漢簡》所見廩丘屬濟陰郡,何雙全先生認為“武帝天漢四年更山陽為昌邑國,此時將廩丘劃歸濟陰郡。宣帝時改濟陰為定陶,此時又將廩丘劃歸東郡。故簡文可能是宣帝未改動行政建置之前的行政區劃,當屬濟陰郡所轄。”[78]然檢《郡國志》,廩丘即屬濟陰郡,且有自注曰“故屬東郡。”[79]周振鶴先生《新舊漢簡所見縣名和里名》一文亦將廩丘歸入濟陰郡。[80]由此可推,《居延漢簡》所見濟陰郡廩丘簡應為東漢簡。
然而,由《中國歷史地圖集》看來,廩丘與魏郡遠隔,若廩丘屬魏郡,則幾將東郡截為兩段。[81]因而,頗疑《釋文》有誤,或誤東為魏,或誤頓丘為廩丘,否則簡文不可解。
5、钜鹿郡曲周
钜鹿郡曲周,《肩水金關漢簡(壹)》兩見,另有一簡曰:“戍卒钜鹿曲迎利里□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檢《地理志》《郡國志》,巨鹿郡無有曲縣,故疑為曲周之漏書。
《地理志》曲周屬廣平國,且自注曰“武帝建元四年置”。[82]廣平國沿革如下:武帝元朔元狩年間,分巨鹿郡置廣平郡;征和二年,以廣平郡置平干國;五鳳二年,平干國除為廣平郡;成帝元延末年,廣平郡屬縣十六,即如《漢志》所載廣平國縣目。[83]
由廣平國沿革可知,曲周縣置於建元四年,彼時當屬巨鹿郡,其由巨鹿郡劃出,應在元朔元狩年間分巨鹿郡置廣平郡之時。所見三簡,曲周屬巨鹿郡,若為西漢簡,則其年代當在武帝分巨鹿置廣平郡之前,即建元四年至元朔元狩年間。
《郡國志》曲周屬巨鹿郡,且巨鹿郡下有言曰:“建武十三年省廣平國,以其縣屬。”[84]由此,若所見曲周簡為東漢簡,則在建武十三年之後。
然而,肩水金關漢簡可見紀年最早者為武帝太初五年,最晚者為光武建武四年。[85]若前述確然,則肩水金關漢簡之可考年代上限或下限應有所延長。
6、淮陽郡與淮陽國
淮陽一地,西漢時從高帝至宣帝,幾經郡國更替。其沿革如下:
高帝十一年,置淮陽國;惠帝元年,淮陽國除;高后元年復置淮陽國,八年,國除為郡;文帝四年復置淮陽國,十二年復為郡;景帝二年,復置淮陽國,三年除為郡;宣帝元康三年復置淮陽國,此後未再為郡。[86]
東漢時沿革如下:
建武元年九月封劉更始為淮陽王,十二月劉更始被殺,因此淮陽仍為郡;建武十五年封皇子延為淮陽公,十七年進爵為王,則淮陽于建武十五年至十七年為公國,十七年後為王國;建武三十年,汝南郡長平、西華、新陽、扶樂來屬;永平十六年,淮陽國除為郡;建初四年復置為國,以汝南新安、西華益淮陽;章和元年除為郡;章和二年改淮陽為陳國;永元十二年,陳國削西華、項、新陽三縣;至永初七年間,又削圉、宜祿、扶溝三縣;初元六年,國絕;永寧元年,紹封陳王羕之子崇為陳王;建安二年,袁術殺陳王寵,陳國除為郡。[87]
肩水金關漢簡,淮陽郡與淮陽國俱見。現將肩水金關漢簡所見“淮陽簡”羅列如下:
戍卒淮陽郡城父邑楊里□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1:31
淮陽郡新郪多積里陳廣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2:2A
淮陽新郪陽安里卜免 73EJT2:71
淮陽郡新郪陰里黃得 73EJT2:72
淮陽新郪親□里陳橫 73EJT2:73
淮陽新郪當市里周餘 73EJT2:74
戍卒淮陽郡譙西成里黃始 金城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4:15
淮陽壽陽里董方年卅字子侯 乘泭入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4:17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淮陽國圉□□里公乘孟漢年卅一 庸同縣朝陽里公乘朱害年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4:109
戍卒淮陽郡譙胡里上造喬相年廿六 庸同縣童光里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5:36
戍卒淮陽郡傿北張里陳福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7:7
戍卒淮陽郡傿信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7:96
戍卒淮陽郡長平夕陽里不更何生年廿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9:6
戍卒淮陽郡西釜田里不更蔡樂年廿三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9:45
田卒淮陽郡固始步昌里上造朱寬年廿五 73EJT9:83
戍卒淮陽郡城父邑道成里李王年廿四 (竹簡) 73EJT9:113
淮陽郡古始大安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9:253
淮陽國始昭陽里郭賢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10:41
葆淮陽國陽夏北陽里公乘張不武年廿三長七尺二寸黑色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10:118A
淮陽西猛里公乘尹自為年廿二歲長七尺二寸黑色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史刑年廿八歲 73EJT10:190
戍卒淮陽郡西華南川里不更周充年廿三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10:294
