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北京市海淀區)
《周公之琴舞》簡10—11“命不△??,疐天之不易”,其中△原作“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整理者釋作“??”,讀爲“夷”,書末字形表錄作“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1]。黃傑先生指出此字“??下部明顯還有‘??’形和‘又’形的筆劃,當釋寫爲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釋讀待考”[2]。黃先生對字形的分析可信,我們認爲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應即“
如何引出中国历史人物故事
彝”字變體[3]。
東周金文中用作器名通稱的“彝”字作如下之形:
A: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王鬲《集成》611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曾子倝鼎《集成》2757
B: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酓章鎛,《集成》85
C: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鄬子受鐘辛,《新收》511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鄬子受鎛甲,《新收》513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鄬子受鎛己《新收》518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鄬子受鎛辛《新收》520
D1: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曾姬無卹壺,《集成》9710) D2: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王子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俎,《銘圖》[4]06321D3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蔡侯申盤,《集成》10171
E: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競之定鬲甲,《文物》2008年1期81頁圖25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競之定鬲乙《銘圖》03016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銘圖》03017
西周金文中“彝”作“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參看《新金文編》1805-1845頁)等形,A種寫法的“彝”字承襲西周金文中的“彝”字而來,變化不大。B種寫法的“彝”字中表示某種動物的那部分與《說文》所謂“糸”形分離,而且所謂“糸”形重複書寫作“??”。C以“金”爲意符,“金”旁相當於A中“彝”字所從的表示金屬塊的“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5],故C實乃“彝”字異體
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家故事
。C所從“彝”旁可分析爲從尸、從??、從廾。與B相比,動物形已經變作“尸”形。甲骨金文中“尸”或用作“夷”,如夷方、淮夷之“夷”常假借“尸”來表示。吳王光鑑(《集成》10298、10299)“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用作“彝”,古籍中“夷”、“彝”通假亦多見[6]。可見“彝”、“尸”音亦近,因此C所從“彝”旁,其表示某種動物的那部分變作“尸”,應該有變形聲化的因素。D從“彳”從“彝”,銘文中假借作“彝”。史斿父鼎(《集成》2373)是西周早期器,其銘“彝”字作“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表示金屬塊的那兩小筆寫得與“彳”相近,頗疑D所從之“彳”即是在史斿父鼎左邊偏旁這一類寫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演變而來。如果此說屬實,則D應看作“彝”字變體。D左邊所從與“彳”寫法完全一樣,後來的人可能由於不知其來源就徑直把它理解爲“彳”,於是又出現了從“辵”從“彝”之字。D3所從“彝”旁與C所從“彝”旁近同。D1右上所從作“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與“勹”形以及“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司”等字所從的某些寫法相似,但它們彼此來源不同。D1右上既可能是動物形的直接訛變,也可能是在C、D3所從“尸”形的基礎上進一步訛變而來,但如果聯繫“尸”、“人”有時寫法相近以及“匍”、“朋”
中国历史欺凌故事
等字的演變來看,D1右上所從之“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應該是從“尸”形演變過去的。D2右上作“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應是由“尸”形演變而來,而D1右上所從之“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也可能是在D2右上“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的基礎上演變而來,這種演變軌跡與楚文字中“司”字的變化相類[7]。E是“彝”字訛體,所從某種動物形變作“犬”形,“廾”形訛變作“丌”形,而其從“??”則與B、C、D相同。
《周公之琴舞》“△”從“??”、“??”、“又”[8]。古文字中“又”、“廾”作爲表意偏旁常可互換。“??”爲古文“夷”,出土資料中
中国历史故事有哪些要短的
“??”亦常可用做“夷”,而“彝”、“夷”、“尸”音近可通(參上文),又“△”從“??”則與B、C、D、E相同。因此“△”顯然就是“彝”字。聯繫“△”與C所從“彝”旁“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以及古文字資料中“尸”、“??”皆常用作“夷”來看,所謂古文夷“??”應該就是“尸”的繁體。
綜上所述,我們認爲“△”應該釋作“彝”,它從“??”與C所從“彝”旁中動物形變作“尸”應該都有變形聲化的因素。根據簡文文義,“彝”似當如字讀,訓爲“常”。其後“??”字似可讀作“憲”。《尚書·康誥》“肆汝小子封,惟命不于常”之“惟命不于常”似可與“命不彝??”相比較。
(編者按:[1]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下冊第113頁、140頁、209頁,中西書局2012年12月。
[2]黃傑:《再讀清華簡(叁)〈周公之琴舞〉筆記》,簡帛網,2013年1月1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09
[3]簡帛網簡帛論壇,清华简《周公之琴舞》初读8樓,2013年1月15日。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021。
[4]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9月。
[5]關於“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的釋讀,眾說紛紜,有影響的主要“呂”、“金”兩種釋法。其釋讀雖然有分歧,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作爲表意偏旁,它可以與“金”旁通用。關於此形比較近的相關討論可參看劉傳賓《說“金”字的一種特殊形體》(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0年12月1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18。)一文及該文後面的評論。董蓮池:《從金文勻、鈞的構形說“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為金之初文》,《古文字研究》第29輯,313-317頁,中華書局,2012年10月。
[6]張儒、劉毓慶著:《漢字通用聲素研究》,773頁,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7]李守奎、曲冰、孫偉龍編著:《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五)文字編》,435頁“司”字條第二欄,作家出版社,2007年12月。
[8]“△”也可能當分析爲從“𡰥”、“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又”,“𡰥”、“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共用一橫筆,東周文字中“彝”所從之“𢆶”或變作“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見於郳公鎛(《銘圖》15816)“
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
”。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564.html
以上是关于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釋《周公之琴舞》中的“彝”字;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7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