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9-07 14:03
  • 123
  • 小虎历史故事网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附存疑三則)
(首發)
李亦安
《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斯坦因所獲未刊漢文簡牘》[1](下文簡稱爲“《英藏》”)所公佈的殘斷簡牘(絕大多數是削杮)中,有不少《蒼頡篇》的零散文字,其中有一些可以綴合。胡平生、汪濤二位先生在《英藏》釋文的注釋中已提供了若干例子,此外尚有可拼綴者。本文即對其中的十六支殘簡進行綴合,現分述如下。
一、《英藏》2242+《英藏》3543
《英藏》2242、3543分別作: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2242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543
其釋文分別爲“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2242)[2]、“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癰痤,賞祿賢[3]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543)。值得注意的是,前者下端有削薄之處,其邊緣大致如下圖所示: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此二簡字體相同,邊緣相合,當可拼綴。拼綴之後如下圖所示: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從此圖可以看出,《英藏》3543上端茬口與《英藏》2422下端削薄處的邊緣密合,二簡上兩行文字的行款亦基本一致。至於二簡顏色不一致,應當是保存情況、拍照時光照角度不同等原因造成的。據此拼綴,此二簡釋文當改爲“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癰痤。賞祿賢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2242+3543)。《英藏》3176、《英藏》3382、阜陽漢簡C007[4]等《蒼頡篇》簡均有“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癰痤”之語,可資對照。
胡、汪二位先生曾指出《英藏》2873與《英藏》2874可綴合。[5]綴合後如下圖所示: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其中,兩支殘簡同樣由於削薄而有所重疊,這可以與本條拼綴相對照。
二、《英藏》2522+《英藏》3561
《英藏》2522、3561分別作: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2522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561
其釋文分別爲“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宜,益就獲得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2522)、“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賓[6]勦向尚,馮亦〔青〕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561)。值得注意的是,《英藏》2522末端因拗折斷裂,形成一個M形的凹陷處,其邊緣大致如下圖所示: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此二簡字體相同,字間距一致,邊緣相合,當可拼綴。拼綴之後如下圖所示: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從此圖可以看出,《英藏》3561上端凸出之處與《英藏》2522下端凹陷之處正相吻合。綴合後,此二簡釋文當改爲“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宜。益就獲得。賓勦向尚。馮亦〔青〕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2522+3561)。《英藏》2873+2874“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得,賓[7]勦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阜陽漢簡C009“益就獲得。賞勦向尚”[8]等《蒼頡篇》文句可作對照。
三、《英藏》2884+《英藏》3171
《英藏》2884、3171分別作: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2884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171
其釋文分別爲“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酢〉醬□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2884)、“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魚〕酯馬酭(醢)[9]葱橿(薑)□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171)。按《英藏》2884“醬”下仍有殘字,作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對比《英藏》3633“魚”字作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可知,此字亦當爲“魚”字之殘,只是其上部兩筆連作一筆寫而已,其中部靠右的方折筆畫比較清楚,再下的橫筆亦約略可辨。值得注意的是,《英藏》3171上端有削薄之處,其邊緣大致如下圖所示: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此二簡字體相同,字間距一致,邊緣大致相合,當可拼綴。拼綴之後如下圖所示: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其中,此二簡的“魚”字殘筆可以相互對應、遙接。此外,此二簡文字之“酉”旁寫法相同,亦可爲此拼綴提供佐證。綴合後,此二簡釋文當改爲“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酢〉醬。魚酯馬酭(醢)。葱橿(薑)□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2884+3171)。白軍鵬先生將《英藏》中有關簡文聯綴作“紅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酢〉醬〔魚〕酯馬醢葱橿(薑)□”,[10]可資對照。
四、《英藏》3175+《英藏》3701
《英藏》3175、3701分別作: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175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701
其釋文分別爲“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夜〕勿置苟務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175)、“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成史計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701)。按“苟”字作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字从“竹”,當隸定作“笱”,讀爲“苟”。值得注意的是,《英藏》3175下端有削薄之處,其邊緣近似於略微傾斜的直綫,大致如下圖所示: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此二簡字體相同,字間距一致,邊緣相合,當可拼綴。拼綴之後如下圖所示: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從此圖可以看出,《英藏》3701上端邊緣與《英藏》3175下端削薄處邊緣密合。綴合後,此二簡釋文當改爲“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夜〕勿置。笱(苟)務成史。計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175+3701)。《敦煌漢簡》[11]1459A+1459B、1460A+1460B、1461A+1461B、《居延新簡》[12]EPT50.1A+EPT50.1B等《蒼頡篇》簡亦有“晝夜勿置。苟務成史”之語,可資對照。
五、《英藏》3446+《英藏》3122
《英藏》3446、3122分別作: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446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122
其釋文分別爲“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服逋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446)、“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恌〈逃〉隱〔匿〕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122)。值得注意的是,《英藏》3122上端有削薄之處,其邊緣大致如下圖所示: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此外,從《英藏》3446的照片可以看出,其右側面下端收縮,可見其

