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保訓》的“中”為兵書說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清華簡《保訓》的“中”為兵書說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華簡《保訓》的“中”為兵書說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
【摘要】《保訓》所提及的 “中”意為何指,學界目前主要有中道說、標杆說、地中說、旗幟說、讀眾說、獄訟簿書說、命數說等觀點,尚未取得統一的意見。本文通過探討,認為“中”是軍法,屬於廣義上的兵書,包含中道的思想。它所反映的思想觀念對後世兵書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關鍵字】《保訓》;中;兵書;中道
關於清華簡《保訓》“中”的理解,主要可以歸納為中道說[1]、標杆說[2]、地中說[3]、旗幟說[4]、讀“眾”說[5]、獄訟簿書說[6]、命數說[7]等說法,可謂眾說紛紜、各執一詞。笔者对此有些不成熟的看法,首先將《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保訓》的釋文使用通行字體照錄於下,以便展開討論:
惟王五十年,不豫。王念日之多曆,恐墜寶訓。戊子自靧水。己丑昧[爽]□□□□□□□□□□□[王]若曰:“發,朕疾適甚,恐不汝及訓。昔前人傳寶,必受之以詷。今朕疾允病,恐弗堪終。汝以書受之。欽哉!勿淫!昔舜舊作小人,親耕於歷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違于庶萬姓之多欲。厥有施於上下遠邇,乃易位設稽,測陰陽之物,咸順不逆。舜既得中,言不易實變名,身茲備,惟允。翼翼不解,用作三降之德。帝堯嘉之,用授厥緒。嗚呼,祗之哉!昔微假中於河,以復有易,有易服厥罪。微亡害,乃歸中於河。微志弗忘,傳貽子孫,至於成湯,祗服不懈,用受大命。嗚呼!發,敬哉!朕聞兹不久,命未有所延。今汝祗服毋懈,其有所由矣,不及爾身受大命,敬哉!毋淫!日不足惟宿不羕。”[8]
“中”字見於甲骨文、金文,與旗幟有關。[9]可引申為軍旅之事。唐蘭先生曾分析“中”的字形,指出“中”是氏族社會的旗幟,用來集眾。[10]筆者認為“中”是實物,舜與上甲微所得“中”涵義相同,應為一物。它可求、可得、可借、可還、可傳。“中”又是包含着深層理論的東西,所以它可悟、可說。它蘊含治軍之術、治國之法,上升到理論層次即李學勤先生所指出的中道。[11]
一、舜所得“中”
下面對舜求“中”、得“中”的情況展開詳細討論,以求揭示 “中”的真正含義。
關於“恐求中”,整理者注:恐,敬畏。救,讀為 ‘求’。中,中道。[12]李均明先生認為“恐救中”指惟恐失去中道[13]。廖名春先生釋為舜善於求中。[14]今按當從整理者說。《說文·裘部》:“求,古文裘。段玉裁注:此本古文裘字,後加衣為裘,而求專為幹請之用。”[15]“恐求中”是說舜以敬畏的態度求取中。
“自稽厥志,不違于庶萬姓之多欲,厥有施於上下遠邇。乃易位設稽,測陰陽之物,咸順不逆。”李學勤先生說:“這段話應參看《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舜施政於上下遠邇,總要設身處地,就近考察,這是‘察邇言’;測度陰陽(意即正反)之事,這是‘執其兩端’,從而達到中正之道,所以簡文說舜做到‘得中’了。這裏的 ‘陰陽’,以及下文的‘言不易實變名’的‘名實’,都有哲理意味,值得探究。”[16]
其中“自稽厥志”,整理者注:詣,讀為“稽”,《周禮·宮正》鄭玄注:“稽猶考也。”[17]這是說舜自己考察衡量自己的志向。“不違于庶萬姓之多欲,厥有施於上下遠邇。”是說求中的原則是照顧“庶萬姓”的意願,儘量做到遠近民心所向。
“乃易位設稽”,整理者注:易,《詩·甫田》毛傳:“治也。”立,即“位”,指職位、官爵。稽,文書簿籍。《國語·吳語》韋昭注引鄭眾云:“稽,計兵名籍也。”“易”與“設”相對互文,有修治義。[18]由此可見,稽是一種計兵名籍,当與軍事有關。“乃易位設稽”是說處理政務、掌管軍事。這與《史記·五帝本紀》:“堯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從。乃遍入百官,百官時序。賓於四門,四門穆穆,
为什么要铭记中国历史故事
諸侯遠方賓客綿敬。”[19]或有一定關係。
“測陰陽之物,咸順不逆。”整理者注:測,《國語·晉語一》注:“猶度也。”意為考慮。稽、測為同義詞連用。侌
清華簡《保訓》的“中”為兵書說
