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金文“彖”字考釋(上)
陳劍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西周春秋金文中有一個寫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等形,常常與否定詞語“不”、“毋”、“不敢”和“毋敢”連用的字(下文如無必要舉出字形,均以“△”代表)。《金文編》收在卷二0110號“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下。
[1] 把△釋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讀爲墜落、失墜的“墜”(古書或作“隊”),是從宋代開始就一直佔統治地位的意見。即使有個別學者從字形出發,對釋“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有不同看法,也大多仍然主張讀爲“墜”。可以說,金文中的“△”大多數時候應該釋讀爲“墜”, 長期以來是被很多人視爲定論的。
其實,釋“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墜)”之說存在很大問題,基本沒有成立的可能。
爲便於討論,先把有關的字形和辭例抄在下面(釋文盡量使用通行字):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井侯簋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彔伯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簋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史牆盤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趩觶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師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簋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克鐘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逑盤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逑鐘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單叔鬲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毛公鼎(同銘“家”字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逆(?)鐘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晉姜鼎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叔弓鐘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叔弓鎛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邾公華鐘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秦公鎛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秦公及王姬鐘鎛
1.井侯簋:追孝、對,不敢△。 《殷周金文集成》(下文簡稱《集成》) 8.4241
2.彔伯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簋:王若曰:彔伯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自乃祖考有庸(?)于周邦,右闢四方,惠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天命。女(汝)肇不△,余賜汝…… 《集成》8.4302
3.史牆盤:孝友史牆,夙夜不△,其日蔑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 《集成》16.10175
4.趩觶:趩蔑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用作寶尊彝。世孫子毋敢△,永寶。《集成》 12.6516
5.師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簋:師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虔不△,夙夜恤厥牆(將)事。 《集成》8.4314
6.克鐘:克不敢△,敷奠王命。 《集成》1.204~208
7.逑盘:雩朕皇高祖零白,粦明厥心,不△[厥]服,用辟龏王懿王。 《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3期第10頁圖一八
8.逑鐘:逑曰……逑御厥辟,不敢△,虔夙夕敬厥死事。 《文博》1987年第2期17~20頁、《近出殷周金文集錄》1.106~108
9、單叔鬲:單叔作孟祁登△,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 《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3期第8頁圖一四
10.毛公鼎:汝毋敢△在乃服,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夙夕敬念王威不易。 《集成》5.2841
11.逆(?)鐘:叔氏若曰:……敬乃夙夜,用屏朕身。勿廢朕命,毋△乃政。 《集成》1.61~63
12.晉姜鼎:晉姜曰:余唯嗣朕先姑君晉邦,余不叚荒寧……虔不△,魯覃京師,乂我萬民。 《集成》5.2826
13.叔弓鐘、鎛:公曰:……汝小心(原作“少心”合文)畏忌,汝不△,夙夜宦執而政事。 《集成》1.272.1
14.邾公華鐘:(邾公華)曰:余畢龔畏忌淑穆,不△于厥身。 《集成》1.245
15.秦公鎛:秦公曰:丕顯朕皇祖受天命,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竈―肇)又(有)下國。十又二公,不△才(在)上。嚴龔夤(寅)天命,保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乂)厥秦,虩事蠻夏。 《集成》1.270
16.秦公及王姬鐘鎛:秦公曰:我先祖受天命,賞宅受國。烈烈昭文公、靜公、憲公,不△于上。昭合皇天,以虩事蠻方。 《集成》1.262~269
大簋蓋(《集成》8.4298、4299)有一個用爲人名的字,寫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等形,《金文編》第1281頁作爲不識字收入附錄下663號。已有不少學者指出它與上舉叔弓鐘、鎛和邾公華鐘三形係一字,可信。其在“豕”身上多出的筆畫,研究者也已指出象繩索之形。金文“善”字或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克盨)、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此簋)等形(看《金文編》第152頁0388號),“羊”旁上增从繩索之形,其繩索形寫法的變化跟大簋蓋和前引邾公華鐘之形的變化相同。
我們先來看傳統的釋“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墜)”之說爲什麽不可信。從字形來講,把“△”釋爲“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的根據是很薄弱的。上舉諸形雖然與“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同樣都从“豕”,但顯然並不从“八”。真正上部从“八”的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在現所見古文字資料中最早見於戰國文字,
[2]與西周春秋金文中的“△”字在形體上缺乏必然聯係和演變的中間環節。不少人認爲△字象豕喙形的“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左右分開,就成爲“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上部所从的左右相背的兩筆“八”。這種假設在古文字中其實找不到絲毫積極證據。 不過平心而論,釋△爲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的意見之所以爲研究者所普遍接受,恐怕主要不在於字形上有多少證據,而是因爲“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讀爲“隊(墜)”很直捷。古書中“隊(墜)”大多爲“隕墜”、“墜落”、“失墜”意,在上舉諸銘中,“△”解釋爲“失墜”文意似乎很通順。這大概也正是有的學者不把△字釋爲“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但仍然同意將它讀爲“隊(墜)”的原因所在。仔細分析,這種看法也是站不住腳的。
古書中當“失墜”講的“隊(墜)”字,往往要帶賓語。例如《尚書》中屢見的“墜厥命”、《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和成公十二年的“俾隊(墜)其師”、《國語·晉語二》的“敬不墜命”等等,例子很多。即使“隊(墜)”後面沒有賓語,“隊(墜)”的對象從上下文看也應該是相當清楚的。例如:《左傳》文公十八年說 “季文子使大史克對曰:‘先大夫臧文仲教行父事君之禮,行父奉以周旋,弗敢失隊(墜)……’”,“失墜”的對象是上文的“禮”; 又昭公二十五年說“若夫宋國之法,死生之度,先君有命矣,群臣以死守之,弗敢失隊(墜)。”“失墜”的對象是上文的“法”和“度”。上舉諸銘中,“△”字絕大多數不帶賓語,作“主語 +不(或不敢)+△”的形式。如果把它們讀爲失墜的“墜”,不墜或不敢墜的對象是什麽呢?從銘文的上下文我們很難明確地看出來。這就未免太奇怪了。而且,上舉諸銘還有兩器說“不△于……”,一 器說“不△在……”。如果說秦公說“先王”“不墜于(在)上”還勉強可通的話,邾公華說他自己“不墜于厥身”,又怎麽講呢?