烟花里的中国历史故事

背面此處亦有削薄之處。《英藏》3446“服”、“逋”二字字體似有所不同,這可能是習字者使用不同字體或不同人書寫所致;不過,二字的彎筆寫法仍然比較一致,字體的差別也不是很大。但無論如何,“逋”字與《英藏》3122字體卻是相同的。此二簡邊緣相合,當可拼綴。拼綴之後如下圖所示: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從此圖可以看出,《英藏》3446下端與《英藏》3122上端削薄處邊緣密合。《英藏》3122“恌”字上方仍有一筆殘筆,這似乎是此拼綴的反證;但該筆畫墨跡很淡,又位於削薄處,當是簡面的墨跡滲透而成,拼綴之後這些筆跡亦與《英藏》3446“逋”字之左下方筆畫相重疊,這反而爲此拼綴提供了佐證。此外,由於同簡內“服”、“逋”二字字體的不同,其字間距與《英藏》3122“逋恌〈逃〉隱〔匿〕”字間距有別亦在情理之中。綴合後,此二簡釋文當改爲“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服。逋恌〈逃〉隱〔匿〕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446+3122)。“行步駕服,逋逃隱匿”之語爲《蒼頡篇》文句,已見前文所引,可資對照。
上述五則拼綴,在字體、文例、茬口(邊緣)等方面的證據相對比較充足。甚至,從照片上看,每則拼綴的兩支簡的木質也是基本相同的。下面再介紹三例缺乏茬口(邊緣)密合的證據、尚可存疑的拼綴,供讀者參考。
六、《英藏》2670+《英藏》3140
《英藏》2670、3140分別作: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2670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140
其釋文分別爲“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步〔駕〕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2670)、“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服,逋恌〈逃〉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140)。《居延漢簡》[13]9.1A+9.1C+9.1B、阜陽漢簡C001[14]等《蒼頡篇》簡均有“行步駕服,逋逃隱匿”之語,《英藏》3216亦有類似殘文,可與上引簡文相對照。此二簡字體相近,內容相合,似可遙綴。試綴之後如下圖所示: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若此條拼綴成立,此二簡釋文當改爲“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步〔駕〕服。逋恌〈逃〉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2670+3140)。
七、《英藏》3380+《英藏》3378
《英藏》3380、3378分別作: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380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378
其釋文分別爲“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勞苦〕卒〔必〕有憙〔慤愿〕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380)、“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忠信微密□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378)。其中,《英藏》3380“慤”字所在位置相比其上諸字已有些左傾,這應當是“憙”字下方的裂痕造成此二字所在木簡略微掀起,與其上諸字未能保持在同一個平面所致。“慤”字右下方、“愿”字大部分筆畫所在的小簡片作: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該小片與該簡其他部分也不在同一個平面上,而更像是搭在該簡上的,其左側中部可能有些許連接。將該小片略作旋轉,作: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這樣更接近原簡的面貌。其中“愿”上部所从之“原”之殘筆聯繫得更爲緊密,也更符合該字筆勢。《英藏》3378“忠”字上部尚有一字,僅存該字末端兩筆殘筆,作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居延新簡》EPT50.1B有“慤愿忠信。微密倓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15]之語,亦屬於《蒼頡篇》文句。此二簡字體、字間距較爲一致(尤其此二簡上收筆的寫法頗爲一致),內容與上文所引相合,疑可拼綴。在保證《英藏》3378文字與《英藏》3380的“卒〔必〕有憙”等字對齊的前提下,拼綴之後如下圖所示: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其中,二簡左側茬口基本銜接。“愿”字作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上引《英藏》3378殘字左側一筆可視爲“愿”之“广(厂)”形的末筆之殘,右側一筆可視爲“愿”所从之“心”的末筆。《英藏》3359“愿”字作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可資對比。若此條拼綴成立,則此二簡釋文當改爲“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勞苦〕。卒〔必〕有憙。〔慤愿〕忠信。微密□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380+3378)。”
八、《英藏》3650+《英藏》3126
《英藏》在3124號簡下注謂:“此片可與3126號簡綴合,但筆畫不能全吻合,蓋兩刀從木觚上削下。”[16]按二者分別作: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124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126
其釋文分別爲“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幼子〔承〕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124)、“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承詔〕謹慎敬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勞苦卒〕□□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126),皆屬於《蒼頡篇》首章文句,在出土簡牘中多見,今引用較爲完整者如下:
蒼頡作書。以教後嗣。幼子承昭。謹慎敬戒。勉力風誦。晝夜勿置。苟務成史。計會辨治。超等軼羣。出尤別異。《居延新簡》EPT50.1A初雖勞苦。卒必有意。慤願忠信。微密倓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17]賞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居延新簡》EPT50.1B
據此,《英藏》3126“卒”下的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字可補釋爲“必”。從文句上看,《英藏》3124+3126的拼綴似乎是可行的。不過,筆者認爲,該拼綴存在如下三個問題:
首先,二者字體不同。《英藏》3124筆法較爲流暢,而《英藏》3126的筆法則顯得十分樸拙。
其次,二者文字間距不同。《英藏》3124的字間距顯然要比《英藏》3126的大得多。
再次,按照筆者對《英藏》該拼綴的理解,可以製作如下兩張示意圖: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圖A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圖B
由於《英藏》3124下端有削薄之處,這導致其“承”字筆畫有所殘缺,因此拼綴時《英藏》3126需要與之部分重疊。此二圖均將《英藏》3126上端的兩筆殘筆視爲“承”上部筆畫,其不同在於“承”字殘筆的位置。圖A是在保證《英藏》3124“幼子承”與《英藏》3126“詔謹慎敬”文字兩邊均對齊的情況下製作的,此圖的問題在於“承”字太寬,尤其是《英藏》3126上端第一筆即較短的殘筆位置太靠左。圖B是將《英藏》3126上端兩殘筆與《英藏》3124“承”字殘筆相銜接,但這樣一來,二者的文字就無法對齊。如果將《英藏》3126上端的兩筆“承”字殘筆視爲“承”左部的“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或下部的“手”旁及其變體,也同樣存在上述文字太寬或無法對齊的問題。上列示意圖不能說是完全符合《英藏》拼綴的本意,但如果要將二者拼綴,似乎也只有上述六種可能,而這六種可能恐怕都無法成立。
基於這些問題,筆者認爲《英藏》3124與《英藏》3126不能拼綴。在此基礎上,本文提供與之有關的另一種拼綴可能。筆者認爲《英藏》3126可以與《英藏》3650拼綴,後者作: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650
其釋文爲“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異初雖〕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650)。按《英藏》3650“初雖”二字文字較全,可徑釋;“異初雖”一行右側仍有

