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里耶秦簡(壹)》筆記(三)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讀《里耶秦簡(壹)》筆記(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讀《里耶秦簡(壹)》筆記(三)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三
讀《里耶秦簡(壹)》筆記(三)
(應)、
讀《里耶秦簡(壹)》筆記(三)
(應)令、
讀《里耶秦簡(壹)》筆記(三)
(應)書(以下徑寫作“應”)
我們在小文《讀里耶秦簡札記》[1]中曾討論過一枚啟陵鄉任用里典和郵人的木牘,即8-157,我們的釋文如下,為
中国历史母爱的故事
了做進一步的討論,我們將背面的牘文分行列出:
卅二年正月戊寅朔甲午,啓陵鄉夫敢言之:成里典、啓陵郵人缺。除士五成里匄、成,成為典,匄為郵人。謁令尉以從事,敢言之。(正)
正月戊寅朔丁酉,遷陵丞昌卻之啓陵:廿七戶已有一典,今有除成為典,何律令?
(第一行)
應:尉已除成、匄為啓陵郵人,其以律令。氣手。正月戊戌日中,守府快行。
(第二行)
正月丁酉旦食時,隷妾冉以來。ノ欣發。 (第三行)
壬手。(背)
其中的“應”字,我們當初因為看到16-9號簡有“啟陵鄉應敢言之”云云,所以懷疑“應”是啟陵鄉嗇夫的名字,並將“尉已除成,匄為啓陵郵人,其以律令”理解為遷陵丞告知應的內容。現在看來,這樣理解是不對的,應予糾正。
《里耶秦簡牘校釋》[2](頁94,以下簡稱“校釋”)將這句話標點為:
廿七戶已有一典,今有(又)除成為典,何律令應?尉已除成、匄為啓陵郵人,其以律令。
他們將“應”字從上讀,該簡未加注釋,從標點看,他們的理解大概是:“提拔成做里典,以什麼律令做憑據呢”?不過,這種有點拗口的用法似乎在出土文獻或傳世文獻中皆未見成例,能否成立還可以再討論。
關於公文書中的“應”,《里耶秦簡(壹)》刊出了更多的資料,我們認為,這裡的“應”,也應當是秦漢公文書術語,與“應律”、“應令”有關,並形成專門的公文書形式-----“應書”。請看例文:
1、歲不計,甚不應律,書到,嗇夫(8-508)
所謂“不應律”,即不符合法律的規定。
2、應令及書所問,且弗應,弗應而云當坐之狀何如,其謹案致更上奏,夬展簿留日,毋騰卻它(8-1564)
“應令”,指是否合乎法令的規定;“應令及書所問”指以文書形式答覆上級提出的詰問;“弗應”,指沒有回覆上級提出的詰問。
3、制書曰:舉事可為恒程者上丞相,上洞庭絡帬(裙)【直】書□□
(正、側)
卅二年二月丁未朔□亥,御史丞去疾,丞相令曰:舉事可為恒程者□上帬直即應令,弗應,謹案……
……庭□ノ□手(正) (8-159)
按,“上洞庭絡裙【直】書”,《校釋》作“上洞庭絡裙程有”。“應令”、“弗應”,義與上同。
4、
讀《里耶秦簡(壹)》筆記(三)
□遷陵守丞齮【敢】言之:前日令史齮
讀《里耶秦簡(壹)》筆記(三)
讀《里耶秦簡(壹)》筆記(三)
□守書曰:課皆□應式令,令齮定□
讀《里耶秦簡(壹)》筆記(三)
讀《里耶秦簡(壹)》筆記(三)
□課副及當食人口數,別小大為食
讀《里耶秦簡(壹)》筆記(三)
讀《里耶秦簡(壹)》筆記(三)
□□課副及□傳上,有不定
讀《里耶秦簡(壹)》筆記(三)
(正)
(8-706 + 704 )
按,《校釋》說,“應”前一字,應是“不”字,甚是。“不應式令”,指不合乎程式標準和法令規定。
5、
讀《里耶秦簡(壹)》筆記(三)
應書廷,廷校,今少内□
讀《里耶秦簡(壹)》筆記(三)
讀《里耶秦簡(壹)》筆記(三)
尉言毋當令者,節
讀《里耶秦簡(壹)》筆記(三)