說釋讀爲“隊(墜)”不可信,還可以從古文字資料的用字情況得到印證。 西周早期的大盂鼎說“我聞殷述(墜)令(命)”,用來表示失墜的“墜”的是“述”字。一直到戰國時期,魚鼎匕說“曰蚩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尤)人,
[3] 述(墜)王魚鼎”,情況也還是如此。就連从“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得聲的表示連詞的“遂”,從古文字資料看最初也是假借“述”字的。例如西周早期的小臣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簋說“遣自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師,述(遂)東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伐海眉”;西周晚期的晉侯蘇鐘說“述(遂)逐之”;一直到戰國時期,中山王方壺說“述(遂)定君臣之位、上下之體”,仍用“述”字。在傳抄古文字資料中,以“述”爲“遂”的現象更多。以上情況說明,以“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作聲符的字的行用是相當晚的事,此前它們多用“述 ”字表示。在西周春秋金文中,是不大可能有用“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表示“隊(墜)”的情況存在的。
影響最大的釋“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之說既然並不可信,本文開頭提到的個別學者的不同意見就值得認真檢討了。其中,高鴻縉先生主張釋爲“彘”。
[4] 按殷墟甲骨文中常見寫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一類形體的字(看《甲骨文編》第392頁、《殷墟甲骨刻辭類纂》中冊618~620頁),卜辭中大都用作犧牲名。早期研究甲骨文的學者大多認爲它象簡化的“矢”貫穿“豕”的腹部之形,是“彘”字的異體。釋△爲“彘”就是以此爲依據的。前文所舉△字的各種形體,井侯簋、彔伯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簋和史牆盤中三形,“豕”身上多出來的一斜筆,確實都是貫穿豕的腹部,而不是像其他形體那樣位於豕的頸部的。商代晚期的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作父乙簋(《集成》8.4144)中有用法與卜辭相同的“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形體跟前舉井侯簋中的“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可以說完全相同。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井侯簋是西周早期青銅器,時代比前舉其他有△字的銅器都要早。從這一點看,△字的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兩類形體,後一類確實應該是由前一類變來的。因此,西周春秋金文中“△”字,與殷墟甲骨文和商代晚期金文中的“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
中国历史上的四位名人故事
,雖然用法不同,但確實應當本係一字。 將它們聯繫起來研究是很合理的。
[5]問題在於,真正从“矢”的“彘”字在 殷墟卜辭和西周金文中都有,而且在卜辭裏還曾跟“△”字見於同一版(《甲骨文合集》15943),在西周金文裏“彘”字用法跟“△”字也不同;“彘”字從殷墟卜辭、西周金文一直到秦漢篆隸字形一脈相承,說“△”字是“彘”字的省體也缺乏根據。現在,不少甲骨學者已經不相信釋卜辭的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爲“彘”之說了。例如《甲骨文字詁林》第 1578頁姚孝遂先生的按語,認爲它是“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這應該就是根據金文“△”舊多釋爲“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而言的。我們雖然也認爲卜辭的“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與金文△當爲一字,並且對金文△字的釋讀有自己的看法,但對甲骨文的“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到底應該讀爲什麽詞的問題還沒有很確定的意見,本文就暫不討論了。
[6]回到對金文△字的解釋問題,高鴻縉說讀爲“失”,上文對讀爲失墜的“墜”在文意理解方面所作的批評,對於此說也差不多完全適用。
不同意釋“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的,還有一派主張釋“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的意見。“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見《說文·彑部》:“豕也。从彑,从豕。讀若弛。”它與常見的“彖”字的區別在於上半多一橫筆(《說文·彑部》:“彖,豕走也。从彑,从豕省。”)。持此說的有高田忠周、朱芳圃和唐蘭等。
[7] 他們對字形的論證很簡略,都很缺乏説服力。唐蘭先生說“△” 係由“彘”字“從一字誤分爲兩”,仍然跟“彘”字相混。而且他們也都主張讀爲“隊(墜)”,仍然沒有跳出舊說的窠臼。
近年又有學者重新提出釋“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之說,但結論有了很大變化。《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3期發表的孟蓬生先生《釋“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一文(下文簡稱“孟文”),舉出了前人所未及見或未徵引的新材料論證“△”字當釋爲“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並且認爲它的釋讀應該“就其本音求之”,讀爲“ 懈弛”的“弛”。這個意見很值得注意。
