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讀秦簡札記(一)

  • 讀秦,簡札,記,一,原文,标题,讀秦,簡札,記,一,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31 06:18
  • 小虎历史故事网

讀秦簡札記(一)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讀秦簡札記(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讀秦簡札記(一)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一)
關沮秦簡三四五簡文曰:
“馬心:禹(步)三,鄉(向)馬祝曰:‘高山高郭,某馬心天,某為我巳(已)之,并企待之。’”[1]
其中被釋為“郭”的字,其形作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2015年出版的《秦簡牘合集》(叄)收錄的該字形紅外線圖版作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形,《秦簡牘合集》編者釋其為“絲”,但沒有解釋。[2]我們認為,此字被釋為“絲”字是可信的,而此“絲”字可能是“縣”字誤字。因秦簡牘中的“縣”字常作以下形:[3]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通過比較可見,“絲”與“縣”二者字形特別相近,故訛誤的可能性極高。“縣”即是“懸”字之古字,其自身可表示高義或者逺義。又“縣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西汉

”上古音爲元部,而其下文的“天”爲真部,二者也應是押韻的關係。另外,關沮秦簡三三五簡:“病心者,禹步三,曰:睪(皋)!敢告泰山,泰山高也,人居之,□□□之孟也。人席之,不智(知)…”,其中的“泰山高也”與“高山高絲<縣>”的結構雷同,這些簡文告訴我們,古人在治療病心時所祈求的對象是“泰山”或“高山”,這應是古代祝由術在治療人或家畜心病時的定式。
小文成文後曾請陳劍先生指正,陳先生告訴筆者他懷疑此“絲”形爲“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字誤字,讀爲“巒”。[4]我們認爲陳劍先生的意見要優於筆者的考慮。裘錫圭先生曾對“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絲”二者訛混的現象有過説明,他認

我眼中的美丽中国历史故事

爲: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和“絲”二字用作表意偏旁時往往可以通用。例如:“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字所从的“絲”,金文往往作“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幽”字所从的“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金文偶爾也有作“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的。這類現象是不是可以看作“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絲”二字有別的反證呢?答覆是不能。唐蘭先生曾經指出:“凡同部(即由一個象形文字裏孳乳出來的)的文字,在偏旁裏可以通用——只要在不失本字特點的時候。例如大、人、女全象人形,所以在較早圖形文字常可通用。……”“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絲”二字作為表意偏旁可以通用,是唐先生指出的現象的又一個實例。
……我們知道,在小篆裏獨立的“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字已經不存在,从“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的“聯”字和“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字也都已經訛變爲从“絲”。由此可見戰國時代正是“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字由通行到廢棄的過渡時期。在這一時期的文字資料裏出現少量“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絲”二字不分的現象,是不足為怪的。這也不能證明這兩個字本來就沒有區別。[5]
我們認爲裘先生的意見正確可从。如秦簡中的“聨”字作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等形,所从“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形確實與“絲”形無別(其上部一橫筆與“耳”字上部一橫筆也可能出現了借筆的情況)。此外如秦簡中的“變”字亦是如此。由此我們說上舉關沮秦簡中的“絲”字爲“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字誤字的意見可行,“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為“巒”亦句義通順。查《故訓匯纂》可知:
《爾雅·釋山》:“巒山,嶞”,郭璞注:“山形長狹者,荊州謂之巒。”《後漢書·馬融傳》:“犯曆嵩巒”,李賢注引《爾雅》:“山小而高銳曰巒”。《說文句讀·山部》:“巒,山狹而高。”[6]
所以簡文“高山高絲<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巒)>”應是説高山高狹之義,且“巒”字古音爲元部,與下文“天”字亦是合韻。順便提及的是,上引關沮秦簡三三五簡中的“□□□之孟也”一句,原整理者及《秦簡牘合集》編著者皆認為“之”字上缺兩個字,但从實際的書寫款式來看,此處簡文可能是缺三個字,且“之”字前一字,《秦簡牘合集》編著者認為似是“孤”字。从模糊字形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來看,我們認為此字右側从“邑”旁甚明,整個字當是“邦”字,和秦簡牘中“邦”字的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7]諸形進行比較,可證我們所釋有理,惜其上面兩字形殘泐太甚,不能辨識,這大大限制了對此段簡文的理解。
(二)
關沮秦簡三二九、三三○簡文曰:
巳(已)齲方:以叔(菽)七,稅(脫)去黑者。操兩瓦,之東西垣日出所燭,先貍(埋)一瓦垣止(址)下,復環禹步三步

