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 历史,文化,读书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9-01 17:30
  • 小虎历史故事网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首發)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

《上博七·武王踐阼》一篇,整理者已經指出其內容又見於今本《大戴禮記·武王踐阼 》。簡文可分為兩部分,第1簡到第10簡為一部分,講師尚父以丹書之言告武王,武王因而作銘;這部分下有脫簡,并非全篇,其原貌當與今本《大戴禮記·武王踐阼 》全篇近似。第11簡到第15簡為另一部分,講太公望以丹書之言告武王,與《大戴禮記· 武王踐阼 》前半段亦相近似,唯主名不同,也沒有武王作銘的記載。簡文這兩部分的抄寫風格不同,應為不同書手所抄,因此也可以視為甲乙本。下面我們就分甲、乙兩本,分別作釋文注釋。
一、甲本
【釋文】
[武]王𦖞(問)於帀(師 )上(尚)父曰: “不智(知)黃帝 、耑(顓 )琂(頊 )、堯、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𡐩―舜)之道 在(存)乎? [1] 𠶷(意)幾(豈)喪不可得 而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睹)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乎

中国历史故事5册

)?” [2] 帀(師)上(尚)父曰: 【1】“才(在 )丹 箸(書 ), [3] 王 女(如)谷(欲 )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觀) 之, 盍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祈)乎?[4]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將)以書視(示)。”[5] 武王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祈)三日, 耑(端 )備(服)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帽?冕?),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逾)堂幾(階),[6]南面而立,帀(師 )上(尚)父 【2】[曰 ]: “夫先王之 箸(書 ),不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與)北面 。” 武王 西面而行 ,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曲)折而南,東面而立 。帀(師 )上(尚)父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奉)箸(書 ),道 箸(書 )之言曰: “怠【3】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勝 )義 則喪,義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勝 )怠則長,[7]義勝谷(欲 )則從, 谷(欲 )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勝 )義則兇。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仁)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以)得之,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仁)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以)守之, 亓(其 )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運)百[世 ]; 【4】[8]不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仁)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以)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得 )之,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仁)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以)獸(守 )之, 亓(其 )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運)十殜(世);不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仁)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以)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得 )之,不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仁)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以)獸(守 )之,及 於身。”武王 𦖞(聞)之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恐)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懼), [9] 為【5】名(銘)於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席)之四耑(端)曰:“ 安樂必戒。”[10] 右耑(端)曰:“毋行可悔。”席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後)左耑(

中国历史故事集动画图片

端)曰:“民之反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側?), [11] 亦不可 [不 ]志。” [12]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後)右耑(端)曰:【6】 [“□ ]諫(?)不遠, [13] 視而所弋(代)。” [14] 為機(几)曰:“皇皇惟謹口[=] (口,口)生敬, [15] 口生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詬>, [16]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慎)之口 =。 [17] ”檻(鑒)銘曰:“見亓(其)前,必慮亓(其)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後)。” 【7】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盥)銘曰: [18] “與其溺於人,寧溺 =於 =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淵 ) [=](溺於淵,溺於淵)猶可遊,溺於人不可救。”桯銘唯[曰 ]: [19] “毋曰何傷,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禍)將長。【8】 [20] 毋曰亞(惡)害,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禍)將大。毋曰何戔(殘),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禍)將言(然)。” [21] 枳 (枝—杖 )銘唯曰: [22]“惡危 =(危?危)於忿 連(戾)。[23]惡 𨒫=道 [=] (失道?失道)於嗜欲。惡【9】 [相忘?相忘 ]於貴富。”卣(牖)銘唯曰:[24] “立(位)難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得 )而易 𨒫(失),[25] 士難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得 )而易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外): [26] 無堇(謹)弗志,曰余知之。毋【10】 [27]