中国历史上友情故事有哪些

兩字殘筆,其釋文當補作“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異〕初雖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英藏》3650、3126二觚字體相同(尤其是“異初雖”與“勞苦卒必”更是如此),字間距一致,內容相合,似可拼綴,即:《英藏》3650“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異初雖〕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所在的一面與《英藏》3126“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勞苦,卒必〕□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所在的一面相綴合;而《英藏》3650“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所在的一面則與《英藏》3126“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承詔〕謹慎敬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所在的一面相綴合。
由於《英藏》圖版主要展示其中文字較爲清晰完整的一面,對於僅存殘字的側面則未能提供正視圖版,

钱币里的中国历史故事简介

這導致此二簡圖版雖然均爲立體圖,但照片的視角並不一致,所以,對於上述拼綴,在保證觚棱對齊的情況下,只能製作較爲粗糙的示意圖如下: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其中,《英藏》3650正面下端及右側面下端均有削薄之處,其邊緣大致如下圖所示: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因此,《英藏》3126左側面需要向上與《英藏》3650左面有所重疊。拼綴之後,《英藏》3650“雖”字右側一殘筆與《英藏》3126上端二殘筆,可分別視爲“承”之“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形和“手”旁或其變體之下部筆畫。“初”字右側一筆殘筆亦可視爲“幼子”之“子”字末筆。當然,由於圖片信息不足,此條拼綴尚有待進一步檢驗。若此條拼綴成立,此二觚釋文當改爲“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子承詔〕。謹慎敬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異〕。初雖〔勞苦。卒必〕□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3650+3126)。
通過本文的拼綴,我們可以發現字體對簡牘拼綴的重要性。本文僅僅是對《英藏》中《蒼頡篇》殘簡進行拼綴,相信在不限於《蒼頡篇》的《英藏》殘簡中,還有可以拼綴的簡牘,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究。