,即“陰陽”。[20]這是說舜考察陰陽方面的事情,順應陰陽的法則不去違背。邢文先生認為“中”是數,即命數、天數,或為兵家工具。[21]筆者認為“中”雖不是數,但與之有密切關係。在傳世文獻中,可看到舜懂得利用天象的記載。《史記·五帝本紀》:“堯使舜入山林川澤,暴風雷雨,舜行不迷。堯以為聖,……於是帝堯老,命舜攝行天子之政,以觀天命。舜乃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22]《尚書·堯典》:“納於大麓,烈風雷雨弗迷。”[23]2002年襄汾陶寺城址出土了一件漆木杆IM22:43,時代為陶寺文化中期。有研究者認為IM22:43漆杆為圭表日影測量儀器系統中圭尺。[24]這一發現證實了堯舜時期圭尺的存在,從而為當時存在觀象授時的活動提供了必要條件。李學勤先生指出,在陶寺城裏很重要的部位,已經發掘的一處建築的一部分呈扇面形,由土坯建成,中間有縫隙,可能與“觀象授時”有關。[25]如果“觀象臺”這一點能夠確定的話,是天文考古學上的重大發現,和古書《堯典》裏的觀象授時是很契合的。《堯典》一項主要的內容就是觀測天象,確定曆法。[26]以上分析說明舜對天象曆法有相當瞭解。得“中”需“測陰陽之物,咸順不逆”,說明“中”略帶有兵陰陽性質。
“言不易實變名,身茲服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整理者注:“三降之德,傳世文獻多云‘三德’,如《書·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27]此說可從。這是說舜在得“中”之後,施政不變動名實關係,自己更加謹慎,重視誠信,恭敬不懈怠,造就三種品德。三德,即正直、剛克、柔克等品德。《書·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強弗友剛克;燮友柔克。沈潛剛克;高明柔克。”[28]沈子也簋:“吾考克淵克”。[29]唐蘭先生解釋為:“《廣雅·釋言》:‘克,能也。’淵,是深的意思,見《詩·燕燕》毛萇傳。下一克字是具有這種品性的名詞,如剛克、柔克、
中国历史故事感言50字
溫克等。”[30]李學勤先生指出《洪範》有可能是西周時期的作品。[31]于省吾先生雖認為《洪範》是晚周作品,但指出此數語文辭頗古質,當系雜采舊籍而成。[32]所以三德的思想當有較古的淵源,“中”應該與三德有關。
那麼“中”到底是什麼呢?邢文先生曾定出十五條標準:1.舜“恐”而求之;2.可以助舜“自稽厥志,不違于庶萬姓之多欲”;3.可以“施於上下遠邇”;4.可以“易位設稽”;5.可以“測陰陽之物”;6.其結果是“咸順不逆”;7.“中”與“名”、“實”相關;8.“中”使舜“茲備惟允,翼翼不懈”;9.“中”與“三降之德”有關;10.“舜旣得中”,“帝堯嘉之,用受厥緒”; 11.“中”為“保訓”,不傳或墜;12.上甲微伐有易,曾“假中於河”;13.得“中”之助,上甲微在戰爭中“亡害”;14.戰後,上甲微不僅“歸中於河”,而且“持弗亡”(所以“中”不是可以歸還的具體之物);15.上甲微持“中”弗亡,傳貽子孫,終使商人“用受大命”。[33]以此標準分析推斷,筆者認為“中”是一種軍法,是舜通過不違民欲、施惠遠近、治官爵設兵籍、測陰陽總結出來的治軍為政的道理,將之整理為文本,即兵書典要,屬於一種廣義的兵書。廣義兵書是古人說的“軍法”或 “軍令”。学者指出早期兵法可能是從實際作戰經驗中總結出來的一些簡單的規則與條例,它們原來是包含在“軍法”裏面,是附屬於軍法的內容。[34]《論語·堯曰》雲:“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35]或因“中”是舜的經驗所得,所以堯才會說“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運用三德,剛柔並濟,以中馭之是它的重要內容。
舜得“中”之後,“帝堯嘉之,用授厥
中国历史故事班超
緒”,說明如果舜沒有得到“中”,堯不會授舜以政。由於舜掌握了治眾之道,養成自己的勢力,堯才將其位讓於舜。《史記·五帝本紀》:“舜耕曆山,曆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36]說明舜逐漸得到人民的擁護支持,影響力與號召力不斷擴大。《史記·五帝本紀》:“堯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從。乃遍入百官,百官時序。賓於四門,四門穆穆,諸侯遠方賓客綿敬。”[37]舜用“中”來處理民事政務,收效顯著。古代兵書常有論政的內容,如上博簡《曹沫之陳》。[38]它的簡文分兩部分,前一部分論政,比較短;後一部分論兵,比較長。[39]田旭東先生指出其實在後一部分論及兩軍對壘的具體應對措施時,也有一些論政的內容,這也應該是古代兵書常見的特徵。[40]
通過上述探討,舜所得“中”是一部載有治國、治軍之道的軍法,包含着中道的思想。
