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關於《岳麓書院藏秦簡(貳)》,我在第一時間初讀後寫過二篇劄記,均已見於簡帛網。[1]現在重讀,又有些劄記,記錄下來,[2]以求教於大家。
取程,八步一斗,今乾之九升。述(術)曰:十田八步者,以為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2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實),以九升為法,如法一步,不盈步,以法〔一〕命之。3(0537)
今按:
〔一〕以法,整理者逕釋。按:據紅外簡影,則簡缺一小塊,字甚殘泐,幾不可辨。據彩色簡影,“法
短的中国历史故事
”字尚略可辨。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3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而一斗〔一〕∟。述(術)曰:以受米為法,以一斗升數乘取程步數7(2116)
今按:
〔一〕“一”下一字,整理者逕釋作“斗”。按:據殘劃可釋作“斗”或“升”,據文意更可能是“升”。
為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4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實)﹦,(實)如法得一步,不盈步者,以〔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5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8(2185)
今按:
〔一〕以,整理者逕釋。按:據殘劃及文意推測。看簡影,“以”下有輕微的殘劃,似可補一“□”。據文意,殘、缺的文字或是“法命之”或“法命分”。
城止深〔一〕四尺,廣三丈三尺,袤二丈五尺,積尺三千三百【尺】〔二〕。術(術)曰:以廣乘袤,有(又)乘深,即成∟。唯築城止〔三〕與此等。179(1747)
今按:
〔一〕深,此指城址起溝。
〔二〕尺,整理者未釋。按:此簡“尺”字多寫得短而寬。看簡影,“百”下編繩處似有短而寬的墨蹟,據殘劃、文例當為“尺”字,故補。
〔三〕築城止,此指城址起垣。
乘園(圓)亭之述(術)曰:下周耤之,上周耤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5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5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各〔一〕自乘也,以上周壹乘下周,〔二〕以高乘之,卅六而成一。191(0768+0808)
今按:
〔一〕看簡影(武大紅外),簡0808之首有縱向纖維侈出,簡0768恰好缺該侈出者,二殘簡可綴合為一整簡。綴合後,“之”、“各”二字可復原。原疑“之”下有殘劃,應補一“□”。今重新審視,當予更正,並刪除整理者所加的二“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5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釋文連讀。
〔二〕據文意,似脫將上述諸項相加的表述。
積隹(錐)者,兩廣相乘也,高〔一〕乘之,三成一尺。194(0997)
今按:
〔一〕據文意,“高”上可補“以”字。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5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廣〔一〕袤相乘,高乘之,二成一尺。196(J13)
今按:
〔一〕廣,整理者逕釋。按:字已殘去上部,據殘劃似不能肯定,宜暫作“□”。
原釋文:有玉方八寸,欲以為方半寸畀(棋),問得幾可(何)?曰:四千九十六。述(術):置八寸,有(又)耤置八寸,相乘為六十四,有(又)耤置〔一〕六〔二〕197(J25)
今按:
〔一〕置,整理者釋寫。按:原簡似作“直”。
〔二〕六,整理者釋。按:字略殘泐。據《數》書合文規律,“六”當為“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6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之殘,故在六下補“十”字。此簡完整,但文意未盡,推測其下接簡上的文字可能是:“四寸,相乘為四千卆(九十)六。”
□城下後(厚)三丈□二〔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3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198(1843)
今按:
〔一〕二,整理者釋。按:看簡影,字已殘。
丈,上袤四丈,高九尺,為積尺八千六百卌尺。·大凡〔一〕三萬五千九百卌尺。199(0980)
今按:
〔一〕大凡,總計,共計。《史記·吳太伯世家》:“大凡從太伯至壽夢十九世。”
原釋文: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5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一述(術)〔一〕曰,以七十錢為法,以三錢乘……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5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212(1655)
今按:
〔一〕述,整理者釋。按:字缺右半,據殘劃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5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一〕【而】五,同之五斗,問得米幾可(何)?曰:廿一分斗之五。其述(術)曰:置一人而四倍之,為廿一215(0889)
今按:
〔一〕
中国历史故事1800
□□□□□□□□□,整理者所加。按:此簡多缺右半,簡首亦缺一段,故實際字數不詳,整理者所加空圍當改為“……”。
□〔一〕為【法】,有(又)置五斗,五倍之為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7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實)﹦(實,實)如法一。216(0885)
今按:
〔一〕“為”上一字,看簡影,似是“三”字。
原釋文: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5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六……兩九朱(銖)十三分朱(銖)三。219(J12)
新釋文: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5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一〕……六……兩九朱(銖)十三分朱(銖)三。219(J12)
今按:
〔一〕□,看簡影,疑為“八”字。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5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如法□□□不盈尺者以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5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C410115〔一〕
今按:
〔一〕魯家亮指出:殘片C410115當屬於簡129的一部分,如文末附圖所示。補全部分釋文可參考整理所補,作“之,如法,人一尺;不盈尺者,因”[3]。按:魯家亮的意見可從。本人先前關於“之”、“一尺”三字
中国历史故事最简单
的推測得到坐實[4]。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5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一,不分者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5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C410307〔一〕
今按:
〔一〕C410307,整理者作殘片編號處理。按:本殘片存右半片,可拼入簡30(0775)下半部所缺對應部位。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3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一〕二斤八兩十二朱(銖)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3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C030103
今按:
〔一〕“二”上一字,整理者未釋。按:看簡影,字雖殘壞,但殘劃“禾”旁和“且”字左邊豎筆仍略可辨,故可釋作“租”字。“租”上已無字,應為簡首部分,故當刪除整理者所加的“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5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5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救(求)〔一〕城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5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C030207
今按:
〔一〕“城”上一字,整理者釋作“救”。按:
中国历史典故成语故事
看簡影,字甚模糊,幾不可辨,故釋“救”可疑,當暫作“□”為好。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5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法】,即直輿田步數,如法【而】〔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5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C020103
今按:
〔一〕“而”下據簡影殘劃當補一“□”。據殘劃與文例,該殘字或是“得”字。
原釋文: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5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六之,細〔一〕枲七之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http://his.newdu.com/uploads/collect/201711/05/image0054052.jpg)
《〈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
C020311
今按:
〔一〕細,整理者逕釋。按:看簡影,字甚殘泐,幾不可辨,似以作“□”為好。據文例推測,原可能是“細”字。
(2012年2月24日稿)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岳麓書院藏秦簡〈數〉書整理與研究》(項目批准號09YJA770015);湖南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新出秦簡算數書研究》(項目編號11HDSK159)。
(编者按:[1]許道勝:《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上),簡帛網2012年2月2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42);《〈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簡帛網2012年2月2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44)。
[2]凡已見於上揭文中的意見,本文不再重复,只寫出新的意見。
[3]魯家亮:《讀岳麓秦簡〈數〉筆記》(一),簡帛網2012年2月2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45#_ftnref15)。
[4]許道勝:《〈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下),簡帛網2012年2月2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44)。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714.html
以上是关于《〈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岳麓書院藏秦簡(貳)〉初讀》補(一);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7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