孟文舉出的釋“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之說的一個有力證據,是七十年代末陝西扶風發現的周厲王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簋中的“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集成》8.4317)。此字右上部所从的“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與前舉叔弓鐘、叔弓鎛、邾公華鐘及大簋蓋“△”字之形極爲相近,皆係“豕”增从繩索之形。研究者多以爲它們當係一字,是可信的。叔弓鐘、鎛“△”字中的繩索形位於豕腹,“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形中的繩索形移至豕頸,也跟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兩類形體的變化相同。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簋中的“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張政烺先生指出即《說文·土部》“地”字的籀文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地”當讀爲“施”,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簋銘“簧黹朕心,施于四方”,意與《尚書·洛誥》“ 惟公德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相近。
[8]這個意見極爲可信。“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在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簋的“地”字中顯然是聲符。這對於確定“△”字在當時的音讀是一個重要證據。
張政烺先生還指出,縣妀簋(《集成》8.4269)“(縣妀)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肆)敢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于彝”中的“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右半所从與上舉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簋銘“地”字右上所从亦當爲一字(縣妀簋全銘字形皆較草率,此字亦頗有走形)。縣妀簋文例與《禮記·祭統》所引衛孔悝鼎銘結尾言“施于烝彝鼎”相合,“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當讀爲“施”。這也是很精辟的見解。縣妀簋和孔悝鼎銘這兩句話,從上下文意看都是講把銘文上文所說之事記錄在青銅器上。銅器銘文中意思相近的話還有:中方鼎說“(中)埶于寶彝”,史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簋說“(史)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由于彝”。唐蘭先生也早已指出它們與孔悝鼎銘“施于烝彝鼎”“都是同一文例” 。
[9]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新見的保員簋說“(保員)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于寶簋”(見《考古》1991年第7期第650頁圖一),馬承源先生亦引孔悝鼎銘此語爲說 而讀爲“施”。
[10] 保員簋銘此字右半所从,與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簋銘“地”字右上所从及前舉叔弓鐘、叔弓鎛、邾公華鐘、大簋蓋“△”字之形,明顯亦當爲一字。《禮記·祭統》“施于烝彝鼎”鄭玄注說 “施猶著也……刻著於烝祭之彝鼎。”把“施 ”解釋爲“刻著”的“著”,在訓詁學上並無根據。鄭注只能視爲隨文釋意,因爲“施”在這個具體語境中可以理解爲“刻著”。它與縣妀簋和保員簋的“施”,都應該就是常見的“施陳”、 “施設”之意,只是“施”的對象是某件事,比較抽象而已。“施陳”、“施設”某事于銅器,就是指作這篇銅器銘文以記錄此事。中方鼎的 “埶于寶彝”,“埶”字楊樹達先生讀爲栔刻的“栔”。
[11]把它與孔悝鼎銘、縣妀簋和保員簋的“施”字聯繫起來考慮,我懷疑應該讀爲“設”。出土文獻裏從殷墟甲骨文一直到武威漢簡《儀禮》, “埶”字都有表示“設”這個詞的用法。傳世古書中亦不乏其例。
[12]中方鼎銘本身,上文說“埶王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就正用“埶”爲“設”,
[13] 可證。“設”與“施”音義皆近,當有同源關係。
[14]跟上引中方鼎同時出土的所謂“安州六器”之一的同人所作的 中觶云:“中埶王休,用作父乙寶尊彝。”“埶”字也應該統一釋讀爲“設”。器主中因爲要“設王休 ”即將王之休廕陳設出來誇耀,遂作了這件用於祭祀父乙的銅器,上施銘文記述王之休廕。 另外,上文所引史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簋“由于彝”的“由”字,唐蘭先生誤釋爲“古”。它應當如何理解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總之,從以上證據看,“△”字應當與本从“它”聲的“地”和“施 ”讀音相近,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15]“它”、“地”、“施”都是歌部字,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隊”、“墜”則是物部字,古音相差較遠。這從另一方面證明我們不信釋“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墜)”之說是有道理的。
根據上文對“△”字讀音的結論,結合銘文文意,已經可以進而探求它在金文中所表示的詞語。我們雖不同意孟蓬生先生提出的讀爲“弛” 的意見,但認爲他指出金文“不(敢)△”當爲“不(敢)懈怠”一類意思,實在是極富啓發性。仔細體會前舉諸銘,把“△”字理解爲“懈怠”一類意思,確實是最合適的。就拿叔弓鐘、鎛來說,前文記公說叔弓“汝小心畏忌,汝不△,夙夜宦執而政事”,後文叔弓說自己“是辟于齊侯之所,是小心龔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靈力若虎,勤勞其政事,有共于公所”,“不△”與“勤勞”顯然正是相對而言的。孟文引伯康簋“用夙夜無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指出“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當讀爲懈怠之“怠”,又引中山王鼎“夙夜不解(懈)”等,與史牆盤“夙夜不 △”對比,謂其“語意正同”
中国历史英文故事大全
,也很有説服力。但是讀爲“弛”的問題在於,金文“△”字的用例,跟古書裏“弛”字的用例扣合不緊密。檢查古書中“弛”字的用法,其義常爲“使(弓弦)鬆弛”、“減輕(賦稅)”、“放寬(律法、刑罰)”、“解除(憂患)”、“延緩(日期)”、“(寵愛)減弱”等,用爲“懈怠”之義的例子極少 。“弛”字像金文“△”字那樣,接賓語表示對某事“懈怠”之例,和說某人“不(敢)弛”是指他“不(敢)懈怠”的用法,更是難找。