二、上甲微所得“中”
那麼上甲微所得“中”是否也是這種廣義上的兵書呢?“昔微假中於河,以複有易,有易服厥罪。微無害,乃歸中於河。微志弗忘,傳貽子孫,至於成湯,祗服不懈,用受大命。”簡文說“中”可假,整理者注:叚,字原省又旁,系省形字,簡文中讀為“假”,義為借。同樣寫法的“叚”又見清華簡《系年》:“叚路于宋。”[41]《說文》:“叚,借也。”是“中”確實可以借。中又可以歸,“乃歸中於河”,歸,整理者注:追,讀為“歸”。“歸”與上文的“假”相對應。[42]上甲微從河伯處借“中”,就是借取兵書,並依靠其中的道理打敗了有易。事後,由於兵書本為河伯所有,上甲微必須將兵書歸還于河伯,但 “微志弗忘”,上甲微當自行抄錄了一份,或記誦下來,所以能“傳貽子孫,至於成湯,祗服不懈,用受大命。”上甲微向後世子孫所傳除兵書之外,還有中道。成湯之時,終於滅掉夏朝,擁有天下。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擁有“中”就能掌握其中的道理。只有真正領悟其中的真諦,才能稱之為得“中”,這也是為何河伯有“中”而未能得天下的原因。
三、文王所傳“中”
“己丑昧[爽]□□□□□□□□□□□[王]若曰:‘發,朕疾適甚,恐不汝及訓。昔前人傳寶,必受之以詷。今朕疾允病,恐弗堪終。”詷,《顧命》作“侗”,《釋文》:“侗,馬本作詷。”字與“童”通,指幼稚童蒙。或說此處讀為“誦”,與下文“以書受之”對舉。[43]李零先生贊同讀“誦”。[44]中既是兵書,自然可誦。通過閱讀簡文,可以得知文王所傳的“中”包含形而上的理論,文王所傳可以記誦,當是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汝以書受之。”則武王所記錄的是文王對於“中”的理解。“發,敬哉!朕聞兹不久,命未有所延。今汝祗服毋懈,其有所由矣,不及爾身受大命。”文王充分理解“中”的時間不長,擔心武王不能深切理解兵書所藏的治軍、治國之理。中需要不斷地領悟才能充分理解,由此要求武王不能有所懈怠。
文王通過兩個古史傳說,向武王講述“中”的道理。既要傳中,首先要交代“中”的由來,然後才說明“中”的用處。“中”是通過舜的實踐經驗總結而來,舜依靠它受政於堯,上甲微以此復仇于有易,商湯靠它興商滅夏。文王希望武王也能效仿前人,用“中”來振興周邦。許倬雲先生指出周以蕞爾小國而能克商,既不能由經濟力強弱作理由,又不能由軍事力量的優劣來分高低,周之勝利當只能由戰略的運用以尋求解釋了。[45]武王克商採取了正確的戰略,當受益於對“中”的充分理解。
四、“中”對後世兵書的影響
“中”是廣義上的兵書,其核心內容在傳世文獻中自有傳承。《左傳》所引《軍志》之類的兵書已經承載“中”的思想。《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楚子入居於申,使申叔去谷,使子玉去宋,曰:‘無從晉師!……《軍志》曰:‘允當則歸。’又曰:‘知難而退。’又曰:‘有德不可敵’。此三志者,晉之謂矣。’”[46]宣公十二年:“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47]這裏“允當則歸”、“ 知難而退”、“ 有德不可敵”都體現了“中”的思想,與《書·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相符合。
《司馬法》[48]、《六韜》[49]等兵書也能體現“中”的思想。《司馬法·仁本》:“戰道:不違時,不歷民病,所以愛吾民也;不加喪,不因凶,所以愛夫其民也;冬夏不興師,所以兼愛民也。”《六韜·文韜·盈虛》:“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跡之時,削心約志,從事乎無為。”上博簡《曹沫之陳》:“毋獲民時,毋奪民利。”以上所體現的精神正與《保訓》“不違于庶萬姓之多欲,厥有施於上下遠邇”一致。《六韜·文韜·大禮》:“安徐而靜,柔節先定;善與而不爭,虛心平志,待物以正。”《曹沫之陳》:“申功而食,刑罰有罪,而賞爵有德。”與《尚書·洪范》的正直、剛克、柔克,以“中”馭之的精神十分契合。《曹沫之陳》:“莊公曰:‘為親如何?’答曰:‘君毋憚自勞,以觀上下之情偽;匹夫寡婦之獄訟,君必身聽之。又知不足,亡所不中。則民親之。’莊公又問:‘為和如何?’答曰:‘毋嬖於便嬖,毋長於父兄,賞均聽中,則民和之。’”這都是當時國君必須遵守的以中道治國、治軍的道理,充分體現了“中”的深刻影響。《淮南子·兵略訓》[50]:“兵失道而弱,得道而強;將失道而拙,得道而工;國得道而存,失道而亡。”“所謂道者,體圓而法方,背陰而抱陽,左柔而右剛,履幽而戴明。變化無常,得一之原,以應無方, 是謂神明。”這裏的道,顯然與中道密切相關。