以上簡中,淮陽郡下有縣邑:城父邑、陽夏、新郪、譙、固始、傿、長平、西華;淮陽國下有縣邑:圉、陽夏;郡國皆見有固始。然檢《地理志》,城父邑、譙屬沛郡,新郪、長平、西華屬汝南郡,傿屬陳留郡。《郡國志》城父屬汝南郡,新郪改為宋公國屬汝南郡,固始為侯國亦屬汝南郡,譙屬沛國,圉屬陳留郡,傿(鄢)屬梁國,長平、陽夏仍屬陳國。
聯繫上述郡國沿革可知,所見淮陽郡簡中,淮陽郡城父簡,淮陽郡新郪簡,淮陽郡譙簡,淮陽郡傿簡,淮陽郡長平簡,淮陽郡西華簡皆為西漢簡。另,固始,《郡國志》自注曰:“故寢也,光武中興更名。”[88]又《後漢書·李王鄧來列傳》有言:“光武即位,征通為衛尉。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農。”[89]後世學者大多認為,光武帝更名實為合併淮陽固始與汝南寢(浸)縣而為固始侯國。[90]則固始自建武二年起為侯國,且歸屬汝南郡,不應有淮陽郡固始。因而,淮陽郡固始也應是西漢簡。所見西漢簡年代當在宣帝元康三年之前。
又,《張家山漢墓竹簡·奏讞書》有“淮陽守行縣掾新郪獄”一句,可知新郪在漢高祖六年時便已屬淮陽[91],其歸汝南郡,當在宣帝元康三年復置淮陽國之時。而長平之歸汝南郡亦在元康三年,對此學者已有論述。[92]由此觀之,其他縣邑歸屬他郡也應在元康三年復置淮陽國之時。另外《居延漢簡釋文合校》所見淮陽簡尚有囂縣一地不可考[93]。由此可見,宣帝元康三年復置淮陽國,並非全以淮陽郡為之,而是已將部分縣邑就近劃歸旁郡。[94]
周振鶴先生《西漢政區地理》“淮陽國沿革”一章曰“《漢志》淮陽國有陳、苦等九縣。宣帝元康三年至成帝元延末年的淮陽國與《漢志》所載相當(樂平當為鄉聚,可略而不記);文帝十二年至宣帝元康三年之淮陽郡(國)比《漢志》淮陽國多一長平縣;惠帝元年至文帝十一年之陳郡(淮陽國)又多襄邑、傿、寧陵三縣。”[95]今以《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簡文觀之,文帝十二年至宣帝元康三年之淮陽郡(國)比《地理志》淮陽國至少多有城父邑、新郪、譙、傿、長平、西華六縣;而傿縣之屬陳留郡則晚至宣帝元康三年。
“汝南郡沿革”一章曰:“宣帝元康三年得淮陽郡長平縣。”[96]今簡文可證其是。然以理度之,新郪、西華亦應與長平同時歸汝南郡。如此,則“《漢志》汝南領三十七縣,逆推之,知武帝元朔五年以前之汝南郡境東、北、西皆循《漢志》汝南郡界,唯南界無弋陽、期思,西北無定陵、長平。”[97]之說恐非;汝南郡西北非唯無定陵、長平,亦無西華;東北無新郪。
“梁國沿革”一章曰:武帝元朔中“梁所削八城,其五城當入沛,即《漢志》沛郡西北瀕梁之譙、酂、芒、敬丘、建平。……梁所削之其他三城,只能作一推測:一為《漢志》山陽之薄縣,一為陳留之傿、寧陵;傿、寧陵二縣地處《漢志》淮陽與梁國之間,當即文帝簡益梁的淮陽三城之二,至此又削畀陳留。”[98]今由簡文可知,譙縣並未由梁國直入沛郡,而是由淮陽而入,至元康三年方為沛郡屬縣。而傿縣亦未直由梁國入陳留郡,而是先歸淮陽,又由淮陽歸陳留。由此,梁國所削八城之名目及歸屬流向似皆可再商。
同為置淮陽國,文帝時割旁郡以益淮陽,宣帝時割淮陽以益旁郡。由此亦可窺見文帝至宣帝間中央勢力與地方勢力之消長。另《漢書》言宣帝愛淮陽王,然由簡文所見,亦可知其對淮陽王實有防範之心,並未因情徇私。
7、太常郡陽陵、長陵
太常郡不見於《地理志》,然而其作為郡級行政區劃而存在卻不可忽視。《西漢政區地理》一書曰:“太常郡除於元帝永光三年,見於《漢書·百官公卿表》。”[99]檢《漢書·百官公卿表》僅有:“元帝永光元年分諸陵邑屬三輔。”[100]而不見永光三年除太常郡相關記載。《西漢“太常郡”考述》一文據《漢書·元帝紀》,結合彼時時代背景,考證其罷廢於永光四年,即西元前40年。[101]當以後者為是。
《地理志》陽陵、長陵俱屬左馮翊,而簡文屬太常郡,可知其年代在永光四年之前。
8、大河郡與東平國、樊
《肩水金關漢簡(壹)》有簡:
大河郡東平陸倉東里□□□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削衣) 73EJT2:100
東平陸,《地理志》屬東平國。《地理志》曰:“東平國,故梁國,景帝中六年別為濟東國,武帝元鼎元年為大河郡,宣帝甘露二年為東平國。”[102]則此簡為元鼎元年至甘露二年間之物。
另外,《居延漢簡釋文合校》尚有不少大河郡簡: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11.18 田卒大河郡东平陆北利里公士张福年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303.13 田卒大河郡平富西里公士昭遂年卅九
庸举里严德年卅九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497.21 田卒大河郡任城□昌里公士庄延年
□□□□ 年廿四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498.11 田卒大河郡瑕丘襄成里王胜年卅八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499.3 大河郡瑕丘多禾里阳振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509.1 田卒大河郡东平陆常昌里公士吴虏
年三十四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514.38 受大河郡田卒卅九人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515.42 田卒大河瑕丘邑广昌里张 [103]
由以上漢簡可見,大河郡下轄東平陸、平富、任城、瑕丘等縣邑。《地理志》東平國有縣七:無鹽,任城,東平陸,富城,章,亢父,樊。瑕丘於《地理志》屬山陽郡,即在甘露二年大河郡置為東平國時回屬山陽郡。[104]另有平富、新桃不見於史書。[105]