中国历史故事司马光砸缸

,祝曰:“嘑(呼)!垣止(址),笱(苟)令某齲已,予若叔(菽)了<子>而徼之齲已。”卽以所操瓦而蓋□。
其中被整理者釋為“徼”的字,其形為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很明顯此形上部與下部因簡斷原因導致字形嚴重變形。《秦簡牘合集》編著者將其釋為“數”字,我們認為此字釋為“數”字是有道理的,和關沮秦簡中的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簡一三二叄)、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簡二六三)諸形進行比較,即可發現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形與之相類。此外,《秦簡牘合集》編著者將“數之”與“齲巳(已)”之間補釋出“七”字,其意見正確可从。陳劍先生來信告訴筆者,結合《秦簡牘合集》的意見他認為上舉簡文的釋文應該重新句讀。今將陳先生的句讀意見錄于下方,以避掠美之嫌:
巳(已)齲方:以叔(菽)七,稅(脫)去黑者。操兩瓦,之東西垣日出所燭,先貍(埋)一瓦垣止(址)下,復環(還)。禹步三步,祝曰:“嘑(呼)!垣止(址),笱(苟)令某齲已,予若叔(菽)了<子>。”而數之七{齲},已,卽以所操瓦而蓋□。
陳先生認為“而數之七{齲},已”一句不屬於祝詞,是祝後的動作,且“止、已、子”押韻,“而數之七{齲},已”中的“齲”字應該是衍文。[8]我們認為陳劍先生的意見能夠很好讀通簡文,應可从。簡文“數之七”應和前文的“以叔(菽)七”之内容相呼應。
(三)
關沮秦簡三六七簡文:
平旦晉,日出俊,食時錢,日中弌(一),餔時浚兒,夕市時發□,日入雞

有趣的记录片中国历史故事

,雞……
以上簡文中的“發”字,及其下一字,在2001年出版的《關沮秦漢墓簡牘》一書中分別作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形,在2015年出版的《秦簡牘合集》(叄)中分別作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形,《秦簡牘合集》編著者認爲:
整理者釋為“發”,恐非,右旁當从“辟”。再下一字,右旁从“虒”,兩字疑讀為“辟邪”。
我們認為,以上《秦簡牘合集》編著者的整理意見要優於原整理者的考釋意見,但是這兩個字應不應該讀為“辟邪”則值得商榷。仔細觀察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形中左側的偏旁,其應是“鳥”字,和關沮秦簡一七三簡中“鳴”字之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形所从“鳥”旁進行比較,加之秦簡牘中“鳥”字的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諸形亦可證明上舉關沮秦簡三六七中的字形當从鳥旁,其右側从“辟”是沒有問題的,所以此字應爲“??”字。其下一字形从“虒”,應可从。劉釗先生曾根據金文“虒”字形,釋睡虎地秦簡中的“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爲“謕”。[9]其意見正確可从,釋出的“謕”字所从之“虒”形與此
讀秦簡札記(一)
讀秦簡札記(一)
形所从形同。結合上面的“??”字,我們想到的是此字當是“鷈”字,也即是說此字形左側也應該是从“鳥”旁。“??鷈”當是鳥名。“??”又作“鸊”,“??”字見於《説文》,其曰:“??鷈也。”段注曰:“《釋鳥》:‘鷉須鸁。’按單呼曰鷈;絫呼曰??鷈。《方言》:‘野鳧其小而好沒水中者,南楚之外謂之鷿鷉。大者謂之鶻蹏。’《南都賦》作‘鸊鶙’。”
此外,“鸊鷉”又可入藥,做成“鸊鷉膏”,主治耳聾。且塗抹後又能令刀劍不鏽。[10]
回頭來看簡文,其中的“浚皃”,《秦簡牘合集》編著者的釋文為“浚兒”,採用或説讀為“狻猊”,指獅子。此說應可从,結合下文中“雞”之內容,我們認為“狻猊”、“??鷈”、“雞”皆屬動物,且“猊”、“鷈”、“雞”三者古音皆屬支部,十分押韻,這可證我們所釋應該可信。但因簡文未完,不知道後文是否還會有動物名出現,仍需進一步的研究。

附記:本文寫作過程中曾經向陳偉老師、陳劍先生請教,在此表示誠摯謝意!

[项目基金]本文為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秦簡牘醫學文獻的整理與研究”(批准號:13YJC770011);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八批特別資助項目“新見秦簡牘文字資料的綜合整理與研究”阶段性成果。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5年8月15日08:51。)[1]湖北省荊州市周梁玉橋遺址博物館編:《關沮秦漢墓簡牘》,中華書局,2001年,第132頁。以下所引此書材料不另注。
[2]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荊州博物館編,陳偉主編:《秦簡牘合集》(叄),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年,放大圖版第276頁,釋文第66頁。以下所引此書材料不另注。
[3]方勇編著:《秦簡牘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69-270頁。
[4]見陳劍先生2015年8月14日來信。
[5]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集·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85頁。此蒙陳劍先生提示。
[6]宗邦福、陳世鏡、蕭海波主編:《故訓匯纂》,商務印書館,2003年,第650頁。
[7]同注[3],第190-191頁。
[8]見陳劍先生2015年8月14日來信。
[9]劉釗:《讀秦簡字詞札記》,《簡帛研究》第二輯,法律出版社,1996年,第108-115頁。
[10](唐)陳藏器撰,尚志鈞輯釋:《<本草拾遺>輯釋》,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第215頁。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083.html

以上是关于讀秦簡札記(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讀秦簡札記(一);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7783.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