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 法律,王之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31 15:54
  • 小虎历史故事网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陸)》中有《子産》一篇,篇中出現“法律”一詞,引起法律史學者們的廣泛興趣,議論紛然,莫衷一是。
“法律”一詞較早見之于睡虎地秦簡《語書》:“法律未足,民多詐巧,故後有間令下者。凡法律令者……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卧

”句中的“法”簡文爲“法”形。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裏“灋律令”中的“法”,毫無疑義表達的是法律或用作動詞表示統一、規範的意思。[1]不過,《語書》是秦始皇二十年(前227年)南郡發布的一篇文告。時間較晚,且在秦。“法律”一詞出現在楚簡是首次見到,而且是楚簡的《子産》篇;子産是春秋時期鄭國的相,子産相鄭,主持“鑄刑鼎”將法律條文公布于衆,是樁轟動天下的大事件。
不過,遺憾的是,這裏的“法律”與鑄刑鼎似無關。我們先看相關簡文:
《子産》簡20:“善君必察昔前善王之法律,求藎之賢”句(釋文采用寬式),其義在汲取先王良好的舉措(法律)而達到追求賢臣的目的。我們將這裏的“法律”意譯爲良好的舉措,是將它排除在鑄刑鼎之外的;與之相反,先王是否制訂有追求賢臣的律條,甚而至于將它鐫刻于鼎?我們還不能貿然排除這種可能。
以上是我們順著整理之後的簡文文句所做出的推想。按照一般的考證做法,理應先讀簡文。簡文文句的考釋若存在异議,將直接影響簡文的正確理解。
《子産》簡20:“善君必察昔前善王之法律,求藎之賢”句,句中法律的“法”字,其字形是左立右廌,寫作“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釋爲“法”;“律”字字形爲“聿”,釋爲律。也就是“善君必察昔前善王之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聿(法律),求藎之賢”這樣兩句,“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聿”二字其圖版爲: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整理者注:“疑即‘法(法)’字僞變。”的確,“法(法)”字僞變爲“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與僞變爲“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形字相切近,“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簡文寫作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即“灋(法)”字。將此“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視爲“法”字之异構也無妨。不過,將它釋爲“法”字,是否是法律意義上的

新中国历史故事电视剧

“法”,尚須作具體的歷史分析。何况,上古要在正“刑”,後世所說的“法”是謂刑書,制定刑書爲拯救衰世。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與“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均從“廌”,不同在前者從立,後者從去。從“去”者與《說文·廌部》的說法:“灋,刑也。平之如水,從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去。”相近,而從“立”者,則與“去之,從去”相懸隔。我們主張,“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字從“廌”而言,廌可通“薦(薦)”。例如郭店簡《語叢四》簡9“諸侯之門,義士之所廌”句中的“廌”字,楊澤生據郭店簡注指出“‘廌’字古有‘薦’音,‘薦’正是文部字,而‘薦’、‘存’古通。”[2]“廌”字古有“薦”音,早見于《朱德熙古文字論集》第五十五頁。又如,上博簡(四)《曹沫之陳》簡42:“父兄不廌(薦,薦),由邦禦之。”“廌”,表舉薦之義。“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亦可通“薦”,表舉薦之義。
這樣,簡20中釋爲“律”的“聿”字就失去了依旁。“聿”,除簡20“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聿”中的“聿”外,“聿”又見《子産》簡24“乃聿三邦之令”、簡25“聿三邦之型(刑)”句子的句首。聿,常用作句首、句中助詞,絕大多數出現在動詞前面。如《詩經·大雅·大明》:“昭事上帝,聿懷多福。”《詩經·大雅·文王》:“無念爾祖,聿修厥德。”何况,“律”字之出,

中国历史故事传闻

時間較晚。初非用于法律。“聿”恐不能隸釋爲“律”。
據此,我們以爲簡20“善君必察昔前善王之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聿”句之後的“求藎之賢”四字,是以求賢爲其目的,條件就是要有善王的良好舉薦。爲此,上下句似可斷在“聿”字之前,爲“善君必察昔前善王之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薦),聿求藎之賢。”
此外,句中隸釋爲“察”字的簡文是“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形,徐在國認爲“此字當釋爲‘豚’”,“讀爲‘循’”。[3]可從。那麽,簡20句當釋爲“善君必循昔前善王之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
(薦),聿求藎之賢”,與“法律”無關,與鑄刑鼎更是無甚關涉。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6年5月10日10:10。)
[1]“法”,又可通作廢。在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及《封診式》等篇中出現的“法”字,都無例外的表“廢”義。
[2]楊澤生《戰國竹書研究》第152頁,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3]徐在國《談清華六<子産>中的三個字》

中国历史故事视频在线听

,載2016.4.19簡帛網。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2830.html

以上是关于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法律-清華簡六《子産》篇“法律”一詞考;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7975.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