樊,《肩水金關漢簡(壹)》一見:
樊南平里翟安知力里孔
陌里皇
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
73EJT5:69
《郡國縣邑鄉里表》據《地理志》將其劃歸東平國。然《居延漢簡釋文合校》有一簡曰:昌邑國樊郭東里□[106]。昌邑國,置於武帝天漢四年,昭帝元平元年除為山陽郡[107]。由此可知,樊在武昭時期屬昌邑國,昌邑國除時歸大河郡或大河郡置為東平國時歸東平國。
綜上所述,甘露二年之前,瑕丘屬大河郡;樊在宣帝時始歸大河郡(東平國);甘露二年以大河郡為東平國,並非以全郡地域為之,而是有所增減。
9、趙國尉文
尉文為趙國舊邑,《史記·趙世家》《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皆載趙以尉文封廉頗為信平君一事,[108]卻不見於《地理志》,亦不見於《郡國志》。然檢《史記·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漢書·王子侯表》可知,武帝元朔二年六月甲午封趙敬肅王子丙為尉文侯,五年薨,是為尉文節侯;元狩元年侯犢嗣,元鼎五年免,國除。[109]另,在宣帝前元朔二年所封敬肅王子八侯國已有六個國除、省並,其中便有尉文。[110]又,諸侯分封之國“別屬漢郡”,而此簡言趙國尉文,可見其屬趙國,而不屬漢郡,則其年代應在尉文侯國國除之後,省並之前,即武帝元鼎五年至宣帝之間。
10、平干國
平干國可見於《地理志》。《地理志》廣平國下自注曰:“武帝征和二年置為平干國,宣帝五鳳二年復故。”[111]簡文所見平干國統屬張、廣平、南和皆為《地理志》廣平國屬縣。
則所見平干國簡年代在征和二年至五鳳二年之間。
小子學無師承,見識鄙陋,僅據《釋文》而率爾成章,定有諸多謬誤,尚乞大方之家不吝賜教。
(編者按:[1]吳昌廉《居延漢簡所見郡國縣邑鄉里統屬表》,《簡牘學報》第七期,第一六四—一七五頁;何雙全《〈漢簡·鄉里志〉及其研究》,《秦漢簡牘論文集》第145—235頁;周振鶴《新舊漢簡所見縣名和里名》,《歷史地理》第十二輯,第151—165頁
[2]釋文依據張俊民先生《〈肩水金關漢簡(壹)〉釋文》,簡帛網,2011年9月2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55,張先生在釋文前有言“釋文中出現的紅字是原來的釋文,綠字是現在的釋文。”後文中所謂“先釋”“改釋”即是對此而言。
[3]張俊民《〈敦煌懸泉漢簡釋文選〉校補》,《敦煌學輯刊》2001年第1期第84頁
[4]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第132—133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李峰 張焯《西漢“太常郡”考述》,《中國古都研究》(第十輯),第190—195頁
[5]許慎 撰 徐鉉 校定《說文解字》第一三六頁,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6]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第三〇〇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
[7]后曉榮《秦代政區地理》第330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1月
[8]可參周振鶴《〈漢書·地理志〉校釋》第78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錢林書《〈續漢書·郡國志〉校釋》第366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
[9]陸以湉《冷廬雜識》第四〇一頁,卷七“字宜從今”條,中華書局,1984年1月
[10]周曉陸 路東之《秦封泥集》第73頁,三秦出版社,2000年5月
[11]羅福頤《漢印文字征》第一卷第七頁,文物出版社,1982年12月
[12]高文《漢碑集釋》(修訂本)第168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11月
[13]林梅村 李明均《疏勒河流域出土漢簡》第67頁,文物出版社,1984年3月
[14]吳礽驤 李永良 馬建華《敦煌漢簡釋文》第224頁,甘肅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此簡與上簡同為一簡
[15]林麗卿《秦封泥地名研究》第264頁,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8月
[16]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甘肅省博物館 文化部古文獻研究室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居延新簡:甲渠侯官與第四燧》第345、352頁,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
[17]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第73頁,文物出版社,2006年5月。
[18]陳直 《漢書新證》第一九九頁,天津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三月第二版
[19]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第99頁,文物出版社,2006年5月。