我認爲,前文所舉“△”字,在絕大部分銘文中實應讀爲“惰”。“惰”與 “它”、“地”、“施”都是舌音歌部字,“△”字跟它可以相通是沒有問題的。“惰”字《說文· 心部》正篆作“憜”,“惰”是其或體。古書或作“墮”、“媠”。其本義按《說文》的解釋,是“不敬也”。例如《說文》已引的“春秋傳曰‘執玉憜’”,今《左傳》僖公十一年作“天王使召武公、内史過賜晉侯命,(晉侯)受玉惰。”《國語·周語上》作“……執玉卑……”。“執玉卑 ”正是“不敬”的具體表現。前引秦公鎛、秦公及王姬鐘、鎛中的“△(惰)”,用的正是“惰”的“不敬也”這個本義。先王“不惰在(于)上”,就是“敬在(于)上”,與西周金文中習見的說先人“嚴在上”意近,指先人恭敬地在上帝左右(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鐘:“先王其嚴在帝左右。”)。“嚴在上”的“嚴” ,前人多引《詩經·小雅·六月》“有嚴有翼,共武之服”毛傳:“嚴,威嚴也”爲說(如《金文編》第76頁“嚴”字下按語),其實並不準確。已有學者撰文指出,金文中“嚴在上”的“嚴”應作“ 祗敬惕勵”解。
[16] 這是很好的意見。“嚴”應當與“翼”同訓爲“敬”。上引“有嚴有翼”毛傳:“翼,敬也。”又《詩經·商頌·殷武》“天命降監,下民有嚴”毛傳:“嚴,敬也。”春秋時期的王孫誥鐘說“有嚴穆穆,敬事楚王。”“有嚴”即“嚴嚴”,《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嚴嚴兮其能敬己也 。”“嚴”的意義側重點顯然都在“敬”而非“威”。 與前引秦公鎛係同人所作之器有秦公簋,銘文亦相近:“丕顯朕皇祖受天命,鼏宅禹責(迹)。十又二公,在帝之坏。嚴龔夤(寅)天命,保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乂)厥秦,虩事蠻夏。”叔弓鐘、鎛中叔弓講到自己的先祖商湯,說 “赫赫成唐(湯),有嚴在帝所。尃受天命,刻(?)伐夏后……”云云, 與秦公鎛和秦公簋銘的行文是非常相近的。兩相對照,鎛 銘“不惰在(于)上”的“上”顯然就是“ 帝之坏”,亦即周厲王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鐘的“帝廷”、叔弓鐘、鎛的“帝所”。“不惰”則與“有嚴”對應,對於正確理解秦公鎛等器很有幫助。
“惰”由“不敬”引申爲“懈惰”、“懈怠 ”,從先秦古漢語一直到今天都是極爲常用的意義。古書中“懈惰”、“懈怠”義的“惰”字與“不” 連用說“不惰”的很多,爲大家所熟知的如《論語·子罕》:“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是說顏回不懈惰。前引諸銘,說器主“不△”、“不敢△”的,把△讀爲“惰”,文意都很通暢。 同時,我們前文批評釋“墜”之說時談到的銘文中 “△”的對象不清楚的問題,也就不存在了。
有意思的是,前舉邾公華鐘說:“(邾公華)曰:余畢龔畏忌淑穆,不△于厥身。”與《儀禮·士虞禮》記載主人對代表先人受祭的尸主所說的“孝子某,孝顯相,夙興夜處,小心畏忌,不惰其身,不寧……”,非常相似。又《後漢書·祭祀志下》“惠、景、昭三帝非殷祭時不祭”注引丁孚《漢儀》所載桓帝《祠恭懷皇后祝文》曰:“孝曾孫皇帝志,使有司臣太常撫,夙興夜處,小心畏忌,不墮其身,一不寧。敢用絜牲一元大武……”。“不△于厥身”顯然就是“不惰其身”。用於引出在某方面懈惰的介詞“于”,加不加在意義上沒有多大區別。例如,《墨子·非命上》說“貪于飲食、惰于從事”,《非儒下》說“貪于飲食、惰于作務”,而《非命中》和《非命下》就都說“貪飲食而惰從事”。另外,叔弓鐘、鎛也是“小心畏忌”與“不△”連言,跟《儀禮·士虞禮》此文和《帝祠恭懷皇后祝文》也可以相印證。這可以作爲金文“△”當讀爲“惰”的確證。《漢書·韋賢傳(附韋玄成傳)》載韋玄成所作詩:“我既茲恤,惟夙惟夜,畏忌是申,供事靡憜。”顏師古注:“申,言自約束也。憜,古惰字。”又:“慎爾會同,戒爾車服,無媠爾儀,以保爾域。”師古曰:“媠亦古惰字也。域,謂封邑也。”前者也是“畏忌”與“靡憜”同時出現,亦可爲參考。
毛公鼎“汝毋敢△(惰)在乃服”,“服” 訓爲職事的“事”(逑盤“不△[厥]服”之“服”字同),與逆(?)鐘“毋△ (惰)乃政”的“政”義近。它們說的都是對自己所負責的政事不要懈惰之意。《詩經·小雅·六月》 :“有嚴有翼,共武之服。”《國語·魯語上》:“在上不恤下,居官而惰,非事君也。 ”《禮記·月令》:“蠶事既登,分繭稱絲效功,以共郊廟之服,無有敢惰。”《呂氏春秋·季春》作“無有敢墮”。“無有敢惰”與金文“毋敢△”、“毋△”可相印證。
前文我們說△字在“絕大部分”銘文中應讀爲“惰”,是因爲還存在趩觶和單叔鬲兩個不能讀爲“惰”的特例。趩觶的“毋敢△”,表面看來與毛公鼎的“毋敢惰”相同。但仔細體會文意,器主觶在敘述作器之後說“世孫子毋敢△,永寶”,恐不能理解爲泛泛地讓子孫不要“懈惰”,而應當具體與“永遠寶有該器”這件事有關。金文中有一例類似的話,可以作爲釋讀的參考。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河北元氏縣出土的西周前期銅器叔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父卣(《集成》10.5428、5429)說:“叔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父曰:……余兄爲汝茲小鬱彝,汝其用饗乃辟軝侯逆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出入使人。嗚呼,倐,敬哉!茲小彝妹吹,見余,唯用其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女(汝)。……”“唯用其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汝”大致是“用此卣來招待你”一類的意思。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以“造”字異體爲聲符、以“酉”爲意符,疑可讀爲“酬”,勸賓客飲酒之意。
[17]李學勤先生把“妹”讀爲“末”,引《禮記·文王世子》注: “末,猶勿也。”疑“吹”讀爲“隳”,意爲“毀棄”。謂“‘妹吹’即不要毀壞”。
[18]這個解釋從文意看是很合適的。 我們懷疑趩觶的“△”也應該讀爲“隳”,
中国历史名人岳飞的故事
“毋敢△”亦即不要毀壞此器之意,上下文意很通順。“隳”字晚出,較早的古書此義多寫作“墮”。《說文·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部》字頭作“隓”,解釋爲“敗城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曰隓”。“篆文”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段注說:“小篆隓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隸變作墮,俗作隳,用墮爲崩落之義,用隳爲傾壞之義。習非成是,積習難反也。《虞書》曰‘萬事墮哉’,墮本敗城阜之偁,故其字从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引申爲凡阤壞之偁。”西周中期的守宮盤(《集成》16.10168)銘文末句舊釋爲“其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世)子子孫孫永寶用勿遂(墜)”,或以此作爲 趩觶的“毋敢△”也應該釋讀爲“毋敢△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墜)”之證,不確。守宮盤銘末兩字拓本上不清楚,李學勤先生目驗原器,指出所謂“勿遂”兩字當釋爲“奔走”,
