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柞伯鼎“無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新释
杨怀源 孙银琼
西南大学文学院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文物》2006年第5期公佈了柞伯鼎銘文,后劉雨、嚴志斌主編的《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二編》列為327號,吳鎮烽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列為02488號。銘文發表後,曾引起學界關注,而對銘文中“用昏無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廣伐南或(國)”中的“無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一詞的釋讀討論尤多。朱鳳瀚(2006)隸“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作“及”,銘文連上文解釋為“周公致力於周邦,而其勤勉無人可及”,后黃天樹(2006)、李凱(2007)、周寶宏(2008)、袁俊傑(2008)、黃盛璋(2011)并從朱隸作“及”,《集錄·二編》、《商周》釋文亦隸作“及”。唯黃天樹(2006)
中国历史故事20字以内
認為“無及”不是無人可及的意思,而與《應侯視工鼎》“唯南夷敢作非良,廣伐南國”中的“非良”語意相同,有可能是“不好”之類的意思;周寶宏(2008)認為“無及”為昏邦首領之私名。李學勤(2007)隸作“殳”,讀“殳”為“輸”,認為“‘輸’就是委輸,指蠻夷對王朝承擔貢納。‘無輸’就是不繳貢納”。后鄢國盛(2007/2011)、季旭昇(2008)、張再興(2013)并從李隸“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作“殳”,鄢國盛(2007/2011)、季旭昇(2008)并對“及”與“殳”的字形作了辨析。在對“無殳”一詞的解釋上,鄢、季、張的并不相同。鄢國盛(2007/2011)認為“無殳”極有可能是昏國首領之名號;季旭昇(2008)認為“無殳”為是昏的首領的私名;張再興(2013)認為無即“舞”的本字,“殳”本兵器名,“舞殳”就是舉兵,“表示起兵作亂”。可以說是眾說紛紜,需要進一步探索。筆者仔細比勘各家說法,以為“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當隸作“及”,“無及”就是經典上常見的“無極”,亦即“罔極”。今從字形、語音及詞義試做論證於下。
一 “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可隸作“及”
關於“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的隸定,鄢國盛、季旭昇曾有辨析。鄢國盛(2007/2011)通過甲骨文、金文字形比較,認為“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當隸作“殳”,季旭昇(2008)則認為“
中国历史经典故事300字左右
釋為‘殳’是比較合理的,祇是也不能完全排除釋作‘及’的可能”。
其實從字形來看,“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與“及”、“殳”近似,但又有一定差别。
鄢國盛(2007/2011)作為隸“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為“殳”的主要證據《十五年趞曹鼎》中的“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字,仔細觀察,與“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亦有差別。“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的“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的長筆貫入“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中的上中兩橫筆,而“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字的“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并不貫入,并非如鄢文所說“鼎銘中的‘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字與‘殳’字字形完全相同”。
季旭昇認為“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有釋作“及”的可能性,其依據是《毛公鼎》中“及”作“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其偏旁與此字形近,季釋可能是承容庚(1985:189)《金文編》而來,董蓮池(1995:100)曾疑此字為誤釋。其實《毛公鼎》另有“彶(及)”字,作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彳”旁漫漶不清,“及”旁則清晰可辨,與此字有異。不過季旭昇的看法雖然證據可商,但結論有一定的合理性。
下面我們來看看金文中的“殳”、“及”和从“殳”、“及”的字。
殳字字形可分两组:
第一組: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殳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生簋》《集成》04010)、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十月敔簋》,《集成》04323)、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師訇簋》《集成》04342)。
第二組: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十五年趞曹鼎》《集成》02784)、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戰國晚期,《中國歷史文物》2009年2期57頁圖1)、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曾侯꺞殳》,《集成》11567)、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十七年大良造庶長鞅殳鐓》,《金文通鑒》18546)、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十九年大良造鞅殳鐓》,近出1249)。[1]
第一組均是宋拓,歷代傳刻,字形有错讹,不足為據。第二組的“殳”字,其兩構字部件,均不交叉。這是“殳”在字形上與“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的不同之處。金文中从“殳”之字,兩構字部件多不交叉,但亦有交叉的,但是只與“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上橫筆交叉,不與中橫筆交叉,與“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仍有细微差别。[2]如: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段,《段簋》,《集成》04028)、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段,《段金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簋》,《集成》03587)、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𣪘,《段簋》,《集成》04028)、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𣪘,《段金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簋》,《集成》03587)、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殷,《保卣》,《集成》13165)、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殷,《小臣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簋》,《集成》04239)。
總體來看,“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與上舉“段”、“𣪘”、“殷”等字所从的“殳”形近,可释为“殳”;从容庚(1985:189)所收“及”字字形来看,兩個構字部件大多交叉,這是與“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的相近之處。不過字形上部大多与“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不近,然亦有相近者。如: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3](《杕氏壺》,《集成》09715)、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楚大師登鐘乙》,《上海博物館集刊》11期150頁圖3.2)、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秦公鐘丙》,《集成》22064)。而《뽵比盨》(《集成》04466)“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彶)字所从之“及”亦与“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形近。
據此,將“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釋作“及”從字形上看也是有合理性的。
二 “無及”应讀作“無極”
“及”讀作“極”,在語音上是有根據的。這兩個字中古音俱屬三等開口,“及”上古音群母緝部,“極”上古音群母職部,聲母雙聲,根據王力的上古音系統,韻部有通轉關係,上古音極其相近。我們現在把上古音研究中海內外影響最大的李方桂(1980)、王力(1985)給兩字的擬音列表于下,然後再對兩字語音進行分析。
及
極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
ɡjəp
ɡjək
王力《漢語語音史》[4]
ɡjəp
ɡjək
李、王對“及”、“極”擬音相同。從擬音來看,“及”和“極”聲母相同,介音相同,主要元音相同,只有韻尾複音有區別,讀音極其相近,二字是可以相通的。上古語料中,職部與緝部相通的例證並不少見,例如:
(一)押韻
1.《漢書·外戚列傳》:“北方有佳人,絶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寜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5]