[20]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甘肅省博物館 文化部古文獻研究室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居延新簡:甲渠侯官與第四燧》第307、310頁,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E.P.T56:64簡後有封泥槽和斷簡符
[21]謝桂華 李明均 朱國炤《居延漢簡釋文合校》第259、410、523、525、533、535、620頁,文物出版社,1987年1月
[22]林梅村 李明均《疏勒河流域出土漢簡》第34頁,文物出版社,1984年3月。
[23]吳礽驤 李永良 馬建華《敦煌漢簡釋文》第160頁,甘肅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據注釋,文字寫在布上,而非木簡
[24]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第99頁注釋﹝一﹞,文物出版社,2006年5月。
[25]魏征《隋書》(第三冊)第八四〇頁,中華書局,1973年8月
[26]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第五二四、五二五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
[27]譚其驤《〈漢書·地理志〉選釋》,《長水集》(下冊)第366頁,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
[28]謝桂華 李明均 朱國炤《居延漢簡釋文合校》第620頁,文物出版社,1987年1月
[29]周振鶴《新舊漢簡所見縣名和里名》,《歷史地理》第十二輯,第154頁
[30]后曉榮《秦代政區地理》第190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1月
[31]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第73頁注釋﹝一﹞,文物出版社,2006年5月
[32]司馬遷《史記》(第四冊)第一四三二頁,中華書局,1959年9月;班固《漢書》(第九冊)第二六二六頁,中華書局,1962年6月
[33]可參周振鶴《〈漢書·地理志〉校釋》第90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錢林書《〈續漢書·郡國志〉校釋》第12、13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
[34]謝桂華 李明均 朱國炤《居延漢簡釋文合校》第215頁,文物出版社,1987年1月。
[35]羅福頤《漢印文字征補遺》第十卷第四頁,文物出版社,1982年12月
[36]劉創新《臨淄新出漢封泥集》第17頁,西泠印社,2005年9月。從封泥、拓片上均可清晰看到熒從火,釋文則是通行寫法,寫作 滎陽
[37]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第38頁,文物出版社,1976年12月
[38]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第99頁,文物出版社,2006年5月。
[39]謝桂華 李明均 朱國炤《居延漢簡釋文合校》第75、108、109、272、273、406、539頁,文物出版社,1987年1月。
[40]漢語大字典字形組《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第590、840頁,四川辭書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八月
[41]周振鶴《〈漢書·王子侯表〉箋正》,《周振鶴自選集》第209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
[42]張俊民《〈肩水金關漢簡(壹)〉釋文》,簡帛網,2011年9月2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55
[43]謝桂華 李明均 朱國炤《居延漢簡釋文合校》第58、183頁,文物出版社,1987年1月
[44]高文《漢碑集釋》(修訂本)第393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11月
[45]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甘肅省博物館 文化部古文獻研究室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居延新簡:甲渠侯官與第四燧》第211、214、280、292、295、362頁,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
[46]謝桂華 李明均 朱國炤《居延漢簡釋文合校》第145、322、509頁,文物出版社,1987年1月
[47]高文《漢碑集釋》(修訂本)第250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11月
[48]可參高亨《古字通假會典》第157頁,齊魯書社,1989年7月;賈延柱《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第458頁,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
[49]陳直《漢書新證》第二〇九頁,天津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三月第二版
