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周家臺秦簡“鼠”字考辨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張雷:周家臺秦簡“鼠”字考辨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張雷:周家臺秦簡“鼠”字考辨
周家臺秦簡“鼠”字考辨
張雷
安徽中醫藥大學針灸骨傷臨床學院
《關沮秦漢墓簡牘》一書收錄了周家臺三〇號秦墓簡牘,其中《病方及其他》部分有一支編號為372的竹簡,其內容為:“已鼠方:取大白礜,大如母(拇)指,置晉斧(釜)中,塗而燔之,毋下九日,冶之,以。”整理組認為,已鼠方即除鼠之方法。[1]大概竹簡的整理者認為此處是“鼠”是“老鼠”,支持整理者的這種說法的資料還存在同一批簡中,如第371支簡:“以壬辰、己巳、卯溉囷垤穴,鼠弗穿。”這支簡意思是說在“壬辰、己巳、卯”這些時候用水澆灌穀倉、蟻穴,使老鼠不能穿透什麼。今年5月新出版的《簡帛醫藥文獻校釋》一書大概受此影響,也沒有收錄該條內容。
372簡中的“白礜”是一種藥物,即礜石,《名醫別錄》又名白礜石、大白石。《神農本草經》又名青分石、固羊石、立制石,[2]是制砷及亞砷酸的原料,可入藥,亦可殺鼠。《名醫別錄》記載其:“不煉服,則殺人及百獸。”[3]《淮南子·說林訓》:“人食礜石而死,蠶食之而不飢。”桓譚《新論》:“譬若巴豆毒魚,礜石賊鼠,桂害獺,杏核殺狗,天非故為作也。”可見其也確有滅鼠的作用。[4]由於礜石的毒鼠作用,恐怕也是導致此簡不被看做是醫方的原因之一吧。
另外,同一批竹簡里還有“肥牛”、“浴蠶”等內容的存在,更會讓人產生誤解。
但我们认为,此處周家臺372竹簡中的“鼠”不應當象371簡那樣理解為動物之“老鼠”,當理解為疾病名之“鼠瘻”。鼠瘻即瘰疬,又名鼠瘡、老鼠瘡、九子瘡、鼠疬、走鼠瘡、螻蛄疬、延珠瘭、野瘭、串瘡等,即頸腋部淋巴結結核。[5]我們的理由申述如下:
傳世文獻中也有關於“鼠”有“鼠瘻”之義的記載,如《淮南子·說山
中国历史故事三十三
訓》有“狸頭愈鼠”,對於“鼠”字,漢代高誘注:“鼠齧人創。”[6]但清代郝懿行《爾雅義疏》不同意這種說法,他認為,鼠“即今之鼠創病,高誘注以為鼠齧人創,非矣。”[7]
漢代王充所著《論衡·福虛》有:“狸之性食鼠,人有鼠病,吞狸自愈。物類相勝,方藥相使也。”
民國時期余雲岫(即余岩)先生的《古代疾病名候疏義》對《淮南子》中的“鼠”有這樣一番考證:“郝氏以《淮南》之鼠為今之鼠創病,而不言鼠創病之證候,使讀之者不知為何種疾病……所以謂之鼠者,《病源》引《養生方》云:‘正月勿食鼠殘食,作鼠瘻。’《外台》卷二十三引《集驗》‘九種瘻’云:‘二曰鼠瘻,始發於頸,無頭尾,如鼷
古代中国历史故事大全视频
鼠,瘻核時上時下,使人寒熱脫肉,此得之由食大鼠餘毒,不去,其根在胃,狸骨主之,知母為佐。’《千金方》卷二十三同,唯無‘時上時下’六字。《外台》又引《肘後》云:‘凡瘻病,有鼠、蛇、蜂、蟻、蚓,類似而小異,皆從飲食中得其精氣,入人肌體,變化成形,瘡既穿潰,浸諸經脈,則亦殺人,而鼠蟻最多,以其間近人故也。’由以上諸說觀之:謂之鼠瘻者,以其形如鼷鼠,以為由食鼠之殘食,或食鼠之精而生,因名為鼠瘻,狸能捕鼠,故《淮南》有狸頭愈鼠,《集驗》有狸骨主之之方也。此皆古人想像之臆說,實則頸腋等處之淋巴腺結核耳。……然則《淮南》之鼠,非鼠齧人創,信如郝氏之言矣。既非鼠乳又非鼠齧創,則狸頭所治者,其惟鼠瘻乎?故《集驗》治法,以狸骨為主,蓋本諸《淮南》也。”[8]
余先生這番議論,不僅考證了為什麼“狸頭”能治療“鼠瘻”,還論證了“鼠瘻”命名的來歷。
《靈樞·寒熱》對“鼠瘻”的病機進行了論述:“鼠瘻之本,皆在於臓,其末上出於頸腋之間。”其所以名為鼠瘻,清代莫枚士《研經言·鼠瘻解》指出:“鼠性善竄……瘻之稱鼠,亦取竄通經絡為義。”[9]
本簡中的“礜石”有殺“鼠”的作用,但也有治療“鼠瘻”的作用。《神農本草經》載“礜石”主治曰:“治寒熱,鼠瘻,蝕瘡,死肌,風痹,腹中堅癖,邪氣,除熱。”[2]
還有,“已鼠方”中的“已”字是“治癒”的意思,如《素問·腹中論》曰“一劑知,二劑已。”《廣雅·釋詁一》:“已,愈也。”《呂氏春秋·至忠》:“王之疾,必可已也。”《素問·離合真邪論》:“刺其出血,其病立已。”[10]這種用法在其他出土醫學文獻中比比皆是,所以“已”字不是“殺死”的意思。相反,桓譚《新論》所載“礜石賊鼠”中的“賊”字則有“殺”的意思,如《尚書·舜典》:“眚災肆赦,怙終則刑。”孔傳:“賊,殺也。”《國語·晉語五》:“使鉏麑賊之。”韋昭注:“賊,殺也。”[10]另外,《新論》該處“賊”字一本亦作“殺”字。[4]
