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讀書會
第三章
屎伐商邑【14】
整理者考慮到陳侯因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敦(《集成》4649)曰:“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紹)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踵)高且(祖)黃啻(帝),屎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嗣)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桓)文”,紹、踵、嗣和屎字意思應當相近,容庚先生釋爲繼是有道理的。《大誥》“敉寧武圖功”、“敉寧王大命”、《洛誥》“亦未克敉公功”,訓為繼也比舊釋爲撫要好。
世作周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15】
竹簡整理時,整理者認為與璽印習見的職官名相關,如: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璽匯117
璽匯118
璽匯119
璽匯120
璽匯121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璽匯122
璽匯123
璽匯124
璽匯125
璽匯126
最好的說法是李家浩先生指出的讀為危-尉,但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字作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包山214) 字形與此不類。
讀書會提出還有一種可能性,《君奭》曰:“在太戊,時則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正始石經“扈”作“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卽《說文》扈字古文“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可以考慮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聲諸字。
第四章
公子啟方奔齊。【21】《左傳》衛文公名燬。李學勤先生整理時已經指出公子啟方見《管子》,如“今夫衛公子開方,去其千乘之太子而臣事君,是所願也得於君者是將欲過其千乘也。君必去之。”
第五章
圾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於汝【30】字從艸從二彪,見包山簡,爲人名。
第六章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奚)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齊)【31】【32】整理者隸定為“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未作字形解釋。孟蓬生認為右旁為“奐”字,“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為雙聲符字[1],姑且不論對“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字雙聲符的論證合理與否。單純從字形上看,“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字右旁“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和侯馬盟書的“奐”字字形差別明顯。清華簡這個偏旁左下豎筆和中間橫筆交叉,而侯馬盟書的“奐”字兩筆相接,但不相交叉。字形對比如下:
奂: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侯马盟书》第323页)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繫年》簡31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簡32(1)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簡32(2)
兩字形間差異恐怕不能忽視。
宋華强先生認為“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为人旁變體[2],這種變體不具有普遍性。爲什麽楚文字其他人旁没有這种變體,只在這裡有。如果強為之解,我們覺得原因有二。
第一,古文字中左右結構的字,左右偏旁存在互換情況,如《楚文字編》(1
小朋友中国历史故事
42-143頁)的“信”字,有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形,有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形。所以作為人名的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字所从人旁可以出現在右邊。
第二,因為人旁下部沒有其他筆劃,字形顯得單薄。爲了讓整體字形顯得勻稱,所以書寫者才模仿“禹”、“萬”、“禽”等字的演變,寫成了“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形狀。人名地名中一些字寫法特殊,姑且認為是“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是人旁在這個人名中的特殊寫法。
我【33】句(後)果內(入),囟(使)君涉河,至于梁城。【34】19日座談會劉釗先生指出句當讀為苟,讀書會認為,“苟入”、“果入”表假設都是很通順的,但是兩個表假設的副詞連用似乎不是很好,仍從整理者讀“句”爲“後”。
秦晉焉始會好【39】按:“會好”即“合好”,《左傳·定公十年》有“兩君合好”之語。關於“會”、“合”通用之例證及原因,可參李家浩先生《楚簡中的袷衣》[3]。
第七章
中国历史故事管仲荐贤
戍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穀)居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41】整理者整理時發現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字上實從民,不從虎,應讀為文聲。考慮到《左傳》哀公十一年“城鉏”地理相近,姑釋爲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
第八章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始)與晉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執)中国历史中成王败寇的故事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49】讀書會讀“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爲“怨”。
第九章大夫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52】按,“大夫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的“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整理者引《爾雅·釋詁》“閔,病也”,訓為“病”,置入文義中難通。閔,可直接訓為“憐憫”。讀書會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疑是“愍”字異體。“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从免得声,古音明纽元部,“愍”古音明纽真部,二字古音同纽,韵部亦近。愍有“憐憫”之意[4]。意謂大夫憐憫年幼之靈公及其母親,因而不再改立。另一種認為,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讀為俛,《說文》頫字或體,頫,低頭也。
馬楠 鄧少平 黃甜甜執筆
2011-12-21
[1] 孟蓬生:《清華簡<繫年>初札(二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網,2011年12月21日。
[2] 宋華强:《清華簡<繫年>奚齊之“奚”的字形》,武漢大學簡帛網,2011年12月21日。
[3] 收入《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95—297頁。
[4] 宗福邦主編:《故訓匯纂》,809頁,商務印書館,2003年。
点击下载附件:

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0996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8982.html
以上是关于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清華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0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