(正)
讀《里耶秦簡(壹)》筆記(三)
署金布發 (背) (8-64)
按,《校釋》已指出“應書”亦见于漢簡。我們要做的,正是將秦漢文書中有關“應”的用语串聯起来。
“應令”,見於居延漢簡。我們在《居延漢簡中的“功”與“勞”》一文中介紹過《居延新簡》中的“徐譚功將簡”,簡文如下:
6、居延甲渠候官第十隧長公乘徐譚功將
中功一勞二歲
其六月十五日河平二年三年四年秋射以令賜勞(第一欄)
能書會計治官民頗知律令文
【應】令 (第二欄)
居延鳴沙里家去太守府千六十三里 産居延縣
為吏五歲三月十五日
其十五日河平元年陽朔元年病不為勞 居延縣人(第三欄)
(EPT50:10)
我們指出,其中的“應”字殘存左半,《居延新簡》未釋;大庭脩先生《漢簡研究》討論“伐閱簿”引此簡也未釋“應”字。不過他在“褒狀簡”一節,引用以下兩例簡文皆有“應令”一語。
7、候官窮虜隧長簪褭單立,中功五勞三月,能書會計,治官民,頗知律令文。年卅歲,長七尺五寸。應令。居延中宿里,家去官七十五里。屬居延部。 (89.24)
8、延城甲渠候官第三十隧長、上造范尊,中勞十月十桼日,能書會計,治官民,頗知律令文。年三十二歲,長桼尺五寸。應令。居延陽里,家去官八十里。屬延城部。 (EPT59.104)
大庭脩先生推測說,“應令”固然不是律令,但它至少不會低於太守之令,他懷疑作為對下級的嘉獎而將隧長的家屬移居到離丈夫值勤地較近的地
中国历史辉煌故事
區,這種帶有獎勵性質的行為,或許正來源於將軍或太守的命令,即“應”此類“令”而居住。[3] 究竟“應”的是什麼“令”,這一點還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但大庭教授對“應令”是“應”上級之“令”的理解大抵是對的。“應令”,應當是公文書形式的規定,只是現在我們已經無法弄清其到底“應”的是什麽“令”了。“應令”已經成為公文套語,泛指按照上級指令呈報與回覆問詢的公文,一概加上“應令”一類的字様,因此在下面的簡文中除了注明原來文書的性質,又特别標明这些文書它们都是“應書”。稍擧居延漢簡中的“應書”例:
9、移計餘諸員要具簿·謹移應書一編,敢
讀《里耶秦簡(壹)》筆記(三)
(26.10
中国历史名人和国学故事
)
10、命者,縣別課與計偕,謹移應書一編,敢言之。 (47.6A)
印曰:昭武丞印。 (47.6B)
11、陽朔三年九月癸亥朔壬午,甲渠鄣守候塞尉順敢言之,府書移賦錢出入簿,與計偕,謹移應書一編,敢言之。 (35.8A)
尉史昌 (35.8B)
12、
讀《里耶秦簡(壹)》筆記(三)
船部治所錄曰:移財物出入簿,謹移應書如牒,敢言之。(169.18)
這些簡册首先自報文簿的名稱為“移計餘諸員要具簿”、“縣別課,與計偕”、“府書移賦錢出入簿,與計偕”、“移財物出入簿”等等,繼而再注明是“應書一編”,這顯然與文書受到重視的程度有關,也將影響到文書的傳送與去向。
關於“應書”的意義,前賢早有論述,沈剛《居延漢簡語詞匯釋》[4]已集各家之說,此處不具引。于豪亮先生《居延漢簡校釋》[5]指出云:
以上三簡(引者按,指35.8等)表明,上級官府就某一特定問題對下級有所探詢或索取資料,下級回復的文書便稱為“應書”。《漢書·溝洫志》:“下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請部刺史、三輔、三河、弘農太守擧吏民能者,莫有應書。”這裡的“莫有應書”向來的注釋家都沒有作出正確的解釋。王先謙《漢書補注》解釋說:“言無應詔書者”,雖然勉強可通,但是把“應書”解釋為“應詔書”,就縮小了“應書”一詞運用的範圍。因為在居延漢簡中,下級對上級均用“應書”,決不僅限於“應詔書”。同時,“應書”是當時公文中的專用名詞,把它割裂開來講,也不妥當。
