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秦簡札記(二)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讀秦簡札記(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讀秦簡札記(二)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四)
關沮秦簡醫方簡三七七簡至三七八簡文曰:
幷命和之。卽取守室二七,置椆中,而食以丹,各盡其復(腹),□塞,勿令
讀秦簡札記(二)
,置□後
讀秦簡札記(二)
(數)宿,□之乾,卽出,冶,和合樂□□
讀秦簡札記(二)
(飲)食,卽女子□□。[1]
此簡文中的“命”字,《秦簡牘合集(叄)》編著者採用張光裕、陳偉武先生的意見將其改釋爲“合”;陳劍先生亦有相同改釋意见。[2]按,此説正確可从。原釋之“盡”字,陳劍先生來信告訴筆者,他已經將此字改釋爲“盈”字。[3]我們認爲所釋“盈”字應無問題,從文意來看,“盈”確實比“盡”義更爲通順。“塞”字前一字及“之乾”前一字整理者皆闕釋,《秦簡牘合集(叄)》編著者分別釋爲“堅”和“期”。[4]這些意見均正確可从。“置”字下一字,整理者闕釋,《秦簡牘合集(叄)》編著者懷疑是“樂(藥)”字,我們認爲此形被釋爲“樂(藥)”可能也有問題,我們懷疑其爲和房子有關的某構造物名或者是房内的某器物名,且是在陰涼或乾燥之處,但具體所指需待考。又簡文“女子”下两个字,整理者亦闕釋,《秦簡牘合集(叄)》編著者釋爲“蚤已”,並将“蚤”讀爲“瘙”,指疥瘡,也可能是指體臭。
我們原來認爲此“蚤”字也可能爲“布”字,因爲秦簡牘文字中二者字形接近,容易訛混,但考慮到“女子布”與上文的內容不是特別吻合,所以還是採用“蚤”字的釋法。但想到“蚤”字在典籍中經常被假借爲“早”字,表示早晨或者很早之義,所以“女子蚤(早)巳(已)”一句也可能即是指女子(在服用此藥之後)第二天早晨(或很早)便會痊癒之意。
此外,關沮周家臺秦簡整理者注意到此條簡文和馬王堆漢墓帛書《養生方》29條醫方內容相似,爲了說明問題,我們先把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養生方》相關的內容迻錄於下方:
【戲】:【以】七日七月取守【宮】,□以□□□其口,貍(埋)灶口下,深□【□□】○【□□】水染其汁,以染女子59/59辟(臂)。女子與男子戲侮,即柀(破)缺;□臥,即去。60/60
取守宮置新廱(甕)中,而置丹廱(甕)中,令守宮食之。須死,即冶,涂(塗)畫女子臂若身。節(即)與【男子】戲,即不明;〼[5]
對於以上帛書內容,《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陸)》編著者認爲:
原注:“本條所述與《太平禦覽》卷九四六引《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问答
淮南萬畢術》‘守宮飾女臂有文章’等兩節相似。張華《博物志》、陶弘景《本草經輯注》等也有類似記載。”李零(2006::314):“見《淮南萬畢術》(《太平禦覽》卷七三六、九四六引)、《博物志》及《本草經輯注》。《醫心方》卷二六《相愛方》引《靈奇方》稱爲‘驗淫術’。”
後来,陳劍先生對於上引《養生方》内容的個別字詞有新的改釋,他認爲:
開頭的所謂“以”字與殘形不合(圖見後,下同),應改釋爲“入”。……
第
中国历史灯的成语故事
二個“口”字右下有鉤識符號“
└”,應斷讀作“貍(埋)竈口
└,下深……”,與本篇47/47行的“貍(埋)竈中”可對比。其後釋文作“○”者,也未見得是廢字。再下“水染其汁”實不通,所謂“水”亦與殘形不合,結合文意可定爲“朱”字,即指“朱(硃)砂”。
……
按“侮”字之釋與字形不合,“女子與男子戲侮”亦實不通。其字疑應釋爲“伋”(又其右下角還有“
└”號,《馬集》釋文漏),讀爲“狎”。“及”聲字與“甲”聲字輾轉相通之例多見。“戲狎”意爲“嬉戲狎昵、調戲”之類,古書多見。周波(2012:90)謂:“《養生方》60行的‘戲侮’,與‘戲’題下的‘即與男子戲’之‘戲’意同,均指房事。”亦恐不確。下文的“□(疑可補爲“與”)臥”方指房事,女子失貞,故其所謂“守宮砂”即“去”。而此“戲狎”尚較“失貞”有距離,故其守宮砂僅“破缺”而已。上所引“即與男子戲”之文,其下續云“即不明”而非消失不見(此意應在其後已殘失文句中),義亦相近。[6]
我們認爲陳先生的改釋意見正確。通過對上文所涉典籍中及地下出土文獻中關於“守宮砂”的理解,其多數的方法是將“守宮砂”塗抹在女子身上,而關沮周家臺秦簡簡文卻是將藥物“