【注釋】
[1] 簡文“才”,可讀為“存” ,與《大戴禮記》同。
[2] 簡文“𠶷”,意為“或者”。 《墨子·明鬼下》:“豈女爲之與,意鮑爲之與?” 孫詒讓《間詁》引王引之曰:“意,與抑同。”《莊子·盜蹠》:“知不足邪,意知而力不能行邪?” 漢劉向《說苑· 善說》:“不識世無明君乎,意先生之道固不通乎?”
簡文“幾”,字形為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整理者原釋 “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讀為“微”,細審字形,此字當為 “幾”,查下文第7簡“機”字作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可證。“幾”當讀爲“豈”,古書“意豈”多見, 如《漢書· 谷永傳》:“二者同日俱發,以丁甯陛下,厥咎不遠,宜厚求諸身。意豈陛下志在閨門,未恤政事,不慎舉錯,婁失中與?”又如《全漢文》漢元帝《報貢禹》:“今未得久聞生之奇論也。而云欲退,意豈有所恨與?將在位者與生殊乎?”
[3] 丹書,整理者解釋為“天子之詔”,恐不確。丹書應指傳說中赤雀所銜的瑞書。《呂氏春秋·應同》:“及文王之時,天先見火,赤烏銜丹書集於周社。”《史記·周本紀》“生昌,有聖瑞”,張守節正義引《尚書帝命驗》:“季秋之月甲子,赤爵銜丹書入於酆,止於昌戶。其書云:‘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以不仁得之,不仁守之,不及其世。’”
[4]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整理者讀為“齋”,恐不確。此字從“祈”得聲,或當讀為“祈”,下文簡12類似的語境中有 “君齋,將道之;君不祈,則弗道”,“祈 ”與“齋”大概是一類活動。下文“武王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三日”之 “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亦當讀為“祈”。
[5] 簡文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整理者釋為“見”。此字下部作立人形,或當釋為“視”,讀為“示”,意思是“給(武王)看”。不過此種用法之“示 /視”後面不接賓語(王)恐不通,此處似乎還是看作“見”之誤寫為好(因後簡7有標準的下為跪人形的“見 ”,故不看作形體混同)。不過,此篇“見”、“視”二形區分嚴格,此字要釋爲“見”有困難,或許還有簡文本係“將以書視(示)王”而脫去一“王”字的可能性(如後文簡8脫一“曰”字)。
[6] 簡文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亦當釋為“幾”,讀為“階” 。參看前注[2]。簡文“逾堂階”, “逾”字意爲“降”、“下”,陳偉、李家浩等已言之。[1]《大戴禮記》作“王下堂,南面而立”可證。
[7]簡文此句“怠勝義則喪,義勝怠則長”,《大戴禮記》作 “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 ”,乙本簡14作 “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烕(滅)”。“怠”是怠慢不敬,正與“敬”意思相反,將“怠”與“敬”對舉於義為長,簡文此處將“怠” 與“義”對舉,則恐係因下文“義勝欲”、“欲勝義”之“義”而將“敬”誤抄為“義”。與這段類似的文字還見於《六韜》:“故義勝欲則昌,欲勝義則亡;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滅。”是太公回答文王的話。簡文《武王踐祚》乙本主名即為“太公望”。
[8] 簡文“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下文更清晰的字形作 “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从“軍”聲,整理者已讀為“運”。按:“運”指“世運,國運”。《大戴禮記》作“量”,應為誤字。
[9] 簡文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主题演讲

从“人”,从“心”,从“ 䀠”,當隸定為“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當然也可能有借筆的情況,即左邊从“見(下部立人形)”,其上“目”形借用右邊“愳”所从一“目”形。後一種分析似於義為長,不過為書寫方便計,暫時還隸定作“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
[10] 簡文有脫漏。其文或當如《大戴禮記》所載:“為銘於席之四端 ,席前左端之銘曰:‘安樂必敬。’” 因“四端”與“左端”兩“端”字接近而導致中間文字漏抄。
簡文“戒”,《大戴禮記》作“敬”,簡文於義為長。
[11] “反”下一字形為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电影故事