韻腳字為“立”、“國”、“得”。其中“立”,緝部,“國”、“得”,職部。
2.《詩經·小雅·六月》:“六月棲棲,戎車既飭,四牡騤騤,載是常服。玁狁孔熾,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國。”[6]
“棲”與“騤”相押,上古音脂部,“服”、“熾”、“急”、“國”相押,“服”、“熾”、“國”上古音職部,“急”上古音緝部,而“急”从“及”聲,“及”亦當與職部字相通。[7]
(二)形聲字
1.“濇”从“嗇”聲,“嗇”,職部,“濇”《廣韻》有“所力”、“色立”二切,上古音分別屬於職部和緝部。
2.“立”上古音緝部,從“立”得聲的“昱”、“翊”上古音職部,“粒”、“泣”、“笠”屬於緝部。[8]
(三)通假字
文獻中不見“及”與“極”直接相通的例證。《石鼓文·霝雨》“或陰或陽,极深갢(以)□,□于水一方。”《金文通鑒》(19820號)讀“极”為“極”。“极”从“及”聲,“及”自也能與“極”通借。
緝部的“急”可借職部的革。《禮記·檀弓上》:“夫子之病革矣。”鄭注:“革,急也。”[9]“革”與“急”語義上沒有聯繫,“革”應是“急”的借字。
“急”又可借職部的“棘”。《詩經·小雅·雨無正》:“維曰予仕,孔棘且殆。”鄭箋:“棘,急也。”[10]
(四)異文
《詩經·小雅·六月》“我是用急。”《鹽鐵論·繇役》引作“我是用戒。”[11]
“急”,緝部,“戒”,職部。[12]
(五)同源詞
王力(1982:250)以“亟”、“急”為同源詞。“亟”屬職部、“急”為緝部。
“及”讀作“極”語音上是沒有問題的。下面來談談“無及(極)”的意義。
“極”的本義為屋的正梁。《說文解字·木部》:“極,棟也。”[13]吳善述《說文廣義校訂》:“棟者,屋之正梁,居中至高,故謂之極。”[14]《莊子·則
中国历史故事读书推荐报告
陽》:“ 孔子之楚,舍於蟻丘之漿。其鄰有夫妻臣妾登極者。”陆德明释文:“司馬云:‘極,屋棟也。’”[15]
“極”引申有窮、盡、終的意義。《玉篇·木部》:“極,盡也。”[16]《廣韻·職韻》:“極,窮也,終也”[17]《廣雅·釋詁四》:“極,已也。”[18]《詩經·唐風·鴇羽》:“悠悠蒼天,曷其有極。”鄭箋:“極,已也。”[19]
“極”引申有中、中正的準則的意義。《廣雅·釋言》:“極,中也。”[20]清吳善述《說文廣義校訂》:“棟在屋之正中,故棟與極並有中義,因之凡在中者名極,君之中道曰皇極,天之中樞曰北極、南極、赤極、黃極。又因之有正義,正猶中也。”[21]《尚書·洪範》:“五曰建用皇極。”偽孔傳:“皇,大;極,中也。凡立事當用大中之道。”[22]《诗經·商颂·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極。”郑笺:“極,中也。商邑之禮俗翼翼然可則傚,乃四方之中正也。”[23]
“無極”在道家文獻中,為其核心的哲學概念之一。《老子道德經·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蹊。為天下蹊,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常得不忒,複歸於無極。”[24]“無極”在先秦文獻中其意義多為“無窮”、“無邊”之義。《爾雅·釋訓》:“子子、孫孫,引無極也。”郭注:“世世昌盛長無窮。”[25]《左傳·昭公十三年》:“貢獻無極,亡可待也。”孔疏:“極,謂限極,無極,謂無已時。”[26]
“無極”又有邪僻不正之義。人的行為需要有一定的準則,不能漫無標準。所以《逸周書·命訓》說:“正人莫如有極,道天莫如無極。道天有極則不威,不威則不昭,正人無極則不信,不信則不行。”[27]宋玉《九辯》:“眾踥蹀而日進兮。”王逸注:“無極之徒,在帷幄也。”[28]“無極之徒”,即邪僻不正之徒。
“無極”的這個意義,在經典中多寫作“罔極”。“無極”與“罔極”實同一詞。“無”與“罔”上古音同為明母,“無”為魚部,依王力(1985),擬音為mjuɑ,“罔”為陽部,擬音為mjuɑŋ,只有韻尾不同,是陰陽對轉的關係;依李方桂(1980),則擬音為“無”,mjaɡ,“罔”, mjaŋ。只有韻尾輔音有濁塞音和鼻音的差異,實則二字語音極其相似。《爾雅·釋言》:“罔,無也。”[29
中国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
]《尚書·康王之誥》:“雖爾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30]“罔”即“無”也。《诗經·大雅·民劳》:“無縱詭隨,以謹罔極。”郑笺:“罔,無。極,中。無中,所行不得中正。”[31]《詩經·衛風·氓》:“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毛傳:“極,中也。”[32]贾谊《弔屈原文》:“遭世罔極兮,乃殞厥身。”李善引張晏曰:“讒言罔極,罔極,言無中正。”[33]
文獻中“罔極”與“無極”在“無窮、無盡、無邊”義上亦同。劉向《九嘆·愍命》:“征夫罔極,誰可語兮。”王逸注:“言己放逐遠行,憂愁無極,眾皆佞諛,不可與語忠信也。”[34]
據此,我們認為,傳世文獻中的“無極”與“罔極”實同一詞,也就是《柞伯鼎》中的“無及”。現在我們來看看“無(及)極”在《柞伯鼎》中的意義。在《柞伯鼎》說“用昏無極,廣伐南或(國)”。“昏”即下文中“左至于昏邑”、“既圍昏”之“昏”,即昏國。“廣伐”金文數見,皆“大伐”之義,即肆意侵伐,皆外族侵犯周之邊疆。
1.《應侯簋》:“戎廣伐南國。”(《商周》05311)
2.《應侯視工鼎》:“隹(唯)南尸(夷)丰敢乍(作)非良,廣伐南國。”(《新收》1456)
3.《禹鼎》:亦唯噩(鄂)侯馭方,率南淮尸(夷)、東尸(夷)廣伐南或(國)、東或(國),至于歷内。(《集成》02833)
4.《不뒲簋》、《不뒲簋蓋》:馭方、玁狁,廣伐西俞。(《集成》04328、04239)