讀秦簡札記(二)
(飲)食”,這是此簡文與眾不同之處。雖然簡文“
讀秦簡札記(二)
(飲)食”下面兩個字殘泐,無法釋讀,影響了對簡文内容的理解,但我們猜測關沮秦簡的簡文內容可能是秦代“驗淫術”。因爲从墓葬的年代來說,雖然關沮秦簡比《養生方》年代要早一些,但《養生方》的抄寫年代卻不一定比關沮秦簡晚多少時間,兩個醫方内容的產生、發展及其流變關係可能很近,其中共有的“守宮”、“丹”等藥物似乎更能說明這一點。
順便說一下簡文中的“椆”字,此字爲原整理者所釋,其形作
讀秦簡札記(二)
,考之秦簡牘中“周”字所作
讀秦簡札記(二)
、
讀秦簡札記(二)
、
讀秦簡札記(二)
、
讀秦簡札記(二)
諸形,
讀秦簡札記(二)
字當从“周”旁。从上舉馬王堆帛書、《淮南萬畢術》、《博物志》及《醫心方》等文獻所載內容中的“甕”、“罌”等器具名來看,“椆”也應屬這一類的器具。《説文》曰:“椆,木也。从木,周聲。讀若丩。”“椆”上古音爲章母幽部字,我們懷疑其可以通假爲上古音屬喻母宵部的“
讀秦簡札記(二)
”字,二者同爲舌音,韻部旁轉,讀音很近。《方言》卷五:“
讀秦簡札記(二)
,甖也。淮、汝之間謂之
讀秦簡札記(二)
。”錢繹箋疏認爲:“甖,《眾經音義》卷三引作罌,舊本甖下脫‘也’字,今據補。《説文》:‘罌,缶也。’《廣雅》:‘罌,瓶也。’《玉篇》:‘罌,瓦器也。’……罌與甖同。”[7]
又簡文中的“甕”,《易·井》:“甕敝漏”,焦循章句:“甕,瓶也。”《集韻·用韻》:“甕,甖也。”《慧琳音義》卷六十“盎甕”注:“甕,瓦器之大者,或瓷或瓦,深而且圓,口小而腹廣。”《慧琳音義》卷五十一“蘇甕”注引《方言》云:“自關而東,趙魏之郊謂大者爲甕,小名爲甖。”
由此可見,“甕”、“甖(罌)”之間的區別應該是體型大小的不同,可統稱爲“甖(罌)”。“椆(
讀秦簡札記(二)
)”應與“甕”、“罌”等器具義同。
(五)
關沮秦簡醫方簡三七四簡文曰:
●以給、顛首、沐浞□,幷,參(三)煴(溫)
讀秦簡札記(二)
(煮)之,令
讀秦簡札記(二)
其中“浞”字下面的字形作
讀秦簡札記(二)
,整理者隸定爲“
讀秦簡札記(二)
”字,並疑其从“界”,却無解釋。《簡帛醫藥文獻校釋》一書釋此字爲“
讀秦簡札記(二)
”,但無解釋。[8]《秦簡牘合集(叄)》編著者採用原整理者的隸定字形,亦無説解。我們認爲隸定此字爲“
讀秦簡札記(二)
”形,應可從。此形又見於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375/365行中,其形作
讀秦簡札記(二)
,辭例爲:“取桐本一
讀秦簡札記(二)
所”,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整理者將此字釋爲“節”。《馬王堆簡帛集成(伍)》編著者認爲:“‘一節所’之釋可疑,待考。”同時,該書編著者亦指明此字見於周家臺秦簡。[9]我們認爲此字可分析爲从竹、从佃或甸。查金文中“佃”字作以下形:
讀秦簡札記(二)
(克鐘)
讀秦簡札記(二)
(格伯簋)
讀秦簡札記(二)
(格伯簋)
讀秦簡札記(二)
(
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故事吗
揚簋)
讀秦簡札記(二)
(柞鐘)
讀秦簡札記(二)
(柞鐘)
讀秦簡札記(二)
(柳鼎)
《金文編》編著者按語認爲“佃與甸爲一字”。[10]由此可證“
讀秦簡札記(二)
”字从“佃”或“甸”是沒有問題的。按照文字的一般組合規律,此字應從“佃”或“甸”得聲,但正如《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陸)》編著者所說的那樣,簡文及帛書文中此字究竟應該如何解讀,仍待考。
下面按照我們的理解將簡文作如下句讀:
●以給、顛首、沐浞
讀秦簡札記(二)
,幷參(三)煴(溫)
讀秦簡札記(二)
(煮)之,令
讀秦簡札記(二)
簡文中“給”字,我們懷疑其可讀爲“及”字,因二者古音同爲牙音,韻部同爲緝部,且古書中從“合”得聲之字與從“及”得聲的字有相通的例子。[11] “及”又可讀爲“芨”,《説文》:“芨,堇草也。从艸,及聲。”《爾雅》:“芨,堇草。”郭璞注云:“烏頭苗也。”其又名“蒴藋”,《本草纲目》记载其气味“酸,温,有毒”;主治“風瘙隱疹,身癢濕痹,可作浴湯。”
簡文中的“顛首”一詞,《簡帛醫藥文獻校釋》一書指出其又見於阜陽漢簡《萬物》第66號簡,當是藥物名,但具體所指不明,且懷疑關沮秦簡的“顛首”是指頭微微抖動、搖曳。[12]陳劍先生來信認爲“顛首”應是藥物名。[13]我們認爲“顛首”爲藥名是正確的,但具體所指仍需考證。
簡文中“沐浞
讀秦簡札記(二)