,字从“宀”,从“人”,从 “匕”,未知當釋為何字。《大戴禮記》相應處作“側”。“銘”多有韻,席四端之銘通為一章(詳下注孔廣森說),上文“戒”(職部)、“悔”(之部),下文“志”(之部)、“代”(職部),可見此章之職部通押。則此字當從《大戴禮記》讀為“側”(職部)。“反側”指翻來覆去轉動身體,往往是愁苦時的行為,“民之反側”或即指“百姓的疾苦” 。
[12] 此句《大戴禮記》作 “亦不可以忘 ”,孔廣森曰:“王注云:‘以忘’,一作‘不志’。按:席四銘通為一章,當從‘志’字,方與上‘悔’下‘代’合韻。”王念孫曰:“孔說是矣而未盡也。此文本作‘一反一側尒(俗作爾)不可不志’。尒,武王自謂也。下文‘見爾前慮爾後’,即其證。志,讀《檀弓》‘小子識之’之‘識’。此承尚未‘安樂必敬’云云而言,言雖一反一側之間,尒亦不可不識之也。今本‘尒’作‘亦’,以字形相似而誤。‘不志’作‘以忘’,則後人以盧注改之也。案注云‘言雖反側之間不可以忘道’,此正釋不可不志之意,後人不達,遂改正文之‘不志’為‘以忘’以從盧注,謬矣。《太平御覽》服用部十一引此‘志’字已誤作‘忘’,唯 ‘尒’字不誤。鈔本《北堂書鈔》服飾部二、《藝文類聚》服飾部上引此并作‘尒不可不志’。”[2]簡文“志”字恰可為此說之證。不過,簡文脫一“不”字。至於王念孫主張作“尒(爾)”的字,簡文還是寫作“亦”的,根據文意也難以判斷當作“爾”還是當作“亦”,姑存疑待考。
[13] 簡文首字殘去,《大戴禮記》相應處作 “所監 ”。從文意看,此處疑當為“殷鑒”,《詩·大雅·蕩》云:“殷鑒不遠 ,在夏后之世”, 謂殷人子孫應以夏的滅亡為鑒戒。後泛指可以作為借鑒的往事。《韓詩外傳》卷五作“殷監”。《大戴禮記》“所”字或為“殷”字之訛。難以解釋的就是簡文“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諫?)”字,“諫”為元部字,“監/鑒”則為談部字。不過,古書元、談相通不乏其例,此處所表示之詞衹能是“監/鑒”(其聲母又正好完全相同),可能此種通假現象正是反映楚方音的可貴資料。
[14] 簡文“而”為第二人稱代詞, 《詩·大雅·桑柔》“予豈不知而作”,鄭玄箋:“而,猶女也。” “視而所代”意思是說“看看你所取代的殷朝(就能得到教訓)”。《大戴禮記》“邇”或誤。
[15]皇皇,整理者引《毛傳》訓為“美也”。按:此說不確。“皇皇”當讀為 “惶惶”,義為“惶恐不安”。這裡是說在發語說話方面要十分謹慎,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態度。孫詒讓《斠補》:“孔廣森云:王本‘敬’下多‘口口生敬’四字,嚴校云:《續筆》亦引有‘口口生敬’四字。按:王本是也。此讀‘皇皇唯敬口’五字句,‘口生敬’、‘口生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皆三字句, ‘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與‘詬’聲同字通。言惟敬慎其口,慎則見敬,不慎則招詬辱也。”[3]今按:簡文 “謹口▂(口,口)生 ”一段字跡模糊,疑“口”下當有重文符號(或脫,本篇亦有脫重文符號之例),與孫詒讓《斠補》意見相合。另外,“口生敬”,整理者誤釋為“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怠)生敬”。
[16] 簡文“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字為“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之誤寫,如上注所言,當讀為 “詬”,恥辱。
[17] 簡文“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整理者隸定不確。此字形實當隸定作“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左上“十”下的一短橫乃“言”字長橫上的飾筆,不必跟“十”結合看作“土”。
[18]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字从宛得聲,可讀為“盥”,“盥”是 古代洗手的器皿。《儀禮·既夕禮》:“ 夙興,設盥於祖廟門外。”《大戴禮記》作“盥盤”。
[19]“桯 ”,按照字形本身可理解為“床前几”,《方言》第五:“榻前几,江沔之間曰桯。”《说文·木部》:“桯,牀前几。”不過簡文前已有“機(几) ”銘,此字仍當從《大戴禮記》讀作“楹 ”,“桯 ”“楹”音近可通。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整理者誤釋為“母(誨)”,聯繫下文“枳銘唯曰 ”、“卣銘唯曰 ”可知此字即“隹(唯)”,下脫“曰 ”字。
[20] 簡文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整理者誤釋為“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疑此字或从“化”,从“ 示”,即可讀為《大戴禮記》之“禍”。
[21]簡文“言”,與《大戴禮記》“然”音近可通,《詩·小雅·大東》“睠言顧之”,《韓詩外傳》三、《後漢書·劉陶傳》引言作然。[4]王念孫曰:“《廣雅》曰:‘然,成也。’謂其禍將成也。”[5]
另外,《大戴禮記》此銘作“毋曰胡殘,其禍將然 。毋曰胡害,其禍將大。毋曰胡傷,其禍將長”,三句的順序與簡文有所不同。
[22]簡文“枳 ”,《大戴禮記》作“杖”。 “枳 ”與“枝”音近可通,“枝”與“杖” 之間的關係比較複雜,或以為係一字分化,或以為是字形訛混,不過“枝”這個字形可以表示“杖”應無問題。
[23]簡文“忿 連”,《大戴禮記》作“忿疐”。
郭店簡《尊德義》簡1有“忿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陳劍《尊德義釋文注釋》(未刊稿)云:
忿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何琳儀讀為“憤懣”, [6]謂“‘忿’與‘憤’音義均同(《集韻》), ‘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與‘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聲系亦通(《說文》 “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讀若蠻”)。《文選·報任少卿書》‘僕終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簡文意謂‘抑止憤怒,改正忌勝,此人主所應留意。’”周鳳五、顔世鉉說略同。[7]讀為“忿戾”,謂“‘忿戾’是古書常用的字。”[8]陳偉從之,[9]引《論語·陽貨》“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何晏注引孔安國說“惡理多怒”為證。按讀為“忿戾”之說似可從。《楚辭·九章·懷沙》:“懲連改忿兮,抑心而自強。”以“連”與“忿” 對舉,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連讀音相近,表示的應是同一個詞。王逸注:“懲,止也。忿,恨也。《史記》連作違。”王念孫《讀書雜誌·餘編下》以爲“連”字當從《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作“違”,“違”有“恨”意,其例見於《詩》、《書》。結合簡文來看,王說恐不確。古“連”聲字可與“列”聲字、“厲”聲字相通(看《會典》212頁“連與烈”、“蓮與裂”條, 630頁“列與厲”條, 631頁“裂與厲”條。古帝王“烈山氏”,古書或作“厲山氏”、“連山氏”。又《說苑·談叢》:“猖蹷而活,先人餘烈。”馬王堆漢墓帛書《稱》作:“商闕而栝,先人之連。”皆其證),“厲”又可與“戾”相通(看《會典》537頁“戾與厲”條),“列”聲字也可與“ 戾”聲字相通(《會典》537頁“戾與冽”、“悷與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條),故《懷沙》“連”字與簡文 “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字可讀為“戾”。
據此,簡文 “忿 連”當讀爲“忿戾”。
[24] 簡文“卣”可讀為“牖”。銘文講得位、得士,則銘於“戶牖”之上的可能性要比銘於酒器“卣”之上的可能性大。
[25] 簡文“位難得而易失”,《新書·修政語》有“故夫天下者,难得而易失也”之語,與此句意近。“位”字,《大戴禮記》作“名”,二者或係出自不同來源。
[26] 簡文“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整理者已讀為“外”,并引《說文 ·夕部》“外,遠也”為證。按:“外”有“疏遠”之意,《戰國策·趙策二》有“是以外賓客遊談之士”,鮑彪注:外,疏之也。[10]此句意為“士難以招致而容易疏遠”。
[27] 整理者已經指出,簡文下有缺簡。此十簡書體自成風格,主名為“師尚父”,當自為一本,與第10到15簡為兩種不同的抄本。

