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音-王寧:釋上博簡六《用曰》中的“唇(震)”字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上古音-王寧:釋上博簡六《用曰》中的“唇(震)”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王寧:釋上博簡六《用曰》中的“唇(震)”字
釋上博簡六《用曰》中的“唇(震)”字
王寧
棗莊廣播電視台
上博簡六《用曰》簡6云:“
上古音-王寧:釋上博簡六《用曰》中的“唇(震)”字
亡齒倉(寒)。
中国历史少年英才故事
”首字的原字形如下:
上古音-王寧:釋上博簡六《用曰》中的“唇(震)”字
原整理者認為從“虍”從“
上古音-王寧:釋上博簡六《用曰》中的“唇(震)”字
”,讀“脣”,注云: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君子為禮》簡
中国历史英雄故事绘画作品
二:‘顏淵退,數日不出。’‘數’字書作‘
上古音-王寧:釋上博簡六《用曰》中的“唇(震)”字
’,可作參考。‘數’,心钮,上古音屬屋部,‘脣’,船钮,上古音為文部,二字上古音並不同部。[1]
從文意上看此字讀為“脣”無疑,《戰國文字字形表》將此字隸定為“
上古音-王寧:釋上博簡六《用曰》中的“唇(震)”字
”,注云:“讀‘唇’”,[2]也當是從
中国历史故事屈原投江全文
文意上得出的讀法。只是字形該怎
中国历史传说故事有哪些
麼分析卻很讓人費解。蘇建洲先生在《〈用曰〉簡6的“唇”字》一文中認為,此字下部所從的是“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2010/29/1548056.html
以上是关于上古音-王寧:釋上博簡六《用曰》中的“唇(震)”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上古音-王寧:釋上博簡六《用曰》中的“唇(震)”字;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3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