今年第7期《考古》雜誌公佈的老官山漢墓竹簡《六十病方》的目錄簡有“治鼠十五”,這個目錄簡記載的“鼠”和周家台秦簡一樣,都應該釋為“鼠瘻”病,當然也是我們解釋周家台秦簡“鼠”字意思的一條佐證。
鼠又可寫作“癙”字。如《詩·小雅·正月》有 “癙”字,其文
铭记中国历史故事作文
曰:“癙憂以痒。”邢昺疏云:“舍人云:‘癙、癵、瘻、
張雷:周家臺秦簡“鼠”字考辨
、痒,皆心憂憊之病也。’孫炎云:‘癙者,畏之病也。’”[11]郝懿行義疏:“癙者,鼠之叚音也。《詩》:‘鼠是泣血。’箋:‘鼠,憂也。’憂即病也。《淮南子·說山篇》云:‘貍頭愈鼠’,即今之鼠創病,高誘注以為鼠齧人創,非矣。通作癙。《詩》:‘癙憂以癢。’傳:‘癙、痒,皆病也。’《中山經》云:‘脫扈之山有草名曰植楮,可以已癙。’郭注:‘癙,病也。’《爾雅》釋文引舍人云:‘癙,心憂憊之病也。’孫炎云:‘癙者,畏之病也。’按,鼠貪而畏人。孫炎蓋取鼠思為說,舍人則本癙憂為訓矣。”[12]郝懿行指出“鼠”可與“癙”通假,《淮南子》中即鼠瘡病,很是可貴,但有將其與《詩》中“癙”意義混淆之嫌。
余雲岫先生將兩者區別甚清,接上文對“鼠瘡”考證,其繼續論述:“以上所論,專對《淮南子》之‘鼠’而言。若《爾雅》之“癙”之訓病,則專為釋《詩》而設,舍人‘憂憊’之訓,孫炎‘畏’之訓,其義相近,皆可從也,非疾病之專名。”則《詩經》所涉“癙”是內心憂慮而產生的疾病。而《山海經》中的“癙”則是鼠瘻之義。《正字通疒部》:“癙,屚創也。”《太平御覽》卷七百四十二引郭注:“癙,瘻也。”[10]
附記:本文主體部分曾在《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13年第六期發表,後又從正反兩方面進一步充實材料,并在安徽大學漢語言文字學讀書會上交流,得到了程燕老師和郭飛、李鵬輝、周翔、郭磊諸位師弟的指正,在此致謝。今又補充“癙”字條,請方家指正。
參考文獻:
[1]湖北省荊州市周梁玉橋遺址博物館.關沮秦漢墓簡牘[M].北京:中華書局:2001:135
[2]馬繼興.神農本草經輯注[M].北京:人民衛
中国历史上的故事音频
生出版社,1995:419.
[3]梁·陶弘景集、尚志鈞輯校.名醫別錄(輯校本)[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210-211.
[4]漢桓譚.新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33.
[5]李經緯等.中醫大辭典(第2版)[K].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1842、1955.
[6]高誘.淮南子注[M].上海:世界書局,1935:285.
[7]郝懿行.尔雅义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53.
[8]余雲岫.古代疾病名候疏義[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3:9-12.
[9]清·莫枚士.研經言[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88.
[10]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縮印本)[K].武漢、成都:湖北辭書出版社、四川辭書出版社,1992:414、1514、1128.
[11]《十三經註疏》整理委員會整理、李學勤主編.爾雅註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31.
[12]清郝懿行.爾雅義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395.
点击下载附件:
1371張雷:周家臺秦簡“鼠”字考辨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8595.html
以上是关于張雷:周家臺秦簡“鼠”字考辨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張雷:周家臺秦簡“鼠”字考辨;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1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