前文已述,“中”具有兵陰陽性質。現有文獻如《孫子兵法》、《司馬法》、《六韜》、《尉繚子》等兵書以及《淮南子》、《越絕書》、《吳越春秋》、《國語·吳語》中均可挖掘出一部分屬於兵陰陽的內容。[51]
結語
“中”是實物,因為它可求、可得、可借、可還、可傳。“中”又是包含着理論的東西,所以它可悟、可說。“中”是軍法,屬於廣義的兵書,但並非得到“中”就能掌握其中的道理。只有真正領悟其中的真諦,才能稱之為得“中”。上甲微從河伯處借“中”,就是借取兵書,並依靠其中的道理打敗了有易。事後,將兵書歸還于河伯,但上甲微當自行抄錄了一份,或記了下來。所以在歸還中後,還可以將其傳給子孫。文王希望武王用“中”來興周邦,武王克商採取了正確的戰略,當與“中”有密切關係。“中”對後世兵書產生了深遠影響,豐富了兵書的內涵。
(編者按:[1]李學勤:《周文王遺言》,《光明日報》,2009年4月13日;李學勤:《論清華簡〈保訓〉的幾個問題》,《文物》,2009年第6期。
[2]李零:《說清華楚簡〈保訓〉篇的“中”字》,《中國文物報》,2009年5月20日。
[3]艾蘭:《怎樣成為君王》,王進鋒譯,《光明日報》,2010年7月12日。
[4]王連龍:《談清華簡〈保訓〉篇的“中”》,《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0年第2期。
[5]陳偉:《〈保訓〉字句試讀》,《出土文獻》第一輯,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61頁。
[6]李均明:《周文王遺囑之中道觀》,《光明日報》,2009年4月20日。
[7]邢文:《清華簡〈保訓〉研讀講義》,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34,2010年3月18日。
[8]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43頁。
[9]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中華書局1996年版,第2935-2943頁。
[10]唐蘭:《殷墟文字記》,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53頁。
[11]李學勤:《論清華簡〈保訓〉的幾個問題》,《文物》,2009年第6期。
[12]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45頁。
[13]李均明:《周文王遺囑中之中道觀》,《光明日報》,2009年4月20日。
[14]廖名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保訓》釋文〉初讀》,《出土文獻》第一輯,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66頁。
[15](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許惟賢整理:《說文解字注》,鳳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696頁。
[16]李學勤:《論清華簡〈保訓〉的幾個問題》,《文物》,2009年第6期。
[17]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45頁。
[18]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46頁。
[19](漢)司馬遷撰:《史記》,中華書局1959
中国历史有哪些画师的故事
年版,第21-22頁。
[20]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46頁。
[21]甘鳳、王進鋒、余佳翻譯、整理:《中是什麼》,《光明日報》,2010年7月12日。
[22](漢)司馬遷撰:《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1-24頁。
[23]曾運乾:《尚書正讀》,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18頁。
[24]何駑:《山西襄汾陶寺城址中期王級大墓IM22出土漆杆“圭尺”功能試探》,《自然科學史研究》,2009年第3期。
[25]李學勤:《有關古史的十個新發現》,收入《文物中的古文明》,商務印書館2008年版,第18頁。
[26]李學勤:《輝煌的中華早期文明》,收入《通向文明之路》,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第12頁。