5.《史密簋》:“敆南尸(夷)膚虎會杞尸(夷)、舟尸(夷)雚不折,廣伐東或(國)”(《新收》636)
《柞伯鼎》中“廣伐南國”意為昏國侵伐周之南疆。“用昏無極,廣伐南或(國)”意為因昏國邪僻不正,肆意侵伐我南疆,所以下文有“今女(汝)其率蔡侯左至于昏邑”之語,命令柞伯率軍征討昏國。
[1] 另《殳簋》(《集成》04136)中“殳”字兩見,《庶長鞅殳鐓》(《考古與文物》1996年5期26頁圖4)中“殳”字一見,但拓本漫漶不清,難以辨析。十七年大良造庶長鞅殳鐓據《金文通鑒》,現收藏者為范炳南,《金文通鑒》中其銘文為摹本,“殳”字作“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疑有誤摹。
[2] 參見容庚(1985:206-207,583-584)。
[3] 此字有残泐,但仔细观察,与“
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
”形近。
[4] 王力《漢語語音史》三等開口介音音標記作“”今據王力(1982)改作“j”。
[5] (漢)班固,《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1962年,3951頁。
[6]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中華書局,1980年,424頁。
[7] 參見王力(2004:245)
[8] 參見董同龢(1948:57-58)。
[9]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中華書局,1980年,1277頁。
[10]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448頁,阮校“予”為“于”。參見王力(1982:250-251)。
[11] 參見高亨(1989:383)。
[12] “戒”歸“職”部,參見王力(1963:152)。
[13] (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陳昌治刻本,1963年,120頁。
[14] 參見丁福保(1988:16886)。
[15] (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中華書局,1961年,894-895頁
[16] (梁)顧野王撰,(宋)陳彭年等重修,《大廣益會玉篇》,中華書局影印張氏澤存堂本,1987年,61頁。
[17] (宋)陳彭年等,《宋本廣韻》,江蘇教育出版社影印巾箱本,2008年,155頁。
[18] (魏)張揖撰,(清)王念孫疏證,《廣雅疏證》,江蘇古籍出版社影印嘉慶王氏家刻本,124頁。
[19]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365頁。
[20] (魏)張揖撰,(清)王念孫疏證,《廣雅疏證》,134頁。
[21] 參見丁福保(1988:16886)。
[22]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188頁。
[23]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628頁。
[24] 《二十二子·老子道德經》,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光緒浙江書局初刊本,1986年,3頁。
[25]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經注疏·爾雅注疏》,2590頁。
[26]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2073頁。
[27] 黃懷信等校注,《逸周書彙校集注》(修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26-27頁。
[28] (周)屈原等著,(漢)王逸注,(宋)洪興祖補注,白化文等點校,《楚辭補注》(重印修訂本),中華書局,1983年,194頁。
[29]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經注疏·爾雅注疏》,2581頁。
[30]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244頁。
[31]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548頁。
[32] (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325頁。
[33] (梁)蕭統編,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選》,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四部叢刊本,1999年,1098頁。
[34] (周)屈原等著,(漢)王逸注,(宋)洪興祖補注,白化文等點校,《楚辭補注》(重印修訂本),306頁。
点击下载附件:
1267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释》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8702.html
以上是关于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上古音-楊懷源、孫銀瓊:柞伯鼎“無”新釋;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1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