[50]李均明 何雙全《散見簡牘合輯》第7頁,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
[51]謝桂華 李明均 朱國炤《居延漢簡釋文合校》第463、653頁,文物出版社,1987年1月
[52]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甘肅省博物館 文化部古文獻研究室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居延新簡:甲渠侯官與第四燧》第293頁,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
[53]謝桂華 李明均 朱國炤《居延漢簡釋文合校》第534頁,文物出版社,1987年1月。
[54]胡平生 張德芳《敦煌懸泉漢簡釋粹》第43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8月
[55]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甘肅省博物館 文化部古文獻研究室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居延新簡:甲渠侯官與第四燧》第188頁,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
[56]胡平生 張德芳《敦煌懸泉漢簡釋粹》第140—141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8月
[57]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 編《馬王堆漢墓帛書(一)》第一三、九八頁,文物出版社,一九八〇年三月。此例見於高亨《古字通假會典》第864頁。
[58]謝桂華 李明均 朱國炤《居延漢簡釋文合校》第87、88頁,文物出版社,1987年1月。
[59]參見周振鶴《〈漢書·地理志〉匯釋》第470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60]孫慰祖《古封泥集成》第二四五頁第1453、1454號,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年11月
[61]班固 撰 顏師古 注《漢書》(第三冊)第六八八頁,中華書局,1962年6月
[62]班固 撰 顏師古 注《漢書》(第三冊)第六四六頁,中華書局,1962年6月
[63]班固 撰 顏師古 注《漢書》(第三冊)第七〇〇頁,中華書局,1962年6月
[64]班固 撰 顏師古 注《漢書》(第三冊)第六九六頁,中華書局,1962年6月
[65]司馬遷《史記》(第四冊)第一四〇九頁,中華書局,1959年9月
[66]司馬遷《史記》(第三冊)第一〇二四、一〇一三頁,中華書局,1959年9月
[67]范曄 撰 李賢 等注《後漢書》(第三冊)第七八五頁,中華書局,1965年5月
[68]司馬遷《史記》(第三冊)第一〇九七頁,中華書局,1959年9月
[69]班固 撰 顏師古 注《漢書》(第二冊)第四六〇頁,中華書局,1962年6月
[70]范曄 撰 李賢 等注《後漢書》(第三冊)第六一三、六一六頁,中華書局,1965年5月
[71]程少軒《〈肩水金關漢簡(壹)〉曆譜簡初探》,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1年9月1日,http://www.gwz.fuda
中国历史十大励志故事
n.edu.cn/SrcShow.asp?Src_ID=1634
[72]史兆利《金關遺址與金關漢簡》,《絲綢之路》2011年第10期第12頁。
[73]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甘肅省博物館 文化部古文獻研究室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居延新簡:甲渠侯官與第四燧》第223頁,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
[74]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第91—92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75]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第26頁,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年10月
[76]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第91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77]謝桂華 李明均 朱國炤《居延漢簡釋文合校》第632頁,文物出版社,1987年1月
[78]何雙全《〈漢簡·鄉里志〉及其研究》,《秦漢簡牘論文集》第202頁,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
[79]司馬彪 撰 劉昭 補注《後漢書志》,《後漢書》(第十二冊)第三四五七頁,中華書局,1965年5月
[80]周振鶴《新舊漢簡所見縣名和里名》,《歷史地理》第十二輯,第158頁。
[81]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第19、20頁,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年10月