[1] 汪濤主編《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斯坦因所獲未刊漢文簡牘》,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
[2] 按:本文所引釋文均據《英藏》,有所改釋者另行注明。爲便於排版,《英藏》釋文根據原簡行款分兩行排列,本文改用“/”表示另起一行;《英藏》據殘字補釋的文字外加“□”,本文改用外加“〔〕”的形式表示。下同。
[3] “祿”、“賢”二字從白軍鵬先生釋,見白軍鵬《〈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斯坦因所獲未刊漢文簡牘〉的初步整理與研究》,《中國文字》(新39期),藝文印書館2013年,202頁。
[4] 阜陽漢簡整理組《阜陽漢簡〈蒼頡篇〉》,《文物》1983年2期,25頁。
[5] 《英藏》,30頁。
[6] “賓”,《英藏》釋爲“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視爲“實”之誤字,此從白軍鵬先生釋,見白軍鵬《〈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斯坦因所獲未刊漢文簡牘〉的初步整理與研究》,200頁。
[7] “賓”從白軍鵬先生釋,見白軍鵬《〈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斯坦因所獲未刊漢文簡牘〉的初步整理與研究》,200頁。
[8] 阜陽漢簡整理組《阜陽漢簡〈蒼頡篇〉》,25頁。其中,“賞”此字圖版已模糊不可辨(見甘肅省古籍文獻整理編譯中心編《中國簡牘集成·二編》(第十四冊·圖版選卷下),敦煌文藝出版社2005年,296頁),摹本作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阜陽漢簡整理組《阜陽漢簡〈蒼頡篇〉》,32頁),此暫從原釋。
[9] “酭(醢)”,《英藏》原作“酪”。白軍鵬先生將之改釋爲“醢”,見上引白軍鵬《〈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斯坦因所獲未刊漢文簡牘〉的初步整理與研究》,208頁。按其改釋意見是正確的。只是字當隸定作“酭”,讀作“醢”。
[10] 白軍鵬《〈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斯坦因所獲未刊漢文簡牘〉的初步整理與研究》,208—209頁。
[11] 甘肅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敦煌漢簡》,中華書局1991年。
[12] 甘肅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簡》,中華書局1994年。
[13] 中研院史語所簡牘整理小組編《居延漢簡〔壹〕》,中研院史語所2014年。
[14] 阜陽漢簡整理組《阜陽漢簡〈蒼頡篇〉》,23頁。
[15] “倓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二字從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讀書會釋,見其《讀水泉子簡〈蒼頡篇〉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年11月11日。
[16] 《英藏》,36頁。
[17] “倓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二字從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讀書會釋,見其《讀水泉子簡〈蒼頡篇〉札記》一文。
点击下载附件:1484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 (责任编辑

中国历史故事分为几个阶段

: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8465.html

以上是关于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1291.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21. 21
  22. 22
  23. 23
  24. 24
  25. 25
  26. 26
  27. 27
  28. 28
  29. 29
  30. 30
  31. 31
  32. 32
  33. 33
  34. 34
  35. 35
  36. 36
  37. 37
  38. 38
  39. 39
  40. 40
  41. 41
  42. 42
  43. 43
  44. 44
  45. 45
  46. 46
  47. 47
  48. 48
  49. 49
  50. 50
  51. 51
  52. 52
  53. 53
  54. 54
  55. 55
  56. 56
  57. 57
  58. 58
  59. 59
  60. 60
  61. 61
  62. 62
  63. 63
  64. 64
  65. 65
  66. 66
  67. 67
  68. 68
  69. 69
  70. 70
  71. 71
  72. 72
  73. 73
  74. 74
  75. 75
  76. 76
  77. 77
  78. 78
  79. 79
  80. 80
  81. 81
  82. 82
  83. 83
  84. 84
  85. 85
  86. 86
  87. 87
  88. 88
  89. 89
  90. 90
  91. 91
  92. 92
  93. 93
  94. 94
  95. 95
  96. 96
  97. 97
  98. 98
  99. 99
  100. 100
  101. 101
  102. 102
  103. 103
  104. 104
  105. 105
  106. 106
  107. 107
  108. 108
  109. 109
  110. 110
  111. 111
  112. 112
  113. 113
  114. 114
  115. 115
  116. 116
  117. 117
  118. 118
  119. 119
  120. 120
  121. 121
  122. 122
  123. 123
  124. 124
  125. 125
  126. 126
  127. 127
  128. 128
  129. 129
  130. 130
  131. 131
  132. 132
  133. 133
  134. 134
  135. 135
/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