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孟子》之知错速改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孟子-《孟子》之知错速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孟子》之知错速改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滕文公下》)
鉴赏:战国时期,各大小诸侯国或为扩张疆土、或为自保,相互间征战兼并不休。穷兵黩武的结果之一,就是各国的税率居高不下,民不聊生,“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梁惠王上》)孟子身处其间,大力倡导仁政治国,在经济上要求制民以恒产,即让老百姓能有自己固定的产业,因而要求降低税率。
正如他所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尽心上》)搞好田地里的工作,减轻税收,就可以使百姓富足了。在税率上,孟子主张“什一”而税,即把田地收成的十分之一作为税收。这个税率是他在考察了夏商周三代税率的基础上提出的,他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
他认为这个比例既可以减轻老百姓负担,使之积累恒产,安居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犯错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在所难免。面对问题,有的人善于发现并及时改正,但更多的人是发现了问题,却不能及时予以纠正。前者是孟子所称赞的,而后者是孟子不能容忍的。孟子还曾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大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大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万章上》)大甲继承了商朝的王位后,破坏了商汤的法度,于是伊尹就把他流放到了桐邑。
三年后大甲悔过自新,并能在桐邑遵从仁义,最后又回到毫都做天子。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此事评价说:“放大甲于桐,民大悦。大甲贤,又反之,民大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14441.html
以上是关于孟子-《孟子》之知错速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孟子-《孟子》之知错速改;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27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