”的“沐”可以是動詞詞性,表示濯髪之義。《説文》:“沐,濯髪也。”同時“沐”又可指米潘,即淘米水。《史記·外戚世家》:“丐沐沐我”,司馬貞索隱:“沐,米潘也。”
簡文中的“浞”字,《説文》曰:“濡也。”《廣雅·釋詁二》:“漬也”。
總之,我們認爲簡文可能是將“給(芨)”、“顛首”、“沐”等藥物去漬濡“
讀秦簡札記(二)
”(或者考慮“沐浞
讀秦簡札記(二)
”皆爲藥物名),並且進行煮液處理。
(六)
關沮秦簡醫方簡三五〇、三五一簡文曰:
……與皆出穜(種)。卽巳(已),禹步三出穜(種)所,曰:“臣非異也,農夫事也。”卽名富者名,曰:“某不能腸(傷)其富,農夫使其徒來代之。”卽取
讀秦簡札記(二)
(腏)以歸,到囷下,先侍(持)
讀秦簡札記(二)
(豚),卽言囷下曰:“某爲……
其中所謂的“腸”、“其”、徒”等字,爲整理者所釋,《秦簡牘合集(叄)》編著者的隸定亦同。陳劍先生來信告訴筆者,他已經在2013年10月舉辦的西南大學博士生論壇上講過,這些字應該相應改釋爲“勝”、“某”、“走”。[14]我們根據《秦簡牘合集(叄)》放大本的紅外圖片發現陳先生所釋是正確的。因《秦簡牘合集(叄)》編著者可能沒有注意到陳先生的改釋,今將此説附記於此。
附記:本文寫作過程中曾經向陳劍先生、陳偉老師請教,在此表示誠摯謝意![项目基金]本文爲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秦簡牘醫學文獻的整理與研究”(批准號:13YJC770011);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八批特別資助項目“新見秦簡牘文字資料的綜合整理與研究”阶段性成果。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5年8月22日16:11。)
[1]湖北省荊州市周梁玉橋遺址博物館編:《關
中国历史夏朝故事
沮秦漢墓簡牘》,中華書局,2001年,圖版第54頁、釋文第136頁。
[2]陳劍:《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養生方>釋文校讀札記》,《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五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513頁。
[3]見陳先生2015年8月18日來信。
[4]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荊州博物館編,陳偉主編:《秦簡牘合集(叄)》,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年,釋文第77頁。以下所引此書材料不另注。
[5]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陸)》,中華書局,2014年,第45頁。
[6]蒙陳劍先生慨允,引用其大作《讀馬王堆簡帛零札》一文第8-9頁。此文即將刊佈在《上古漢語研究》第一輯上。
[7] (清)錢繹撰集:《方言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卷五第10頁。
[8]周祖亮、方懿林:《簡帛醫藥文獻校釋》,學苑出版社2014年,第37頁。以下所引此。
[9]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伍)》,中華書局,2014年,第282頁。此例蒙陳劍先生提示。
[10]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金文編》,中華書局,1985年,第568頁。
[11]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1989年,第693頁。
[12]周祖亮、方懿林:《簡帛醫藥文獻校釋》,學苑出版社2014年,第37、38頁。
[13]見陳先生2015年8月18日來信。
[14]見陳先生2015年8月14日來信。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099.html
以上是关于讀秦簡札記(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讀秦簡札記(二);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7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