[27]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46頁。
[28]曾運乾:《尚書正讀》,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141頁。
[29]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征》,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320頁。
[30]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征》,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324頁。
[31]李學勤:《叔多父盤與<洪範>》,收入《中國古代文明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頁。
[32]于省吾:《雙劍誃尚書新證》,收入《於省吾著作集》,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100-101頁。
[33]邢文:《清華簡〈保訓〉研讀講義》,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34,2010年3月18日。
[34]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版,第376-379頁。
[35]楊樹達:《論語疏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05頁。
[36](漢)司馬遷撰:《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33-34頁。
[37](漢)司馬遷撰:《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1-22頁。
[38]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39]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版,第373頁
[40]田旭東:《古代兵學文化探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頁。
[41]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47頁。
[42]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47頁。
[43]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44-145頁。
[44]李零:《讀清華簡〈保訓〉釋文》,《中國文物報》2009年8月21日。
[45]許倬雲:《西周史(增訂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版,第86-98頁。
[46]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456頁。
[47]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725頁。
[48]李零:《司馬法譯注》,收入《兵家寶鑒》,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9]盛冬玲:《六韜譯注》,收入《兵家寶鑒》,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0]何寧:《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1998年版。
[51]田旭東:《古代兵學文化探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92頁。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690.html
以上是关于清華簡《保訓》的“中”為兵書說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清華簡《保訓》的“中”為兵書說;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7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