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清華三懸想一則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讀清華三懸想一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讀清華三懸想一則
(復旦大學)
昨天拿到清華簡第三冊,匆匆翻讀了一下,已深感此輯內容極其重要,需要我們長期消化。網上同道對輯中簡文釋讀已多有討論,我也有一則沒什麼根據的懸想,姑且寫出聊博方家一哂,向諸位網友請教。
在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十九屆年會上,趙平安先生宣讀了
中国历史与中国神话故事
《京、亭考辨》一文。[1]在此文最後,趙先生論證戰國文字“亭”字从“丁”聲,率先披露了清華簡《芮良夫毖》和《赤鵠之集湯之屋》篇的兩個所謂“丁”字的寫法,它們分別作如下之形:
讀清華三懸想一則
讀清華三懸想一則
據趙先生文章引述,這兩個字釋“丁”,是李學勤先生《關於清華簡中的“丁”字》(討論稿)的意見。
據趙先生文章引,《芮良夫毖》的文例是“君子而受柬萬民之咎,所而弗敬,卑之若童(重)載以行崝險,莫之扶道(導),其由不邋(攝)丁。”[2]
蔡偉先生據趙先生文章所引,寫了《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隨筆一則》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發表。他聯繫清華簡《皇門》“卑(譬)女(如)戎(農)夫,喬(驕)用從肣(禽),亓(其)由(猶)克又(有)隻(獲)?”(《逸周書·皇門》作“譬若畋犬<夫>,驕用逐禽,其猶不克有獲?”,“犬”是“夫”字之譌),指出:《芮良夫毖》“卑之若……其由”與《皇門》“卑(譬)女(如)……亓(其)由(猶)”的句式相同;《尚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滅?”句“若……其猶”的句式也與《芮良夫毖》“卑之若……其由”的句式相近。他的這些意見很正確。
不過無論是整理者將“邋”讀成“攝”(表示收斂),將“丁”讀成“停”(止也),[3]還是上蔡先生文將“邋丁”讀為“搚停”(解釋成折斷而停止),從語義上說都不太合適。
“丁”上一字作
讀清華三懸想一則
,其實並非“邋”字。關於古文字中“巤”旁,最近程燕先生在考釋《上博九·史蒥問於夫子》的“邋”字已有舉證(其中有一些到底是否从“巤”,尚可討論;此文也舉到了《芮良夫毖》的這個所謂“邋”字),大家可以參看、比較。[4]只要仔細對比就會發現,《芮良夫毖》這個所謂“邋”字,上部是正、倒兩個人形(
中国历史谐音故事有哪些
與“化”字無關),下部實是“鼎”旁的一種省變寫法(右下尚有一曲筆稍稍泐損,但仍可辨出)。[5]從字形上說,這個字顯然應當釋為从“辵”从“傎”聲之字;考慮到正、倒兩個人形正可會顛倒之義,所以也有可能這個字上部就是“真”的一種繁形,全字似即可逕釋為見於上博簡《周易》簡24、25等所見的从“辵”从“真”聲之字。[6]在《芮良夫毖》簡文中,此字和上博簡《周易》之字一樣,當讀為“顛”。
讀清華三懸想一則
字釋“丁”,也是有困難的。與《芮良夫毖》、《赤鵠之集湯之屋》抄手相同的《說命》,“丁”字皆寫作一般的倒三角形,[7]即此字釋“丁”最大之問題。在古文字中,“丁”字也從沒有見過這樣奇特的寫法。趙平安先生釋戰國文字的“亭”,其實已有“成”等字作為偏旁的“丁”聲為證,似乎也並不需要這兩個字形來增添說服力。
何況,《赤鵠之集湯之屋》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800
中的這個“丁”,放在簡文裡也難以說通。該處簡文是說:“其一白兔不得,是始爲埤(陴)丁者(諸)屋,以禦白兔。”整理者將“埤”讀為當女牆講的“陴”,根據《詩·大雅·雲漢》毛傳訓“丁”為“當”,“意為築小牆當屋,用以防阻”。[8]且不說對屋築牆以防禦白兔的不合情理,古書中“丁我躬”、“丁時”、“丁辰”乃至“丁凶”、“丁憂”之“丁”後面都逕接所逢遇之事物,跟“丁諸屋”的語例很不一樣;按照簡文文例,一般情況下應理解成“丁之(“之”當指“陴”)於屋”,[9]這種用法的“丁”字,在古書中怕是找不出來類似例子的。
簡文的“埤”,似當是置於屋上起到遮蔽防禦作用的一類東西。西周
讀清華三懸想一則
簋銘文(《集成》4322)所記俘獲物中有“裨”,唐蘭先生指出:
當指“甲”。《說文》:“萆,雨衣。一曰衰衣。”古代的甲,是用皮革製成鱗甲形的小片連綴起來的(漢代帝王死後穿的玉柙,即所謂金縷玉衣,就模仿武士的甲,所以稱柙),與蓑衣之形相近,所以可稱裨。[10]
“萆”、“蔽”古通,“萆”、“裨”之有蓑衣、甲衣之義,都是因為可以“蔽”人體於雨、箭矢兵戈的緣故。簡文此字跟《說文》訓“增”的“埤”無關,當與“萆”、“裨”有密切關係。我懷疑此處就應讀為“萆/蔽”,指的是在屋上所加的、用以起抵禦白兔作用的甲衣一類東西。
如果不考慮字形,我認為《赤鵠之集湯之屋》的
讀清華三懸想一則
字似是用作一個有加、蓋、被、覆一類意義的動詞的。結合前面所說《芮良夫毖》的“其由不顛
讀清華三懸想一則
”句,“顛”“
讀清華三懸想一則
”連用的情況,我很懷疑
讀清華三懸想一則