[19]細審拓本是可信的。“奔走”金文多見。 單叔鬲的“△”字出現在銅器自名的位置,用法比較特別。董珊先生引本文初稿釋“△”字爲“彖”之說,主張以音近相通讀爲“鬲”。
[20]另外,駒父旅盨蓋銘(《集成》 9.4464)云:“唯王十又八年正月,南仲邦父命駒父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南諸侯,率高父視南淮夷,厥取厥服。堇(謹)夷俗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不敢不敬(?)畏王命,逆視我,厥獻厥服。……”“俗”下之字一般也釋爲“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它跟“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字形不合,跟本文所討論的“△”字也有不小的距離,而且與上舉諸銘“△”字用法不同,很難肯定係一字。分析其文意,“我乃至于淮……”云云位於“堇(謹)夷俗△不敢不敬畏王命,逆視我,厥獻厥服”之後,似乎“(淮夷)不敢不敬畏王命,逆視我,厥獻厥服”並非實際已發生之事。疑此句當在“堇(謹)夷俗 ”下斷開,“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表示的是“俾”、“使”一類意思。其當釋讀爲何字待考。
通過上文對有“△”字的銘文文意的解説,可以堅定我們對於“△”字讀音的認識。看來,“△”當與“地”、“施”等从“它”得聲的字讀音相近,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說文》的“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正讀若本从“它”得聲的“弛”,因此張政烺先生把上舉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簋、縣妀簋兩字隸定爲从“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孟蓬生先生進而把獨立的“△”字也釋爲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看起來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但仔細考察,問題也並非如此簡單。
孟文在字形上的論證環節是,他認爲三晉文字“家”和 “地”字中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命瓜君壺“家”字所从)、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中山王鼎“家”字所从)、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壺“地”字所从)、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侯馬盟書“地”字所从)之形是“彖”字,“彖”和 “豕”本爲一字,“彖”字係由“豕”字分化而來,從而推出比“豕”字多一筆的“△”字就相當於後來的比“彖”字多一筆的“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的結論。按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類字形六國文字多見,實係由豕喙形的起筆往右下引長而變來的“豕”字異體,跟“彖”字完全無關。“豕”、“彖”本爲一字之說也是靠不住的,詳後文。
張政烺先生把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簋中他認爲是《說文》“籀文地”字之形隸定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而非“墬”,這是信從了段玉裁等說文學家並不可靠的說法。《說文·土部》地字下“籀文地”本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形。從後文所引大量字形可以看到,《說文》所謂“彑”字及作偏旁的“彑”在秦漢文字中本作“ 彐”形,《說文》篆形跟出土文字資料不合。从“彑”形之字在隸楷中還往往有从“彐”形的寫法,如 “彙”與“彚”、“彝”與“彞”、“彔”與“录”等,後者係保留了較古的寫法。《古文四聲韻》去聲至韻“地”字下引《古尚書》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其右上所从的頭部作“彐”而非“彑”,尚較爲近古。大徐本説“籀文地从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小徐本作“籀文地從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土,彖聲”。段注正文說解從小徐本,又把字形改作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說解中“彖聲”改爲“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聲”。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亦同。這個改動主要是從諧聲關係出發考慮的,並沒有版本或者異文的根據。其實,“地”字籀文从“彖”得聲本是很合理的 。王念孫《地[從也聲]》舉出大量證據謂“元、歌二部之音相近,故諧聲亦相通”,證明地字籀文應爲从彖聲。