又,卜憲群在《秦漢官僚制度》[6]中曾指出,“應書”,“已成一公文形式”,“是對上級垂詢、指令的回復而形成的一種公文”。他强調了“應書”的公文性質,他的意見無疑是正確的。
在《居
中国历史好男人故事梗概
延新簡》EPF22:162-165簡册中另有“無應書”的用法:
13、·甲渠言府下赦令
詔書。·謹案無應書。 (EPF22:162)
建武五年八月甲辰朔,甲渠鄣候敢言之,府下赦令(EPF22:163)
詔書曰:其赦天下自殊死以下諸不當得赦者,皆赦除之。上赦者人數罪別之, (EPF22:164)
會月廿八日。·謹案無應書,敢言之。 (EPF22:165)
該冊書中的“無應書”承“下赦令詔書”而言,因此這裡的“無應書”即“無應詔書”,是“沒有符合詔書所述條件者”的意思,似與前面的“應書”意義不盡相同。
綜上所述,或可看到自秦至漢“應”、“應令”、“應律”、“應式令”、“應書”的淵源與演進過程。在里耶秦簡中,“應”已經有了後代公文書專用語的特點。所謂“應”,特指對上級要求或指令的回應、回覆;“應書”,則特指按照上級要求或指令予以回覆呈報的文書。如果應當回覆卻未回覆,應當呈報卻未呈報,則為“弗應”,那是要追究失職責任的。
最後,我們再回頭來看看里耶簡8-157,按照我們曾經指出過的釋讀里耶木牘文字的順序,正面的文字讀完,應當接下來讀背面的“壬手”。因此,該牘文字排序應該是這様的:
(1)卅二年正月戊寅朔甲午,啓陵鄉夫敢言之:成里典、啓陵郵人缺。除士五成里匄、成,成為典,匄為郵人。謁令尉以從事,敢言之。(正面)
(2)壬手。 (背面最左側)
(3)正月戊寅朔丁酉,遷陵丞昌卻之啓陵:廿七戶已有一典,今有除成為典,何律令?
(背面,第一行)
(4)正月丁酉旦食時,隷妾冉以來。ノ欣發。 (背面,第三行)
(5)應:尉已除成、匄為啓陵郵人,其以律令。ノ氣手。正月戊戌日中,守府快行。 (背面,第二行)
此牘所涉時間與事項應當這様排序釋解:
(1)秦始皇卅二年正月甲午,即十七日,啟陵鄉夫向遷陵丞報告,因成里里典及啟陵郵人缺員,要求提拔士伍匄為郵人,成為里典。
(2)文書由壬經手。
(3)正月丁酉,即二十日,遷陵丞昌詰問啓陵鄕夫(一説或為將啟陵鄉報告退回),為什麽啟陵鄉27戶中已有一個里典,現在又要提拔成做里典,有何法律依據嗎?
(4)正月丁酉,即二十日,早食時,由隷妾冉將文書送逹。欣拆封打開。
(5)正月戊戌,即二十一日,啟陵鄉發文回覆道:尉已提拔成、匄為啓陵鄉郵人,是按照律令規定决定的。日中時分,由守府發出。
依我們現在的讀法,在“應”下點斷,將“應”字解釋為上文所説的回覆上級咨問的公文用語,即啟陵吏對遷陵丞的“回覆”,回覆的內容是“尉已除成、匄為啓陵郵人,其以律令”。我們感到,這樣講文義似乎比較通逹,而按上面的次序讀牘文,在時間上也正好能够排順。
(編者按:[1]簡帛研究網站,2003年10月23日。
[2]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
[3] 大庭脩著、徐世虹譯:《漢簡研究》,頁114。廣西師大出版社,2001年。
[4]頁121,科學出版社,2008年。
[5]《于豪亮學術文存》,頁207,中華書局,1985年。
[6]頁267,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698.html
以上是关于讀《里耶秦簡(壹)》筆記(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讀《里耶秦簡(壹)》筆記(三);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7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