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30 02:24
  • 小虎历史故事网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臺灣中央研究院)
惠公既入,乃保秦公弗予。(清華竹書《繫年》第六章34)
襄夫人聞之,乃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靈公以號于廷。(清華竹書《繫年》第九章51)
這裏主要討論簡34“保”字和51的“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字。
簡34“保”字作“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从“保”从“爻”。原整理者說,很可能是在商至西周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之類寫法演變而來的,象一人負子之形,讀為“背”。[1]
學者指出,竹書“保”字與《古文四聲韻》卷三引《古老子》“抱”字作“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相同,楚簡《老子》常以“保”表“抱”,《古文四聲韻》此字當即“保”字異體;又有學者指出,“爻”形可能是後加的聲旁。[2]這些看法是正確的。
以上所舉竹書和《古老子》的“保”,其構形是在表意字上加注聲符“爻”。這類的“保”字又如陳侯午錞“保有齊邦”之“保”,作“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隸作“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所从“缶”也是加注之聲符。[3]古音“爻”是匣紐宵部,“保”是幫紐幽部,在韻部方面是幽、宵旁轉。在聲母方面,趙彤指出,出土楚系文獻中有一些見系字跟幫系字交替的例子,這些現象都出現在“魚”、“幽”、“宵”(舉陰聲韻部賅相應的陽聲和入聲韻部)等韻部,主要元音都是後元音,如郭店〈五行〉32:“顏色伀(容)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貌)”。[4]“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讀為“貌”,“貌”是明紐宵部,這是匣紐和明紐相通。因為“爻”和“保”有音近的關係,所以可以在“保”字上加注聲符“爻”。
簡51“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作“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也應釋為“保”。陳侯午錞的“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保)是表意字加注聲符的形聲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則是把這種寫法的表意部份加以簡化為“人”,而成為从“人”“缶”聲的一般形聲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應該是這樣演變而來的。這類的形聲字如“耤”字,初文作“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甲骨文),是一個圖形式會意字,像人持耒耕田,後來在初文上加注了聲符“昔”,成為“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金文,令鼎),再後又簡化成了从“耒”“昔”聲的一般形聲字,作“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小篆)。[5]在楚系文字中,“保”寫作“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是比較特殊的寫法,其它寫作“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郭店〈老子乙〉15)或“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望山1‧197),這是把表意部分簡省,也是比較少見的寫法。[6]
“保”字會以“缶”來標注聲音,可見二者有音近的關係。以下略

中国历史上的治水故事

舉二字音近相通的例證:
其一,青銅器銘文京姜鬲:“京姜□母作尊鬲其永缶用。”(《集成》641)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寇良父壺:“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寇良父作為衛姬壺,子子孫孫永保用。”仲南父冉壺:“仲南父作尊壺,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集成》9642)“缶”、“保”和“寶”是音近相通的異文。“寶”字是“从宀从玉从貝會意”,而後加注聲符“缶”而形成的形聲字。[7]
其二,戴侗《六書故‧工事一》:“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又作宲。”《說文》:“宲,藏也。从宀呆聲。呆,古文保。《周書》曰:‘陳宲赤刀。’”段注:“宲與保,音同義近。”桂馥《義證》說,“宲”,或借“保”,又借“寶”字。
以上討論了簡34“保”和簡51“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字的構形,以下討論在竹書《繫年》中的釋讀。
簡51“乃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靈公以號于廷”,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保),讀為“抱”,為懷抱、抱持之意。“保”讀為“抱”的例證,如上引《古老子》“保”字用作“抱”;又如郭店竹書〈老子乙〉2:“視索(素)保樸”,保,帛書本、王本皆作“抱”。[8]
簡34:“乃保秦公弗予”,保,原整理者讀為“背”。保,也可能讀為“負”,古音“保”是幫紐幽部,“負”是並紐之部。之部和幽部是旁轉關係。以下舉一個古書中“負”讀為“孚”的例證來說明“保”和“負”可以音近相通:
段注本《說文》:“保,養也。从人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省聲。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古文孚。”朱駿聲則說“从人从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省會意”,“孚亦聲”。保,从“孚”得聲。《詩‧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負之。”毛傳:“負,持也。”鄭箋:“蒲盧取桑蟲之子,負持而去,煦嫗養之,以成其子。”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云:
負之言孚也。凡物之卵化者曰孚,其化生者亦得曰孚。《廣雅》孚、育竝曰:“生也”。負之即孚育之

中国历史廉吏小故事简短

,非謂負持之也。……《傳》訓負為持者,持蓋恃字形近之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蓼莪〉詩“無母何恃”,《韓詩》:“恃,負也。”《說文》、《廣雅》竝曰:“負,恃也。”負恃亦養育之義,故《傳》訓負為恃,負之猶育之也。
汪榮寶說:“馬氏瑞辰《毛詩傳箋通釋》據〈夏小正〉‘正月雞桴。’《傳》‘桴,嫗伏也。’讀負為伏,而通之於‘孚’,謂負之即孚育之,解最精當。”[9]此為“負”和“孚”音近相通。[10]“孚”是滂紐幽部,“負”是並紐之部,二者是旁紐旁轉。此可證明从“孚”聲的“保”和“負”有音近相通的可能。
負,有背棄之義,《說文》“負”字云:“一曰受貨不償。”段注:“凡以背任物曰負,因之凡背德忘恩曰負。”《戰國策‧秦策五‧樓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約秦魏章》:“敗秦而利魏,魏必負之。負秦之日,太子為糞矣!”《鶡冠子‧近迭》:“得地失信,聖王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倍言負約,各將有故。”
“背”和“負”,古書上往往相通,《戰國策‧秦策三‧蔡澤見逐於趙章》:“勾踐終棓而殺之。”棓,《史記‧范睢蔡澤列傳》作“負”王念孫《讀書雜志‧戰國策一‧棓而殺之》云:“棓,當為倍字之誤也。倍,與背同。”其注又云:“背、倍、負三字古音聲同而通用。”背、倍和負三字是聲近相通的關係。
總之,清華竹書《繫年》簡34“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和簡51“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
”都是“保”字的異體字。前者是在表意字“保”上加注聲符“爻”的形聲字,讀作“負”,為背棄之意;後者則是从“人”“缶”聲的一般形聲字,讀為“抱”,為懷抱、抱持之意。
(編者按:[1]清華大學出土文

中国历史小故事图书

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上海:中西書局,2011年12月),頁151。
[2]清華大學出土文獻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60),2011年12月31日。
[3]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金文編》,頁558。張亞初,〈殷墟都城與山西方國考略〉,《古文字研究》第10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7月),頁398。
[4]詳參趙彤:《戰

中国历史故事的有哪些

國楚方言音系》(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年5月),頁52-55。
[5]參裘錫圭:《文字學概要》(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2月),頁172。
[6]參李守奎:《楚文字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頁487-488。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頁739-740。
[7]裘錫圭:《文字學概要》,頁179。
[8]白於藍:《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頁43。劉信芳:《楚簡帛通假彙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2月),頁117。
[9]汪榮寶:《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頁9。
[10]趙帆聲:《詩經異讀》(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頁278。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8月),頁5。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738.html

以上是关于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7226.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