二、乙本
【釋文】
武王𦖞(問)於大(太)公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望) 曰: [1] “亦又(有)不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盈)於十言而百 殜(世)不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失)之道,又(有)之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乎)? ” 大(太)公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望) 𣌭(答)曰:“又(有)。”武王曰:“丌(其)道可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得)【11】以𦖞(聞)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乎)?”大(太)公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望)𣌭(答)曰:“身則君之臣,道則聖人之道。君齋,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將)道之;君不祈,則弗道。” 武王齋七日,大(太)【12】[公]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望)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奉)丹箸(書 )以朝。大(太)公南面,武王北面而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復) 𦖫(問)。[2]大(太)公 𣌭(答)曰:“丹箸(書 )之言又(有)之曰:志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勝 )欲則【13】利,欲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勝 )志則喪;志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勝 )欲則從,欲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勝 )志則兇。敬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勝 )怠則吉,怠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勝 )敬則烕(滅)。不敬則不定,弗 【14】[強]則枉=(枉。枉)者敗, [3]而敬者萬殜(世)。吏民不逆而訓(順)城(成),[4]百姓之為(經?)。丹箸(書 )之言又(有)之。”【15】
[1] 𦖞,整理者讀為“聞”,誤。當讀為“問 ”,參看甲本第1簡。
[2]此處甲本作“武 王 西面而行 ,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曲)折而南,東面而立 ”,與《大戴禮記》“王行西,折而南,東面而立”相近。東西相對是主客之禮(師尚父在主位,武王在賓位),乙本作“太公南面,武王北面”,則為君臣之禮(太公在君位,武王在臣位)。凡此皆為烘托丹書地位崇高。《大戴禮記》“先王之道不北面”王聘珍注引《禮記·學記》“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11]師尚父(或太公望)以丹書教導武王,故立於尊位。
[3]簡15首字缺,唯餘“力” 字偏旁。《大戴禮記》作“彊”,疑缺文當為从“力”之“強”。“弗強則枉,枉者敗”,《大戴禮記》作 “凡事不彊則枉 ……枉者滅廢 ”。[4]簡文“訓(順)城(成)”,從整理者釋讀。不過整理者只提到“《廣雅·釋詁》:‘訓,順也。’‘順’即‘不逆’”,而未解釋“成”。實際上,“順成”為一詞,與“逆”相對,義為“顺理而成功”。《左傳·宣公十二年》:“執事順成爲臧,逆爲否。”杜預注:“今彘子逆命不順成,故應否臧之凶。”楊伯峻注:“凡行事,順其道而行以有成則爲善。”簡文此句是說:如果遵循丹書所言(“志勝欲則利……”) ,吏民就不作亂,事情會順利成功。