[21]可從。段注又說“漢人多用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者”,而今所見皆作“墬”,是因爲“傳寫皆誤少一畫”。這也完全是出於臆測,在漢代金石文字和出土簡帛文字資料中找不到什麽證據。《說文》所說的从彑从豕的“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本身,在秦漢文字中實際上也還沒有發現過(關於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形的問題詳後文)。因此說金文的“△”就是小篆的“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在字形上同樣是缺乏有力證據的。如果不信段玉裁之說,而根據《說文》籀文地字本从“彖”不从“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以及後人所書“籀文地”字皆作“墬”而非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的事實,就只能承認西周金文寫作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的“地”字中,“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形對應的是“彖”而不是“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當然,這也並不是說一定意味着“彖”形就是直接由“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形演變而來的。排比相關字形,可以發現實際上是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的異體“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一類寫法演變成了“彖”字。這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分別説明。
一是後來“彖”形中所謂“彐/彑”字頭的來源問題。“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形的特點是“豕”字中多出來的一筆位於“豕”的頸部。這一筆跟“豕”字中象“豕喙”加豕頸的“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形結合,筆順及筆畫形態、交接位置發生變化,就演變成了《說文》所謂的“彑(彐)”字。同類的演變例子如“彘”字。 西周金文“彘”字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衛盉)、“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三年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壺),後來象“豕喙”形的兩筆跟表示豕頸的一竪筆和表示“豕”的軀幹的一橫筆結合,就變爲它上部所从的“彑(彐)”了,如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第27行“彘”字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
二是“彖”形下半、加上本屬於“彑(彐)”形的下一橫筆所構成的“豕”形的來源的問題。按照我們設想的 金文中“△”形演變爲“彖”字的軌跡,其頭部演變爲“彑(彐)”之後,“彑(彐)”形的下一橫筆跟餘下的筆畫結合起來,跟真正的“豕 ”字比較其實是還少一筆的,嚴格隸定的話全字應該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而在漢初文字中,正可以看到不少作偏旁的“彖” 寫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形的例子。試看下舉馬王堆帛書的幾個从“彖”之字:
(A1)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第98行“蠡”字 (B1)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第97行“蠡”字
(A2)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第246行“剶(劙)”字 (B2)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第112行“剶(劙)”字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馬王堆帛書《養生方》第108行“劙”字(右半殘)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關沮秦漢墓簡牘》周家臺三○號秦墓簡牘《病方及其它》簡317“剶(劙)”字
(A3)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馬王堆帛書《周易·遯》初六、九三、九四 “掾”字 (B3)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馬王堆帛書《周易·遯》九五、上九“掾”字
最後幾例帛書《周易》“掾”字皆用爲卦名“遯”,其所从的“彖”嚴格説來本非“彖象”字,而係“豕”旁與“彖”旁相混,詳後文。此“掾”形當來源於 “豚”字異體“腞”,可能應分析爲“从手从腞(豚)省聲”,跟掾吏之“掾”係同形字關係。不過這一點對於此處説明“彖”旁的特殊寫法並無影響。
秦漢文字的“豕”字和“豕”旁主要有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兩類寫法,其區別僅在於最末兩筆在字中的位置不同。跟普通的“豕”形比較可知,上舉諸形,“彖”旁的(A)、(B)兩類寫法明顯是不同的。(A)類下半、算上“彑(彐)”字頭的下一橫筆的部分,比普通的“豕”形還少一筆,正即上文所說的“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形。(B)類的下半、算上“彑(彐)”字頭的下一橫筆的部分,纔是真正从“豕”的,跟“ 彖”字篆形筆畫完全對應。爲看得清楚起見,再試將前舉逆(?)鐘、秦公及王姬鐘鎛 “△”字之形跟上引(A1)和(A3)第3形所从作一比較: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除了筆畫交接的形態略有變化、上半演變爲“彑(彐)”旁外,所有筆畫都可對應,完全一筆不差。這可以説是“△”字當釋爲“彖”在字形上的鐵證。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形下半後來又添加一筆從而變成普通的“豕”形 ,也很好理解。這應是出於文字系統“類化 ”的要求,努力將文字中不成字的部件寫成形體相近的某字,以便於學習、記憶和書寫的緣故,不足爲奇。秦漢文字中同類的現象如,馬王堆帛書《周易·未濟》卦辭“狐”字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馬王堆三號墓遣策“豹”字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簡369。又見於簡34、簡337等),“豸”旁皆被改寫爲上从“肉”下从“豕”。又如,馬王堆一號墓遣冊“象”字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簡238),亦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簡234);三號墓遣策“象”字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簡29),亦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簡33,同類下从“豕”旁的“象”字三號墓遣策很多見)。又睡虎地秦簡、銀雀山漢簡、馬王堆帛書都有將“薦”字下半寫成从“豕”之例,也都是同類的現象。
