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历史-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
佔畢脞說(五、六)
张世超
東北師範大學
五
清華簡《耆夜》述周武王在班師飲至儀式上所作的歌詞有如下一句:
“紝(恁)
中国历史-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
(仁)兄弟,庶民和同。”[1]
整理者注曰:“紝通‘恁’,《廣韻·侵韻》:‘恁,信也。’
中国历史-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
疑即《說文》古文‘仁’。”
按,“
中国历史-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
”字又見於同批簡《金縢》(一簡)和《祭公之顧命》(二簡),均讀為“遲”,從後二處簡文看,讀為“遲”當無疑義,迄今為止,楚文字中可以確釋為“仁”的字作“
中国历史-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
”“忎”“
中国历史-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
”等形,當為從心人聲或千聲、身聲之字。[2]因此,《耆夜》簡之“
中国历史-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
”字釋為“仁”不可信。
“
中国历史-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
”字之形當來自“尸”,在“尸”上加標“
中国历史-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
”號構成“
中国历史-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
”,用來表示同音之詞“遲”,便成為“遲”的古字。[3]當然,這是戰國時期的事情,而周金文中多見“遲”字、“徲”字。古文字材料中以“尸”表“夷”,例不煩舉。“尸”“夷”“遲”皆為舌音脂部之字,故得相通。曾侯乙鐘銘中之古樂律名“遲則”典籍作“夷則”。仲爯父大宰簋銘之“
中国历史-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
王”即典籍中之“夷王”。
《耆夜》之“
中国历史-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
”當釋“遲”,讀為“夷”。《詩·鄭風·風雨》:“云胡不夷”,又《小雅·節南山》:“既夷既懌”,毛傳、鄭箋並云:“夷,說也。”《楚辭·九歎·怨思》:“心鞏鞏而不夷。”王逸注:“夷,悅也。”
“
中国历史-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
”前面的“紝”可讀為“任”,《詩·邶風·燕燕》:“仲氏任只”,鄭箋:“任者,以恩相親信也。”
“任夷兄弟”相當於說“親睦、和悅兄弟”,故下文接著說“庶民和同”。
2012.2.9
六
清華簡《祭公之顧命》曰:
“哀余少(小)子,
中国历史-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
(昧)亓(其)在位。”[4]
按,大盂鼎銘曰:“汝妹辰又(有)大服,”與上述簡文語意相類,惟前者言君,後者言臣耳。簡文“
中国历史-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
”字從“子”,與古文字“幼”字作“
中国历史-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
”同意,[5]其表示年幼蒙昧之意甚明顯。故簡文後半句應讀為“昧期在位”,“昧期”猶“妹(昧)辰”也。
《史記·周本紀》曰:“穆王立五十五年,崩。”[6]當可信,然前面講“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7]則顯然是有問題的,因為以上古之生活醫療條件,壽至105歲幾乎是不可能的。[8]
清人梁玉繩曰:
“至史公言穆王即位已五十,必非無徵,偽作孔傳者變其文曰:‘穆王即位過四十’,孔疏謂‘不知出何書’。遷若在孔
中国历史故事空心字怎么写
後,當各
给孩子多中国历史故事
有所據,而豈知其即據《史記》乎?”[9]
現在看來,情況正好相反。據簡文可知,穆王即位時尚年幼。穆王幼年即位,故得在位55年,這與在位61年的清聖祖玄燁(康熙)8歲登基情形有些相似。蓋昭王南征,崩殂於途中,倉促以年幼之太子即位。從這件事情上看,昭王享年,亦不會太長。假令穆王8歲即位,則昭王死時很可能尚不足30歲。
關於昭王的在位年數,學界有51年(《帝王世紀》、《文獻通考》、吳其昌)、24年(新城新藏)、23年(章鴻釗)、19年(陳夢家、榮孟源、唐蘭、劉啟益、馬承源)等不同說法。[10]迄今為止,學界所定之昭王時代銅器銘文多不記
中国历史上十大传奇故事
王年數,惟睘卣記“惟十又九年”[11],1976年陝西扶風莊白村窖藏出土的折器中之觥、尊、方彝記“惟王十又九祀”[12],已是昭王末年。(詳後文)[13]
金文僅見昭王十九年之記載,不能成為推斷昭王在位年數為19年的積極證據,然典籍中之一條材料可為佐證。《初學記》卷七引《紀年》曰:
“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喪六師於漢。”
這是一件震驚朝野的大事,也就是多年後管仲提到的“昭王南征而不復”,[14]因而將昭王在位年數定為19年是正確的。
如上文推測,昭王享年不足30歲,依在位19年推算,他的即位當亦早在童蒙幼沖之時。
《祭公之顧命》記祭公謀父年邁病重,穆王前往探視,祭公對穆王的訓誡。文中穆王稱祭公謀父為“祖”,《逸周書》的《周書序》曰:“穆王因祭祖不豫,詢某(謀)守位,作《祭公》。”[15]李學勤先生曾考定此祭公謀父與康王同輩。我們將李先生所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在线
列之祭公家族與周王世系關係表迻錄於下:
中国历史-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
[16]
祭公家族三世當周王五世,除祭公謀父長壽一個原因之外,也反映出周王成、康、昭三世均享年不久。[17]
2012.2.9
[1] 三簡,簡文之破讀姑依整理者。
[2] 包山簡第180簡有“
中国历史-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
”字,李守奎《楚文字編》收於“仁”字下,亦不可信。
[3] 《說文》卷二“遲”下有或體作
中国历史-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
,乃由“
中国历史-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
”增義符“辵”而成。
[4] 一簡,破讀姑依整理者。
[5] 見中山王鼎銘、清華簡《金縢》。
[6] 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1975年,第140頁。
[7] 同上注,第134頁。
[8] 學界論及西周年代時,除依從《史記》者外,大都將穆王在位之年定在40~60年間,惟陳夢家先生《西周年代考》認為穆王在位20年,顯得過短。參看楊寬《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頁。依在位40餘年算,亦不影響我們的推論。
[9] 梁玉繩《史記志疑》,中華書局1981年,第95頁。
[10] 參楊寬《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頁。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中華書局1986年,第198頁。
[11] 《三代》13·40·3、《集成》5407號。
[12] 吳鎮烽《陝西金文彙編》,三秦出版社1989年,第430、395、432頁。《集成》9303、6002、9895號。
[13] 參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巴蜀書社2003年,第255~301頁。以上數器,劉啟益先生定於康王時,與我們的看法不同。見氏著《西周紀年》,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20~122頁。
[14] 《左傳·僖公四年》。
[15] 黃懷信等《逸周書匯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135頁。
[16] 李學勤《祭公謀父及其德論》,收入《李學勤集》,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88頁。
[17] 召公歷事文、武、成、康,可證成王享年不久。
点击下载附件:
1032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8914.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历史-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中国历史-張世超:佔畢脞說(五、六);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0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