(劉嬌 執筆)






[1] 參看陳偉:《郭店竹書別釋》,頁19~21,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李家浩:《包山卜筮簡218—219號研究》,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長沙三國吳簡暨百年來簡帛發現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03注釋71,中華書局,2005年12月。
[2] 參看方向東撰《大戴禮記匯校集注》頁631注 [一六],中華書局,2008年。
[3] 參看孫詒讓《大戴禮記斠補》頁214,台灣: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4] 參看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頁178,齊魯書社,1989年。
[5] 參看方向東撰《大戴禮記匯校集注》頁634注[二一],中華書局,2008年。
[6] 參看何琳儀:《郭店竹簡選釋》,《文物研究》總第12輯,1999年12月。又《簡帛研究二○○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
[7] 參看顔世鉉:《郭店楚簡淺釋》,《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1月。頁393~394。
[8] 參看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郭店楚簡”專號),三聯書店, 1999年8月。頁523。
[9] 參看陳偉:《郭店簡書〈尊德義〉校釋》,《中國哲學史》 2001年第3期。頁109。
[10] 參看《故訓匯纂》頁462。
[11] 參看方向東撰《大戴禮記匯校集注》頁623注 [七],中華書局,2008年。
点击下载附件: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历史-《上博七&#183;武王踐阼》校讀
0240上博七之《武王踐祚》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2109.html

以上是关于历史-《上博七&amp;#183;武王踐阼》校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历史-《上博七&amp;#183;武王踐阼》校讀;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8486.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