[82]班固 撰 顏師古 注《漢書》(第六冊)第一六三一頁,中華書局,1962年6月。
[83]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第83—84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84]司馬彪 撰 劉昭 補注《後漢書志》,《後漢書》(第十二冊)第三四三三頁,中華書局,1965年5月
[85]史兆利《金關遺址與金關漢簡》,《絲綢之路》2011年第10期第12頁。
[86]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第41—42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87]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第29—32頁,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
[88]司馬彪 撰 劉昭 補注《後漢書志》,《後漢書》(第十二冊)第三四二四頁,中華書局,1965年5月
[89]范曄 撰 李賢 等注《後漢書》(第三冊)第五七五頁,中華書局,1965年5月
[90]錢林書《〈續漢書·郡國志〉校釋》第80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
[91]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第99頁注釋﹝一﹞,文物出版社,2006年5月。
[92]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第42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93]陳直《漢書新證》第二二〇頁,天津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三月第二版
[94]陳直先生據長平縣情況亦有此推論,見《漢書新證》第二二〇頁
[95]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第42—43頁,人民出版
中国历史故事摘抄好句赏析
社,1987年8月
[96]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第43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97]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第43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98]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第57—58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99]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第133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100]班固 撰 顏師古 注《漢書》(第三冊)第七二六頁,中華書局,1962年6月。
[101]李峰 張焯《西漢“太常郡”考述》,《中國古都研究》(第十輯),第194頁。
[102]班固 撰 顏師古 注《漢書》(第六冊)第一六三七頁,中華書局,1962年6月。
[103]謝桂華 李明均 朱國炤《居延漢簡釋文合校》第19、497、596、597、614、626、629頁,文物出版社,1987年1月。
[104]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第62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105]周振鶴《新舊漢簡所見縣名和里名》,《歷史地理》第十二輯,第164頁注釋。
[106]謝桂華 李明均 朱國炤《居延漢簡釋文合校》第642頁,文物出版社,1987年1月。
[107]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第61—62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108]司馬遷《史記》(第六冊、八冊)第一八二八、二四四八頁,中華書局,1959年9月
[109]司馬遷《史記》(第三冊)第一〇八〇頁,中華書局,1959年9月;班固《漢書》(第二冊)第四四三頁,中華書局,1962年6月。
[110]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第79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111]班固 撰 顏師古 注《漢書》(第六冊)第一六三一頁,中華書局,1962年6月。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790.html
以上是关于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固始-《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7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