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安徽大學文學院)
《文物》2016年第5期,刊發了《湖南益陽兔子山遺址九號井發掘簡報》一文(下文簡稱“簡報”)。《簡報》介紹了兔子山遺址九號井的發掘情況及出土文物的信息,並隨文公佈了17枚簡牘的紅外照片及154枚簡牘的釋文。[1]“竹簡保存情況較差,糟朽、降解嚴重,多殘斷和縱向開裂。”[2]因簡牘保存狀況較差,部分文字辨認難度也較大。以下是我們拜讀《簡報》之時的一些粗淺看法,失當之處還請方家批評指正。
一
簡三·一:……律令當除定者畢矣。元年與黔首更始,盡為解除流罪,……
按:此簡為一支木牘,媒體及學者稱之為“秦二世胡亥文告”、“秦二世奉诏登基文告”、“秦二世元年文書”等。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官網曾刊出木牘正反兩面的完整圖版、釋文#並對内容作了簡釋。[3]細讀《簡報》圖版,簡三·一“元年”之前尚有一字形作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見圖版一),《簡報》釋文漏釋。即“以”字。陳偉先生曾結合之前網上公佈的圖版對此木牘釋文加以校讀,並已在“元年”前補“以”字。[4]張春龍、張興國二位先生在《湖南益陽兔子山遺址九號井出土簡牘概述》一文中,曾採納了陳偉先生的部分校釋意見,但其所作釋文並未補出“以”字,[5]《簡報》此次再次公佈釋文,仍漏釋“以”,乃一明顯疏失。所以簡文釋文應改為:“以元年與黔首更始,盡為解除流罪,……”
二
簡七·四七(見圖二)帶有楚系文字特點,存四字,《簡報》釋文為“昜事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按,首字《簡報》漏釋,末字隸定為“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字不識,似為人名。簡首字原篆為:
A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A中部殘泐,但輪廓清晰,上部中間為“口”形,兩側垂筆明顯,且垂筆上各有兩小短橫,當即楚文字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郭店·老乙3),即“嗌”字。楚簡中“嗌”多用为“益助”、“增益”之“益”,但亦用作人名或副詞:[6]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郭店·老乙
中国历史故事四字好词
3) 學者日嗌(益)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郭店·唐虞19) 又(有)天下弗能嗌(益)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郭店·尊德義21) 忠信日嗌(益)而不自智(知)也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上博一·孔子詩論9) 則以人嗌(益)也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上博三·彭祖7)氏 (是)謂(胃)嗌(益)愈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上博六·競公瘧8) 祝亦無嗌(益)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包山83) 嗌昜公
A下部雖顯模糊,但細究之乃是“貝”旁,如我們推斷無誤,則A即“賹”字,貨幣、量器中常見,何琳儀先生訓為“記物”。[7]楚簡中“賹”亦多見,如:[8]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郭店·老甲35) 賹(益)生曰羕(祥)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上博一·孔子詩論11) 則丌(其)思賹(益)矣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上博一·孔子詩論21) 審(湛)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露)之賹(益)也
“賹”從“益”聲,與上舉三形用法相同,A在簡文中也讀為“
中国历史故事集阅读指导ppt
益”。“賹昜”即“益陽”,前舉包山簡83中的“嗌昜”,何琳儀先生釋為“益陽”,並指出此“嗌昜”即《漢書·地理志》長沙國的屬縣。[9]里耶秦簡8-151、8-1494(《簡報》47頁誤引為8-147、8-1497)作“益陽”。[10]《簡報》簡三·二、七·九、七·一〇亦作“益陽”。據此,《簡報》認為可以肯定戰國楚、秦已設益陽縣。
此簡第三字作: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簡報》釋為“事”。按,《簡報》所釋合於字形,但我們認為此字可讀為“吏”。楚文字中“史”、“吏”、“事”三字字形往往雷同,此不煩舉例,具體讀法也常需結合辭例來判斷。[11]如讀“吏”,則簡文為“賹昜吏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指的是“益陽”地方官吏名“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與此簡形制、簡文格式相類,《簡報》中還有以下三簡:
七·四四 芋州公苛□
七·四五 □谿公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癸
七·四六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谿公宋□
簡文“芋州公”、“□谿公”、“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谿公”,與包山簡等出土楚文獻中所習見的楚國地方官長稱呼相類,皆是地名後加“公”。由此可見,與包山簡83一樣,簡七·四七中的“賹昜”指的正是楚國所設的益陽縣。
三
簡七·九五有一字作:
C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簡報》未釋。按,C左側從手,右側下部乃是“皿”字的簡率寫法,茲試舉里耶簡中部分從皿之字加以比較:
益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8-966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8-1459正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8-1499正
盡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8-110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8-757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8-883
盛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8-247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8-478
比較可知,C右下從皿確無可疑。C右上部所從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看似“日”形,細審字形應是“水”,其左側上下各有一個朝右上的短提,右上象水點的短橫因書寫草率形成了一個折筆,與右下的短橫相連,所以給釋讀帶來了不小的麻煩。故C可分析為“從手益聲”,其訓釋待考。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
圖一 圖
中国历史的故事儿童
二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6年6月30日19:09。)
[
关于陕西的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1]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益陽市文物處:《湖南益陽兔子山遺址九號井發掘簡報》,《文物》2016年第5期,第32—48頁。文中相關字形與圖版皆取自該文。
[2]《簡報》第42頁。
[3]《益陽兔子山遺址出土簡牘(一)》,“湖南考古”官網(http://www.hnkgs.com)2014年12月10日。
[4]陳偉:《<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詔書>校讀》,簡帛網(http://www.bsm.org.cn)2015年6月14日。
[5]張春龍、張興國:《湖南益陽兔子山遺址九號井出土簡牘概述》,《國學學刊》2015年第4輯,第5—7頁。
[6]徐在國:《上博文字聲系》,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851—1852頁。
[7]何琳儀:《釋賹》,《古幣叢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17—23頁。
[8]《上博文字聲系》第1853頁。
[9]何琳儀:《包山竹簡選釋》,《江漢考古》,1993年第4期,第57頁。
[10]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秦簡》(壹),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文中里耶秦簡的字形圖片皆取自本書。
[11]《上博文字聲系》第435—452頁。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2812.html
以上是关于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兔子-益陽兔子山九號井簡牘文字補釋;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7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