[1]《金文編》“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下還收有牆盤、師望鼎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二形。研究者普遍認爲它們與△字無關,釋爲“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亦不可信。
[2]參看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下冊1225~ 1226頁,中華書局,1998年9月。西周金文中有幾個字形舊釋爲从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皆不可信,詳後文。另外,《殷墟甲骨刻辭類纂》第623頁1617號字頭爲上从“八”形下从“豕”的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形,似乎 容易使人覺得跟“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有關係。按其下僅收兩條卜辭,李宗焜先生已經指出,其所收《甲骨文合集》(以下簡稱《合集》)7653實爲“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的殘文,10863正實爲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之有缺筆者。見李宗焜:《〈殷虛甲骨刻辭類纂〉刪正》,《大陸雜誌》第九十四卷第6期,第247頁,1997年6月15日。又李宗焜:《“《殷虛甲骨刻辭類纂》刪正”補說》,《龍宇純先生七秩晉五壽慶論文集》,臺灣學生書局,222~223頁,2002年11月。
[3]此“曰蚩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尤)人”的釋讀見詹鄞鑫:《〈魚鼎匕〉考釋》,《中國文字研究(第二輯)》,第176頁,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4]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第二冊460~461頁,香港中文大學出版,1974年。
[5]郭沫若在《金文叢考·周公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釋文》中也將周公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即本文所引的井侯簋)的△釋爲“彘”,讀爲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亦即“隊(墜)”。並引卜辭和戊辰彝(即本文所引的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作父乙簋)字形爲說。在他後來的《兩周金文辭大系》中,周公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釋文意見與《金文叢考》同,克鐘、毛公鼎、師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簋等器的△仍釋爲“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墜)”,是他似主張將兩類字形分開作解。但奇怪的是彔伯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簋的△字他又仍釋爲“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墜)”,分得並不徹底。
[6]卜辭“△ ”字最常見的用法是作犧牲名。《合集》31993“△”字與“豕”見於同辭。《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53:“己卜:叀(惠)豕于匕(妣)庚。一○己卜:叀(惠)△匕(妣)庚。一” 。《合集》22065午組卜辭:“戊午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禦)虎于妣乙,惠盧豕。○戊午:惠△妣乙。○惠豕妣乙。○ 惠豭。”“△”與“豕”或“盧豕”對貞。卜辭“△”字又可指野豬。《合集》20723:“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麋七十、△四十一、麑(?)百。”顯然是記獵獲物。《合集》21566:“甲子卜:丁呼求△五,往,若。”卜辭又有“求豕”之卜,裘錫圭先生說,“求豕”和上引“求△”“從文義看,都應該是尋求野豬的意思。卜辭裏屢見‘逐豕’和田獵獲豕之辭,可見‘豕’也可以指野豬。”見裘錫圭:《釋“ 求”》,《古文字論集》,第66~67頁,中華書局,1992年8月。卜辭又有从囗从“△”寫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合集》11276)、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合集》11277)等形 之字,一般釋作“圂”字異體(《合集》11274正有關於是否“呼作~于專”之卜),可見“△”可被圈養。 對卜辭“△”字的釋讀必須考慮能 同時照顧到以上 幾個方面。
[7]高田忠周、朱芳圃說見《金文詁林》第二冊459~460頁、461~462頁。唐蘭先生說見其《古文字學導論(增訂本)》,第181頁、 253~254頁,齊魯書社,1981年10月。又後來唐蘭先生在考釋史牆盤時,把其中的△字隸定爲“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括注“墜”,無說。見《略論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銅器群的重要意義——陝西扶風新出牆盤銘文解釋》,《文物》1978年第3期。
[8]張政烺:《周厲王胡簋釋文》,《古文字研究》第3輯,第107頁,中華書局, 1980年11月。收入《張政烺文史論集》,533~534頁,中華書局, 2004年4月。下引張說均見此文。
[9]唐蘭:《史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簋銘考釋》,《考古》1972年第 5期,收入《唐蘭先生金文論集》,第184頁,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 10月。