字應該讀為“覆”。“顛覆”是古書成語,見於《詩經》多篇及《逸周書·芮良夫》(《芮良夫》云:“惟爾小子,飾言事王,寔蕃有徒,王貌受之,終弗獲用,面相誣蒙,及爾顛覆。”)。按照蔡偉先生對文義的解釋,《芮良夫毖》之句應理解為“譬如重載以行峻險之地,若不加以扶助,怎麼會不顛覆呢?”其意乃是要厲王在艱困形勢下,尤其要重視萬民扶助的重要性。《赤鵠之集湯之屋》的
讀清華三懸想一則
也讀為“覆”,用為覆蓋、覆蔽之義。“是始爲埤(萆/蔽),覆者(諸)屋”,意思是,方始做了甲衣之類遮蔽物覆蓋在屋上(以抵禦白兔)。似乎也可以說通。
關鍵是
讀清華三懸想一則
字到底是什麼字。這個問題不解決,所說的一切皆是懸想。在此也姑且提出一種供參考的猜測。此字從前似未見,但是跟清華簡同一書手所抄的大量“山”字比較可知,它無疑就是將“山”字顛倒過來的寫法。[11]《說文》以倒“人”形為
中国历史故事的公众号
“殄”字古文,唐蘭先生指出實為“顛”字初文,“真”字上部即从之;[12]把“山”顛倒過來寫,是否也許就是“反覆”之“覆”的初文呢?《說文·七上·襾部》“覆,覂也”,“覂,反覆也”,段玉裁《注》:“又部‘反’下曰:‘覆也。’反覆者,倒易其上下。”《藝文類聚》卷三、《太平御覽》卷二十七、七十二等引《太公金匱》有這樣的話:
期年,芩山一旦崩為大澤,水深九尺,山覆於谷,上反居下……[13]
似正可作為此字的絕好寫照。
《芮良夫毖》篇的整理說明指出“全篇多用韻,基本上都是句尾韻”,該篇自“尚恆恆敬哉”以下至“其由不顛
讀清華三懸想一則
”諸句,當以“復、咎(从宀)、導、
讀清華三懸想一則
”為韻(幽、覺合韻;前面幾句的“猷、繇、咎(从言)、告”,也是幽、覺合韻),這似乎對釋讀為“覆”的考慮也是一個讀音上的積極材料。可惜,我們暫時還找不出釋此字為“覆”堅強的文字學根據,希望將來有更多材料來把這個疑難問題徹底解決。
2013年1月12日
追記:《古璽彙編》3850燕璽所謂“公孫丁”之“丁”,寫法似與簡文所謂“丁”相近(比簡文之字少了一橫),但此字實當釋“山”(同書3849號有“公孫山”璽,可能是同人之璽,知為“山”字倒置)。施謝捷先生《古璽彙考》(安徽大學2006年博士學位論文,第340頁)著錄的“西宮山”璽即釋燕璽這種寫法之字為“山”,甚確。所以燕璽此字並非釋簡文之字為“丁”的證據。
(編者按:[1]會議散發論文,2012年10月23~25日,上海復旦大學。
[2]釋文已見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中西書局2012年12月,下冊第145頁。“卑”字括讀為“譬”;讀為“崝”之字原从“阜”从“青”;讀為“扶”之字原从“夫”从“攴”,“其”原作“亓”。
[3]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下冊第150頁。
[4]程燕《讀<上博九>劄記》,武漢大學簡帛網,2013年1月7日。
[5]請參看楚簡的“員”字等所从“鼎”旁的寫法(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增訂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第597頁倒數5列、第598頁第1、2列)。
[6]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圖版第36、37頁,釋文注釋第169~170頁。
[7]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下冊第229頁。
[8]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下冊第170頁。
[9]“諸”在古書中偶爾也有類似介詞“於”的用法(參看楊樹達:《詞詮》,中華書局,1954年11月,第203頁),不但很罕見,而且也不適合與“丁”連用,因為古書裡訓“當”的“丁”後要麼沒有賓語,要麼是直接賓語的,所以“諸”字無法接在“丁”之後。
[10]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中華書局,1986年12月,第410頁。
[11]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12月,下冊第241頁。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中西書局,2011年12月,下冊第249頁。“山”字類似寫法,過去也已見到不少,看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增訂本)》,第817~818頁。
[12]唐蘭:《釋真》,《唐蘭先生金文論集》,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第31~33頁。
[13]《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第1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第91頁。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557.html
以上是关于讀清華三懸想一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讀清華三懸想一則;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7410.html。