[10]馬承源:《新獲西周青銅器研究二則》,《上海博物館集刊》第六期,第 15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0月。收入其《中國青銅器研究》,第299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11]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增訂本)》卷五《不記月中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跋》,第110頁,中華書局,1997年 12月。
[12]參看裘錫圭:《釋殷墟甲骨文裏的“遠”“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邇)及有關諸字》,收入《古文字論集》,第7頁,中華書局, 1992年8月。又裘錫圭:《古文獻中讀為“設”的“埶”及其與“執”互訛之例》,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東方文化》第三十六卷,第一、二期合訂,39~45頁,1998年刊行(實際出版時間爲2002年)。此文的要點見於裘錫圭:《簡帛古籍的用字方法是校讀傳世先秦秦漢古籍的重要根據》,收入其《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173~175頁,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13]關於金文中“埶”用爲“設”之例參看李學勤:《靜方鼎與周昭王曆日》、《靜方鼎補釋》,皆收入其《夏商周年代學札記》,第22頁、第76頁,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 10月。 又裘錫圭:《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公盨銘文考釋》,收入其《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第54頁、第 73頁注29。
[14]參看王力《同源字典》,439~430頁,商務印書館,1982年10月。
[15]“地”、“施”以及下文要談到的“弛”字,《說文》都分析爲从“也”聲。“也”與“它”的古音和在隸書裏的寫法都很接近,字書中很多从“也”的字與从“它 ”的字互爲異體。前人因此多以爲“它、也一字”。這種看法其實是靠不住的。“也”與“它”在古文字中本來是不同的兩個字,後來才因爲形、音皆近 而發生混淆。大部分後來正體寫作从“也”聲的字,本來都是从“它”得聲的。參看裘錫圭:《文字學概要》,77~78頁,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墬”字在六國文字裏常省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或加注聲符“它”、又擠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听
掉了“土”旁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它”又往往訛爲“衣”形)。六國文字“地”又或作 “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當即以聲符“它”替換“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字中的“豕”而成。由此也可見“地”字的聲符“也”本是“它”字。 關於古文字裏的“也”字參看黃德寬:《說“也”》,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第三届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1997年10月。戰國文字中有一個从“弓”从“它”聲的字,應該就是後來變爲从“也”的“弛”字。參看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下冊第866頁。
[16]王冠英:《說“嚴在上,異在下”》,《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總第 18--19期, 1992年。又參看王人聰:《金文“嚴在上”解——並述周人的祖先神觀念》,《考古》1998年第 1期,收入其《古璽印與古文字論集》,267~270頁,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2000年。王冠英先生文認爲“嚴在上,異在下”的“異在下”即“先人輔翼保佑於下”,跟我們的理解不同。按“嚴在上”與“異在下”結構相同,“嚴”、“異(翼)”相對又與《六月》“有嚴有翼” 相同,恐怕難以分別作解。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簋說“(前文人)其瀕(賓?)在帝廷,陟降,申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皇上帝大魯令。”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鐘說“卲各樂大神,大神其陟降,嚴祜
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
妥(綏)厚多福” ,可見先人常常來往於天上人間。“嚴在上,異(翼)在下”無非是說先人在上帝左右,和從天上下來處在下面時,都同樣地恭敬。後來王冠英先生又有《再說金文套語“嚴在上,異在下”》一文(《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2期),改釋“嚴”爲“多言”,“異”讀爲“式”,其說反不如前說可信。
[17]參看拙文《釋造》,已收入本書。
[18]李學勤:《元氏青銅器與西周的邢國》,收入其《新出青銅器研究》, 62~63頁,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
[19]李學勤:《海外訪古記》,收入其《四海尋珍》,第24頁,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 9月。
[20]董珊:《略論西周單氏家族窖藏青銅器銘文》,《中國歷史文物》 2003年第 4期,40~41頁。
[21]李宗焜編撰:《景印解説高郵王氏父子手稿》,第310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0年4月。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2278.html
以上是关于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金文-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上);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8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